论坛风格切换
 
  • 7758阅读
  • 50回复

晚近中国卓行奇语考录:《历史的棱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本书是挖掘晚清至民国的奇闻逸事,精心编排140余则小短章,呈现另一种历史真实。书中既有孙中山、黄兴、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汪精卫、戴季陶、陈布雷等政治名人,也有章太炎、梁启超、黄侃、马一浮、陈寅恪、胡适等国学大家,还有汉奸、刺客、走狗、军阀、囚徒、书生、烈士、报人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等,他们各自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掩卷长叹的活剧。
  全书依《易经·革卦》编为虎变篇、豹变篇、革面篇,其下分列“风云、卮言、倡义、变数、检论、达名、索隐、趋时、訄语、任侠、出轨、讽咏”十二章。





作者:王政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10-10
作者自述:

痛饮狂歌空度日

  王政(通联: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科群大厦东楼310室,何崇吉 邮编:100083)

  16年前,我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当时的系主任朱德生先生说了这么一句话,让人低徊不已。他说,人啊,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麻烦的动物!如果把这句话套用一下,那么历史就是记录麻烦的账本。

  老子喜欢“绝圣弃智”,无知无觉才是得道的不二法门。但就碌碌众生而言,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心与身为仇”的苦痛就在于智慧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找麻烦,造成“洞穴困境”,现实就变得越来越拧巴,而不是和谐。

  本来琢磨着跟父辈一样当个拳击运动员,后来却一气读了书,成了呆子。原打算老老实实“躲进小楼成一统”,却莫名奇妙地干了记者,更可笑的是一个文科生居然干了IT记者。造化弄人,可见一斑。以至于圈里的好汉一见我就说:“你到底打算干什么?”其实,我知道,俺就是喜欢干点拧巴的事,这里面有顽童恶搞的快感。在和谐的乐章中跳动几个不和谐音不是也很有趣吗?

  2006年夏一个爊热的傍晚,何崇吉先生到我混饭吃的报社约谈,准备搞一本关于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方面的东西。此人形貌酷似古龙笔下的邪派高手,自称是缘于东北母老虎的介绍而来。第二次造访,何大侠又引来一位自称叫老胡的人,这位老胡是北大中文的博士,跟我胞弟朋克猫相熟。其人一团和气,感觉像花开富贵花四爷。既然是未名一派,都是天罡地煞之数,自然义气相投。在慨然承诺之后,又增添了不少疑虑。这疑虑就是这段历史怎么来言说?耶鲁大学的史景迁教授有个观点,就是好的史学作品一定是好的故事。他是罕见的能把正史写成小说的人。俺没有他那么大的本事,只好偷个懒,一撅子一撅子地来。由于俗事纷扰,伤心劳苦,这本本来在年初就应该面世的小册子,被不断地美妙延时。

  鸡既然如此拧巴,蛋也不会美观到哪里去,但是,本人可以保证这蛋肯定不是“红心”的,当然也不是鸭蛋。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是在雨夹雪的天气,在中国北方,在对生命的惊叹中。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10-10
凡例

本书按《易经·革卦》象辞(“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划分体例为三:虎变篇、豹变篇、革面篇。每篇下有四章,由短篇考证随笔组成。

  “大人虎变,其文炳也。”指统治者变革,好像老虎更换花纹,文采斑斓,焕然一新。在本书指大革命来临,风起云涌,时代为之一变。故,虎变篇下有:风云、卮言、倡义、变数。

  “风云”叙时代大变。孙中山、章太炎相会,倡言革命。

  “卮言”指激进的理想主义的言论,故卮言一章列鼓吹革命者及其言论。

  “倡义”一章叙有组织有影响的反清革命活动。

  “变数”一章由“辛亥”转入“五四”,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登上舞台。内战开始,民国动荡。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在本书指革命活动辐射到知识分子或士大夫,在文化领域所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变化。故,豹变篇下有:检论、达名、索隐、趋时。

  “检论”取自章太炎书名,即学术思想论衡,在本书主要指从文化著述里抉取革命思想。

  “达名”列一时文化名流,并由其名号本事见出学者文人的风格、操守。

  “索隐”考究一时非常话语、非常行为的深层动因。

  “趋时”列西方文化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及各行业代表人物事迹。

  “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在本书指被压迫的人自发的抗争,或受革命思想影响而行动,或变换不定、失足落水者。故,革面篇下有:訄语、任侠、出轨、讽咏。

  “訄语”指被压迫下的抗争言语。取自章太炎的《訄书》。

  "任侠”叙志士、义士事迹。

  “出轨”列变换不定之人的行迹。

  “讽咏”列被时人讽刺的可叹、可笑、可耻之事。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10-10
珍妃挨打

 在戊戌政变前夕,慈禧到底打没打过珍妃,为何要打珍妃,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胡思敬在《国闻备乘》当中记载,慈禧曾就卖官一事责问珍妃:“他事犹可宥,汝宁不知祖宗家法而黩货若此。谁实教之?”珍妃反唇相讥道:“祖宗家法亦自有坏之在先者,妾何敢尔?此太后之教也。”一语戳中了慈禧的软肋,让慈禧气结于胸。于是下令对珍妃“袒而杖之,降贵人”。“袒而杖之”,就是脱了裤子赤身露体地挨板子。慈禧设禁牌两块,一块专为珍妃、瑾妃而设,谕曰:“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一,奉皇太后懿旨:瑾贵人、珍贵人着加恩准其上殿当差随侍,谨言慎行,改过自新。”

  溥仪著《我的前半生》也记载慈禧曾打过珍妃。《清史稿》后妃传中记载:“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端康皇贵妃女弟。同选,为珍嫔。进珍妃。以忤太后,谕责其习尚奢华,屡有乞请,降贵人。逾年,仍封珍妃。二十六年,太后出巡,沉于井。”关键即在那“习尚奢华”,“屡有乞请”八字中。清制,皇后每年例银一千两,妃每年三百两,嫔二百两,分月例支。珍妃的祖父裕泰是陕甘总督,父亲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伯父长善任广州将军达十二年之久,珍妃自幼即生长在伯父府中,享尽钟鸣鼎食之家的奢华。入宫之后每年区区二、三百两银子怎够她用度?亏空日巨,怎么办?解决之道是利用皇帝对她的宠幸,串通奏事处的太监,私卖官缺,而主谋则是其胞兄志。卖官所得,大部归太监和志,珍妃不过是他们的摇钱树。

  有学人查阅故宫档案,找到当时太医的处方单据,给珍妃开的处方都是活血化淤的治外伤药物。身为贵妃,如果说是无意跌倒受伤几乎不可能。因此可以断定是受了慈禧的杖责。

  珍妃喜欢照相,尤其喜欢女扮男装照相,有时还穿着光绪皇帝的衣服照相。慈禧命人到珍妃宫中搜出照相机和穿男装的相片,大怒,为此珍妃又受了“掌嘴”之罚。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10-10
一锥书

 马洪林先生的《康有为大传》记康从香港归来后,埋头研究经籍。"每天早上抱着一批书,向桌子上一放,右手拿着一把锋利的铁锥子,猛力向下一扎,锥穿两本书,今天就读两本书,锥穿三本书,今天就读三本书,每天不读完这'一锥书',决不休息。--时间久了,眼皮也闭不起来,臀部也起了核刺。"

  这段刻苦自砺的轶事大概出于梁启勋的《"万木草堂"回忆》,"记得幼博世叔(即康广仁)同我们说:'你们先生,从小就很用功读书,每天早上拿五、六本书放在桌上,右手拿着一把尖利的铁锥,用力向下一锥,锥穿两本书,今天就读两本书,锥穿三本书,今天就读三本书,每日必定要读一锥书。他有时要完成看一锥书的任务,看书看得眼皮闭不下来'。"

  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记载,此时是光绪七年(1881年)康正读宋儒之书,"读书日以寸记"是可能的,但《康谱》中只有"核刺"一说,并无"锥书"的记载。此时的康广仁(幼博)的确伴康有为读书。康有为有诗记载:

  延香老屋率幼博弟曝书

  延香老屋为先曾祖通奉公云衢府君宅,自高祖荣禄公炳堂府君及先祖连州公、先考知县少农府君,四世藏书于是。先师朱九江先生代购全史、杜诗皆佳本,多遭蠹食。幼侍先君,每夏日检曝,后偕弟岁劳累日,阶前梅一树,为从父彝仲广文公手植。吾日摊书其下。

  百年旧宅剩楹书,旧史曾伤付蠹鱼。一树梅花清影下,焚香晒帙午晴初。

  于此可见,康有为深恐诸祖及老师朱次琦的藏书"伤付蠹鱼",于是"焚香晒帙",又如何能有较伤之蠹鱼更疯狂的"锥书"之举呢?再者,"一锥书"的故事康门其他人士都无记述,像这样有名的故事没有众口皆碑,真是怪事。锥者,非文房之备,太长易折,故一般皆较短粗,锥身不过寸许。如果实践一下,大家就会知道,其实一锥子下去扎不透几页纸。

  康氏南海人,粤语"锥"与"堆"、"书"与"股"几无分别,莫非是读"一堆书"且效法苏秦"刺股"之意?古人读书有孙敬悬头法、丫环伴读法,追星逐月法等诸多怪法,但"锥书"之举则无可考稽。

  康门素有好大言之暇,且"万木草堂"之时,正是"造神运动"大兴之际。这时康广仁搞出个"一锥书"的故事就难免有儒增之嫌了。

  类似情形,董仲舒也干过。王充在《论衡·儒增篇》里存疑道:"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夫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10-10
豆腐博士

 1907年,李石曾出版了法文版《大豆研究》专著,然后又出版了中文版《大豆》一书。就在这一年,李石曾结识孙中山。1908年,由于李石曾对大豆研究的成功,他在巴黎西郊创办一个“巴黎中国豆腐工厂”。他们生产的豆腐,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万国食品博览会”,被誉为“美味素食”,在会上引起轰动,并很快在欧洲享有盛誉。1909年6月,孙中山来到巴黎,特意参观了李石曾的豆腐加工厂,对李石曾的创业成就备加赞赏。从此以后,在孙中山的餐桌上,经常有豆腐菜肴。就连他最喜欢的“四物汤”之中,有黄花菜、木耳、豆芽,也少不了豆腐这一物。孙中山认为:“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李石曾(1881-1973年),原名李煜瀛,字石僧,笔名真民,真石增,晚年自号扩武,高阳人。李石曾出生于晚清的一个显宦之家。其父李鸿藻在清同治年间曾任军机大臣,是以保守著称的“清流派”的一代表人物之一。李石曾是李鸿藻的第三子,6岁即熟读诗书,15岁从京城名儒齐禊亭习汉学,积累了深厚的国学根底。

  1902年,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国。在巴黎,李石曾入蒙达顿农校学习,毕业后又入巴斯德学院及巴黎大学学生物。1906年,他和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在巴黎组织了世纪社,宣扬无政府主义。同年,经张静江介绍,李石曾加入同盟会巴黎分会。

  1909年,李石曾在巴黎西郊创办中国豆腐公司,以机器新法制豆腐,因而获得“豆腐博士”的雅号。1911年李石曾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在天津,他和黄复生等组织了京津同盟会,出版《民意报》,在北方宣传和组织革命。1912年李石曾和吴稚晖等人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

  1917年李石曾应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北大生物系教授。他一边教书,一边继续为赴法勤工俭学奔走。他和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建立了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

  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李石曾和吴稚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张静江和蔡元培也入选监委。李、吴、张、蔡四人因关系密切,并称“国民党四大元老”。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了“末代皇帝”溥仪出宫。11月5日,李石曾以民间代表身份参予其事,出任故宫财产清理保管委员会主席。1926年成立故宫博物院,李石曾任院长。李石曾与巴金合作翻译了俄国克鲁泡特金著的《狱中与逃狱》(回忆录)和波兰廖·抗夫著的《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10-10
韩复榘治鲁


 1938年,韩复榘在开封被蒋介石诱捕后,蒋为搜罗韩的罪名,曾召见何思源,开口先问:“韩复榘欠你多少教育经费?”“韩复榘是怎样卖鸦片的?”何不肯落井下石,直言道:“韩复榘从未欠过教育经费,也并不出卖鸦片。”

  韩复榘,字向方,河北霸县人,1890年生于一个小康之家。14岁时,父母为他娶妻高艺珍,即一代名士高步瀛的侄女。韩长大后投奔冯玉祥,冯见韩复榘外表斯文,还能写得一手好字,颇为喜爱,就叫他当了司书生。从此,韩复榘在冯玉祥手下,逐级提升,与石友三、孙良诚、刘汝明、孙连仲等成为冯玉祥的得力战将,被称为“十三太保”。中原大战时,韩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韩复榘主政山东后,很快改组了省政府,提出了“澄清吏治”、“根本清乡”、“严禁毒品”、“普及教育”四项施政计划。张绍堂、李树春、何思源等是他的主要幕僚。韩复榘治鲁七年,山东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对教育工作,韩总是放手让何思源去做,而且没有向教育界安排过一个私人,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韩复榘听了梁漱溟的讲学,对他的道德学问很是仰慕,于是便有了后来在山东鼎力支持梁的乡村建设计划。梁也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经费主要是靠中国的地方政府。在河南靠冯玉祥,在山东靠韩复榘。”

  韩复榘在山东推行乡村建设计划,旨在进行政治及行政改革。韩说:“中国紊乱至此,非从农村整理入手不可,余个人对此迷信甚深。在济南曾办‘村治学院’,现在山东又办有邹平之‘乡村建设研究院’。”又说:“我学识浅陋,而有学识的即‘乡村建设研究院’。因为它是集合知识能力分子在救济农村,一方(面)培养农民知识,一方(面)把农村组织起来,有组织才有力量。”他还说:“军队需要整理,不整理早晚要垮;政治也需要改革,不改革也是早晚要垮的。”他呼吁:“我不会改革,请梁先生帮我们改革吧!”韩复榘对梁漱溟非常尊重,当面称之为“梁先生”。凡梁所提建议,韩多采纳。梁漱溟对韩复榘的评价是:“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

  另外,韩复榘对戏剧事业十分热衷。当“晦鸣社”又回到济南演出时,其推出的爱国新剧受到韩复榘的关注。在一次剧团上演《文天祥》时,韩突然上台发表即兴演讲。他说:“王先生编的戏很不一般,兄弟认为大有深意,列位要好生想想,这才叫移风移俗哩!” “晦鸣社”因此而声名大噪。

  1931年,齐如山与梅兰芳、余叔岩、张伯驹、陈半丁等在北平创立“北平国剧学会”,后因经费问题而一度停办。韩复榘在济南闻讯后,鼓励齐“务必把‘国剧学会’再恢复起来”,并赞助他4000元的开办费及每月400元的经常费。“北平国剧院”很快又重新开展工作,直到抗战爆发。

  1938年 1月24日晚,韩复榘在禁闭室被戴笠手下枪杀,身中七弹,当场毙命,死时四十八岁。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10-10
提倡计划生育第一人


 关于计划生育,谁都知道这里有马寅初的功劳,正是因为他的刚直不阿、坚持真理,才使控制人口最终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实际上,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的人是邵力子。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提出中国要控制人口的思想,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公开呼吁计划生育的第一人。在1953年冬天召开的政务院会议上,他提出了计划生育的观点,这是第一次在政治决策场合提出计划生育观点。他说:“避孕要求不要限制,医生对生育已多的妇女应同意施行避孕手术。” 

  邵力子这样提出,与他切身感受到多生育给妇女造成的痛苦和恐惧有很大关系。他的母亲30岁时嫁给了他的父亲,当年生了一个孩子,两年后又生了一个。由于经历了生产过程的痛苦,她决定不再生孩子,但当年又没有可行的避孕方法。从32岁那年起,邵力子的母亲就与父亲分居,一直分居了10多年,到绝经为止,这是非常折磨人的痛苦事。邵力子本人与前妻结婚后,隔两年就生一个孩子,在她怀上第六胎时,她的痛苦无以名状,苦苦要求邵力子想办法让她打胎。邵力子找遍当时各大医院,就是没有一个医生敢做这样的手术。后来,她自己狂奔,想掉胎,胎是掉了,她也因为大出血而死了。

  邵力子(1881-1967),原名邵仲辉,他从《后汉书》中“游子天所弃,力子天所富”之句,取“力子”一词为笔名,自称为“勤劳之人”,从此就有了“邵力子”之名。他是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1949年4月国共谈判破裂后,他留于北平,同年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后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早在1921年邵力子任《民国日报》主编的时候,他就积极提倡节制生育,在自己主编的副刊上全文发表了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婚姻律》,把节制生育与妇女解放问题结合在一起宣传。1922年5月,邵力子在向警予主编的《妇女评论》上,发表了题为《生育节制释疑》一文,提出要加强节育技术的研究,“尽可用科学的功夫去发明”。 1954年9月17日,邵力子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作主题发言。这是他第二次在重大政治会议上就计划生育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说,人多是好事,但在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困难很多的环境里,人口应该得到控制,不控制人口,后患无穷;要大力传播有关避孕的医学理论,指导并供给有关避孕的药物。同年12月19日,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关于传播避孕常识问题》的长文。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