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857阅读
  • 50回复

晚近中国卓行奇语考录:《历史的棱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7-10-10
板仓先生


1912年杨昌济在波茨坦离宫参观时,得一印象极深之事:德皇威廉一世曾为扩建皇宫,强行拆毁一磨房。主人向法庭控告,法庭依法判决德皇赔偿损失,重建磨房,德皇只得执行。为此事他在《达化斋日记》中写道:"西人之尊重法则不屈于权势有若此者,乃东洋人之所未梦见也。"  

  杨昌济,字华生,又名怀中,1871年4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因世居板仓,所以杨昌济后来被人称之为"板仓先生"、"板仓杨"。

  板仓杨家,可谓是书香门第。杨昌济7岁进馆发蒙,蒙师是自己的父亲杨书祥。不幸的是,入学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母亲也相继撒手归西 。1888年,17岁的杨昌济与表妹向振熙结婚。次年参加长沙县试,一举考上"秀才"。1890年应试举人不中,为生活计,开始在乡间教书。

  1898年,杨昌济进入岳麓书院读书,参加谭嗣同、唐才常等在湖南组织的维新改良活动,加入了他们组织的"南学会",成为通讯会友,藉此机会向谭嗣同等求教学问,交流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 他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变化。1898年儿子杨开智出生,1901年又生下女儿杨开慧。他的哥哥杨昌运虽有"秀才"底子,但染上鸦片烟瘾,长卧家中。杨昌济用自己的薪俸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不久,杨毓麟从日本写来了一封信,要他东渡日本。杨昌济到达日本后,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开始上的是速成师范科,不久便转入普通科。 后来,在杨毓麟、章士钊等好友的极力推荐下,清政府派往欧洲的留学生总督蒯光典,调杨昌济去英国继续深造。1909年春,杨昌济进入苏格兰的勒伯丁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

  1912年夏,杨昌济结束了在勒伯丁大学3年的学习生活,获得文学士学位。 杨昌济回国时,正值立宪派政客谭延闿督湘,谭见杨昌济学识渊博,又先后留学"东洋"、"西洋",在教育界具有一定声望,便想请他出任湖南省的教育司长。 但杨谢绝了谭延闿的聘请,先后应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等学校之邀,在长沙任教五年之久。

  在1915年4月的日记中,杨对毛泽东的出身、经历,专门作过一段详尽的记载:“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仅隔一山,而两地之语言各异。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务农,易于致富,富则往湘乡买田。风俗纯朴,烟赌甚稀。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才,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时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

  此后不久,在毛泽东所在的第八班教室的墙壁正中央,杨昌济亲笔书写了一幅对联——"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7-10-10
上天下地之庐

 新中国成立后,柳亚子从颐和园搬到北长安街,毛泽东亲笔题写了"上天下地之庐"的匾额。其意第一含柳亚子“亚庐”的号,第二暗喻柳是能“上天入地”。

  柳亚子 原名慰高,号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江苏吴江人。早岁在乡从陈去病、金天羽游,1905年加入国学保存会。后至上海加入光复会、同盟会。创办并主持南社。民国时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在柳亚子到达解放区之前,民革中央举行联席会议,推选李济深等6人为代表,同时,也提出希望增加何香凝、柳亚子、张文三人。但心怀不满的柳亚子写诗表示愤怒, "除却毛公即柳公,纷纭余子虎龙从","一代文豪应属我,千秋历史定称翁"。

  因此,柳亚子虽然住在豪华饭店,脾气却越来越暴躁,最后连会议都不愿出席,干脆请了一个月的假!毛泽东进城后的第三天,柳亚子就以诗代言,对毛泽东发了一通牢骚。他在《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中写道:“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诗中,他自比战国孟尝君门下因失意而弹铗出走的食客,表示待解放军南征胜利后便回江南故乡隐居之意。毛泽东收到柳亚子的诗后,写了一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安慰他:“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中央人民政府特意安排柳亚子从六国饭店移居颐和园休养,住在益寿堂。但柳亚子还是耐不住寂寞。一天,当管理员恭敬地请示晚餐食谱时,柳亚子突然怒吼:"我不吃干菜,给我买鲜黄瓜!"一怒之下还打了管理员一个耳光!此事很快报到周恩来那里。周恩来立即带了一桌酒席来到颐和园,在听鹂馆宴请柳亚子。 柳亚子一生中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首。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南社纪略》,编有《南社丛刻》、《苏曼殊全集》等。

  柳有两枚印章十分厉害,一枚为"兄事斯大林,弟畜毛泽东",另一枚为:"前身祢正平,后身王尔德;大儿斯大林,小儿毛泽东。"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7-10-10
蔼龄霭龄


宋蔼龄(1889年—1973),因其曾担任过孙中山的英文秘书,1914年与山西首富、孔子第七十五代孔祥熙结婚而声名远播。宋蔼龄的名字,有的写“霭龄”,有的写“蔼龄” 。

  1931年7月,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珪贞病逝,宋在墓碑文上署名宋蔼龄。1938年由文化抗战社出版的《中国呼声在亚美利加》一书中有自署宋蔼龄的文章。 1948年10月月广州出版叶夏声著《国父民初革命纪略》一书中,都写“宋蔼龄”。

  1904年春,宋爱琳陪其父亲去拜访九十七岁高龄的沈毓桂,这位老人曾任《万国公报》主笔。” 当得知这位小女孩名叫爱琳时,沈说:“爱琳是洋人的名字,我们中国人嘛,应该有中国式的名字,不若改‘爱’为‘霭’,改‘琳’为‘龄’,‘霭’和‘蔼’两字通用。” “从此,爱琳改名霭龄。随着大女儿的名字更改,其他两个女儿的名字也相应地改为‘庆龄’和‘美龄’了。” 沈毓桂,号赘翁,生卒年不详。1889年至1894年任《万国公报》主笔。按上文所提,1904年沈毓桂为九十七岁,那么,他任《万国公报》主笔时应为八十二至八十七岁这段年龄。1912年4月16日上海《民立报》刊登《孙前总统之行期》一文时,内有“孙君同行有汪精卫、胡汉民诸君及其男女公子并亲爱琳女士也”句。1913年3月20日《民立报》转载日本东京十九日特电:“孙中山先生夫人(指卢慕贞夫人)及宋爱琳女士等在汽车跌下受伤,已无大碍,宋女士伤势最重。” 从以上两则报道可知,迟至1913年,还称“宋爱琳”,何来从“一九○四年春天”以后“爱琳”就改名“霭龄”呢?可见沈毓桂改名一说疑点颇多。

  又比如 1915年10月,宋庆龄与孙中山在日本结婚时,婚姻誓约书上的立约人仍用“宋庆琳”的名字。在1981年宋庆龄逝世前曾有人问过她,为何把“龄”写成“琳”时,她说是因“琳”和“龄”谐音,又容易写之故。在1992年上海版《宋庆龄在上海》图集中宋庆龄1907年出国求学护照照片中有如下字样:

  “新字第叁佰贰拾肆号大清钦命监督江南海关道瑞

  给发护照事兹有华人宋庆林……

  本人姓名宋庆林……

  右照给华人宋庆林收执

  光绪叁拾叁年陆月 日在上海给发”

  可见宋原名“庆林”,结婚时将“庆林”改为“庆琳”。

  宋氏三姐妹的“琳”字何时改为“龄”,孙中山的外孙女戴成功曾有一说。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她与笔者谈及关于宋庆龄原名为“庆琳”时说:据她外婆卢慕贞夫人说,以前的确名庆琳,后来经孙中山改为庆龄。戴成功长期与其母亲孙婉、外婆卢夫人同住澳门,卢夫人逝世于1952年,祖孙共处三十余载。

  因此可见,一定是宋蔼龄先改的名字,才有庆龄这一改动。美国人埃米莉·哈恩著《宋氏家族》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出版英文本,1985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中译本。中译本行文中均用“霭龄”名字。美国人罗比·尤恩森著《宋氏三姐妹》于1975年出版英文本,1984年中译本面世,也用“霭龄”的名字。还有斯特林·西格雷夫著《宋家王朝》等中译本都用“霭龄”名字,而且这些书流传广、影响深,是中国人较系统了解宋氏家族的传记作品。这些传记都用“霭龄”,难怪中国的书刊、图集,甚至辞书也相继沿用。其实“蔼”指态度和气、平易近人的意思;“霭”指云气,两者意义不同。宋爱琳改名宋蔼龄是正确的写法。蔼、庆、美是一类词汇,霭与之不类。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7-10-10
对对子

1932年夏,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文典请陈寅恪拟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题,陈出对对子“孙行者”一题,一时引起舆论大哗。

  事情发生的时候,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已经由政府明令,推行白话文达十年之久。尽管社会上坚持用文言文写作者依然不乏其人,但作为整体的教育体制而言,白话文已经牢牢占据了统治地位。所以,陈寅恪此举引起社会各界不少批评,大多是说陈是在开倒车。因为对对子是旧式私塾的功课,而新教育没有这个内容。由于当时学界的复古思潮正在兴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支持,怪题事件的制造者,恰好又是一个新传统主义的中坚,因此,当时的左翼文化人,对此反弹更加强烈。

  当时,考生中的周祖谟对的是祖冲之,被认为是绝对。后来成了著名历史学家的张政烺先生对的是“胡适之”。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孙行者”的标准答案就是“胡适之”,而且是陈寅恪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调侃一下胡适。用胡对孙,说明他知道"猢狲"的故事。冯友兰自述里面也有这个说法。可是,后来张政烺先生说,他答的其实不对,标准答案应该是“祖冲之”,对“胡适之”的“胡”字,跟“孙行者”的“孙”字平仄不协(都是平声)。周祖谟在《陈寅恪先生论对对子》中说,其实从这副对联中,可以看出来这个考生知道在中国语言中什么是实词,什么是虚词,什么是名词,什么是动词。这确实是一种很高明的测验。

  其实,作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陈寅恪先生不会不知道作为对联里面标准的“无情式”的对应该是“祖冲之”的。而且,由于陈一定也知道肯定有人会对出“胡适之”,胡在当时名声太大,对出这个答案就是在今天的学生来说也不是难事。陈先生对胡适一直没什么好感,出了这样一个具有轰动效应、吸引学界眼球的题目,明摆着是揶揄一下胡适,顺便点一下胡在数典忘“祖"。当然,最后的正确答案又不是“胡适之”,陈先生腾挪的功夫的确不错。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7-10-10
孙大圣

1961年10月18日,郭沫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第一次观看浙江省绍兴剧团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10月25日写了《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将此诗呈献给了毛泽东: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看了见到郭氏的七律后,他也诗兴大发,于1961年11月17日挥毫写下《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毛泽东的这首和诗,据郭氏说:"我在1962年1月6日在广州看到,是康生同志抄示给我的。"读了毛泽东的和诗后,郭沫若当天即用毛诗的原韵,又和了一首十律:

  赖有睛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郭氏此诗,也经康生转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回信说:“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其实,郭第一首诗里面的“当”不是“应当”的意思,而是“正当”、“正要”的意思。"一拔何亏大圣毛"的"何亏","何"表感叹,可解为"多么"。

  毛泽东的古诗词造诣不在郭沫若之下,要说,毛读不懂郭诗是说不过去的。注意,这里的唱和诗都是“经康生转交”。

  这次,郭沫若不辩解毛泽东误解了他的诗作,而是自认有错。毛本意是拿“只缘妖雾又重来”说事,对郭氏也没什么恶意。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7-10-10
马克思

 一般以为,在中国第一次把马克思介绍给国人的人是梁启超。1902年10月16日,《新民丛报》出了第18号,其中发表了梁启超的文章《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该文介绍了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学说,文中提到马克思说:"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又说:"今之德国,有最占势力之二大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

  梁启超为介绍马克思入中国第一人的说法来源于毛泽东。1945年4月21日,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中说:“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

  其实,早在1899年2月,《万国公报》卷121刊载了由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纂述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其中用一百余字的篇幅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关于资本的学说。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吾侪若不早为之所,任其蔓延日广,诚恐遍地球之财币,必将尽入其手。然万一到此时势,当即系富家权尽之时。何也?穷黎既至其时,实已计无复之,不得不出其自有之权,用以安民而救世。"这段概述除称马克思为"英人"有误外,堪称言简意赅。有意思的是,马克思姓名的翻译就用的"马克思"三个汉字。这是马克思及其学说第一次出现在汉语文献中。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7-10-10
死不信中医

 1935年12月丁文江受铁道部长顾孟余委托,考察湖南煤矿,不幸煤气中毒。1936年1月5日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终年49岁。当时,有丁文江“拒绝中医治疗”而死的说法。但现场的人士目睹了由于衡阳路局的医生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太过粗鲁,造成丁文江肋骨骨折,加重了他的病情。因而胡适说:“衡阳医生的糊涂鲁莽,长沙的医生忽略,都是我们信仰新医学的人应该牢牢记着的教训。这个教训是我们信仰提倡新医学的人应该作更大的努力,不但要注意设备的最新最完善,特别要注意医学校的教育和训练,要更严格的训练医学生,更加深他们的科学态度与习惯,要加强他们的责任心与一丝一毫不可忽略苟且的科学精神。——仅仅信仰西医是不够的!”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笔名宗淹。泰兴人。幼年聪颖好学,过目成诵。15岁留学日本,1年后转赴英国。1911年毕业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

  获动物学和地质学双科毕业证书。5月归国。回乡途中,自费考察云贵等地地质地理概况,此为国人野外地质勘探之开端。1914年与 张君励开展“玄学与科学”“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批评张“提倡玄学,与科学为敌” 是贻误青年。 1934年3月与翁文灏、李四光、竺可桢、顾颉刚等人在南京成立中国地理学会。6月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丁文江博学多才,能阅读英、法、日、俄书籍,操英、法、德三国语言,英语尤为流利。其著述十分丰富,主编的《中国古生物志》为世界著名科学刊物。单行本有《动物学》、《民国军事近记》、《徐霞客年谱》、《梁启超年谱长编 》、《中国官办产业史略》、《外资矿业史资料》等。

  近代名人中有很多批判传统中医的精辟文字。至于说坚决不看中医的,绝非丁文江一人。例如郭沫若就说过,“中医和我没缘,我敢说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傅斯年也说:“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孙中山先生患肝癌,协和医院宣告束手无策时,仍然不愿服中药。鲁迅对此十分感动,写道:“那时新闻上有一条琐载,不下于他一生革命事业地感动过我,据说当西医已经束手的时候,有人主张服中国药了;但中山先生不赞成,以为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诊断的知识却缺如。不能诊断,如何用药?毋须服。人当濒危之际,大抵是什么也肯尝试的,而他对于自已的生命,也仍有这样分明的理智和坚定的意志。” 清咸丰十年,曾国藩对其子纪泽患病身体虚弱十分焦虑,但叮嘱千万不要服乡医所开之方药。因为“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吴汝纶也“于中医之一笔抹杀”,临终前身患重病,仍然拒绝中医。1900年,严复曾写信告诫其甥女:“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切记切记。”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7-10-10
ABCD

张静江是南浔巨富张颂贤的孙子。少年时冲进火海救人时被严重烧伤,落下终生残疾,髋骨摔折,股骨断裂。1902年被荐为一级参赞,25岁时随法国公使孙宝琦出国,赴欧途中结识孙中山。

  在船上偶遇孙中山之时,张静江就给了孙三万两银元。并约定:此后,张一门心思在巴黎做生意挣钱,孙中山要是需要革命经费,电报上只须用A、B、c、D、E五个英文字母,就可得到一、二、三、四、五万银元。

  其后, 孙中山命人拍一个“A”字试探。仅过了三天,1万银元汇进了同盟会。紧接着再拍去了一个"c"字电报,没几天孙中山又收到了3万元。 在整个辛亥革命中,张静江给予了孙中山很大的经济援助,除美国纽约通运分公司支付3万元之外,倾其巴黎通运分公司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

  此后,在北伐战争中,张静江任财政部长。破家筹集了100万元助战。陈英士遭袁世凯暗杀后,张静江邀蒋介石到他在上海开设的恒泰交易所任职。蒋由此开始了由军旅生涯转向证券市场的过渡时期。但蒋在市场上屡战屡败,最后倾家荡产,只好厚颜启齿,向张静江借钱糊口。张静江并未因此卑视蒋氏,相反,他对蒋有求必应。直至今天,南京市档案馆尚存蒋当年向张静江的借条,厚约一寸多。因为张静江的多次美言,蒋终于当上了黄埔军校校长,并得到孙中山的信任。

  蒋介石大权在握后,曾让张静江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代理国民政府主席。但因两人意见相左,被蒋介石轰出国民党中央,贬为浙江省主席。

  张静江故居系其父张宝善于1898年所建。两侧是孙中山题写的一副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抱柱联为翁同和所题"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