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173阅读
  • 1回复

西方列强用重礼叩开中国大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3-06
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顽强的记忆模块:“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这话听久了,就想问问:西方列强果真如此野蛮?来了就用大炮说话?
100多年前,大清驻英国大使郭嵩焘走出国门钱就发现,西方人并不野蛮。相反,他们一个个彬彬有礼,还颇讲就依法办事。是我们的认识不如100年前的古人,还是郭嵩焘先生搞错了?
细读中国近代史才发现,大清和西方的纷争,始于大清和英国之间的矛盾。中英矛盾被激发之前,英国曾三度派使团,带着重礼叩开了中国的大门。遗憾的是,三个使团的大清之旅,一个比一个滑稽。
第一次是1787(清朝皇帝乾隆同志在位)。
英国使团访问清朝,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被逼的。
清初一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外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每年五月到十月份)”和“规定的地点(广州十三行)”,才能来做生意。那时外商处境,如同今天的“双规”高官!外商进了中国的大门,但却住进了大门里边的狗舍!
英国王室认为这样也不利于贸易发展,就决定派使团团访问大清王室,以求增进了解和改善关系。英国王室把使团所需费用,全部摊派给了东印度公司。那意思就是:将来赚了钱,大家利益共享;送礼的费用自然也摊进成本,大家共同分担。
东印度公司性质如同今天的国有控股企业,干的却是用枪杆子做贸易的勾当。英国王室是首席大股东,贵族和资本家谁投资谁受益。东印度公司趁法国后院着火(闹革命)挤走了印度的法国人,最终把印度给“殖”了。
不过,为了其他股东的利益,东印度公司还是要和王室讨价还价的。多次磋商之后,使团的费用由约8000英镑,压倒了6000英镑。
尽管东印度公司没干什么好事,但对中国还算是另眼看待。当使团专使卡斯卡特要在6000英镑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笔4000到5000英镑的费用,用来购买赠送中国王室和大臣的礼品,东印度公司却“毫不犹豫”地照单支付!他们认为,这笔钱是可以让回报最大化的,花多少都值。
卡斯卡特有了钱,什么钟表啦,银质餐具啦等等,能代表英国先进水平的东西,都置办齐了。英王的礼单中,居然有最先进的英国大炮,堪称今古一奇!
后来的有人评价这份礼单时说:英国人送大炮,有用炫耀武力的方式来搞恐吓之嫌。我倒觉得这种观点是狗屎级的。这种说法等于说:今天某国不卖给咱们先进武器不好,某国如果送给咱们尖端武器更坏!试想,如果大清王朝见了大炮就要买,怎么办?你大英卖还是不卖?你要是不卖,还谈什么判:要是卖了,大清还会怕你吗?另外,如果大清王朝立即组织仿造,英国这点“高科技”,可不就报销了?
当时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通。英国的船只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行程数万公里。另外,英国还没有汉语翻译人才储备,只好找一个懂汉语的法国人来帮忙。不过,一连串的意外事件,却让英国人精心策划访问行动彻底泡汤了。
使团出发不久,就遭遇风暴,船只严重受损;没多久,痢疾和一些传染疾病流行,半数人员病倒。连患有肺结核的卡斯卡特也病倒了。1788年6月10日,使团航行至印尼西部海峡时,卡斯卡特因病情恶化散手人寰,使团只好掉头返回英国。英国派往中国的第一个使团,就这么半途而废了。
英国人的好意,大清并不知道,可以不领情。
第二次是1793年(还是乾隆同志在位,高寿皇帝呢!)
卡斯卡特使团虽然失败了,但英国人派使团来中国的尝试并没有停止。经过精心筹备,英王乔治三世国王派出的第二支访华使团又上路了。时间是1792年 9月26日。等到了中国,就是1793年的事情了。
这次使团的首领是乔治·马戛尔尼勋爵。鉴于上次经验,特设副使乔治·斯当东男爵(这家伙当年和卡斯卡特竞争失败,第二次也只做了副手,窝囊!)。一旦马戛尔尼勋爵发生意外,也可以确保完成使命。访华团阵容超级强大,公务人员和水手共计800多人,古今中外,堪称一绝!马戛尔尼使团还在途中,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长佛兰西斯·百灵,就给两广总督发了专函,请两广总督转奏大清皇帝。
这样的事儿,不上报不行;如实上报,显然是找不自在。得了,这条重要信息传道乾隆的嘴里,也就这么变味了:
有一个名叫“英吉利”的陌生国家,要来我大清天朝朝贡。去年皇上八十大寿,他们知道信儿晚了,没赶上。他们的国王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今年一定要补上。如果皇帝肯赏脸见他,他们的国王也“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寿绵长”。另外,这些人很懂得礼数,带了许多贵重的礼物,打算好好孝敬吾皇陛下。
乾隆一看,龙心大悦,急派两位钦差大臣负责全程接待。自己在避暑山庄亲自接见。马戛尔尼一行到了天津大沽港,礼品被搬上运河里的小船。不料,所有的船上都插了一个长幡,上书大字:“英吉利贡使”。礼物的清单上,“礼品”也被改成了“贡品”。马戛尔尼搞明白后,感到很不舒服,但又不好说什么。
蒙在鼓里的马戛尔尼,直到商讨觐见礼仪才知道误会不小。你来进贡,见皇帝当然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而马戛尔尼说自己不是贡使,而是英国使节,只能行单膝下跪的英式礼节。大清官员说了,就算你是外国使节,你也得下跪。得了,双方谈不拢了。
乾隆同志知道后很不高兴,很严肃地说:这种不开化的人,不值得优待。言下之意,英国人不受欢迎了!
马戛尔尼听到风声感觉情况不妙,只好妥协:欢迎宴会上行英国礼仪, 乾隆寿宴上再按中国规矩办(至于马戛尔尼到底磕没磕头,如今已成了历史之谜)。
乾隆见有英国人有所收敛,就表现一下中国皇帝的胸怀:他们远道而来,不熟悉天朝的法度,有必要管制一下。既然诚心效顺了,俺还是可以开恩一下的。
英国的礼品共19宗、590余件。科学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赫歇耳望远镜、帕克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等;生活用品有吊灯、座钟、机织布料、韦奇伍德瓷器、用特种钢制作的刀剑和热气球等,还有一辆带有减震装置的马车;军事装备就多了,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等先进武器应有尽有,还有一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君王”号舰艇模型等等。他们甚至还带去了一个热气球驾驶员,想让中国皇帝成为东半球飞天第一人呢!想的够浪漫的了!
卡斯特斯使团的礼品够丰富了,马戛尔尼使团的礼品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英国最新科技文化成果的小型博览会了。
不料,乾隆早就看过礼单了,没太大兴趣。这些东西,有的法国人早就送给过康熙,不稀罕;文官们对那些武器,根本没兴趣,统统锁进仓库。倒是那个大马车不错。一问才知到,车上最牛的位置,居然是车夫的座位!让车夫背对皇帝,这还了得?于是,英国大马车,也就这么被打入了冷宫。
乾隆表态了:那些贵重东西俺们都有(真的?),你们的诚心诚意我都知道了。礼物就让有关部门收下吧,我们给你回赠也少不了。乾隆一出手,就赏赐英王及使臣、随员一行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三千多件。
如同被绑架参加了乾隆寿典的马戛尔尼,一直以为乾隆皇帝知道自己的来意。本来去北京多盘桓些日子再谈正事,没想到被告知清朝有规定:外国使者在京逗留的时间不能超过40天,他也不能例外。直到这时,他才觉得不对劲儿。
于是,他连忙写信给乾隆,搬出了卡斯卡特使团请求的补充版:接收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其实,马戛尔尼就是当时英国派往中国并常驻北京的首位大使);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最后请公开中国海关税则,增加点透明度。
今天这几项要求多已成为国际惯例,唯有要求指定一个小岛给英国人使用貌似侵犯主权。但在过去的交通条件下,也未必是不合情理要求,至少还可以变通解决(怪就怪一时还想不出外国人居住区的点子)。乾隆同志表态了:不行!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那个,绝对不行!一句话,一个没答应!
眼看着英国使团就要灰头土脸地滚回老家去了,乾隆同志觉得有必要让大清朝的光辉照耀那么一下子。于是特下谕旨说:海上风大浪急,看你们怪可怜不见的,特恩准你们走走京杭大运河,免费游览俺大清的大好河山。1793年10月7日,英国使团从北京通州上船,开始了长达33天的英国使团“运河之旅”。
第三次是1816年(嘉庆同志在位)
最初,乾隆想煞煞英国人威风的目的,还真达到了。光大运河这个“天才工程”,就把马戛尔尼一行唬得一愣一愣的。但外强中干的大清,很快漏了陷儿:腐败严重——乾隆特批招待英国使团的5000两银子,多被官员中饱私囊;科学技术极度落后,民众看见火柴都惊讶;社会贫穷,沿途城墙失修,房舍破旧,乞丐成群;武备落后且松懈,士兵还在使用弓箭和长矛,民众听见炮声,惊恐异常。
马戛尔尼的结论是:“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侥幸靠几位能干的船长还可以凑合着。一旦碰到一个无能的舵手,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
英国王室对马戛尔尼使团铩羽而归是何态度,至今也不是很清楚。不过,马戛尔尼归国不久的1802年(嘉庆七年)和1808年,英国军队数次进入澳门海域,进行武力探班。大清政府以终止贸易来要挟时,英军只好乖乖地撤了。
1811年,英国王乔治三世因精神病突发(被大清皇帝气的?),不能理政事。摄政的是他的大儿子威尔士亲王(此人正是赫赫有名维多利亚的大伯父,和嘉庆同在1830年归西,缘分?),还是坚持“要文斗,不要武斗”,再次试图和大清搞好关系。
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安赫斯特勋爵为首的英国使团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临行威尔士亲王特别嘱咐安赫斯特一行“要便宜行事”,意思就是,不就是下个跪吗?你们看着办吧,没什么了不起的!
安赫斯特使团显然准备得更充分。虽然比马戛尔尼规模略小一些(约600人),但汉语水平很高随从的6人,礼品也毫不逊色。
正使安赫斯特是英王侍从官,地位显赫。特别需要一提的是,使团的副使小斯当东,正是马戛尔尼使团副使乔治•斯当东的儿子。这个小家伙当年以见习侍童的身份,跟着爸爸来来了中国。不但学会了汉语,还成了有名的中国通。而他能成为使团副使,靠的则是身上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法学博士的耀眼光环。
此时嘉庆刚刚办完两件大事:搬到和珅,摆平了白莲教。当然,还有解决了英国人在广州滋事。听说英国使团又来了,嘉庆的革命警惕性空前高涨。他不但严令沿途“好好照料”,还重点谕令中方接待大臣,一定要抓好觐见前的培训工作,让安赫斯特掌握好三跪九叩大礼,否则概不接见。嘉庆还强调指出,要把英使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政治态度,及时上奏。以便于大清中央政权作为决策参考。
本来有了威尔士亲王的“特别嘱咐”,磕不磕头对安赫斯特等人来说已经不是个什么大事。可偏偏这些英国大佬对这个磕头有点“心理障碍”,一定民主一下,请大家一起来定夺。
安赫斯特模棱两可之际,小斯当东发话坚决反对。他搬出1815年维也纳缔约国关于外交使节礼仪的规定,要求安赫斯特带头遵照执行。安赫斯特说:不磕头,事儿岂不就办砸了?小斯当东一声冷笑:这帮人我还不知道,就是叩了头,你也办不成事!安赫斯特这个大英海外临时党支部会议决定:不跪了!
前来谈判了大清官员说,你们马戛尔尼都跪了,你们为什么不跪?小斯当东说:马戛尔尼勋爵没有跪。大清官员说,不对呀,俺们宫廷日志里都写他跪了呢?小斯当东说:那是胡说,我当时就在现场,看得清清楚楚。
大清官员慌了神,此事又不好向皇上挑明了(找罐子拔?),只好跟嘉庆撒了谎:那些英国人看着一个个很生猛,其实身体都不咋地。英国正使、副使都患了急病,连动一下都不能动了,无法来觐见了!
嘉庆满腹狐疑,索性来个顺水推舟:那就叫他们回去吧!
嘉庆也像乾隆那样,不忘给英国送点阳光。他安排御书房写信表扬了英王乔治三世。信中写道,你诚心向化,俺很高兴;不过你的使臣无礼,所以俺就把他们赶走了。英国与中国万里迢迢的,你们来一回也不容易。以后呢,大可不必来的这么勤,能倾心效顺就可以了!
英国人试图和谈的努力,至此彻底失败了!
1840年,广州禁烟运动让英国人蒙受了巨大损失。这一年的4月7日,托马斯·斯当东爵士(小斯当东)在英国下院如是说:“我很了解这民族的性格,如果我们想获得某种结果,谈判的同时,武力炫耀必不可少。”
两个月后的1840年6月,40艘英国战舰抵达南中国海,他们从广州虎门打到天津大沽口。卡斯卡特、马戛尔尼和安赫斯特三个使团未竞的努力,终于在枪炮声中变成了现实。
有人评价说,英国使团的失败,主要是马戛尔尼、安赫斯特和小斯当东这种英国愤青造成的。其实,当时英国人和清政府谈判的基础根本不存在。
因为那不是鸡同鸭讲的言语不通,而是文明与野蛮的风马牛不相及。





春晚只剩赵本山的一顶帽子

眩目的高科技,宏大的伴舞阵容,春晚终于超越现实了!
春晚早就是世界人均GDP100位左右国家中最牛的大型文艺晚会,现在又超过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类似晚会。有名的维也纳信念音乐会,不过几百个乐手坐在那里,只动胳臂不动腿,岂能和我们数千人的庞大演出阵容相比?


每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不容错过。只是今年,老赵私心太重,一定要捧弟子王小利,又不能不带小沈阳,结果就闹出了一个没有多少包袱,角色多且乱的《捐助》。观众终于感到晓得不过瘾了。不过,更大的遗憾,还是赵本山的帽子也与时俱进了。当年的破蓝帽子,已被一顶暂新的蓝呢子帽子代替了。


赵本山的帽子,一直争议很大。很多人认为,中国农村已经富了,赵本山再戴着顶帽子已经不合适了。说这种话的人,显然很少到农村去看看。尽管农村也开始取消农业税和学杂费,也开始普及养老保险,但这并不代表农村彻底摆脱了平穷。赵本山式的帽子,正是农村的最好写照。即使今天,赵本山式的帽子,仍然随处可见。张海迪博客上的几幅照片,就是很好的说明。

本来春晚就只剩赵本山的一顶帽子代表中国国情,可惜这顶帽子也开始变味了。
春晚将往何处去?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喜欢在大雪中漫步,喜欢在微风中思考
喜欢在大雨中狂奔,喜欢在阳光下微笑;
人一生总想得到回报,
最终得到的不过是轮回的煎熬*******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3-0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