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vn$hm
”中兴事件“并不是一起孤立的贸易问题,在舆论上,美国及它的帮手们,极力炒作事件本身,而掩盖背后真正原因。 ~ 6TfW~V
rjt O`Mt`
中兴因为跟伊朗做生意,而遭到了美国政府的处罚,导致美国企业无法履行相关合同内容。对美企来说,这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为了“国家安全”美企也就认了。 o(BYT9|.kw
ta2z
关于中兴事件,网上分析已经是铺天盖地,不再多说。 c
'/2F0y
78\\8
*
美国跟伊朗的政治矛盾,板子却打在中兴身上,这只是一个借口,更深层原因是美国要遏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b<48#Qy~l
F'fM?!(
就算没有“伊朗核问题”,美国还是会有别的理由打压中国企业。 pvI&-D #}
yFa&GxSq
本文主要说说“伊朗核问题”。 '$lw[1
s'_$j$1
一方面,特朗普背信弃义,为了想撕毁《伊朗核协议》令中东和平再添重大变数, >l6XZQ
>
mn,=V[f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媒体或自媒体,对该问题分析并不深入,淡化了美国的无耻和霸道。 &<m
WA]cAL
#`2GAM];7
这件事如果你不去了解来龙去脉,你就很难体会到这种感受。 C} |O#"t^\
<`^>bv9
核垄断与核扩散 $d5&~I
)vxVg*.Ee
《核不扩散条约》不仅仅是书面条文,它的内核是:五大国拥有特殊的利益和自由,而其它国家受到限制。 ]q@rGD85K
Y'\3ux0]4'
该条约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遵守。大家之所以能够接受是因为:核垄断能够避免核泛滥,在五大国互相牵制局面下,形成一种恐怖平衡。 7?)m(CFy
>2*6qx>V
从五大国内部来看,美国是该条约最大受益者,因为它实力最强,权力自然最大。 #=>kw^5
?m`R%>X"
问题是,偏偏是美国一直想破坏核不扩散体制,造成了严重的全球危机,浮出水面的有朝核,伊核,还有利比亚,伊拉克等,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被“遗忘”,它们是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甚至韩国,中国台湾等。 ye9QTK6$,
9?v)
1992年,安理安五常全部正式加入《核不扩散条约》,这样,它们就有强大的工具来履行落实这一条约,违反者将受到制裁。 Pau&4h0
^D0/H
N
根据条约精神,任何企图非法得到核武器的国家,都会受到联合国的制裁,包括军事行动。 5Xla_@WLW
/o~
@VF:
如何去判断一个国家核开发目的是民用还是军用?负责调查组织是:国际原子能机构。 oM m/!Dc
Di]Iy
被怀疑的国家,将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实地检查,并提交报告,安理会以此,作为是否实施制裁的依据。 2I9{+>k
ZD
iW72&Q
五大国拥核目的有一些差异: 3Ro7M=]
美国---实行先发制人原则,保证摧毁目标国的能力。 %pQdq[J={
,2Sv1v$
英国,法国---通过拥核来保持大国地位,实际上可以由美国来保护。 +*]SP@|IYI
O7E;W| ]
苏联(俄)---保证全球核威胁力。 R?i-"JhW
(%=lq#,
中国---确保对敌国重点大城市摧毁能力。 bkJn}Al;
oo"JMD)
核垄断特权,不等核技术垄断,在今天,有能力制造核武器的国家有很多,像德国,日本与核武就隔着一层窗户纸,但这层窗户纸很重要。 ?yda.<"g9Y
z2$FYn Q
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恐惧,以,朝,两伊,南非,利比亚等国都竭力想突破核门槛,也有像瑞典,巴西这样保持克制的国家。 >!CH7wX
zkw
0jX~
在核技术民用与军用之间,存在着一个灰色地带,实际自身拥有民用核能力的国家,只要向前迈一步就可以进入核武阶段。 mOgx&ns;j
W"#j7p`d
国际上鼓励民用,制裁军用。《核不扩散条约》在第五章中规定:如果某个国家面临特殊危险,可以在提前三个月通知的情况下,退出该条约。 {5?!`<fF
)3d:S*ly
朝核问题反反复复,进进退退,从条款上来说,它是符合程序的,只是它需要承担相应后果---制裁。 IiQWs1
_AA`R`p;
伊朗加入条约后,遵守条约规章,致力于民用核能开发,但美国出于政治需要,试图阻止伊朗合法的民用铀浓缩。 k)o7COx
'&&~IB4ud
90年代中期,美国将伊朗列入“流氓国家”,单方面对它进行制裁,于是舆论场上不断传出伊朗研发核武的“惊天消息”。 axt6u)4%7:
$H
%+k?
伊朗有过前科,在两伊战争期间试图跟萨达姆比拼拥核速度,压倒对手,在那个时候,美国舆论反而没有对伊朗进行炒作。 k0Oc,P`'*
Qq6%53
两伊战争结束,伊朗放弃秘密发展核武器计划后,伊核问题却“爆发”了,而拒不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被无视。 Va&KIHw
a2IV!0x
美国成了一个国际独裁者,它可以根据自己与某国关系亲疏程度来决定是否打击某国的核计划?这种做法,显然是对国际核秩序的公然破坏。 L|vaTidc0
#nt<j2}m
这是造成今天国际核问题乱像的根源,美国的政治意愿取代了国际规则。
9QO!vx
-uS7~Ww.a
可耻的“伊核问题” K.c6Rg
+/1P^U /
伊朗受到石油禁运之后,它不承认有核武计划,认为自己有开发民用核能力的合法权利。那么伊朗到底有没有核武开发行为? DRS;lJ2
3RG/X
美国舆论无论如何强大,说了算的还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不对? KH
iYV
ZfF`kD\
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伊朗民用核能开发是合法行为。 L8%=k%H(1
rl_1),J\qG
在这个前提下,欧盟于2000年准备跟伊朗签订贸易协议,启动对伊朗油田投资项目,中国当然也不能落于人后,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4p0IBfVG
+X4ttv
伊朗希望融入国际贸易秩序,美国却始终不放弃对伊朗的单边制裁,2002年,西欧公开反对石油禁运和华盛顿对德黑兰的无端指责。毕竟,与伊朗正常贸易符合欧洲的利益。 V~tu<"%
G
Z-n!
^
小布什却在国情咨文中将伊朗由“流氓国家”变成了“邪恶轴心”,美国想站在道德高地上,实现它在中东的“邪恶目的”。 u&Ie%@:h9R
aa'
0EU:
欧洲,中国还是坚持要与伊朗发展贸易,小布什讲话后不久,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外长皮克在马德里与伊朗外长阿哈尼会谈后,宣布:欧盟将与伊朗在贸易方面寻求最大限度的合作。 Vz+=ZK r5
\:18Uoe7
美国马上对欧洲施加政治压力,要求它们站在“反伊”阵营之中,加入对伊朗制裁行列。 =D;UMSf
"y3dwSS
英国马上变脸,开始背诵美国用烂的台词,法国跟进鹦鹉学舌,德国对美国宣传不感兴趣,但希望伊朗不如放弃民用核能开发计划,换来宽松环境。 l93Q"*_
P<g|y4h
对伊朗来说,德国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但这是主权问题,伊朗拒绝了德国的建议。 .XZ 71E
`3H?*\<(
中国与俄罗斯无视美国的强辞夺理行为,只要安理会没有通过制裁伊朗决议,该订的合同照样订,该签的协议照样签。 !)=#p9
,(5dQ` hA0
2002年底,美国对伊朗发起了舆论总攻,这场媒体战一边倒将伊朗研制核武信息强行灌输到美国,欧洲,甚至中国民众头脑之中。 ,DW0A//
as\)S?0`.
美国舆论“证据”是: Ji)a%j1V9
9'1;-^U1
在伊朗纳坦兹和阿拉克发现了核武设施,并公布卫星图片。 $]`'Mi
4
g/<).1<b
全球媒体跟上转发,CNN,ABC,BBC等喉舌就成了全球伊核问题的权威消息源。 ~%::r_hQ
bDcWb2lqs
对全球民众来说,无所谓真与假,他们在信息轰炸之下,已经认同了伊朗有核武计划的观点。 `-E.n'+
S@l
a.0HDA
实际上,纳坦兹是负责燃料生产工厂所在地,阿拉克是重水反应堆。只要是有核电的国家,都会有这些配套设施。 _j|n}7a
%u<&^8EL+#
更荒谬的是,纳坦兹至少得到2006年才能建成,而阿拉克得到2014年。 RJ7/I/yD|
AX^3uRQJ
无论伊朗做了多少辩解,声音全部被掐掉。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安全风险急剧增大情况下,伊朗将不得不铤而走险,因为以色列已经动手暗杀伊朗核专家了。 rmAP&Gw I
xf{C'uF/
美国只差一个理由,只要这个理由出现,就算不动武,盟友也不得不加入全面制裁伊朗行列,包括联合国安理会。 1L(Nfkh
9^=t@
这个理由就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必须提交一份“证明”伊朗有核武开发证据的报告。 bTI&#Hu
ahz@HX
美国用自己手里的资料作为证据,想让安理会通过美国制裁伊朗的提议。但是中国,俄罗斯,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都拒绝了这种“证据”。 FlM.D u
"fX8xZdS
国际原子能机构组成检查团多次检查了伊朗核设施,直到2004年也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证明伊朗有开发核武的证据。 "Hsq<oV8
~Y}Z4" o
恼羞成怒的美国将矛头对准了国际原子能机构,CIA和FBI秘密监听了检查团所有电话和电子邮件,美国舆论同时散播谣言,说检查团成员接受了伊朗好处,帮伊朗隐瞒了违规情况。 +;4AG::GN
mw%[qeLV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成了美国必须推翻的对象。 \^^hG5f
~
gcst;
那么我们不仅会问,美国能对国际组织领导人为所欲为吗? 4%Z\G@0<'
'8((;N|I^
可以的,只要他的话不符合美国利益,就很可能被拿掉,甚至可以暗杀。 r[i~4N=
8M5!5Jzv
2003年,美国是凭着一瓶洗衣粉就强迫全世界要相信萨达姆拥有大杀器,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个“证据”跟禁止化武组织没一毛钱关系。 V9);kD
U(=f5|-
2002年,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联合国机构,设在海牙)负责人,何塞.布斯塔尼,因为要组织检查小组去伊拉克实地勘察。结果在4月份被美国清除出该组织。 {jCu9 ]c!
(&a3v
何塞.布斯塔尼是巴西人,是第一任禁化组织总干事。 QvT-&|
\5v=pDd4g
今天何塞.布斯塔尼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如果2002年,他能昧着良心“证明”伊拉克拥有大杀器,马上可以得到美国无数奖赏,当然,现在美国也可以把谎言的屎盆子扣在他头上。 0*'`%W+5
$e^ :d
2002年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博尔顿走进该布斯塔尼办公室,通知他辞去总干事一职,布斯塔尼拒绝辞职。 KD<; ?oN<O
M2;(+8 b
结果,他被很民主地解职了,四月罢免投票结果:48票赞成、7票反对、43票弃权。 z.\[Va$@l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