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禁令有效期长达七年。 n&=3Knbd@d
8CxC`*L(
还有消息称中兴可能连安卓操作系统也不能使用,处处是凄风苦雨,步步是悬崖深渊。 ;T! mNKl
[-cYFdt"V
美国商务部大楼。 mnM#NT5]
3&!X
8Lhv
为什么要对一家中国企业下如此重手?因为美国借中兴的人头一用,恐吓其它中国企业,以便在中美贸易战中取得优势。 A]2zK?|s
C,R_`%b%
但真正目的远不止于此,七年之后,刚好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美帝舞剑,意在何方?不必多言。 dA[Z\
3u7^*$S
如果中兴落到“黄沙盖脸尸不全”的地步,那就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悲哀,而是国人对几十年的“市场经济,价格规律”学说迷信的悲哀。 !GcH )
lHwQ'/r
中兴的悲剧并非来自于市场,而是政治。它被美国商务部盯上的理由是跟伊朗做生意,而伊朗是受美国单方面制裁国家。 3tMFJ ;*`
xBhfC!AK}
美国与伊朗敌对,是政治问题。中兴在美国市场进行业务活动,就要受美国法律限制,要不接受处罚,要不离开美国市场。 @x">e][B
e2Sudd=' G
无论是接受处罚,还是离开美国,都不至于企业无法生存,但问题是中兴命门扣在美国手里--芯片 KaC+x-%K
Akf?BB3bC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事件,在网络上变成了一场舆论风暴,美国媒体在欢呼,中国的亲美大V也在欢呼,得意的样子更甚外国媒体。 *<2+tI
zE +)oQ,
它们仿佛觉得出了口恶气,对中兴各种嘲笑和辱骂,看了真的令人寒彻入骨,骂民企骂出了骂国企的快感。 vLW&/YJ6
Ij
hC@5qk
要引导的舆论节奏是: 中国实力不行, 中国人的能力不行,中国体制不行,除了投降,你们啥都不用做。 Zqke8q
DCv~^
一个悖论 SrfDl*
3&kHAXzM
作为80年代起步的民营企业,中兴恰恰是信奉“市场经济,自由贸易”那一套理论的代表者。当中兴遭遇困难时,骂中兴骂得最凶的,笑得最开心也正是亲西方大V。 !o2lB^e8
y; Up@.IG
悖论是:一家信奉自由市场原理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标杆国家--美国,被政治因素所扼杀。那么到底哪里出现问题了? 9g#L"T=
83UIH0(
自造芯片,中兴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它放弃了。它相信只要美国供货商能够提供芯片,业务就会运转下去,中兴也相信美国法律是保护自由交易的。 )p7WU?&I
d-g&TSGd
但在政治面前,一切如此冰冷,甚至让美国企业受伤害也在所不惜。 $
u`y
2H8,&lY.p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是否合理?在一定条件下,它是成立的,而且有利可图。 zqg4@"
p
&
ZgB b
比如说,张三家需要一辆小汽车,他和老爸老妈,兄弟姐妹,儿子女儿全家一齐动工,画图纸,买材料,做试验,造出了一辆小汽车。 w%Tcx^:
2{zFO3i<3
李四家也需要一辆小汽车,他掏八万块钱买一辆便宜适用的。李四车到手,开了十年,张三家还在忙,钱却花二三十万。 lH/d#MT
i~}[/^
这说明“造不如买”,小车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冰箱,洗衣机,甚至洗发水,都是通过购买来满足生活需要的。 Kw}-<y
qG=9zp4y?Y
私企也是如此,私企目的是获利,哪怕不拥有核心技术,只要运营得当,也可以成功。 4,kT4_&,
jE.U~D)2YF
到了国家层面,“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逻辑就不成立了,必须反过来理解。 08&DP^NS
9u/ "bj
国家是政治实体,在一国之内一切事务由这个政治实体来保证运转。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