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vt,X:3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hn.fX:}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0E4S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fok#D>q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B~rK3BS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nSqB{s!SD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t|lv6-Hy9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6q@Tr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5.
i;IOx )]R8
$S bc NYoZ8`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Y8(yOVy9 H[Cn@XE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39CPFgi<l*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gz?T;EC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zYsGI<4 3、长方形: }OFk.6{{&v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v~3q4P 4、长方体 CcQ|0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N
Krk*I"G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hSH-Ck@Qy (2)体积=长×宽×高 V=abh &aOOG8l 5、三角形 'fsOKx4Z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Y$^QH.h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Q@7Lj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q?\D9aT9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f*Bc`+G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HC+R:Dz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yvvR%]!.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CYe=m1<2Q (2)面积=半径×半径×∏ ER+[gT1CQ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Y._AzJ&B[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uy~j$ lrn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70~]J8T+u (3)体积=底面积×高 ,\7okf7H,-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na)_8r~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N~(}?'y9S oJy/PR3 g9JtWgu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z_)$g=9$ @<L.#gtP 和差问题的公式 ly@CX((W (和+差)÷2=大数 tA.C" (和-差)÷2=小数 E*vi@aI R,lr&;a8 和倍问题 KhvCkQMI@ 和÷(倍数-1)=小数 G
y2XjO8b 小数×倍数=大数 x1h!_^(QfF (或者 和-小数=大数) |99eDgK, =JkSq J)? 差倍问题 M\3!elp2z 差÷(倍数-1)=小数 k,,}N9 小数×倍数=大数 G1|:b-C (或 小数+差=大数) 3*
<W`yed 8iRQPV-"_ 植树问题
!;-x]_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b`mEnI
VIz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Q
dS;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Pc<ZfO # 全长=株距×(株数-1) W
RCi! 株距=全长÷(株数-1) P+a&R<Dj4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iatQHn>(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RB2u1]l 全长=株距×株数 RP$A"<goP 株距=全长÷株数 e{=$4F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cW\ 7yZh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g
:ZokU 全长=株距×(株数+1) "+AD+D 株距=全长÷(株数+1) uwJkqlUOz J2rH<Fd[up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1+'3{m \5T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fKWB5p|() 全长=株距×株数 +zvK/Fj2q 株距=全长÷株数 kQ+5pFo3 z,WrLZC 盈亏问题 4M}/PoJ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paY%pU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w7^m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_DQdo zFIbCv8 相遇问题 A@ +.[[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Cpl)byb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 Z;Av%%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q I}Zg)q] aUV>O`|_ 追及问题 -_+0[Nb.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JchcQ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6822
xk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n$QFj'
tp"\ 流水问题 ,bJx|
K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_ypgRrSR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iiQ3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1mqFnVkf&+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tp7fmn* b,wO^07-3^ 浓度问题 Uka4iya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
B
A l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7aqrg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u CXd%
CzE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5VfP@{ :>=,sLfJ 利润与折扣问题 :([,vO: 利润=售出价-成本 NNX/2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_19k@a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_>.%X45xi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A}8U;<\I
g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4|qp&%9-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If
tPN6(Z p%BO:%v 长度单位换算 &oBJY'1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k95vgn%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r\zK>GVm_ 1厘米=10毫米 &IPT$=u P+xZaf
H 面积单位换算 iBCM?RiG 1平方千米=100公顷 &
CgLF] 1公顷=10000平方米 O7W}Z1G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e}k7U,^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RN0Rk 8AC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2B#WWb ?d 4_'y
体(容)积单位换算 w}iflAnjq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YA jk'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96P|G 1立方分米=1升 PNq#o%q 1立方厘米=1毫升 @47TDCr 1立方米=1000升 f!<mI8H HhO$`YZ%> 重量单位换算 Kmtr.]Nj 1吨=1000 千克 8wOr`ho B 1千克=1000克 ts
]
+W!: 1千克=1公斤 ]?2AFkF n~
LR=o 人民币单位换算 B(~D*H2T[ 1元=10角 BLRrHaX0 1角=10分 9I9)5`d|Jn 1元=100分 !u"Hf7/ .|K5b]na 时间单位换算 Y+E@afsKs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lE@Y,R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d}g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q:(K^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eUl[gHP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lWR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iJvf>@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v'uQ'CiH I('l)^m%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IKt9=Tx < mxUgU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D~<GVp5T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Ur@3_F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fN9hBC@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
o {`vv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n,5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j>U.(K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2
UgjH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vgW:]i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F~:5/-zs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UTk. :G5 b$BUo8O}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xg8<b
z9gZ/d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Z7 @#0;g{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VFpfo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AJd2i x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v(Xc/oI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aPbHrk*/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0 t`EZ$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uo0(W3Q *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m$kmoY/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r=vE0;7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x?k6ek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b<0g@~X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q+ .=f.+Z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z}5XLa^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rkF2 -K,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uzS57 O%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U17BGJ.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9X-DR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HEjmQjE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eK`tFs,u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4Pb7_Y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g$+3IVq&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FLjvmE9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KP
i
@wl3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y<Fz*aA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_=B Jyu 全等 !j(R_wO
q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T6\ 1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DSle 3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GxBj N7"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6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a,q4tD@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hbM2cM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Vog
o5~X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N7[~Y2i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hX^XtIC=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CS= *)>$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W uQdz&s>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Np'$4eu 一半 *Q)+Y&qn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EV
}%D9: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u P{,ML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Xd4~N: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VJ Fp^Ra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D=8=wT2<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TLDNpH?J 平分线 uaS?y1:
c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uJ%ql5XDV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V{8mx70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ow&R~_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DP?gozm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vt1!|2{
h 即a^2+b^2=c^2 Zy<0'k%U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d"V^^I)yx&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fzBaTo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HaM,
Oh;i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V3UEuA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z\\MLyS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n4ISHxM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4)`{ L$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m~}nM |m%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L
U7.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A?WH_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p |Kzu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yVW )DQ4?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hfY2pG9N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y==x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_QU-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yaRz+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E}4LTB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jWm<!<~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t|M)z J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HW@ZI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N@tC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A;%fAI2Vr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MQI6e".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RPe5 vB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X+[bMG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ZO@GNL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6pH.sX$!_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0_ ;-QAd 对称中心平分 2nf{2edC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f#!Ljjf$;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Aynt_a.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8r~4iVwg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m$U2|5un&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rtPQ:CaA)?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y+c+ / L8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wy7f7zIa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F:\CDM=lS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ZVn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B iJ/[9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rTx]%{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5nk]{ G> V L=(a+b)÷2 S=L×h m49)c K?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H#f
FU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7{p,<Uz<"U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I!{5*~ 3 /(b+d+…+n)=a/b ec{pWzAe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f\Qi() 比例 5y.kOe4vH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Er{yQIi0L 的应线段成比例 Baq&>]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KTX{qI"f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s01n[jQ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1vX97n<}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 FdgmK: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YM5;mPR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N^O.P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J"|o g|Tz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_- {
> e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m~2PpO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NZv1dy`fa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T8v>J4@t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Y\`FY\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wz'D4B 比都等于相似比 W &*0F~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rUlXx5f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ZM\Z2L]n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E
$|A 余角的正弦值 WzF/wzR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B!hv
pw 余角的正切值 O5E \#*<K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q3)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u-8,9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R@;kYS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tY VmB:l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h :$q E7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pJV<#<#Z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UF?qL1w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0 ,-ywK 的一条直线 m'Ran3rp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xmL?wz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Ug/b;( dJ' 111 推论 1 7%C6gU!r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6<gh:vj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6L8wsz CW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zh7NXTzyf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0DGXMO$;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Ty7xjIs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T$SGf.-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W;\faG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UZqr6A(/H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Wq]^1g_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y<kW2<?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I
u3&mc 所对的弧也相等 @<h@d_8^k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 V4_ZBeWA 是直径 j2V^1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h/5.>[VwDh 直角三角形 WxFVbtw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 f`T#=6C4| 角 *!vwW
T 121 ①直线L和⊙O相交 d<r +dlN^P647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li(g?|AD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M09Y'5]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 iOw'NxmY 线 xM[m(m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GP1b/n3F1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Zhf+u
r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wD4Kil=v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 4v Ug:'DM 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kid@*.I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HlT-0F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yj-
BLR5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a`dB
~>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J#MUtpPdQ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 rxt)l 段的比例中项 $)6y:t"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 :GK]"sNC 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I t",WFE.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 G{)2f&< 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d7A vx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l1nrJm8 135 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V#5Cs,o: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bIR7g(PJ.b 136 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y
m^ 137 定理 把圆分成n(n≥3): Rkgpa/te"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SIVzc Hm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 L2+~I<|> 的外切正n边形 b0t/~]9G 138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qxwNmx 139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Z!DGCw 140 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6V W&An[6r 141 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5$c0`U& 142 正三角形面积 √3a/4 a表示边长 %qNT<>c 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 I~|.Re9a 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Db@$' 14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OLTgBXh 145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ji5c0WH 146 内公切线长=d-(R-r) 外公切线长= d-(R+r) 'V/+v#V+> `StlG=TB8 eX>x
+]l6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b{_J%p U8 '}(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IX"rf `bNY[Gv>)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lx(kbSxF a3-b3=(a-b(a2+ab+b2) 8a)lrIg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hC+r=!I |a-b|≥|a|-|b| -|a|≤a≤|a| mSr(PIH{\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4+Wti!s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PCtf&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