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5}C@W@_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l.Qv9Ll|b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dJ}E,rW}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_mJnhT3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w0iv\yIRQ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ApxGrCu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HKZD*E((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lYq4f|5H}m
,Bg)p_B s9'lw'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qFD#D_O6 OPsg3pW!]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i(<|/$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kxp, ZP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1EvK\ 3、长方形: g1s\6%g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E
Z}c8b 4、长方体 N-4k
9l1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B5Y
3GWhrx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 vMNv (2)体积=长×宽×高 V=abh 8V$ :th(' 5、三角形 6(uK5eD(!n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AO]4Ec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UfUboxT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0+P<1ui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8Vb.%f&I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u:t2DxE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JI\e6]I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m
gxoM|n6 (2)面积=半径×半径×∏ v2uyn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ufekhj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HX77XTy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7jL3mI;n%; (3)体积=底面积×高 |n
Fg"W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S
uU_psF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fMYgw zrg#BXj7
vS{zLXg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_b8?_Zq [j]3='2}G 和差问题的公式 l].Gz`L (和+差)÷2=大数 v8>?,N# (和-差)÷2=小数 toCxY+"nbU ~\^h;A'3 和倍问题 sw'?&:<"Ow 和÷(倍数-1)=小数 r)G^V&9
6 小数×倍数=大数 #gL$~.1 (或者 和-小数=大数) TsB"<6@!AA ub0uxvz 差倍问题 "
/&_B 差÷(倍数-1)=小数 gI SP . 小数×倍数=大数 |*+f N8 (或 小数+差=大数) >5Rcj(-&l 2HemPth 植树问题 XJG"Zr9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8- U1Y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RN3-:Zd_X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B8'e,9 全长=株距×(株数-1) XH?}0D( 株距=全长÷(株数-1) "5,tEP!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4G4[IAu_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c;u] 全长=株距×株数 :7w^2/ZGo 株距=全长÷株数 :DlgNR`
bq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79y!&9p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oS/cS)N20 全长=株距×(株数+1) vxRy7:G" 株距=全长÷(株数+1) &(]@L\A ^6E+l#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1dy>a=W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zD?- 全长=株距×株数 z!r-g(^G 株距=全长÷株数 {T0f]]}Q 7z=zJ4C 盈亏问题
6:v$g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3.
kP,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i,Q{Z@,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gfPht 5 ymxYE#q 相遇问题 -!
k$ Z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m.}Yn,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1j7sJ" *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5g{F- ?/@~d 追及问题 :bhpYEUMx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K5fL{2V?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K#PcPF-j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A@kp`- 9{;cp?\)M 流水问题 .%(Q*ioDh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v`?j+6z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cCoa3U/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F( w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1UHSt
R Wx<fD() 浓度问题 0~5'O[NhF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
EsBt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x|8"*N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KAucSd`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EN =oA P jJxV)AIY 利润与折扣问题 0=2D90 利润=售出价-成本 JToc
("V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_fQNFb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GC`4!H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6U3W*bu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dvAvG.;U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l<]@5"wN w K_I" 长度单位换算 9,4Lb]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AzA|zk')"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LXIQpD,M 1厘米=10毫米 0?tn.<'B8T wm$1LZ8o-` 面积单位换算 7eh<>X!TX 1平方千米=100公顷 oTPPYi[r 1公顷=10000平方米 ?5A!/`E&%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tM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DKx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f"=1_*eH d&dp#)._8 体(容)积单位换算 s:6p
PJL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MMZdF{5@G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py9HUyr5eZ 1立方分米=1升 sMq*X^z
)? 1立方厘米=1毫升 'ow`e
j 1立方米=1000升 ;!JI$_-\ S|{'.XG 重量单位换算 S-^RZ" 1吨=1000 千克
B~o;,} 1千克=1000克 Ez*9*]O*+ 1千克=1公斤 e*7nq~ B5 /WlpRf% 人民币单位换算 wIv_Z^%V 1元=10角 !8Rsz:7^- 1角=10分 Tq r]5 1元=100分 vT#$`M< V?a+u7*U& 时间单位换算 {p{TG5rwX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X_}2xo|T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G8y:f%I!b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5.|E 7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YR2Q6}xR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m3;<A/3n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L|7F%oR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Qh{uk[ Q!%4Iq%jr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x>?jfN,e Vd-\_VP20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
**n9\q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d Q5_=(9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f#s
/Ycp+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H>x(c|ZBp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84f[`!Ui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KA){_jBp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1@j0kTJ~m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sn2Vmi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cBl
F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Jzg>Y?jN R oQ!56\R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M
H\! *
vL2n>HH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RGw=!0V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8JP{`)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c'2{`px 5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jb!R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CMm:Vea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6[dLj9 G%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kIb)I(n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Q]Ymv:M,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Rgvb3u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0wxlsny?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o!v,=# 6{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k}5Sz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lrT0_cT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ayM}u%\~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t(O{IUYM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r u1QDT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kn 'RZR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fgs){Ng`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oJcDs-!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M'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o(XnY)cgJ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qc}h9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6=P(%y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l Ikh4T6i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T+O Qa+E@P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xw"t9(fE 全等 \,-t]$9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di[J^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e;y\v/A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F3~rl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yEnurq%J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CnJrJ>l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5Iv3B|u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t8Sblgq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2{v$GFc/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Lex((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s!_G <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om`x"x&6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G8w<^z>pTg 一半 >IL[eiiPG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O>Vb7`z0<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K8sgeX|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T ~9)0A"]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na;U]IK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QBg~b{h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v&hQ;v 平分线 nhfHY-l}7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1Q+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w&P]L\dB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y
~.k-b<{[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U#I8Rd I,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1#ANM1 即a^2+b^2=c^2 ,cbCt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a@ E+/9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HC4vet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v
o9DmW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Svs!C+:le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_rdO(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R
4sH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l7~Zn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VKp{5=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HA?<j|M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hZ,G?>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_I$\O5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E4a`cGb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k7g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yWu-U \k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wj-=#gyAoo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As&=Pb9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9&Z#1/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T-C/ 3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y"Fp4$qb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He#5d!cf:M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GOT@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xz-z"
8d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v11;k dJB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uQwKnD?F+e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OJ (ho&((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0Q81$% @<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W| z
djb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XYJ7k7zc+Y 对称中心平分 1Na*7|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wA+QUN3#n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E|3K5d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39xA h*}G]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JZ1s|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ZU)$dJ>V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or?@Ti;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K3uNR w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Vv"JN?dHi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h)6o99{wF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aZ[
aZU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
.
}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Q>jx`68'KI L=(a+b)÷2 S=L×h n+C]&6-b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uF%*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qSB]Zm<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Htg,^d 5 /(b+d+…+n)=a/b HLL[r0P`F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ze+_iQ5 比例 'W!N1W@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6qW/Td|g 的应线段成比例 *SW.K{{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Md~%
e'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E8[{U8)[;5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pzX
684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zYCrfr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OLThi[Yn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6;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a
J%&Y5L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1o&]=(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GLMf7)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IFr
q\H0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g"Eg=CU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Yzk]98W5.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O~E6"vQ 比都等于相似比 FtaO@5pS54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D8u.8q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k<1BE^[V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Q}pnb3J>T 余角的正弦值 DB1GW,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CdxEY 余角的正切值 0q|.]:][Eo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4eZ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zYO1.~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