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TOa=Tt{,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nH-V{=**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iF%cy.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W!L+(!&H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d
>W?A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yd2 >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Zjh
2{ :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qv'6G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9Ul(GI(
qxOi>v0\H
yxWO[ Z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UP~iHbt\ f 2YLk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Ond'R'3 \E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s^8u&y)3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WT\<.Py 3、长方形:
s Be7"^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23]Y<->Eu< 4、长方体
a;AzY'R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ipE]}0q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Dt|)=a
(2)体积=长×宽×高 V=abh <wd]D@l7r
5、三角形 (5Nv8H
8|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K9Hqq7"%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0l`
5."d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j2H A^GT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Kd%\PP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q\x$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CFRJN-J"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ti @kKz
(2)面积=半径×半径×∏ 9i q""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p+j{0L3W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Y>KX2HG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Zyf P;&
(3)体积=底面积×高 mN_Z7n;^eh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wq!iV |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c3TKl/
q(M:QWA q /e@H^Cgo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
#AVU[
5@~|*g[ 和差问题的公式 r(A.<`\
(和+差)÷2=大数 cmwPuK$
(和-差)÷2=小数 '@nbqM
TFQ!7'xk) 和倍问题 LW)H"6v
和÷(倍数-1)=小数 {FO$yw=>
小数×倍数=大数 9ooY?
J
(或者 和-小数=大数) dt\j
GD
Fr
2N[\>s 差倍问题 *#
{z 3{+
差÷(倍数-1)=小数 K4ZolWbU
小数×倍数=大数 R:aa+
MX(1
(或 小数+差=大数) eOT+'[3"
V^s0fWa 植树问题 RO(TvZ0pE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gb|Q%LS9R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D<$XyP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n(3o$r(
全长=株距×(株数-1) /iaf ^
>
株距=全长÷(株数-1) R9+jW'[K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KvFMs\o6p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V9NTs8LKc
全长=株距×株数 ~a9W3b4j
株距=全长÷株数 k?GD/$1t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T
1WWK'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iA
}vKQ
全长=株距×(株数+1) *iA4:EIP
株距=全长÷(株数+1) ?/hZb"6W
]e?x# <S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yR5XJ;Tct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8+Llx
全长=株距×株数 ne}
+E
株距=全长÷株数 c3%@Wj:fo
oXsL
9, 盈亏问题 "/{RhY<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c@shLN4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NQHz<3S[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dEa<g99[?
I0'WOV70 相遇问题 ~wm;;#_O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b?9zeT*'l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i yesD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C_KV0i
+kK 追及问题 )FN;+"IJ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s@4nWe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I^\&y(LJF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B=f,QU
*XOJnyC_H 流水问题 s"KJiQKGM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EGqgNl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c+~@@kT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q'[}9e`Q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Heb1tl;
7r#ymQ 浓度问题 T#@lDpO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k44Q):ncY7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y[};J
vk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5*%#o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K>:]Bx#F7
_f0C Y" 利润与折扣问题 oPf)be| #
利润=售出价-成本 HeGYu?&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KL,/2(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PUJ2`iP1^3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_*M42<wcO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hB;VCg8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g`^X#-!(
|KI UgI
长度单位换算 ^"\s eS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4bVO9aUG{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8)*2@-Rp
1厘米=10毫米 <6TT)t<h
)j l8!O7 面积单位换算 {V19Zv"j
1平方千米=100公顷 VSX@e|Nj
1公顷=10000平方米 #S
VNHpx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K6JVg$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kB
5 a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nN1e
yM.IxpT#$ 体(容)积单位换算 W*DVi_\$y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ZzGahtx)Y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E)
1立方分米=1升 y
m,H@~
1立方厘米=1毫升 !|w
aK~jK
1立方米=1000升 iRo.RU8>
:(|'S4z 重量单位换算 ;
h=*!7:
1吨=1000 千克 E_z;s3AXQ
1千克=1000克 k*rZ*sSp
1千克=1公斤 uQ$^;Pr
`>(W"^ 人民币单位换算 :'L2J
1元=10角 'wasZ b<^
1角=10分 CbBSFKM
1元=100分 UB`ToE|Ii
DB526O*
[ 时间单位换算 m><w0k?t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6Q&r0>^{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W<ZK,kv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WS8+7O'1\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 >x|z.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O) |P,?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qVqRf.-\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_9H*agRe
u|#>32kV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inb^$v
T VmH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9I7\D8r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E'1$D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Xl7aGlH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Ox!U8g8c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M,5j5<7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Dn9w@KO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d$ACDX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ocbB&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g1E~+
@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uP3_FX:
e
A5:qKaAq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F9h+
$3T_.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cH#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fDEz9-,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KjE
g 6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JJ&)4iv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g`bN`Vn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n"PJ,ao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bu7'oB~:V^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D"t~QMr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Gl %3XdU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Y}*\[}l:&x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TcTM]ixr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nQVj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q#A (gyy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7tM9u5FF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lASL8O&\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sZWaV4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8M*PML4r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WdaxjenZ/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UV
4>N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XRA
6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0oO
&)*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cjP+$k4_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l- pe4x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mWybPqx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kQlQ=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8b.u'r174 全等 x&Vm!,%:
1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WW2
Ob*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AmPMY:1i"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FP4e
"(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0kQP
JWF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JCcZuwu[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jxaD&4Fs8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9fnA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KLtY|o)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YYEJph@06q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R? ViG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fDmm3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o;a:Dd 一半 WO4=Mte?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Y?sfp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Zv_.na/^K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cb7l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 2++RkL#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yH 9!GS#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up3O|lj4 平分线
XIo55*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4rDbDsr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enNiI$H]`_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anw}w!@U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m"\:o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PDf,^ 即a^2+b^2=c^2 .o1^Oh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v0D q@Q1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r=/;iH?UH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c(WE
RW?-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aJL^AG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RFs/'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AsS$C&^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I-#1M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r)9Dy,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TC
~Q
G$NW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unJid8Lo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ne61}F"E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_U{ s\VY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l~#K=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FsB^CxVg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U'V}g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t{,_uPJY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L9Z;:``p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YtIH_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Rgo rkZlVM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n,HE0Zn]Y_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l\AMl
\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OH^N" L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w69#D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e]Oa$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U t-B^x)gl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BxJryXm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w~_;yQ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MbIB&fRCB 对称中心平分 o@]So(9f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X8dR+xd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x`M<L#M(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g{$da5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fi.Hrf$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JjpRHw8\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6UtW{2I/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CM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