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m:"2I&0)WM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vxt?7H&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bz>#}P=58G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7+Fb^"L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134wK]d^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esLY1c%"/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hFyu|I!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DPe`C%Oc1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b8/gRfS _l/6Qpf t@4vEKw?.X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a%-Yl%#
9xu&n%L=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ZW\h,8%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C8n1j2G\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kVxrq 3、长方形: 6=H-H\iw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GZ4{<QG 4、长方体 m+vwp\0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2G^6>O`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osY
iP5 (2)体积=长×宽×高 V=abh L\"=H4r 5、三角形 '.^JN@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s5z@`M5'm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tP,Ol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x'[JoE?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JLG5`{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a~{Stv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e`_3= kI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SP5+"y@ (2)面积=半径×半径×∏ -eNi;u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r+Z+x{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2o
\h6Q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95(VY)_6#A (3)体积=底面积×高 K:9.fTCs*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S)[2\Z{**T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ep\.$& Xt~/8)& XRNL;X%}7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d!vm\-PH N;D+]_;0| 和差问题的公式 |L+GM"hg (和+差)÷2=大数 ]_-$ (和-差)÷2=小数 54 8@._-S &V2G<gm0 和倍问题 $jc>?.6 和÷(倍数-1)=小数 Z1OcGRN! 小数×倍数=大数 OPjscc5 (或者 和-小数=大数) gr-%9=Uq %M^b Z? 差倍问题 rAQ^:q 差÷(倍数-1)=小数 zd;xbH//)b 小数×倍数=大数 NuXU2w~ (或 小数+差=大数) w'qV~rN~tc F,EHZ,<V 植树问题 kW(8i}bg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JWqV(#?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0v{+#}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f,?7,?
x 全长=株距×(株数-1)
9PR&/Q
F5 株距=全长÷(株数-1) DSnsi@Mi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RGxOb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s ^}V 全长=株距×株数 +B&FZ4' 株距=全长÷株数 ?pxx,o6l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G-:DMjvN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Rdv"Aj:
全长=株距×(株数+1) @B[=`9KF[ 株距=全长÷(株数+1) c76^x
/Pf7= P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GvVuF S>y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P089Mh9 全长=株距×株数 YE-kdzff 株距=全长÷株数 wYF)G;[wM 5
WAs
EP 盈亏问题 \zoJr)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Dic(G[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iu:e> r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E]7G4 }- +;{u 相遇问题 $[1 M2>[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VSSiuo'5w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Qh4=+jwqn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_e-a>y N4D
_ 43jz 追及问题 @{$SjR8Q $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t71 0sWh{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i?|SC=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4
A 1-
b,X]i 流水问题 F'h[g.\}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I]$kVa1iN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t>b^S,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G89jSM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a<HM|dcst "iKK&%W 浓度问题 ^7_<rs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3+#bkG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s
_q|d_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3yZ@i<rfH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Lv5AtZl}
Yhx~5p 利润与折扣问题 ^^%*2^ 利润=售出价-成本 MQ,2v.
vZ.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7"S|GEs: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wDSU~\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kPxrI=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p<J/J.E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aFQP:l/ "fmJ;W;#1 长度单位换算 Rn TPU`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c43cYb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O=+C Kx@ 1厘米=10毫米 |Rab'9U^ *]H ./a:1 面积单位换算 t
Y^:C[ 1平方千米=100公顷 _R8-Hj E 1公顷=10000平方米 ksK
lw_%o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R2;-WxnN]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vdKNzw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BjB>Vt D/giM#" 体(容)积单位换算 "oTwMU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8>epKFEg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J5l:_hZUV 1立方分米=1升 nH_A
`m3%/ 1立方厘米=1毫升 jwE<}y
I 1立方米=1000升 D)!k EM([N*8o
重量单位换算 b>waxQxjS 1吨=1000 千克 gReaFnm 1千克=1000克 #}vcffgZ 1千克=1公斤 &2c?g1% Cf10 ud 人民币单位换算 )_&<u\cm
L 1元=10角 BzgDhDj 1角=10分 &2Y>yFB
, 1元=100分 `"D7XC0x = F:d#j>F 时间单位换算 ~E`l4'g?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8m6L\Z&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zU}0AVlIL: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SOj3.9{c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I015)vFc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XCt}>/"s\h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9PGSr4V1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VWNmqeP _PRm4 :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E@N_~1 }ShZ4 xMz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V&f3>#n\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z3$PrK%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sB"]R%`_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EoY570PN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XFX:)l#o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T&{EqsI=B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1o$<pZZ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6Es-{u(,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fNlU
c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lc'Jn$O@
k/t4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LE/{]A 6DExsB~@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Y-c*q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eH6#'M4+\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qxL@w.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TRQva8d?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c8u&ev.U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KpK'?WhX7^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WM"I
r1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T[7-3[w<)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zT$mKj3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lw Kr$X4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imgfxag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E7JU|@Z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ukPV nk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mqe-%1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zz$*upxK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7xY,IY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4f/8APA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vb*|So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WRNO) f<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Q"(i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k&rl%P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yX)2
hj:s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V^D)r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x2nNkd0h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NuayO3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5&VLq 全等 uH7u4f1Q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aFbA=6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iK
dC2m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GCIm_
n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Cx@, J\rsQ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fa6L+wt4O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DKP-R"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_H;ObTiB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j(,Q qB;f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0ogTQ`2Z: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6ZF5f^M^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9x:c"S*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B,A/
-B\ 一半 $w65/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iHl;3bu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6ARb7o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MbJV)*Q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0phGn+"R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vg_&)=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h?idRaN_ 平分线 S3n$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b0
5h,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yP9vp="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F}!R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5%!:=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3c
^_IuW- 即a^2+b^2=c^2 0{
jRXa-(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v'DQAL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Ji[d.cY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kxg|G[Ol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fdPg{
3x*k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u'iOa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iveWau292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njN*rhx&Z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Ddu$49{S: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75%[;.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kgA')]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Q#vur o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a(0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gE%- Pf~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xvW+;3;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I>MgCJ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J95*`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BS^="AcpP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0Uybh.dC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0lW}l9}'-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ty"k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udw5A*Ls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jaDZPX-yS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qC_[PUT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H 7R1GaJ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Qn6&M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vZk+NS<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UZXnABg,J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0/),ylCj 对称中心平分 F02NnF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Ye,E7A*L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Q"\*JV5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4sG^bZ,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d*!,McBn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Dzp9BRS
2f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s.y!(`q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1[^2f70n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O! ;!amvz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t'dgC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44cyD _(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4|*_mC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z*kn.sW L=(a+b)÷2 S=L×h A}W&=m8!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4s3n|6 v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xKIm2% U9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VdYu| w;v /(b+d+…+n)=a/b NBLOcRSh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O\'Fa8 比例 j]kx~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7 Xw#
的应线段成比例 <oO^w&G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_o<8R@1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P,*R@N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p>!`JU`{?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0O`VSb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m@({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B[0BjU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FpNU9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i8EMjLBUR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0OlB;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wG-X833\(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P=eL24j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Oy/Y K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qQ^]z8g6P 比都等于相似比 Xd{"+'29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b{ApsRJf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HkdF`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A/n<VH 余角的正弦值 QQ pe.oF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b}axw+ 余角的正切值 y%z$_V]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BE:GB?XBH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I=.98v%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O.!|;)HQ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MQLa+I,S4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2#p6.4h=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IF?](]U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rq+E"Uj?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XN??^1{J}] 的一条直线 )x8Izn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Z8<H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w{6C 111 推论 1 [NyR$yD{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5{j1<4zxR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o-49o5:1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l ,I
[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7(`2=J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8/]5h%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St'3e<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r_ldkZ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k;q|pQ[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_g
3hXsA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Xul<,U~w6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Un7jzAvQ 所对的弧也相等 E{1O<q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