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09S LQVo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z.q^`01/H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8m;}&r$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RrGFGn{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r l\I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dstAlt?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lU[" ZFP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x4C}AyR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r2]KP(T8| Ej]:j8^W
]%L?b-e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6RLYpQ$+ =k\V~8X
Z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S3iXG
@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fGtUr_D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S, R`wo 3、长方形: Io81zA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d/O~"d 4、长方体 M_wj>NXZ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eJJD'Z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DI%l`B (2)体积=长×宽×高 V=abh rv\m0*\< 5、三角形 j r<`@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0//?,'.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s+X_^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K*_5M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Grd?mc#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ROyG+dUy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Gn) 8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As;@T
$G (2)面积=半径×半径×∏ OJGEX}3'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5QR=$?K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e`OHA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U2
u\Q1 (3)体积=底面积×高 Pu=,L#+F N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e|)4_5\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m)$ b Is $I;` 5HZ t5="+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0Y81B;/F {T^"`%[ 和差问题的公式 }9GD'N?4 (和+差)÷2=大数 Y
nzhvE (和-差)÷2=小数 |ZAR!u&0 1sqBBd"=PY 和倍问题 + S^OzCGk 和÷(倍数-1)=小数 (HW!!xM 小数×倍数=大数 kIlc$:K^ (或者 和-小数=大数) J7`f
ve 4iD-jM_D 差倍问题 }j
/($, 差÷(倍数-1)=小数 N:]71+ 小数×倍数=大数 #MyR:V*a (或 小数+差=大数) Wz~=JvRHh oWu2}#~z_ 植树问题 s?8vs%(l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T5g}z5~"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p!|E3o.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x9s7:F 全长=株距×(株数-1) 0'IV"eH2 株距=全长÷(株数-1) =skw@
c^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EnRk-E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PYYK R 全长=株距×株数 ]{Ytf'
bG 株距=全长÷株数 wMB. p2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4Y)rgLFj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9Eshw2 全长=株距×(株数+1) O"$uw 株距=全长÷(株数+1) <GbF4\ue y\Z$8'E5W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g9}g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5*ip}wA 全长=株距×株数 IezOal 株距=全长÷株数 [zO:[i 7 kf8-#Q/B 盈亏问题 9Q<8DMX^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HfDu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78}QaE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Z-fQ{&a{ ZPieL&uV` 相遇问题 8T7E.guYr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zF9SZ#{a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wE.CZ%f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S4m??B _R,VNk 追及问题 ,F,\bp }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6fozc2h@x%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
DZYN {}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Ss]/_t 6 K+DgNK 流水问题 ;wi}6rF%[i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7S_rN!E1i*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zq=X;}qYj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sO,%Ok1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z5'A|Wa=, >VQP,J{ 浓度问题 pO*$'8L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OO Hw-MW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D`?=]Ysz(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ZD W+<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J3F-Yl| `u zR!^X 利润与折扣问题 TzC'xWO
利润=售出价-成本 @%7IZg;P6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Ua>lf8w<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ET_a>]<mv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OD*\<Sc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 rP^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csceu+IA b?p <y` 长度单位换算 ;#F/2UgHB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X0\2q D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mI{D\UR 1厘米=10毫米 -bN;nSgb llCBqWn 面积单位换算 O T*C7= 1平方千米=100公顷 b'!t\m 1公顷=10000平方米 q`HuVilNH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OlW|qj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_(K )(&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REFjK7 ZPktZ 体(容)积单位换算 vr,8i7*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6`>WO_<z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kK27hfsw 1立方分米=1升 `UC
1立方厘米=1毫升 h%9>
js^~ 1立方米=1000升 #Sxk[[KwH* s#%
$aQ|Fp 重量单位换算 cjf 8N:4N0 1吨=1000 千克 yJCqP= 1千克=1000克 i'w8Li 1千克=1公斤 wx
a?. .^aakM 人民币单位换算 u3"0K['3 1元=10角 MM}lW-q; 1角=10分 ?s=O6D&
1元=100分 *&f^R}O Vq'\`$_
时间单位换算 yqaLqZ$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5r*5Co+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l EcZ
/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eI+<^p_j2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3@qy}Nm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77FI&*q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S'Hb5C2u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toq/G,N Q Gb=pQ( n4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H{QHi KT 3W>/#E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NUlp4i~Q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gRnn}LL^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D5o[z:V7"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g.*Mx`-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S>-x<'Os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xJphG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Z*+0gJ<Y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O%
g
Q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i`m&X6)\j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a'T8U1 ?ztI8I/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jOve BB x359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1ZL91'U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XX85]49`%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I9%z7@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BGtr= &Hq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WrA!'I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Vi!Cv"R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uwQ~4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SdOa#U)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PQl^jS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AD#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lO
(MF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a}~p W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U9<AL.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HVC&
F*>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Fgx{ s%&-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y&ZyThqg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uPVM>xf>w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3+9G,or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Uy."z2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y(DtOR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03ol6y )C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8HK_eQn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ujry.m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l
a }-A: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J`E,Xw>2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Ac*> 全等 `D44I;e^1;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kPhdfF*Q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q*L>MV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jL
}bGD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Dy6I;S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5Od:n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b]t,rrK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DjyqQyq~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9H~2
iW,Q;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f9" M^i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RdI('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U6"HP+?g-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bW]7$?acv 一半 6:fHPlqW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HE;}B!>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7Ei,L[{\i#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iyA=d{S;V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tMb"WO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L701j.7"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dm5Em/ 平分线
50s1o{xwc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v[\||1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9nM_LV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Re=()M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Pn!}J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I8byiK 即a^2+b^2=c^2 ,Wv@D"4?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xRX2u_f$<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q7}r D$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jR1o<]?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Y X`BX$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J0ysZ]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j}'p,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d%\&fCm(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Xkqq$A4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X#ZQpo'h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Uuxx^>"h\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dwf[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hTEwp.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WnT: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pZ_zyI#wx_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QKCZ8_C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F@]9oF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og`rsl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j/2Z-Ev:W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o=Y g,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w!A_~ w2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GI se|[p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_>8rTk`/h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AiP#wK;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_#UiY
ffa*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j8cIpbp8x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e^LjB/<Th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n|yfvR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WE{fu{x 对称中心平分 3`JLb]6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XIGz_g;#'w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m
4 k:uk7N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RJ*DAmL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0N
|l1Sn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Fb!Ew`;QT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LD=e Mk:
~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i,H(6NL.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e3#0r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i/C`]1R/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E R"Udh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508wwv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a2!U9->! L=(a+b)÷2 S=L×h uPT2ga ]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JEiwi ,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fGwIWS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J
~]Y /(b+d+…+n)=a/b `!udU,
|N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 s, LT5 比例 _%@dlT?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3s]aXz: 的应线段成比例 AV>_bw.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2n5|.:>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bu?4$O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XlPKY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L">\c5ca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0P5s'2w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W\c1QY$E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_o52#Q4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rAn:hR{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uYYr
6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3kcm7B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Vk tc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o7r7HmA@ 比都等于相似比 )+ V)]dS@%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_Rl>@K=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o=nF .y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pjN4)y>0 余角的正弦值 ]\C wa9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T5
E^ 余角的正切值 Sl;[9l2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_aN_1?ef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2 rFjYx8D!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22T\-g{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
6X;&=H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h-f`as"d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t/wo
G9N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f[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r4isn^g 的一条直线 EED0U?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OACbYgG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dE%/e$ 111 推论 1 33=lR-N#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SH14A*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EV'i/*v}\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B?x+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Ydm"G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S
4_C8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f:K>o.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g
kM Q=;Nn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lnVzGP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BXb=NE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lR
>p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fTOGW`s^ 所对的弧也相等 K1+4W=|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 7DKTd^^M 是直径
)ZW[$:wA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szwVA 直角三角形 \ xJ_)r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 A_\`Gj!s% 角 3;O4o]` 121 ①直线L和⊙O相交 d<r 68UfuC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e"dxAUe!^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B? aMX,1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 Tc.QzD\ 线 h6Q~Di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0H+!v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AI^!?nJ%'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VdFMC<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 j S4\; 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 {h1(ec8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4
Aj<k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M
ZAz= )-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i91 =h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S}b^_+UbP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 ~m'8<B5+ 段的比例中项 :5X^t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 h+ms%tNT 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x &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 q'Nafa&a) 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dC<2%y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E!9(6G4 135 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z1/VZ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7>E>`Nc6 136 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4;bc!>
sfC 137 定理 把圆分成n(n≥3): :O'QL,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SDc8\ms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
yW)r`xpY 的外切正n边形 j"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