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牌位只能偶然用之
明建文二年(1400年)五月,燕王朱棣争夺其侄儿建文帝皇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变”)进入第二个年头,也是最激烈最关键的相持阶段。建文帝委任的兵马大元帅李景隆是个草包,——这个人是朱元璋外甥、朱棣表兄、开国元勋李文忠的儿子,典型一个志大才疏的纨绔子弟,还不如那位纸上谈兵的赵括。可由于朱元璋生前要给后世继位者“拔钉子”,将一个个身经百战功劳赫赫的武将杀死,以保江山永固,可谁想到造反的是自家儿子,他的长孙建文帝已经找不出一个堪当大任的领军者,于是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大概也算是报应吧。
李景隆的北伐部队一败于北京城下,再败于德州,只好领着溃兵南下,孤零零留下了一座济南城,被朱棣亲率的部队包围成铁桶一般。济南的战略位置实在是太重要的,《明通鉴》中讲到:“(燕王)惟自以得济南足以断南北道,即不下金陵,画疆自守,亦足以徐图江、淮。”当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领军北伐,也要求他们首先占领山东,断掉元大都的左臂。济南在南北战争中的重要位置,到了现代依然如故。
因此朱棣急着要拿下济南,可守济南的山东参政铁铉是个有勇有谋的忠臣。先是诈降,准备等朱棣进入城门时,放下铁板砸死他。可天不绝燕王,铁板放早了,只伤了燕王的马头,燕王换了匹马逃走了。老羞成怒的燕王命令用当时从西洋引进来的“红夷大炮”轰城,眼看济南城不保,这铁铉想出一个绝妙的法子来,“书高皇帝神牌,悬之城上,燕师不敢击”。高皇帝是朱元璋的谥号,太祖是他的庙号。后世臣子恭恭敬敬写他的神位大约如此:“大明太祖高皇帝神位”。
建文帝的人看来,想篡位的朱棣是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可乱臣造反,也要巧言令色争“造反有理”的合法性。这燕王造反的理由是建文帝身旁有一帮主张“削藩”、离间皇家骨肉的“奸臣”,如齐泰、黄子澄等人,他要“清君侧”,来保卫老爸留下来的万里江山。建文帝维护自己正统地位打的是爷爷朱元璋的旗号,朱棣造反,打的同样是老爸朱元璋的旗号。如此,朱棣私下里可不把死去的老爸当回事。——他本来就不把朱元璋当回事,否则哪能起兵造反。但当众不能用炮轰老爸的神位呀,大炮一响,他这个“贰臣逆子”的恶名更是坐实了,造反更没有理论支撑了。
铁铉何尝不知道朱棣的狼子野心,所谓“靖难”、所谓忠于死去的老爸都是用来堵天下人悠悠之口的假招牌。但既然你这骗人的pose摆出来了,我就当成真的对待,看你敢不敢撕破画皮自食其言。这朱棣心里估计恨死了铁铉,但表面上只能收兵,不敢炮轰先皇神位。所以后来铁铉被杀,朱棣还觉得不能泄愤,将他和另外一些建文帝忠臣的妻女发配教坊司做妓女,被凌辱致死后,他还御笔亲批尸体的处置办法:“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
铁铉坚守济南数月,打乱了北军的部署,为南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南军收复德州,取得了东昌府大捷,这场战役本来应当是奠定南军胜局的决定之战,朱棣被围,可南军因有建文帝“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放虎归山,最后让燕王东山再起,直至攻破金陵,建文不知所终,自己的两岁儿子被圈禁到五十余岁,成了个连牛马都分不清的白痴。直到明英宗夺门之变后复辟,大约想起自己在大漠中当俘虏的苦楚,才下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