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8386阅读
  • 82回复

网络玄幻《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07-10-26
第五十章 七种兵器之终极兵器篇
  “我不服!”陈大户忽然喊了起来。

  武植作个手势,道:“那我就等你服气!”陈大户还没反应过来,两旁的侍卫已经一拥而上,把陈大户和众帮闲按地上暴打起来。

  李保正见状顿觉自己大有先见之明,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武植笑道:“等他说服气的时候就停手。”说着转身对李保正道:“你带时家父子和绛珠找个安静所在说话。”武植最是见不得认亲这种哭哭啼啼的场面。

  李保正赶忙答应,时迁,绛珠也急于找个无人之处叙话,自无异议,至于时老头儿,趁空闲又去把自己的大黑碗拿了过来,喝上了小酒,毫不在意别的事情,三人由李保正领着奔东村李保正家里去了。

  四人刚刚转身,那边陈大户已经嚎叫着喊“服气”了,侍卫们嘻哈笑着,慢慢停了手。

  旁边侍卫也不知道从哪里搬来一张木凳,武植坐下闭目养神,心里盘算起该如何趁这次监军的机会获取最大的利益。

  良久以后,武植也没想出个头绪,慢慢睁开眼睛,才发现绛珠和时家父子正默默站在自己身旁,绛珠和时迁眼圈都是红红的,时老头儿却是上下打量自己,目光里颇多敬畏。

  三人见武植睁开眼睛,急忙跪倒在地,时迁和时老头大礼参拜贵王千岁。武植含笑扶起他们,对时老头儿道:“今日来见老丈,却是为我兄弟龙五的婚事,不知道老人家……”

  “贵王千岁……千岁……您怎……怎么说小老儿就怎么办!”时老头儿惶恐的回答,女儿这次是要攀龙附凤了,看女儿方才对自己的态度也甚是亲切,时老头儿心里又是难受又是欢喜。见贵王话语谦和,他心里倒是老大的不自在。

  武植笑道:“如此甚好,来人,把彩礼奉上来!”

  正说话间,村口处飞驰过来几匹快马,马上是几名皂衣公差。陈大户一直躺在一边哼哼唧唧,没听到几人的话语,忽见村口自己的援军到了,他如同吃了兴奋剂一样跳了起来,高声喊道:“几位差大哥!快来救我!这里有强盗行凶!”说着回头喊道:“你们这些刁民!等着吃官司吧!”

  几名公差下了马,边走边道:“陈三哥怎么回事?听说这里有贼……恩?”说着话几人来到近前,却忽然看到了武植身后默立的龙五。几名公差脸色马上就变了,想凑过去说话,却见龙五一副下人的样子毕恭毕敬的站在武植身旁,几人心里马上狂跳起来,难道五爷身边的人是……?几人这念头一闪过,再不敢挪动半步,看都不敢去看武植那边,都暗叫倒霉,看五爷他们全是一身便装,也不知是去见礼好还是赶紧撒丫子溜回汴梁稳妥。

  陈大户见几名公差突然和中邪似的站住不动,眼睛四处乱瞟,神色也都十分古怪。不由得急道:“差大哥,快把这几个刁民抓起来!他们……啊!……”怪叫一声,却是被一公差狠狠打了一耳光。陈大户捂着脸一下愣了。

  打他的公差甩甩手,刚才一急之下,力气用的太大,手震的生疼,不由的更气,上去一脚就中陈大户小腹,陈大户惨叫一声,坐倒在地。旁边的帮闲一阵头晕,老爷常说的铁哥们儿就是这般铁么?交情好到见面打招呼都如此不分轻重?

  “闭上你的鸟嘴!这里是你鼓噪的地儿吗?”公差踢完恨恨道。忽又想起在他老人家面前动手不知道会不会被怪罪,赶紧低下头,做绵羊状。

  陈大户疼的眼泪都流了出来,心里还在琢磨这不是五丈河村吗?怎么都不是自己能说说话的地界儿了?

  武植见状微微一笑,对龙五道:“这里的事情交给你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说完转身进了时家的草棚。时迁父子急忙跟了进去。绛珠略一思索,还是留在了外面。

  草棚内虽然四处透风,还是有一股挥之不去的酒糟味儿。武植随便在硬木板上一坐,道:“老丈怕是天天要喝上几两吧?”

  时老头儿颤悠悠道:“不……不喝了,以后不喝了……”

  武植又随口问他几句话,时老头儿都是这般样子,时迁在那边若有所思,也不插话。武植一阵无趣,本来懒得看那些差人嘴脸,加上方才得知绛珠的哥哥却是叫做时迁,也不知道是不是水浒中那有名的神偷,就想进来和二人叙话,问个端详。谁知道二人都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武植正想出去透口气,时迁忽然道:“王爷,小人有一件宝物,欲献给王爷,请王爷稍待片刻。”时老头儿闻言翻翻白眼,道:“你又有什么物事能称做宝物的?快别拿出来现眼,徒惹贵王他老人家笑话……”时迁也不理他,转身就走了出去。

  武植心里也笑笑,这位被后世称为贼偷祖宗的人物会给自己献上什么宝物呢?说实在的,这个时代还真没见过太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赵佶赐的全是宝物,各种宝石,裘皮,饰物赐下了不少。说起来珍贵,多了也就没什么感觉了。这位贼祖宗所谓的宝物再珍稀还能强的过大内珍品?

  过了好一会儿,时迁才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黑色包袱。他把包袱放于武植身边,慢慢打开,武植也被勾起了兴趣,看样子不像是宝石之类的东东。这时候一直跟在武植身边的侍卫忽然道:“且慢!”说着走过来把时迁推到一旁,单膝跪倒道:“千岁,还是由属下打开吧,这包袱里似乎是器械之类的!”

  时迁在旁边一阵苦笑,道:“是小的不懂规矩了,不错,是一柄绝世好剑!侍卫大哥打开一观便知。”

  武植听到是柄宝剑,兴趣大失,经过和辽军,扈三妹等人的交手,再有王进林冲在侧,知道自己的本事难登大雅之堂,要是真的拼命还好,若说什么平日较量,怕是十个自己也不是林冲等人的对手。所以近来武植越发懒得动手了,也不再向林冲等人请教武艺,正渐渐向养尊处优的王爷转变,既然要做个平安王爷,要这劳什子宝剑做什么?武植摇摇头,叹了口气。
我自横刀向天笑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五十一章 天下无金
  包袱打开,里面是一柄带鞘长剑,剑鞘似金非金,似木非木,紫色纹理,和紫色的剑柄浑然一体。剑虽未出鞘,却已经隐隐有阵阵寒气散发出来。武植“恩?”了一声,这剑看起来不俗啊。

  侍卫也眼前一亮,叹道:“好剑!”说着看向武植,见武植点头,伸手握住剑柄,“唰”一声,长剑出鞘!!!

  恩????武植眼睛使劲眨了眨,确信不是自己眼睛出了问题,宝剑出鞘,即没有想象中那种龙吟鸣声,也没有寒光四射令人不可逼视的气势。侍卫手中长剑的剑体黑乎乎的,颜色十分寒碜,怎么说呢?,不是那种乌黑带亮的庄重之色,和黑炭的颜色差不多。更可气的是出了鞘的宝剑全无半分冷气森森的样子,难道刚才的寒气是剑鞘发出的?武植疑惑的看了过去。

  侍卫也微觉失望,顺手摸向剑刃,不知道锋利如何?

  “小心!”时迁本来想卖个关子,却不想侍卫心急的去摸剑刃。自己刚得到这把剑也是失望至极,若不是主人在旁边演示,只怕自己会马上丢掉它。

  侍卫手指搭上剑刃才听到时迁的喊话,愣神间忽觉手指一凉,紧着着一阵剧痛传来,低头看去,剑刃已经深陷入搭在上面的食指,鲜血汩汩的流了出来,下意识的收回手指,吓了满头冷汗,幸亏自己没有用力,要不然怕是手指都要断了。

  武植霍地站了起来,伸手接过黑炭剑,口中道:“你快去包扎伤口!顺便叫几名侍卫进来!”长剑不重,和自己前世用过的砍刀分量差不多。

  时迁拿出一把铜钱,摞成一摞,笑道:“请王爷试剑。”

  轻轻挥动长剑,向铜钱削去,武植就感觉自己在切一块豆腐般,不费丝毫力气,就把铜钱全部从中央切成两半,断口十分平滑,最奇的是没发出丝毫金铁撞击声。

  “果然是削铁如泥的利器!”武植赞叹道。“此剑何名?”

  “此剑无名,还需贵王赐名才好。”时迁恭敬回答道。

  武植张嘴就想说“倚天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沉吟了一会儿道:“此剑切金断玉易如反掌,就名无金吧,哼,此剑一出,天下无金!”

  时迁鼓掌叫好,他自不知道此刻武植心中所想的是哪个“金”。

  这时候外面进来几名侍卫,武植兴致勃勃的就想再试试此剑的威力,看时迁在那边微笑不语,忽地想起来,这剑如此犀利,别是时迁从哪个猛将名臣手中偷来的,若真如自己所料,那自己以后拿着这把贼赃四处招摇,贵王千岁可就真的贻笑大方了。当下问时迁道:“这剑你是怎生得来的?如此宝物可不是用钱就可以买到的。”

  时迁面色有些尴尬,看了看四周的侍卫。

  武植笑道:“你但说无妨,这里没有多舌之人。”

  时迁干咳几声道:“千岁,不瞒您说,小的其实是做贼的……”说着看武植脸色,见武植一脸平静,没有半点吃惊的神色,也没有露出蔑视鄙夷的的样子。武植身后的侍卫各个目不斜视,就如同没听到自己在说什么一样。

  时迁虽然奇怪贵王千岁为什么丝毫也不奇怪自己是个盗贼,但见他脸色平和,含笑示意自己继续。一颗心总算放进了肚子里,他倒不怕贵王瞧不起自己,想来不管自己是盗贼也好,是富户也罢,在人家眼里还不都是草芥一样,他就是担心影响妹妹的婚事。想不到贵王混不在意自己的出身,时迁这才放心,继续说了下去。

  原来几个月前,时迁和往常一样进了京城寻找下手的对象,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老道士背着一大大的包袱,从没见过道士还带大包小件的,好奇之下,时迁就跟在道士后面,在一家客栈趁道士出门的时候顺手把包袱牵了出来。

  不想一出门就撞见了老道,老道见他拿了自己包袱脸色大变,一个劲儿叹气,念叨什么“天意”之类的,开始时迁怕的要命,老道却不声张,也不报官。而是说要把包袱里面的宝剑赠于时迁。老道唠叨了半天,时迁才总算听明白,据老道自己说,他是昔年春秋时代铸剑大师欧冶子的后人,三年前无意中寻到一块天外飞石,发现石头里蕴含的精华竟是锻造宝剑的极品材料。老道用了六六三十六个月的时间才铸造出一把宝剑,又用飞石中的糟粕制成了剑鞘。不过据祖师前人传下的典籍看,若想如此宝剑出世而不克主,锻剑人需以身殉剑才是。老道可舍不得死,于是在祖宗灵位前立下了誓言,此剑以后是无主之物,无名之剑,自己会带它云游天下,希望能遇到真主,期间不管是被偷,被抢总是此剑自己的命数,老道绝不会干预。

  把原委跟时迁解释清楚后,又言道此剑缺了最后剑主殉剑的一道工序,凶煞之气未解,实在是一件凶器。若不是洪福齐天之人持有,必会被它所克,死于非命。又郑重警告时迁,他的面相不是那种贵人相,万不可升起把此剑占为己有的念头,也不可把此剑轻易示人,否则也会招来灾祸。当时把时迁听的一身冷汗,想把宝剑还给老道,老道说什么也不要了,似乎还松了口气的样子,烫手山芋终于扔出去了?

  最后老道才告诉时迁,以后若是遇到此剑真主,只需告诉主人此剑乃欧冶子后人所铸,能再为先人扬名,老道就算得尝所愿了。还要请此剑的主人帮老道照顾一下京师汤家铁铺老板汤隆,那是老道的嫡传弟子。等老道嘱咐完毕就飘然而去。时迁记在心中,只好把宝剑藏于村子外一颗树上。今日见到贵王,时迁琢磨“贵王”似乎一切都吻合老道所说,若说贵王还不是那种大富大贵的人物,那也只有圣上能用这把剑了,不过自己别说见圣上,就是见开封府都需要去击鼓鸣冤才会见到。

  武植哭笑不得的看着手里的无金剑,想不到它的来头还很诡异,不过就算如老道所说,自己也完全可以当得它的主人,想自己能死而后生,又经历的这些事情,还真的是鸿运当头的那种人。就算赵佶,若是没有自己的到来,二十多年后也会成为金国俘虏,想来还是没自己运气好的。

  武植放下心事,又把玩了一阵手中长剑,对众侍卫笑道:“跟我来!”

  草棚外早安静了下来,那些差官和陈大户一干人不见踪影。龙五等人见道贵王出来,急忙迎上去,武植左右看看,村口处有一大片开阔地带,当先走了过去,口中道:“龙五,过来看看你家大哥得的宝物!”龙五见王爷似乎很是开心,好奇心起,和时家父子还有绛珠一起跟了过去。

  村口的大柳树下,众侍卫站成一排,手中长剑佩刀纷纷出鞘,整齐的指向前方,阳光照耀下,化成一排刺目的光芒。

  武植站在排成一字侍卫的最左边,手中黑剑舞个剑花,高声道:“我来了!”说着从众侍卫面前快速跑过,就见武植手中的黑影和侍卫手中雪亮的兵器一一接触,黑白碰撞间,白色光芒一一从中折断,武植几个纵跳到了侍卫最右侧,哈哈一笑,心中说不出的舒畅。

  众侍卫在武植从自己面前跑过的时候,都觉手上一轻,低头看去,手中兵器只剩半截,另一半落在地上,令侍卫想不通的是手上根本就没感觉到有相撞受力的情况,这说明什么?只能说贵王手上的宝剑实在是太锋利了,自己手中的利器在它面前和豆腐烂泥一样,不堪一击。

  围观的龙五等人也纷纷咂舌不已,这……这黑炭般的剑型物体竟威力如斯?!

  武植站在柳树下,握紧手中长剑,一种久违的感觉弥漫在心中,自从和扈三妹一役,武植这个曾经的黑道头马对自己的身手一度失去了信心,可就在此刻,他心中一直的抑郁似乎一下发泄了出来,如同大热天喝了一杯冰绿茶般畅快。

  手中长剑用力一挥,黑色剑影快速的从柳树根部扫过,武植长笑一声,道:“回府!”

  武植一行人走出去老远后,一阵风吹过,村口的这株百多年的老柳树忽然像从中间折断的稻草般倒下,“砰”的一声,泥土四溅,把正在旁边眺望的李保正吓的跳脚怪叫。
我自横刀向天笑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五十二章 收徒(一)
  大相国寺,在东京开封里城东南,南临汴河,山门前不远有座桥,正名叫延安桥,当地人习惯称为相国寺桥。据说北宋立国不久,宋太祖就到大相国寺进香,在佛像前问陪同的赞宁应否跪拜,赞宁得体地答道:“现在佛不拜过去佛”,太祖会心一笑,即为定制。相国寺便被定为皇家寺,皇帝在上元节来寺游赏成为惯例。宋太宗还亲赐御笔金字匾额,使大相国寺因帝王推崇而身价百倍。

  武植望着这座山门高耸,梵宇清幽的古刹,心里连声赞叹。昨日大姐传来讯息,言道自己即将行那兵戈之事,最好还需来相国寺进香才好。武植虽不情愿,但想自己也不能太与众不同不是?只好一大早带了龙五和几名侍卫,骑上几匹快马,不情不愿的来到了相国寺。不想到了寺近前,才发现此处竟是处好去处,果然是金田宝刹,万祀千龄。

  “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旁边的龙五叹道。

  武植差点没从马上摔下去,伸手照龙五头上拍了一下,“少装雅人!吓到花花草草怎么办?”

  龙五缩了下脖子,涎笑道:“王爷,龙五最近学识是不是大有长进?”武植自昨日得了无金剑后,心情大好,龙五善观眼色,自然借杆儿上爬,出丑卖乖,博王爷一笑。

  武植笑道:“长你的头,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

  说话间到了寺门,山门前是一宽阔的广场,进香的人众络绎不绝的从山门中进进出出,却无人大声喧哗,寺中传来阵阵诵经的焚音,令人心中不自觉的兴起一阵安宁祥和之意。武植也不由得面容一正,不再笑闹。

  武植等人下了马,栓于寺外广场边的柱子上,嘱咐一侍卫看守。几人朝相国寺山门行来,刚走没几步,忽听一阵晨钟之音,凝重悠长,远闻数里。紧接着寺内慢悠悠走出几个僧人,均是穿黄色长袍,外面披着红色袈纱,袈裟在朝阳下灿灿生光,更显得几僧人宝相庄严。

  这几名僧人一出现,两旁来上香的善男信女纷纷施礼,为首一老僧一一回礼,状甚亲切。

  龙五在武植身边悄悄道:“王爷,那老和尚就是相国寺主持清长老,方才的钟声可是大大有名,就是汴梁八景中的‘相国霜钟’,嘿嘿,想不到这老和尚倒也识趣,鸣钟迎客……”

  武植瞪了他一眼,知道肯定是他提前知会了相国寺,才惊动了主持方丈。

  “王爷,这可不是龙五自作主张,是种长史吩咐龙五这般做的,听说这是惯例,亲王进相国寺可马虎不得。”龙五有点委屈的说道。

  武植不再多说,自己不懂的规矩多了,既然有人在旁查缺补漏,也算一件好事。

  清长老行到武植面前,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贵王驾临敝寺,老衲有礼了。”

  武植急忙还礼,清长老在前引路,领武植进了山门,踏着青砖铺就的道路,穿过寺院宏丽精巧的门楼,武植参访了大相国寺的重阁殿宇、亭廊鼓楼,在这里,随处可见各种偈语:“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如来如见见如来,即佛即心心即佛。”“世人历多方灾耀新生霜钟一杵得清凉,此地有八角琉璃宝殿丈室初临观自在”等等,每到一处偈语旁,清长老都要驻足为武植讲解一番,开始武植还饶有兴趣,倒后来渐渐不耐起来。

  清长老也是老人精的角色,见状匆匆带武植到了大雄宝殿,武植煞有其事的上香完毕,又重重的布施了一笔。看到旁边沙弥笑的嘴都合不拢的样子。清长老脸上可有点挂不住了,咳嗽两声道:“天近中午,请贵王随老衲去斋堂,尝尝本寺的斋菜如何?”

  武植当然连声答应,他还从来没在庙里用过斋菜,也很是好奇,听说寺庙里的斋菜的味道是极好的,大相国寺的八锦素菜更是名闻汴梁,也不知道是人的心理作用还是人家真有什么秘诀。待儿会有机会倒要问问这老和尚。

  大相国寺有专门为达官贵人准备的斋堂,分里外间儿,里间就是贵人用斋的场所,虽然比小沙弥进餐的斋堂布置繁杂的多,不过摆设用具朴素无华,彰显出佛门清静地的肃穆。

  武植和清长老在斋堂外间儿坐下,旁边有小沙弥奉上清茶,武植品了一下,味道还不错,比自己家高俅送的武夷岩茶也差不了多少,忽然想到龙五和高衙内的仇怨还未解开,自己出征在即,龙五别被高俅下了黑手,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细细思量了一阵儿,武植计上心头,暗暗有了主意,只是龙五这婚期怕是要延后了。

  “长老,长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沙弥慌慌张张跑到了门口,在外面叫清长老。

  清长老皱皱眉,暗怪小沙弥不动规矩,对武植笑道:“贵王稍坐,老衲去去就来。”

  武植自然连说不妨事,心里还在琢磨怎么才能稳稳当当的把高俅糊弄过去。

  清长老走到门外,和小沙弥低声嘀咕起来,嘀咕了几句后,忽听清长老声音高了起来,模糊间似乎听到“智深”二字。武植头脑猛的一清,难道这里真有那个被后世称为“禅杖打开生死路 ,快刀斩尽不平人”的好汉?仔细听去,清长老的声音却小了下去,再听不清二人在说什么。

  清长老进来的时候面色微有尴尬,“贵王千岁,本寺的八锦斋菜缺了几样材料,怕是备不齐了,还请贵王莫怪……”

  武植假装惊奇道:“哦?不知道是哪几样材料?本王可遣人进城去买!若吃不到贵寺最有名的八锦斋菜,岂不如同入宝山而空手回?大大的遗憾啊!”说着叹息起来。

  清长老颇觉不好意思,双手合十:“所需材料只有本寺菜园才有种植,今日菜园无端出了场事故,怕是没几个月新菜也生长不出。阿弥陀佛,说起来都是罪业,月盈则亏,想来本寺八锦斋菜虚名太盛,失了斋菜之意,佛陀才降下这场灾祸,以示警戒……”

  武植见老和尚越扯越远,赶紧打住,直接问道:“敢问主持,菜园可是有一位智深大师看管?”
我自横刀向天笑

只看该作者 75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五十三章 收徒(二)
    清长老愕然道:“贵王怎会知道?”

    武植心下再无疑问,笑道:“方丈能否带武某见见智深大师?”

    清长老心下好生奇怪,不知道贵王好端端去见他干嘛,不过也不好违拗,点头答应:“老衲恰好也要去菜园看上一看,既然贵王也有此意,随老衲同去便是。”

    大相国寺的菜园在酸枣门外退居廨宇后,离相国寺有几里远,清长老不会骑马,只好叫龙五雇了辆马车,武植和清长老坐于车内,龙五成了赶车的脚力。其余侍卫乘马在左右跟随。

    马车内,武植忍不住询问起“智深大师”的种种情事,心说万一这位智深大师和水浒中描述的不是同一人,而是个只知道吃斋念佛的和尚,那我跑这一趟可实在冤死了。

    清长老听他问起“智深大师”,忍不住一阵苦笑,不知道贵王怎么对他这般感兴趣,不过出家人不打诳语,还是老老实实的把智深大师的来历讲述了一遍,智深未出家前俗家名号鲁达,以前的经历清长老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有一身武艺。

    武植听到这里松口气,看来是“花和尚”没错了,总算没找错人。

    清长老又接着讲道,智深大师进相国寺后,每日苦读经文,没几个月,就把寺里的藏经看了个遍。

    武植失声道:“什么?”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鲁达会去钻研经书?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方丈你亲眼见到智深大师去翻阅经书了?”武植追问道。

    清长老微有不悦:“出家人怎会妄语?不但老衲亲见,寺里一众弟子多有见到!”

    武植这才发现自己的语气似乎在怀疑人家老和尚,干笑两声道:“主持不必在意,只因本王以前也听闻过智深大师的一些情状,没听说智深大师精通佛理啊?”

    清长老叹口气,道:“精通佛理?老衲看他是歪解佛……阿弥陀佛,老衲嗔言了……”

    清长老又自己忏悔一阵儿,才接着讲了下去,原来智深大师自从看遍寺内藏书后,就自己有了一套佛理,每日在寺内和人辩论佛法,开始清长老还甚为欣慰,以为本寺又多了一位精研佛法的法师,可是那智深把佛法曲解到了九霄云外,歪理又多,一众僧人竟没有能辨赢他的。从此智深以相国寺第一法师自居,本来这也没什么,谁知道发展到后来,清长老给众僧人讲法时,智深也屡屡出言顶撞,和清长老辨法。最后清长老没有办法,才把智深分配去看守菜园子。

    清长老说完经过,又自念佛不已,武植在旁听的好笑,想不到鲁达竟是这般体性,不过水浒中言道鲁达在征完方腊后,于杭州六合寺大彻大悟,圆寂而去,留下“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的偈语。想来和佛家是很有些缘分的。

    ……

    等武植站在了鲁达面前的时候,才知道所谓彪形大汉是怎么个彪法,只见鲁达怕有两米高,腰阔十围,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狢胡须,身上随便披了一件僧袍,虽然初春仍寒,他却敞开胸怀,隐隐露出那黑黑浓浓的胸毛。

    菜园子里一片狼籍,就如同刮过了台风一样。各种青菜横七竖八的散落一地,断根的断根,少叶的少叶,满园子也找不出一处完好的菜地。

    清长老虽然是得道高僧,看到这情景仍然忍不住指着鲁达喊道:“智深!你为何祸害寺里的食肆!”话音都微微颤抖。

    鲁达双手合十,道:“师傅,所谓有果必有因,这些菜却是师傅害的呢!”

    清长老本来吆喝完鲁达心中的嗔念已去,只等鲁达说完缘由自会回寺,没想到鲁达冒出这么句话,老和尚脸色一下铁青,知道鲁达又要瞎掰他那套歪理。若平日自己自可拿出师傅威严喝骂于他,或是转身就走不再理会。可是今天贵王在侧,清长老要顾全自己的身份面子,深吸口气,缓缓道:“这些菜又如何是为师害得了?”

    鲁达状甚虔诚,低首道:“师傅赶我来菜园是因,智深在菜园中待得郁闷,心生恶念打烂菜园是果!”

    老和尚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想和他辨,却不知从何说起,也无从辨起,而且还会引出他更多的歪理。

    武植噗哧一声笑了出来,若是按鲁达的理论,那这个世界就精彩了,不管做了什么总会找出不在自己身上的“因”。

    鲁达听到武植发笑,抬头望向武植:“小施主认为智深之言可笑?”

    清长老怕他再和武植纠缠不清,那可丢尽了大相国寺的脸面,喝道:“智深休得无礼!这是大宋贵王殿下……”

    “众生平等,不管是王爷也好,蝼蚁也罢,总是芸芸苍生,师傅以为然否?”鲁达不为所动,侃侃而谈。

    老和尚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武植身边的侍卫可不干了,这大和尚疯疯癫癫,敢把贵王比作蝼蚁,是可忍孰不可忍,“和尚大胆!”“住口!”侍卫呼喝着就想过去拿人。

    武植急忙摆手制止,心说你们可不够人家瞧的,要是王进在此或可一战。更何况自己又不是来找麻烦的。

    鲁达指着众侍卫笑道:“想来你们就是王府侍卫吧,不过是浪得虚名,在智深看来,你们的功夫狗屁不如,一钱不值!莫惹洒家火起,叫你等吃一顿拳脚!”说话间傲态必露,狂气勃发。

    武植心中道声好,这才是那个要杀尽天下不平之事的好汉鲁达,而不是钻研佛经入了魔障的大和尚智深。武植倒想起了一个桥段,伸手制止蠢蠢欲动的众侍卫,对鲁达笑道:“人生在世,本是虚妄,本就狗屁不如,一钱不值。五蕴皆空,色身已是空的,名声更是身外之物,大和尚说的在理。”

    鲁达,清长老和众侍卫都是一愣,没料得贵王竟没半分火气。众侍卫心中微觉不平,清长老心中赞叹,贵王真真好修养。

    鲁达面色稍和,他性好打抱不平,惹上了人命官司,这才由五台山智真长老荐入相国寺规避。不想无聊下翻看佛学典籍竟是深陷其中,只觉佛理深奥,许多以前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都能从中找到答案。可许多问题自己又想不通,比如佛经中言善恶业报,难道世间不平之事都是前世的业报?自己的拔刀相助却是令人家业报不能解脱,种下了恶因?这可大大违背他的本性,搞得他思绪混乱,夜不能眠。是以他才一再找人辩论佛法,以其找到答案。

    被清长老贬到菜园后,鲁达一口闷气难平,才捣毁菜园,也不想在相国寺待了,不过若是主动出走却是不免伤了五台山智真长老的脸面。这才一再出言顶撞清长老和武植,只想清长老快快把自己赶走才好。他却没想到面前这位王爷如此随和,就是街边的一个小小衙役只怕听了自己的话也会火冒三丈,这位贵王却能泰然处之。鲁达是那种欺恶怕善的性子,此时不免觉得有些赫赫,感到过意不去。

    鲁达正想出言解释几句,却听武植又道:“大和尚当然胜过我家侍卫了,我家侍卫确是狗屁不如,一钱不值。大和尚却是有如狗屁,值得一钱,这叫做胜了一筹。”武植身后的侍卫登时都嘻哈笑了起来,心中那点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鲁达大怒,想不到这家伙这般损人,正欲发雷霆之怒!那边武植又说话了:“大和尚不必动怒,须知世上最臭的不是狗屁,而是人言。有些人说出话来,臭气冲天,至于一钱不值,还不是最不值钱,最不值钱的乃是欠了人家几千万、几百万贯钱,却抵赖不还!大和尚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鲁达哪有空儿去想这劳什子道理,暴喝一声就想发难。心说我管你什么王爷不王爷的,打了你我自逍遥去也,再不在这里受这等鸟气。旁边清长老见势不好,急步拦在鲁达身前,喝道:“智深休要莽撞!”

    鲁达和他怎么也有一年师徒情分,倒不好撕破脸皮,正踌躇间,就听武植又道:“大相国寺第一法师却是一点禅机不懂,真叫本王失望,你方才说的所谓世事因果报应,有因必有果。我却是想告诉你,做了恶事,必有恶果。一钱不值,也不过无善无恶,比之欠下无数孽债,却又好得多了。”

    鲁达一怔,若有所悟,握紧的拳头也慢慢松开。清长老更是双手合十,高喧佛号:“贵王真乃大慧根!善哉善哉!”

    “那若是遇到有人作恶?洒家管还是不管?”鲁达问出了这个困扰他好久的问题。

    武植哈哈大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智深大师迂腐了,凡是作恶送到你手上的,那也是他们的业报,须怪不得旁人!我送你四句话,禅杖打开生死路,快刀斩尽不平事,人生不过一场戏,日后方知你是你!”
我自横刀向天笑

只看该作者 76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五十四章 西北扬威(一)
  熙河一路处于宋和西夏的边境,土人,羌人,蕃人颇多,大多数部落本受西夏控制,神宗年间名将王韶(王厚父亲)率部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与蕃、羌周旋,连续行军数十日,跋涉两千里,收复河、宕、岷、叠、洮五州,成包围西夏之势,至此大宋设下了熙河一路,后来宋朝对其控制逐渐薄弱,特别是哲宗时期罢诸路重禄,复熙宁前旧制,再加王韶去世,河湟诸州渐渐失陷。

  几年前,河湟羌人首领瞎征与陇拶争权,此时,宋廷趁机派王韶之子王厚再度收复青海东部地区。哲宗赐羌人首领陇拶姓名曰赵怀德,又下诏改青唐为鄯州、邈川为湟州,以王赡为鄯州知州,王厚为湟州知州。不想王赡纵所部剽掠,虐杀羌人,终于激起叛乱。

  蕃、羌叛众在首领多罗巴的率领下,又围攻湟州,朝庭只得将二州交给赵怀德,宋军撤回。不久,羌人叛军首领多罗巴奉赵怀德的弟弟溪赊罗撒为主,谋求独立建国。赵怀德骇怕被逼,逃到黄河以南,又被当地种落挟持以令诸部。一时大宋朝廷震怒,满朝文武尽皆上言西征,慑服众蕃。

  崇宁二年六月,熙河兰会路经略使王厚为主帅,贵王武植为监军,率八万禁军从熙州出征,采纳种师道,王厚之策,任命岷州将高永年为统制官(主将),兰州姚师闵为副将,率兰、岷二州,通远军汉、蕃兵马两万出京玉关,切断叛军后路。王厚与武植亲领大军出安乡关,渡大河,上巴金岭,强攻巴金城,第三次河湟战役拉开序幕。

  巴金城据冈阜,四面皆天堑,深不可测,道路险狭。多罗巴派他三个儿子阿令结、厮鐸麻令、阿蒙率众拒守。阿令结,天生勇武,力大无穷,曾赤手空拳撕裂一头猛虎,被当地羌人称为“河湟的真神”,众部落依附多罗巴大多是慑于阿令结的威名。

  巴金城下宋军大营旌旗招展,帐篷一座连着一座,延绵数里,营盘中黑压压的重甲步兵列成一个个方阵,主帅大营外不时有骑着快马的传令将官穿梭往来,异常忙碌。

  巴金城头,阿令结和阿蒙默默注视着宋营的动态,城墙上,羌人叛众忙忙碌碌,各种防御工具被堆垒上城头,羌人们虽然看到整齐肃穆的宋朝大军心中都有些揣揣不安,但目光转到阿令结身上时都转为炽热,有我们的真神在此,又何惧宋人!

  “阿令结,你说我们能打退宋人吗?”阿蒙凝望了一会儿宋营,转头问道。他虽是阿令结的弟弟,但羌人没那么多礼节,兄弟间说话都直呼姓名。

  “哼,我们河湟的勇士一个可以干掉十个宋人,只要父王大军赶到,我阿令结第一个去砍了王厚的脑袋!”阿令结傲然道。

  阿蒙心里叹口气,早知道问了也是白问,何必多此一举,说起来二哥什么都好,就是自大的有点过份,要不是大哥厮鐸麻令有严令,只怕阿令结早带人杀下去了。巴金城只有一万多叛军,靠天险城固还能坚守,若是出去和宋军放对,只怕不到一时三刻,此城必破。

  阿令结狠狠拍了下城墙的垛头,恨恨道:“父王援军什么时候才会赶到?到时候我必带狼牙军在宋军中杀个七进七出,让宋人知道我河湟勇士的厉害,看他们在城下耀武扬威的样子我就生气!”

  阿蒙默默看着宋营,不再说话。前几日听探马回报,有一支宋军绕道京玉关,不知道父王会不会被牵制住。若父王援军不到,巴金城想守住却是艰难。

  ……

  一座高大的帐篷内,武植正和种师道谈论高永年的两万人马能不能牵制住多罗巴的主力,巴金城一战非同小可,若攻克巴金城,宋军则可直趋鄯湟二州,若短时间取不下巴金,只怕西夏必会蠢蠢欲动,到时候战争怕就不是平叛这么简单了。

  “小师傅!”鲁达从外面大步而入,边走边笑道:“今天好生过瘾!王兄弟的本事端的了得!”

  王进跟在鲁达后面,他可不敢像鲁达这般没规矩,进来赶紧给武植行礼。

  武植看着二人,微微笑了起来,思绪不由得飘到了两个月前。

  那日菜园中为鲁达解惑,旁边的清长老听贵王的意思竟然是鼓励鲁达杀人放火,一时间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刚刚赞完贵王具有大慧根,也不好出言辩驳,只好闭口不语。鲁达却是听的心花怒放,贵王即懂禅机,又会变通,比那老和尚每日唠唠叨叨强上太多了。

  武植又和鲁达聊了半响,武植靠电视小说里半通不通的佛理和鲁达好一阵鬼扯,句句都说到鲁达的心坎,把个鲁达弄的心痒难搔,老和尚实在受不了这两个流氓在那里谈论佛法,逃也似的告辞而去。

  最后鲁达喊着要拜师,追随武植左右,好时时和武植谈论佛法,武植当然求之不得。不过鲁达也不讲什么规矩,看武植年纪比自己还小,自不会磕头拜师之类的,只是嘴上称呼一声“小师傅”。武植也听之任之。至于大相国寺,武植自然修书说明了一下,想来老和尚知道鲁达不用自己来赶而自动离开,而且是进了贵王府,老友智真长老那里也好交代,肯定欢天喜地,断没有什么异议。

  武植回府后,紧急安排龙五和两个心腹侍卫离开东京,去山东发展地下势力,也就是把泼皮向古惑仔转变,武植给了龙五三千贯钱作为最初的资本,这还是武植忍痛拿出来的。武植开始听说自己这王爷一年的俸禄加上各种福利可收入近三万贯后,着实欢喜了一把,可几天后才知道,这一年的俸禄若是任意挥霍,还真不够花用。现在自己虽说家大业大,但偌大一个王府开销也是很大,不说别的,数千个灯笼,一晚上的灯油就要多少钱?赵佶赐下的东西虽然珍贵,也只能摆在那看着过过干瘾,总不能卖掉换钱不是?而且新晋王爷,迎来送往,宴请宾朋是免不了的,这贵王的第一年生涯怕是要盘算着过日子了。

  话说回来,三千贯也足够龙五使用了,按武植的计划,龙五首先的就是通过阳谷辐射周边,势力扩展到一州府,先结识当地官员,再降伏当地泼皮,或用武力,或用利诱,具体由龙五操作。降伏泼皮后自然是再次上演古惑仔大闹阳谷那种把戏,收取商家的保护费,但是武植把保护费定的很低,只要够泼皮日常花销和当地官府的孝敬就好。龙五虽然不解,武植也不解释,只吩咐他照做就是。

  武植又把以后的规矩定了一下,每个州府泼皮中都选出一个管事,两名副手,负责管理本州府的泼皮,只有这三个管事才会知道幕后老大是龙五,至于贵王的名字,那是提也不会提的,就是龙五具体的身份也不会泄露,这些管事只需要知道幕后神秘的老大是龙五就可。

  对于官府的孝敬,各州府管事要记清帐目,对于不吃孝敬的官员不要强求,而那些泼皮小弟们,除了收保护费外还要打探州府的各种消息,不管是官家的奇闻轶事还是民间市井流言,管事都要一一记录,每个月都要和账册一起报给龙五,由心腹侍卫送入王府。

  龙五越听越是惊讶,他隐隐觉得贵王似乎要做什么事情,不过到底贵王要做什么自己是想不出的,干脆也不去想,只要尽心尽力把贵王交代下的事情办好就成。

  最后武植说起龙五的婚事要压后一段时间,很有些不好意思,问龙五想不想带绛珠一起走?龙五却是如释重负,连连说不需要,对这场婚事龙五真是无可奈何,能拖一天就是一天吧。

  当夜,龙五就和两个侍卫离去,至于京城的泼皮,鲁成自会从阳谷赶来接管,龙五离去前已经和牛二等泼皮头头打好了招呼。

  本来第二日武植准备去殿帅府拜访高俅,想法子把事情揭过去,不想一大早圣旨到,召武植面圣,准备西征事宜。武植没办法,只好修书一封给高俅,言明龙五已经被自己重重责打,赶出了王府,不过念在多年主仆情分不忍心再重办,并一再致歉,言道回京后再亲自登门致歉。

  虽然修书肯定不如自己去见高俅,而且书信也是急促写成,怕是消不了高俅的怒气。但武植也没有办法,西北事紧,耽误不得。  
我自横刀向天笑

只看该作者 77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五十五章 西北扬威(二)
    “小师傅!小师傅!”鲁达一阵乱喊把武植从回忆中拉了回来。“小师傅发什么呆呢?”

    鲁达和王进都是满头汗水,二人肯定又切磋武艺来着,武植看鲁达咋咋呼呼,没好气的白了他几眼,好汉确实是一条好汉,可这性格也太直了,老在自己面前吆五喝六的!武植正琢磨怎么把鲁达治的服贴,忽然心中一愣,我这是怎么了?别人在我面前大声说几句话都不能忍受了吗?还是经历过现代社会的人呢?怎么做了几天贵王就如此跋扈,不可一世了?心中小小的忏悔了一下后,又一转念,唉,既然到了古代就要做好自己的角色,既然做了王爷,就入乡随俗,自然要摆足王爷的威风,很自然的把刚才的忏悔丢到九霄云外,开始琢磨怎么拾掇鲁达。

    “唔…………”中军帅营前的号角忽然响了起来,武植愣了一下,王厚召集众将议事!这可耽误不得,自己身为监军,更要以身作则。

    外边一声声传呼,此起彼伏,回响四方:“经略使升帐!”

    喊声起处,几十名装束整齐、甲胃鲜明的军将,上百名身穿号衣的兵士,排着队伍,快步跑向中军行辕。除了脚步声外,咳喘不闻。

    大帐两壁挂着河湟的山川形势图。正中一张硕大无比的帅案后,王厚居中而坐,武植虽为贵王,在这军营中却要受他节制,坐于他的右侧。

    王厚拿过花名册,一一点名,凡是叫到名字的武将无不威风凛凛的昂首应是,大帐中凭空多了一股肃杀之气。

    武植感受着军营特有的彪悍之气,面上虽不动声色,心里却很不平静,这和自己以前带人出去砍杀时的动员会可完全是两码事,同样让人热血沸腾,不过带人出去砍人感受的是浮躁,而在这里,除了激情还有那种庄严,肃穆,更有军人的荣誉,保家卫国的自豪!

    武植心神恍惚的想着心事,也没听清王厚在和众将交代什么,直到王厚侧身问他,“贵王,您还有什么交代的吗?”才霍的醒过神来。

    武植摇摇头,示意自己无事。

    王厚本也没想听他有什么高论,不过是客套而已。对这个王爷他可不怎么感冒,无缘无故冒了出来,想来也是那种弄臣的角色,和高俅恐怕是一丘之貉,不过这位手段更高明,不知道怎么就蒙蔽了圣上,和圣上结为了兄弟,成为了王爷。而且征西前献上什么平蛮策,差点儿就成了平西主帅,这也是王厚愤愤不平的原因,王厚虽是名将,却更爱惜自己的名声,王家父子因平定西北战功被西北将士誉为德安双雄,若是此次征西用了旁人,王厚反而被甩在一边。他又怎么忍受得了。

    王厚问完武植,转过头来,喝道:“众将士!集合队伍!准备强攻巴金!”

    ……

    巴金城下,一队队重甲步兵缓缓向巴金城移动,队伍的间隙中是携带各种攻城器械的轻步兵,重甲方阵后是跟着缓缓移动的弓队,在后面,一排排弩兵用脚踏住干镫,装填箭矢,调整望山(瞄准器),最后面,数百架巨大的床弩被慢慢推出,床弩上那巨大的弩箭令人望而生畏。

    武植和王厚在一小山坡上并骑而立,武植一身紫色铠甲,腰挎紫色无金剑,外罩紫色黑边披风,胯下是黑色追风驹,倒也威风凛凛。二人身后,两面铁杆大纛旗高矗,强劲的西风中猎猎飘扬的纛旗上各挂一幅缎幛,一面黑底红边,上书斗大的一个“王”字,一面黑底紫边上书一个“武”字。二人身后是数百名顶盔贯甲的铁骑卫兵,显得肃杀无比。唯一和此不协调的就是武植马旁站一体阔腰圆的和尚,手中拿着黑黝黝一根禅杖,身上随便披了件僧袍,露出毛茸茸的粗胳膊和胸膛,和旁边衣甲整齐的卫士形成鲜明的对比。

    武植眺望大宋军势,心中赞叹不已,谁说宋人赢弱,观大宋军威,壮观如斯。

    攻城步兵在巴金城弓箭射程外停下,紧接着,就见从床弩战阵,神臂弩队列中无数箭矢飞向巴金城头,一些没见识过大宋弓弩之威的羌人促不及防下,纷纷中箭倒地,城墙上传来阵阵惊呼,几轮箭雨过后,王厚挥挥手,旁边传令官使劲舞动了几下旗子,一阵急促的战鼓声响起,紧接着,巴金城下宋军大队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呐喊,齐齐向巴金城冲了过去。

    在神臂弩和床弩的压制下,羌人弓手的弓箭稀稀拉拉,根本对有盾牌掩护的轻步兵构不成什么威胁,更别说重甲护身的重步兵了。

    巴金城门前地势险要,峡沟甚深,撞门器械根本近不到门前,所以要想攻下巴金城只有占领城墙,再从里面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内。

    冲到巴金城前的轻步兵垒土筑墙,架设云梯,轻弓手不断射箭压住城上的投射,使他们不敢露脸。当云梯挤挤密密竖立起来后,第二通战鼓响起,神臂弩和床弩停止了射击,真正的战斗拉开帷幕。

    轻步兵手持短兵器,顶着盾牌,从临时搭在壕沟上的板桥上冲过去,冒着生命危险往云梯上爬。巴金城上羌人终于缓过劲儿来,箭如飞蝗一般射将下来,滚木礌石也如雨般落下,更有那滚烫的热油当头泼下,此时已经是六月天气,却朔风怒吼,上下箭雨纷飞,喊杀声惊天动地。

    武植第一次经历这种惨烈的战争场面,心中一阵激荡,也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感觉,说一将功名万骨枯?叹息人命低贱?自己似乎又很期盼这种金戈铁马的感觉,要说热血上涌,看着宋军一个个倒下心中又颇多不忍。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叹息不已。

    随着城墙下尸体的堆高,渐渐开始有士兵登上了巴金城头,虽然一下就会被淹没在羌人的人海中,但能攀进去的士兵越来越多,终于,就见云梯上猛的跳到巴金城头一人,手中长刀连闪,斩杀数名羌人,在他身后,又连续跃进数名重甲士兵,跟在他身后和羌人厮杀,渐渐清理出一片空地,羌人防线一下出了个缺口,随着重步兵一个个攀上,缺口越来越大,渐渐这处城墙上已经有了百多名重甲步兵。城下宋军士气大振,更是奋勇冲了上去,眼看巴金城已经岌岌可危。

    武植在山坡上看的清清楚楚,忍不住赞叹道:“好一条汉子,看来今日一战就可竟全功!”

    王厚虽看他不顺眼,此时心中却也得意,笑道:“此乃西北骁将安永国,乃老夫一手提拔的!”说着手一挥,喊道:“擂鼓助威!”

    战鼓声中,巴金城头安永国和众士兵杀出来的缺口处,突然涌出一群彪悍羌人,全部手持巨大的狼牙棒,为首一大汉身材高大,比鲁达尚要高出几分,目似铜铃,黑黝黝的面庞上布满胡须,手中漆黑的狼牙棒高举,照安永国就砸了下来,同时呼喝一声,如晴天里打了个霹雳。

    安永国被他喊声震的一阵耳鸣,手中长刀还未举起,狼牙棒已经重重砸在头上,惨叫一声,跌落城下。黑大汉舞动狼牙棒,在宋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宋军的重甲在他狼牙棒下显得不堪一击,被他狼牙棒砸中的重甲兵就和草人般纷纷飞出,而他身后的羌人也异常勇猛,狼牙棒砸处,宋军无不骨断筋折,没片刻,登上此处缺口的宋军就被屠杀个干净。

    城下的王厚脸色一下变得难看异常,武安国可是他一步步提拔起来的,是他手下第一爱将,想不到竟毙命于此!而眼看大好局面被一下翻盘,谁都会难以接受。

    宋军被这一变故也弄的气为之沮,刚刚想起的战鼓声此时成了莫大的讽刺,倒好似为人家助威似的。而羌人士气大振,好像打了强心针一般,蜂拥而上,登上城头的宋军纷纷被斩杀,有幸存的也被驱赶下来。一时间城头上再无宋人踪影。城墙上,黑大汉倚墙而立,哈哈长笑,状甚得意。

    鲁达在旁边看的不忿,舞动下手中镔铁禅杖,叫道:“小师傅!待洒家去和他较量一番!”

    武植挥手制止了他,此时上去不过是白白送死。望着巴金城头的黑大汉,脑海中猛的闪过一个名字“阿令结!”,种师道所定的平蛮策中言此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只是生性刚愎,不足为患。现在看来,却是小看了人家啊。在最危急的时刻突显威风,让两军士气突然对调,本来以为必胜的宋军突然失败,士气当然低到了谷底,而以为要败的羌人士气高涨到了极点,正是扭转乾坤的妙手啊!

    王厚知道今日事不可为,再战下去不过增加宋军伤亡,脸色铁青的挥挥手:“鸣金收兵!”

    巴金城头,阿令结看着缓缓退去的宋军,哈哈大笑:“厮鐸麻令的点子果然高明!嘿嘿,宋人这铁甲兵倒也有几分本事,以前倒过于小瞧他们了!”

    阿蒙慢慢走到他身旁,道:“阿令结,现在你知道厮鐸麻令阻止你下城厮杀是对是错了吧?宋人的器械很厉害的……”

    阿令结拍拍他肩膀,笑道:“阿蒙,父王叫你跟着我,可没说叫你来管我的。宋人再厉害,他的铁甲军还不是败在了我的狼牙军下?”

    阿蒙道:“可是你的狼牙军只有五百,又都是族中的勇士……”

    阿令结再一次打断了他的话,“你就看父王援军赶到,我怎么带着狼牙军砍了王厚的脑袋吧!”

    眼睛望着远处宋军阵中正缓缓退入大营的帅旗,阿令结突然“咦”了一声,“王厚帅旗旁边的旗子怎么和帅旗一样短长?”

    阿蒙知道阿令结从不去注意探马所报的细节,苦笑一声道:“宋人此次的监军是位亲王,旗帜自然不能矮了王厚的帅旗。”

    阿令结闻听双目放光,“亲王?哈哈!竟然来了位亲王!哼,等我阿令结抓了宋人的亲王,看宋人还再敢不敢来河湟生事!”

    阿蒙点点头,若真能捉住宋军的监军亲王,和宋廷谈判中肯定大占便宜,加上西夏的支援,建国也许不会是个梦想。

    ……

    接下来的几日,王厚又督大军开始攻城,无奈第一日攻城时阿令结的身影还深深印在宋军的脑海中,厚厚的重甲在人家狼牙棒下如同稻草般脆弱,西北军中数一数二的骁将在人家面前没过一招就被硬生生砸烂了头颅更加令宋军胆寒。巴金城又有天险阻隔,只能攻其正面,宋军的人数优势根本无法体现。加上如今士气不高,面对士气高昂,如狼似虎的羌人,是以虽然也算拼命作战,却终究不能攻下巴金城,每次死伤都在千人左右,若不是有神臂弩在后面支援,只怕宋军的伤亡更会惨重。

    王厚见状,才想起平蛮策中诱敌一计,遂不再强攻,每日遣人在城下骂阵,想把阿令结激将出来,谁想阿令结不是莽夫,见识了宋军器械的厉害,又有厮鐸麻令,阿蒙在身边提醒,阿令结听到骂声气得七窍生烟,也强行忍耐住,后来在厮鐸麻令和阿蒙的劝说下不再去城头巡视,待在府内养神,反正宋军也不来攻城,自己去也无用。

    鲁达数次要求上阵,不过武植看到宋军低迷的士气,还是阻止了他,估计鲁达武艺和阿令结也就在伯仲之间,而且比力气,只怕鲁达还要稍逊一筹,再加上在人家城头打斗,鲁达十九不敌,安永国就是前车之鉴。

    ……

    这日晚间,宋军中军大营中灯火通明。王厚皱紧眉头,苦思良策,这几日他可真是度日如年,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巴金城竟如此难啃,这些日子损失也数千兵卒,却不能越雷池一步,巴金城就像一座大山屹立在宋军面前,若再攀不过这座高山,平叛又从何谈起,再过几日,只怕多罗巴的援军就要到了,倒时候宋军和叛军的处境就会逆转,自己的大军反而会处于腹背受敌,进退两难的窘境。

    王厚想到这里不由叹了口气,想不到一个阿令结就令自己这般伤神。正在叹息,帐帘外的卫兵撩动门帘,进来禀告:“大人,贵王千岁求见大人!”

    王厚突的想起这平蛮策不就是贵王所献的吗?自己这几日倒是糊涂了,虽说十九不是出自贵王手笔,但想来也是他的幕僚所作,能做出平蛮策的人物可不是普通角色,自己现在一筹莫展,若能见见此人也许能计议出一条良策。当下连声道:“快请进来!”种家时代镇守延安,老种经略乃是永兴军路经略使,和熙河路相邻,种师道也曾任过熙州通判,其实王厚也见过种师道几面,不过如今种师道一身戎装,刻意混在王府侍卫里面,王厚当然认不出来。

    武植进了帅营,有士兵搬来座位,和王厚相对而坐。

    “贵王千岁深夜来访,可是有什么紧要之事?”王厚释去愁容,强笑问道。

    武植点点头,道:“武某是为经略解忧而来,植有一策,可取阿令结的头颅……”

    武植声音虽轻,听在王厚耳中却如晴天霹雳,他一下睁大双眼,道:“贵王,军中可无戏言!……”

    武植笑道:“武某也不是信口开河之人,经略大人只需……如此这般……”武某在那侃侃而谈,王厚听的时而点头,时而疑惑.时而欣喜……

    ……

    这几日,宋军依然还在骂阵,只是声音渐渐小了,想来骂的也没什么力气了,期间还突然发起了一次猛攻,倒把羌人惊出一身冷汗。幸好阿令结闻讯赶到,才把宋军赶了下去。

    几天后,阿令结和阿蒙,厮鐸麻令三兄弟站在巴金城头,望着城下无精打采的宋军,阿令结哈哈大笑:“宋人这次输定了,就是父王大军怎么还没赶到?倒时候我也好下去杀个痛快!”

    厮鐸麻令笑道:“应该就在这几日了,那支牵制父王的宋军能坚持这些天就很不错了,想来父王也该取胜了。”阿蒙也笑着点头,本来一直忧心忡忡的他此时也心情大好,似乎这次战胜宋人真的不远了。

    厮鐸麻令要处理城内各种公事,不久就匆匆离去。留下阿令结和阿蒙继续在城上谈笑。

    二人正说笑间,突见远方宋营中一阵混乱,二人一愣,凝目观看,就见从北方杀出一队人马,和宋营右翼卫军绞杀在一起,那队人马打的却是多罗巴手下头号猛将丹波秃令的旗号,阿令结大喜:“父王援军到了!待我下去接应!”

    阿蒙一把拉住他,道:“宋人狡诈,先看看再说!”

    阿令结虽不情愿,还是驻足仔细观看,虽离得远,但那队人马的首领身材相貌,隐隐就是丹波秃令,丹波秃令的头发和常人不同,乃是一头赤发,马上那首领不是丹波秃令又能是谁,何况远远看去,双方厮杀甚是惨烈,钢刀在对方身上刺个对穿的大有人在,宋人再狡诈,也不会拿自己人性命如此糟蹋。

    阿令结再也忍耐不住,喊了声:“还犹豫什么,看我去杀个痛快!”转头一脚把身边羌人踢个筋斗,“还愣着做什么!集合狼牙军!”

    阿蒙也急急下城,喊道:“我去找厮鐸麻令调兵,阿令结你切勿单独出城,等我回来一起杀出去。”

    ……

    没一会儿,阿令结手下的五百狼牙军已经集结在城门口,阿蒙仍不见踪影,阿令结不耐烦多等,喝道:“开城门!”

    守城羌人微一犹豫,已经被阿令结一巴掌拍晕,剩下的羌人赶紧放下护城木,打开城门,此时城内街道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阿蒙的叫声:“阿令结!先不要出城!”

    阿令结哪里管他,呼喝一声,带五百狼牙军如旋风般卷出城去。

    城头上羌人见阿令结带众勇士杀向敌营,一阵欢呼后,都自发的高歌起来,大意是“河湟的勇士啊,你以一敌万,河湟的勇士啊,你勇敢无畏,让敌人的鲜血为你的荣耀添光彩……”歌声飘荡在战场上空,众羌人激动的眼泪纷纷落下,而狼牙军后面,又紧跟着杀出去了千多名热血沸腾的羌人。

    宋军中军自然不会放阿令结去和右翼羌人会和,一队队重甲步兵从中军中缓缓而出,不过重甲兵行动缓慢,阿令结带众羌人如风般掠过战场,向宋军右翼杀去,那些重甲兵倒被甩在后面追赶。

    阿令结如一尊魔神,杀入宋军右翼,手中数十斤重狼牙棒拎在手中如稻草般轻松,重重棒影中宋人纷纷倒地,城墙上羌人看的分明,歌声越发激昂起来。

    就在此时,宋军中突然跳出一骑,马上将军头戴紫色凤翅盔,身穿紫色战甲,外罩紫色绣龙袍,狮蛮宝带悬腰,手中拿一黑乎乎长剑,朝阿令结头上砍去,口中大喝一声:“贵王武植在此!阿令结授首!”

    阿令结听的懂汉语,一听来人就是监军亲王,顺手把狼牙棒迎上去,心中还在琢磨来的正好,待我把你生擒……,刚想到这里,思绪已经化为一片空白。

    城墙上的羌歌噶然而止,羌人们看的清楚,紫袍将军一剑挥过,一蓬血雾爆处,阿令结那硕大的头颅和半截狼牙棒冲天飞起,随后阿令结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倒在了巴金城下,倒在了宋军营前。真神,我们的真神倒了下去!羌人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城墙上鸦雀无声。

    这才刚刚是开始,紧接着就见那紫袍将军冲入狼牙军中,手中长剑舞动中,河湟勇士一个又一个的倒下,紧随紫袍将军右边是一个大和尚,黑黝黝镔铁禅杖耍的如水银泻地,左边是一黑甲卫士,一根风火青铜棍上下翻飞,二人紧紧跟在紫袍将军身旁,禅杖,铁棒护住紫袍将军战马,偶有空闲也撩翻几个靠近的羌人。

    此时宋军右翼的厮杀早停了下来,羌人这才知道中计,想退回城时,才发现宋军中军中追来的重甲步兵此时成了他们的噩梦,那一队队重甲兵恰好切断了他们退回去的路线。

    “河湟的真神”被人一剑削去了头颅,这对羌人心理的打击是致命的,若是阿令结被宋军乱弩射杀,或许他们还会鼓足勇气,高唱着羌歌为河湟的勇士复仇,可是在一对一的较量中他们的精神支柱就这样轻易的倒了下去,倒在了宋人的脚下,这样的结果羌人们实在接受不了。此时的羌人再无斗志,很快就淹没在宋军的人海之中。

    ……

    一阵阵“贵王千岁千千岁”的呐喊声如海潮般在战场上此起彼伏,宋军士兵们高举手中的兵器,声嘶力竭的呐喊着,宣泄着,这些日子的闷气,怨气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彻底的释放,每个人望向贵王的目光都充满了虔诚,充满了尊重……

    在宋军的欢呼声中,武植长剑遥指巴金城头,大声喊道:“犯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

    “犯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犯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犯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众士兵手中兵器全部斜指巴金城,齐声呐喊,就是鲁达,也忍不住热血沸腾,大声呐喊起来。

    巨大的声浪传上巴金城头,正望着战场发呆的阿蒙和厮鐸麻令都是一脸木然,久久不语……

    王厚望着武植的背影,第一次觉得自己看人的眼光实在不怎么高明,,前几天贵王和自己提到这个计策的时候,虽然被他的巧思妙想绝倒,(王厚当然不知道武植提出的两军厮杀的逼真度却是借鉴了后世拍电影的经验)却也没报太大希望,毕竟这种诱敌之计实在普通,没想到的是经过贵王策划,偷偷训练出来的场面如此真实,而今天武植剑斩阿令结更加令自己大吃一惊,再看此时武植傲视天地的豪态,王厚不禁赞叹一声,自己真是老了,看天下英雄,舍他其谁!
我自横刀向天笑

只看该作者 78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三卷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第一章 两路观察使
    崇宁二年六月,被羌人称为“河湟的真神”的阿令结被大宋贵王武植斩杀于巴金城下,各叛乱部落陷于混乱当中,多罗巴上书请降,要求保留自己属地,被王厚驳回。

    同日,宋军猛攻巴金城,贵王武植亲自擂鼓冲锋,诸军四面奋击,贵王亲卫鲁达杀厮鐸麻令于阵,阿蒙被流矢中目贯脑,遁去。中午,大破羌众,遂克巴金城,远近部落争相树心白旗以示降附。王厚诛强悍首领数百人,入据巴金城。几日后,大军进逼湟州。

    湟州大首领丹波秃令据城不下。首领苏南抹令咓暗中派人给宋军送去重礼,请为内应,王厚许之。当夜,王亨夺水门入,与其麾下登西城大呼:“得湟州矣!”诸军鼓噪而进。丹波秃令结率数十骑由西门遁去。黎明,大军入湟州。王厚任命高永年为临时知州,完善城墙据守。前后招纳湟州境内漆令等族大首领七百五十人,管户十万。王厚具捷上报徽宗。

    崇宁二年八月,王厚武植率部又连续攻下林金城,廓州,多罗巴父子领几百残兵逃入西夏境内,青唐旋即平定。驰表向徽宗称贺。大军驻于城西,黄河以南各部族每天都有来归顺的,武植谕以朝廷抚存恩意,众皆唯诺听命。徽宗下诏:“王厚、武植提兵出塞,曾未数月,青唐一国,境土尽复。其以厚为武胜军留后,熙河兰会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武植以亲王之身,斩杀羌人首恶,彰显大宋国威,权两浙,江南东路两路观察使,加食实封五百户。”王厚过湟州,沿兰州大河并西夏国东南境上,耀兵巡边,归于熙州。

    武植闻听自己又弄个观察使的虚名,不由得苦笑不已,宋朝节度使,观察使名存实亡,别说是两路观察使,就是十路观察使还不是虚职一个?王厚见到上诏也是愤愤不平,三次上表言此次平西,贵王之功为首,朝廷赏罚未免不明,言辞很是激烈,最后被一道上谕骂的灰头土脸,才郁闷的停止了上表。

    王厚郁闷,赵佶又何尝不郁闷?这次战胜,对于大宋帝国极其重要。大宋已经许久没有军事上的光荣与辉煌了,要知道,自从“澶渊之盟”,宋国与辽国结成不断勾心斗角的“兄弟之邦”以后,东北、北部地区大局上好歹平静了下来,西北军事就成了帝国心头长久的痛。华夏历史上名气极大的一代名臣范仲淹都曾经在这里折戟沉沙,弄得很是灰头土脸。是故,当武植斩杀西北威名最盛的猛虎阿令结的消息传回京城后,朝野震动。而王厚,武植率大军三个月内平定西北,更是给大宋臣民带来了极大的荣耀和满足。

    武植成为大宋帝国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明星,民间茶坊酒肆中到处都在谈论着这位据说有“万夫不挡之勇”的亲王,京城瓦子里最有名的艺人刘大鼓更是开始唱起了《贵王平西》,随后说评书的,唱曲子的纷纷效仿,武植在京城的风头一时无两。

    赵佶得到西北平定消息那晚开心的临幸了王贵妃三次,把王贵妃差点乐晕过去,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这般得宠了,能令圣上如此眷恋。

    第二天赵佶就兴高采烈的召集辅政大臣,商议如何封赏武植和王厚,赵佶真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自己结拜兄弟太给自己长脸了,这下看朝里的那些老古董还能说些什么?看那些背后议论自己结拜的人还怎么嚼舌根子?

    蔡京,安公焘,许将,许益,赵挺之,张商英六大辅政和十几名重臣齐聚紫宸殿,王厚为熙河兰会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自然是毫无异议的通过,当听到赵佶有意让武植进枢密院,任枢密副使的时候,枢密使安公焘马上提出异议,言道贵王为异姓亲王,身份不同,进枢密院不妥,许将再次力挺武植,和安公焘辩驳起来。蔡京却是暗暗惊奇,上次许将帮武植说话后,把蔡京惊出了一身冷汗,以为武植有意在朝中结党,许将被他拉拢了过去,回去后仔细调查后才知道,武植根本没有和哪位官员有过密的接触,和许将更是面都没有见过,蔡京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暗中猜测许将的动机,始终不得要领。

    许将和安公焘辩驳之时,高俅也加入了进去,力挺武植,不过他无意中一句话却把安公焘的火气一下勾了上来,二人激烈争吵起来,高俅大声说若武植进不了枢密院他回去就请辞!安公焘老而弥坚,脾气上来当场就要撞廷柱,幸亏被众人拉了下来。

    赵佶勃然大怒,下诏贬安公焘一年俸禄,品降三级,暂留枢密院叙用,以观后效。不过这么一闹武植进枢密院的事情也就泡了汤,毕竟安公焘是几朝元老,声望甚重,若强行任命武植为枢密副使的话,这老辣椒面子上挂不住做出什么激烈的举动来,朝廷也面目无光。

    最后蔡京提议增贵王食实封。宋朝食实封是俸禄外的封赏,每户每日按二十五文计算,最高为千户,一年近万贯,武植是亲王,本来食实封已经是千户,若再加赏,可说是很大的殊荣了。赵佶当即同意,加了武植五百户食实封。

    两路观察使的官职是许益提出的,赵佶被安公焘闹的也没了兴致,懒得再纠缠,进不了枢密院也实在没什么合适的位子安排武植,再加上蔡京一干人等均附议,就准了下来。

    赵佶本来以为二弟扬威西北,进枢密副使还不是板上钉钉?召集众大臣不过是想显摆一把,让这些大臣提议比自己直接御书可有趣多了。早知道会闹成这样自己下个诏书直接定了岂不是好,下朝后心中真是郁闷无比。

    蔡京当然很满意这个结果,他虽不想和武植为难,甚至想拉拢武植,不过最好的结果就是武植即和自己交好,又是个清闲的富贵王爷,毕竟若给了武植职权,自己日后恐怕控制不住一位大权在握的亲王。而把武植打发去江南就更好了,武植和圣上毕竟没有血缘,长时间不见面难免会生疏起来,就算日后回来,恐怕也难以再得到圣上今日这般的圣眷。到时候自己和他交往自然会占据主动。

    高俅第二日果然请辞,赵佶当然不准,给驳了回去。再请再驳,又召高俅进宫,把他臭骂了一顿,高俅才消停了下来。

    本来赵佶已经够郁闷了,又连续见到王厚的奏章,心里更添堵,下诏把王厚狠狠数落了一通,心中也琢磨等二弟回京和自己见面时自己还真没什么脸面见他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

只看该作者 79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简单任务
    武植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王府,望着府内忙忙碌碌的下人,卫士,杂役,漫步在平静安逸的府间小路,想起那血肉纷飞,惨烈冷酷的战场,真有一种隔世为人的感觉。

    此时已是八月,王府中青翠苍郁,树木密茂,楼阁殿宇宽阔浑厚而节次分明,恢宏又雄伟,看上去,确是清奇灵秀,别有古拙深沉的韵味。

    幽雅飘逸的后配楼,楼只两层,檐飞角垂,画栋雕梁,不是金碧辉煌的那种伧俗,而是和谐柔美的这般对称,尤其被楼中的灯火与楼外门角的斗大纱灯一泱,更显缥缈。

    武植站在配楼二楼窗前,眺望王府夜景,心中还在回想着方才与赵佶会面的情景……

    “二弟,寡人可想煞你了!”刚刚进行完献俘仪式的武植一身戎装就被赵佶召进了禁宫,在御书房中赵佶拉着武植的手就冒出这么一句话。

    武植本来穿着一身铠甲就热的要命,再被个大男人拉着手,实在说不出的别扭,又不好挣脱,浑身上下似乎有蚂蚁在爬,难受的要命,强笑道:“皇兄,臣弟也想你啊。”说完更是觉得出了一头热汗。

    赵佶拉着武植坐好,笑道:“二弟怎么满头大汗?看你这大热天的一身甲胄肯定很热?要不要宽一下?在寡人面前不用多礼。”

    武植心里本来就别扭,听了赵佶的话更是不自在,赶紧拼命摇头。他又哪里赵佶表现的热情过度实在是因为心怀愧疚的原因。

    旁边宦官送上冰镇酸梅汤,武植正热的发慌,拿起白玉碗几口喝了个干净,恩,酸甜酸甜的,又冰凉沁人心肺,武植心中的燥热这才慢慢降了下来,旁边又有宫娥给扇起了沙扇,微风阵阵,武植惬意的点点头,心里也舒服多了。

    赵佶沉思半响,似乎在斟酌用词。

    武植笑道:“皇兄若是为此次封赏之事为难,那大可不必,想我武植本一介布衣,能遇见皇兄,位极王爵,已经是天大的福气,心中常自羞愧。能为皇兄略尽绵力,稍解忧愁。武植正是求之不得,若因此反而引皇兄烦恼,臣弟可是百死之罪了!”武植这话可是心里话,他虽然也渴望有更大的权力,可是赵佶对自己那真是没的说,真把自己当作亲人一般,而自己心里怎么也不能把他当作亲人,是以心里也常有些惭愧,能帮赵佶做些事情也可令自己内疚少点。而且想来这次任命也是廷议的时候决定的,十九也跑不了高俅那厮捣鬼。

    赵佶看武植神态自然,状甚真诚,丝毫不像违心之言,心中更是愧疚,叹道:“二弟虽不在意荣华富贵,但有功不赏,朕岂不失德?”

    武植还想再劝,赵佶摆摆手,道:“昨日师师倒给朕出了个主意,朕本来一时拿捏不定,不过现在朕心意已决!”说着从书桌上翻出一张黄绢,拿出玉玺在上面重重的按了下去。然后对武植笑道:“明日你就知道我写的什么了?”

    ……

    一阵微风从窗外吹来,武植叹口气,想不到皇帝也这样孩子气,给自己看看不就得了?弄这玄虚干嘛?不过说起来自己总算了了几件心事,也许赵佶对自己歉疚的原因吧,昨日举荐种师道和宗泽时,他倒是都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就是不知道这二人会捞到什么差事,这也不是自己操心的了,既然赵佶心中已有二人影子,凭二人的本事,想来会慢慢升迁上去的。种师道也还罢了,估计宗泽过阵子见到调令肯定会莫名其妙吧。

    武植想到这儿嘿嘿笑了几声,低头间,眼睛瞥到了矮几上一封书信,得意的笑容马上转为苦笑。七巧又给自己出了个天大的难题啊!

    顺手把书信拿了起来,纸上的字迹纤细灵秀,想来是七巧所写,想不到这儿小丫头字写的倒蛮好看的,武植忍不住又看了起来。

    “负心汉:

    听说你在西北打了个大大的胜仗,我心甚慰(武植郁闷中,怎么感觉像给自己家小孩儿写信的语气),大姐,二姐,四妹每天都在夸你(你不说我也知道),可是我就是不相信,就凭你那三脚猫的功夫也能杀掉土人中的勇士?是不是那边土人生活水平太低,过于瘦弱?一阵风吹不走的就是勇士呢?(这个……阿令结貌似龙卷风也吹不走吧……)可惜七巧我身为女儿身(你终于知道你是女孩子了?),不能和君携手笑傲西北(武植一头汗,怎么好好的拽出这么句文),要不然哪轮的到你出风头!气死人了!(武植恍然,这才是重点)

    ……(中间一段讽刺挖苦略过)

    现在本姑娘心情很不好,上面的话要是惹你生气的话就当七巧在和你撒娇吧!(武植第一次看到这里手一抖,信差点掉进旁边的茶杯里。七巧撒娇?让我死了算了!)有件事求你办一下,大姐,二姐,四妹都已经同意,你若是不帮我,七巧就死定了!(武植看到这里好奇起来)近日爹爹为我订下了婚事,你也知道的,七巧喜欢自由自在,不想嫁人,可是爹爹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我把大姐的身份都告诉了爹爹,可是爹爹说,就是贵王亲自来了,也管不了他的家事。我闹了几次,爹爹都狠心不理,还狠狠骂了我……(这里有几处泪痕,想来七巧写到这里的时候又忍不住难过起来,武植心里倒是一软,看来只有自己出马去劝劝叶老头了,虽然这个时代不讲究自由恋爱,但也不能这么草率定了婚事啊!)

    我和大姐,二姐商量了一下,只有你才能帮我了,(这个也不见得啊,叶老头可明白说了贵王也管不着你们的家事啊。)你回京城见到信后,就马上来江南,我已经和爹爹说了我有意中人,私定了终身。(武植笑笑,想不到七巧也有意中人,看来要自己去撮合了)爹爹也答应先见见我的意中人,若是真的合爹爹心意,也许事情就有了转机。虽然你即非英俊倜傥之貌,也无玉树临风之姿,实在配不上本小姐,可是事急从权,七巧我就先委屈一下,让你占占便宜,暂时由你冒充我的意中人。(武植虽然是第二次看这封书信,看到这里还是打了个冷战,这任务似乎太艰难了,比斩杀阿令结可难多了)

    ……(后面一堆威胁加利诱的话语略过)

    信的落款是“七巧血书”,武植真是哭笑不得,都这个时候还是那般顽劣,满篇黑黑的毛笔字也能说是血书。

    金莲和玄静的书信中也都央求武植帮一下七巧,据说现在七巧憔悴的不成样子,叶父看着心疼,才勉强答应见七巧的意中人一面。金莲和玄静自然认为天下间没有武植办不到的事情,只有武植冒充七巧的意中人才能令叶老爷子回心转意。

    武植却是一阵苦笑,又是一出难演的戏啊!
我自横刀向天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