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265阅读
  • 13回复

晚晴集之研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4-30
— 本帖被 垂阳紫陌1314 从 文学沙龙 移动到本区(2007-07-28) —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本心即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大乘起信论》讲的直

心、深心、大悲心,《观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讲的

诚意、正心。大乘佛法通常讲的四弘誓愿、六度-布施心、持戒心、忍辱

心、精进心、禅定心、般若心,这都是大乘菩萨的本心。净宗所讲的清净

心、平等心、觉心是本心。就净宗总括来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这个心

要是失掉,立刻就要忏悔。忏是忏摩,悔是悔过,此梵华合一名词。忏摩

是发露,悔是改过自新。真心悔改,心地即清凉。我们的心若不清净不平

等,觉心就失掉了,应立刻忏悔。祖师大德劝我们老实念佛,这一句阿弥

陀佛包括宗门教下所讲的本心统统在内,一个也没有除外。佛号断掉了,

立刻提起来即是忏悔。忏悔不是叫你天天想已作的事,这个错了,那个错

了,如再这样想就是再造罪,每想一次即再造一次。已做的过失知道了,

以后不再做叫忏悔,至于究竟圆满彻底的忏悔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不怀

疑,不夹杂,不间断,五逆十恶的罪业都能彻底铲除,怎能不清凉呢?
   2、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

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

行愿品)
   学佛同修对佛菩萨都愿意随顺供养尊重承事,而对于众生则忽略了。

试想泥塑木雕的佛菩萨像只是一个象征,启发我们的本性,见到佛要尊重

。《华严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无量寿经》说:‘一切众生皆

成佛',所以随顺供养尊重承事一切众生就是随顺供养尊重承事诸佛。现在

问题来了,假如这个众生无恶不作,思想行为都是违逆本性的,也要随顺

吗?佛在世时弟子们已经代我们请示,佛说不可以随顺,善行善事应随顺

,恶行恶事不随顺。见其作恶,以真诚慈悲心劝导之,如其不听即随他去

,不再说,佛法称之为‘默摈'。佛教我们隐恶扬善,心中只记好事,不记

恶事,如常记恶事,心就不清净了。我们从佛所学,可以完全应用于日常

生活中,所以它是世出世间最好的教育。
   普贤行是建立在六度基础上,如盖一栋大楼有五层,普贤行是第五层

,第四层是大乘菩萨六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般若度。六度的基础建立

在三学戒定慧上,三学的基础建立在十善上,十善是人天乘,十善的基础

建立在五德上。五德以孔夫子为典范,当年孔门学生谈到夫子的德行有五

项,即温、良、恭、俭、让。以五德的基础修十善,以十善修三学,以三

学修六度,以六度修普贤行。我们净宗学会在行门上提倡的德目即由此而

来。另外还加了一个六和,六和最重要,家和万事兴,不和没有前途,个

人与团体都要毁灭。果能照以上步骤修行,能使一切众生与一切诸佛欢喜


   3、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

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

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此段经文值得我们每天随时警惕。嗔恚是三毒之根,起了嗔恚心必与

众生结怨。平时对人对事对物常犯此病,必须深自悔责。为什么自己智慧

不开,功夫不得力没有进步,其主要原因即是贪嗔痴未断。《华严》是佛

对法身大士所说,菩萨立志存心是自度度他,如还有嗔恚,结怨于人,则

自度度他的目标就达不到了。佛菩萨对于多嗔的人在想,此人欲求菩提为

什么还会生嗔恚心与人结怨?这与他的心愿恰恰颠倒,有嗔恚即不能断烦

恼,也不能证解脱得自在。怨结另有一解,佛说:十善厚友,十恶冤家。

怨结亦可以指十恶而言。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4-30
4、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

自伤。佛言:善哉快论。(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
   此文是把一切众生都看作佛,其效果生平等心。有人问我如何修平等

心,我说你家里一定有佛堂供有佛像,把你最恨的人写一长生牌位供在佛

像旁边,每天香花供养他如佛。他说这样不行,我见到他就讨厌。此乃功

夫不够,应再用功修,几时见到此人不觉讨厌,还要尊敬他,自他平等,

心就清净了。清净、平等、觉是三而一,一而三,一个得到了,其余两个

也得到了。
   5、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梵网经)
   《梵网经》是大乘菩萨戒经,也是一个大部头的经。传到中国来只把

其中之一品翻译过来,即心地戒品,上卷心地观法,下卷讲戒律。学作菩

萨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能承受代众人之毁辱。一切过错自己承当,好

事让与别人,可以消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的贪嗔罪业,这与世间人恰好相反

。如非真正觉悟,很难做到,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6、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

罗蜜多经)
   《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台湾有单行本流通。一切众生大的烦恼是贪嗔

,嫉妒是嗔恚之一分。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劝我们把贪嗔痴三毒烦恼断

掉,这是修行的根本。心中有三毒才遇到外面的毒害,假如心中无三毒,

喝毒药如饮甘露,因心内无毒,它不起作用。若遇毒虫咬伤,应生惭愧心

。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住的寮房中有臭虫跳蚤蚊虫等,都不驱除。小侍者欲

为大师清理,大师不许,并说:我的德行不够,留著它们叫我改过自新。

大师七十岁以后,所住的房间没有一个臭虫跳蚤。大师是作一个样子给我

们看,他可以作到,每个人都可以作到。晚间没有浮云,可以看到星星月

亮清清楚楚,比喻人若离开贪嫉,则心中清净,见事不迷。
   7、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

经富楼那会)
   生死是大事,能真正知道了生死才算是一个觉悟的人,如不知了生死

,学任何法门都脱离不了轮回。就法门说,一律平等,并无高下。贪是贪

爱,欲是欲望,嗜是嗜好。在这个世间,还贪爱这样,贪爱那样,想离开

娑婆就难了,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修行而没有能出三界,仍在轮回,就是因

为贪欲嗜味。若不离开,如养冤家,一生修行全落空。这个偈子就是我们

生生世世的写照,始终没有离开辛苦。特别在这个时代,第一、同修贵精

不贵多,志同道合,真修实练,不是人多凑热闹。第二、道场重实质,有

学风道风,不重形式,香火鼎盛没有用。第三、修行在修清净心,其他神

通感应都不重要。
   8、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诸法集

要经)
   此从比喻说,人命无常,如闪电之刹那生灭。《金刚经》说:‘一切

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乾闼婆城是幻象,非真

实。世间万法无常,如执著有我有常就痛苦了。起心动念,顺自己意思,

生欢喜心,不合自己意思,生嗔恚心。不知道一切事都是假的,一场梦而

已。
   9、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

教经)
   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常常提到嗔恚之害。嗔恚对于修行有莫大障

碍,如佛门中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

火为嗔恚之火,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了。功德与福德不同,功德是定慧

,一发脾气,定就失掉了,跟著慧也没有了。福德不会失掉。名闻是荣誉

,为社会大众所尊重赞叹者,虽有好名闻,也会被嗔恚所破坏,因为人不

喜见也
   10、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

遗教经)
   人生在世都希望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然幸福快乐由那里来呢?绝

不是由修福而来,今天的富贵人或高官厚禄者,他们日日营求,一天到晚

愁眉苦脸,并不快乐。修福只能说财用不虞匮乏,修道才能得到真幸福。

少欲知足是道,欲是五欲六尘,生活不缺,受用够了就行,不必贪多,吃

得饱,穿得暖,住得舒适就行了。生活悠悠自在是真幸福,绝不在乎有多

少财富与产业。无忧无虑,没有牵挂,所谓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事实真

相清楚,心就安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迷,处世待人接物恰到好处,自

然快乐。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5-03
11、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世尊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周利槃陀伽者,根机很钝,其兄教他读诵上项偈子,经过三个月之久都背诵不出来,认为不可造就,令其回家,他哭泣不肯去。世尊见到,教他两句偈,后来他证得罗汉,大开圆解,辩才无碍。世尊说周利槃伽前生是一位三藏法师,会讲经说法,但是吝法,教人总要留一手,所以今生得愚痴报。身语意三业不造恶不恼害众生。正念欢察人生享受五欲六尘与外面境界都是空的,欲属心法,境属色法,二皆非实。《心经》与《百法明门论》都讲到这个问题。百法中前面九十四种属有为法,心、心所属‘欲',色法属‘境',一切法归纳起来不外心、色二法,亦即此偈中所说的欲、境二字。《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叫我们观想,为什么不要造恶,不要恼害有情,因为万法都是空的。缘生体空,而因果不空,造恶必受恶报。另外还叫我们不要修无益的苦行。小乘人著相修苦行,有时修得很冤枉,大乘则否。但是佛在戒经中常常赞叹苦行,因人肯吃苦,才能断绝一切贪嗔痴慢,不取奢华享受。生活平淡,可以激发道心。佛教周利槃陀伽两句偈是:‘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生。'教了上一句,下一句又忘了,教了下一句,上一句又忘了。以周尊者之钝才尚能证到罗汉,我们比他总好一点,若今生不能成就,毋乃太自弃了。
   12、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自古以来世间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许多罪恶,此迷惑颠倒之人所喜爱,真正觉悟的人不要。纵然得到也不要,为避免祸害,成全功德,有利与大家享受,仔细想想道理不难明白。人在世间一切享受够用就行了,衣服够穿就行了,吃能吃多少?住房能遮避风雨就行了,不必大厦别墅。在美国我见过很大的住宅,设备豪华,我在里面坐坐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但是主人苦了。为收拾房子,操心受累,受很大压力,所为何来?聪明人应不作糊涂事。  13、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智者大师)
   ‘色、声、香、味、触'是五尘,属于物质,再加上一个‘法',名为六尘,法属于知识。眼所见者为色,耳所闻者为声,鼻所嗅者为香,舌所尝者为味,身所接触者为触。这都是外面的环境,容易迷惑人,令人生起贪嗔痴慢。为了追求物欲享受,使人生起爱著,一爱一执著,毛病就来了。心被境界所转,即是凡夫。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提醒我们要修行,行是生活行为,在生活行为中难免发生很多错误,修正错误的行为谓之修行。五尘都是虚假的,可以受用,不可以爱著。佛菩萨对五欲六尘亦享受,但不执著,没有爱、取、有,没有分别执著,永远在定。
   符按文内提到法字,法师解释为知识,甚为恰当。仍恐初机对于法字之含义,究何所指,尚有疑惑,兹略补充之。法字梵语为达磨,乃通于一切之谓,包罗万象,一切事事物物,不论眼见耳闻,即看不见,听不到,有形无形,真实虚妄,而为心思所想及者均称为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均包括在内,故又称一切法。
   14、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佛在《楞严经》上讲到世间现象比其他经典讲的详细,其他经只讲六道,而《楞严》讲七趣,多一个仙道。七趣经文很长,讲地狱道几乎占了一半,特别详细,叫我们小心谨慎,不要堕地狱。嗔恚是地狱道之业因,贪爱是饿鬼道之业因,愚痴是畜生道之业因。佛法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一切万法,对一切万法觉而不迷就是佛法。嗔恚心一起来就迷了,觉性就丧失了,故称失佛法之根本。我这次在圣荷西讲经,有人提出学佛总是进进退退问题,这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功夫不够,没有得到法喜。古人学佛,最初五年学戒,遵照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用功,第一个阶段成就,即能得到法喜。精神饱满,不易疲倦。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看古今大德,修学不疲不厌。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眠时间很少,修持不懈,勇猛精进,其精神是由法喜中来的。心里很想修善行,行善事,但被三毒障碍,不能自主。种种恶口之府藏乃是口业的来源,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要警惕,回光返照,此之谓觉察,也是禅宗的观照工夫。
   15、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
   发心学道,如道业有成,只可自己知道,不必向人家说,说了他未必信,反而生毁谤。他为什么要谤三宝呢?是你给他的增上缘,将来他堕落三途,你也跑不掉。阎王爷问他,你为什么毁谤三宝,他说这是某人引我说的,所以你也有份。佛菩萨教化众生能观机,如不契机,他不能接受即不说,即无过失。凡夫无观机能力,最好少说。谛观是仔细观察,少说话。远离热闹场所,道力不坚,往往不知不觉即被繁华气氛污染,使自己退失道心。古人修道多在深山,不但远离都市,也远离乡村,与外面社会完全断绝,心容易清净,在今天这个时代很难做到。现在大陆丛林都变成观光区,想找一个清净场所已不可能。佛早有预见,他在《法华经》中说,在末法时期要用大乘法度人,不要用小乘法。大乘是开放的,能适应时代潮流,小乘是保守的。
   ‘端坐正思惟'这句话不能看呆,六祖大师在《坛经》中讲‘坐禅'并不是打坐,坐是不动,心不动叫坐,对五欲六尘不动心谓之坐。禅是不著相,外不著相曰禅,内不动心曰坐。所以《华严经》鬻香长者在市场中修,在市场中观赏,样样清楚,样样不执著,不起心动念。真正修行人最要观察自己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是否与佛的教诲相应。少批评人,少说是非长短。身口意三业,口业最易犯,往往障碍了自己与大众的修学。少发议论,心中自然清净慈悲。‘无知'即古人所讲的大智若愚,心中有真实的智慧,有觉正净性德三宝,生活方面不求享受,喜欢悠闲清净,这叫真正享受。在修持方面,永远精进不退,懈怠堕落都能离开。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05-03
16、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严禅师)
   与大众相处或独处绝不能炫耀自己,显露自己的才华。要作到韬光养晦,必须如痴如聋。修行人不要知名度,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肥。'人一出名,嫉妒障碍陷害诽谤全来了。培养自己的真实智慧,智慧靠养,不是学来的。读书多是知识,儒家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因为不是你自己领悟的。智慧是由定来的,不是外来的,要养。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才产生智慧,因定生慧。内不动心,外不著相,内外是二,二都没有就是一,才能达到一真法界。如仍有内外,仍在十法界中。
   17、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襌师)
   如果在生死交关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修行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问题。黄泉路上无老少,人人都应警惕,有充分准备,临时就不会慌张。平时要作工夫,这一天到来就能派上用场。禅宗如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纵然有定功,如大限来临;心不乱,看他定功的深浅程度可以生天,但出不了三界。宗门大德,晚课都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经》。平常把这一句佛号念好,到临终时,阿弥陀佛必来接引。幸勿临渴掘井,等病苦现前才找几位同修助念,效果很小,恐无济于事。可能随著业力乱撞到三途,三途容易进去,但很难出来。
   18、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飞锡法师)
   照镜子看见鼻子上有一墨点,很讨厌,擦镜子一定没有用。外面的如同镜子,境界是缘,引起了心中的好恶是非。如回光返照,观察自心,即能觉悟。修道人知道是非好恶是内心起了分别,外面并没有是非好恶。石头与宝石并无两样。现在科学发达,此种理论更可证实。万法平等,万法一如,无高下之分。《金刚经》上说,世界是一合相。‘一'是科学家说的基本物质,或称为原子电子,佛家称之为微尘。所有一切物质均为它的组合,一合相是平等的,一切现象是缘聚缘散,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一切万象不生不灭,此种学说逐渐将为现代科学所证明。我们起了错觉,才有善恶是非。众生与佛亦无差别。石头是一合相,宝石也是一合相,只是化学的方程式排列不同而已。
   19、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那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旛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盘山禅师)
   修行人对于自己不相干的事不要去听,也不要打听,不必想知道。古人说:‘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时是非多。'凡是对于清净心有妨碍者,都要远离。反之,心就迷了。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现自己的过失,就是开悟。悟了才能改过自新。自己有过失而自己不知道,有人说我的过失,若是修行人马上向此人恭敬顶礼。迷惑的人听了,马上就发脾气。身是假的,心是真的。身比作佛堂,心比作佛像,心不可动。一个人独处也是如此,在热闹场面心仍不动,赞叹毁谤亦不放在心里,心永远是定的。修行人心中无事叫真工夫。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即是参究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也就是随时提起正念工夫。就净宗说,就是时时刻刻提起一句佛号,历历分明,不夹杂,不间断。心中无事就不夹杂,净念相继就不间断。
   20、元无我人,为谁贪嗔?(圭峰法师)
   这两句话非常难懂,我与人在世间法里都承认的,为什么说没有?这是很高的境界,世间人以妄为真,不能辨别一切法之真假。现在科技相当发达,对于一切事物之真相渐渐明了,亦只限于极少数科学家,而一般大众依旧执著身是我,以及缘生之物确实存在。小乘人执著空,所以这是罗汉以上之境界。执著有是业障烦恼,执著空虽可免六道轮回,但万物的真相他见不到。惟有菩萨遵从诸佛如来的真实教诲两边都不执著,这种境界谓之中道,如果他执著中道又坏了,连中道都不执著,所谓‘两边不立,中道不存',才能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学者如常常用此二句‘元无我人,为谁贪嗔?'提醒自己,帮助自己断烦恼,念佛工夫成片,确实是一个好方法。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05-1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5-13
有人说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无忧,看来入了佛门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阿弥陀佛。
我喜欢静静的守候,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那份无法更改的浪漫,那份总想追求的完美,我会守候一辈子。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5-13
21、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眼禅师)
   报指身体,缘指这一生遭遇的环境,我们这一生的境遇,全是虚幻不实的。觉悟的人生活随缘就自在了。不觉悟的人造作强为,以自己的心意为所欲为,就是造业。虚幻的世间无常,人命苦短,祖师们嘱咐我们随家庭之丰俭,安份度日,无论苦乐顺逆均属三世因果。觉悟之人心中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心清净不动。佛弟子大迦叶尊者修苦行,心地清净,智慧圆满。善财童子生于富贵家庭,心中亦如如不动,不为环境所转,此之谓道在其中,道是觉悟的心。在生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中,被环境所转而不能觉悟就应当忏悔,自己努力悔过。
   22、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大慧襌师)
   一般人总见到他人的过失,假如能倒过头来只观察自己,以批评别人的心批评自己,就是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喜怒动静情况都可以检点自己。
   23、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永明禅师)
   禅宗境界的话,不能想,一想就错了。参禅不用意识。这偈子请各位参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24、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归宗芝庵襌师)
   此偈依文解义尚容易了解,即云随风雨去,老僧仍处茅屋中不为境转。是否如此简单,请各位参参。
   25、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石屋襌师)
   过去的事不要再想,未来的尚未到,何必操心。聪明人抓著现在。梅子栀子都是有季节性的,一定要把握时节因缘,不能空空放过。
   26、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云峰襌师)
   请诸位自己参。
   符按古禅宗大德见面互相问询,出词吐语,往往内含禅机,局外人听不懂。因为他们多为得道高僧,乃称性而谈,非用意识。我们对于佛法一知半解,焉能领会。若是研究揣摩,等于瞎猜,枉费时间、白费事。不如认为我的智慧太差,参禅学密,根本甭谈,只能死心蹋地专念一句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比较可靠:印光大师说,一千七百则公案,如果你有一条不懂,你就全不懂。况且参禅不开悟,不能了生死。倓虚大师说过,学禅的人得定者他见过,但他从未见过一位开悟者,可见修禅是难行道,聪明人应有所选择。
   27、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仁潮禅师)
   琐是琐碎,微不足道,即指芸芸众生。营营是忙碌不停,等于蚊虫在器皿中乱飞乱撞。化是变化,生死是变化,化海即六道轮回,何时才能有个头绪。人生实在是梦中之梦,等证到罗汉果,才恍然大悟,知道已往乃是一场梦。明心见性,证得法身大士,想到从前作罗汉时也是在作梦。六道众生把假的当作真的,无始以来从未悟过,假如不是世尊把宇宙人生真相告诉我们,我们怎会晓得。
   28、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方便制抑,自劝自心。(妙禅师)
   修行用功非常重要。过去生生世世所造恶业,累积到今生成为习气。习气若深厚,则障碍了清净心,障碍了智慧,障碍了德能,障碍了学习。参禅念佛最常见的习气是昏沉掉举。虽不易除,总要设法克服,提高警觉,遇到昏沉掉举即一心念佛。如无效,可改用读经或研究经典以克制之。
   29、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莲池大师)
   世间事不容易看破,但是看戏就容易体会是假的。人生又如梦境,梦醒之后,想想梦里的境界均非真实。佛在经中常劝我们不要造恶,他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造恶业。在世间吃亏上当,还是欢欢喜喜的接受,因为知道全是假的。如此行之,自然不受外面境界的影响。净宗无比殊胜的特点是教我们抓著一个真实的法门,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超越三界,一生成就,为其他任何宗派所无。其他宗派要想一生圆满成就是不可能的。假如有可能的话,华严会上文殊普贤又何必求生净土。中国两千年来,历代祖师大德,禅宗大彻大悟,教下大开圆解,最后都念佛求生净土,此乃彻底觉悟之人。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念佛是真实的。
   30、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莲池大师)
   ‘宿缘之自致'是了解三世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外面的境界全是空的。佛说人生为酬业而来,富贵是前生修福,贫穷是前生作不善业,聪明是前生修法布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了解此种事实,人生实在没有什么味道,完全被业力牵著鼻子走。一般人对于世间事兴趣很浓,仍然愿意在这个花花世界随波逐流,乐此不疲,也只好随他吧。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5-13
31、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莲池大师)
   伊庵权禅师用功甚为精进,到了晚间,他流涕说:今天又空过,明天不晓得工夫怎么样。平常他与大众相处,一句话不说,这才是真正用功之人。从前在寺院一般清众见人都不理,一切接待事务有知客僧负责。因为修行人没有时间同人闲谈,今天时代不同,如修行人不理人,人家会说他架子大。
   32、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莲池大师)
   天冷的时候,总想夏天好过。天热的时后,又想冬天多么好,总没有舒服的日子。如舍掉妄想,心就安定,心安理得是真工夫。民国四十三年间台湾第一次印《大藏经》,佛教会发起组团到各处推销,环岛宣传,由章嘉大师领队。参加人员有道源、东初、煮云诸位法师。当时是夏天,很热。章嘉大师穿著西藏式服装,很厚。有人问大师,你穿这么厚衣服不热吗?大师说:心静自然凉。草食是吃粗粮食,饮食不好,总比没有强。住茅草房子总比树下露宿好。人能知足,一切随缘是真快乐。我们作佛教事业,有缘就作,无缘不作,不要化缘,更不要化小缘。若先拟一个计画,打算要作什么,办不到,自讨苦吃。我在台北第一次印经是在民国六十年,最初只印一本《了凡四训》,以后供养多了就多印。决定不化缘,我们的道场有佛菩萨护持,听其自然。若靠信徒维护道场太苦了,宁可不当和尚。

   33、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袁了凡)
   过恶,过是罪过,恶是恶习气,即前面所说的宿业。其征兆是神志不清,容易忘事,无事时自生烦恼。或看到有道德有学问的正人君子,即觉得自己卑不足道。或听到正法时听不进去。或送礼与他人,反而受人奚落,或糊梦颠倒,语无伦次。都是过去的孽障所致。如有任何一项,即应改过自新,不要自误。
   34、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西方确指)
   西方确指这本书是根据扶乩写的。宋朝时有十二人同修念佛,其中一人生西后名觉明妙行菩萨。西方确指一书就是觉明菩萨在乩坛上的开示。本来扶乩为佛家所禁,惟此书内容,纯属正见,经印光大师审定,故亦视同正论。‘强顺人情,勉就世故。'这八个字害人不浅。念佛人随缘绝不攀缘。光阴非常快,往生西方有无把握,自己知道。如无把握,人情俗事必须摆脱。所以菩萨劝我们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
   35、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持戒在修行方面非常重要,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一般所说的定,即《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净宗经论所说的念佛三昧也是定。持戒要会持,完全在事相上形式上修,所得的是人天福报,与清净心绝无关系。戒能得定,善不能得定。如何才能得定,菩萨说要深潜不露。所谓戒是戒自己,非为旁人。常守清净心是名为道共戒,又称为定共戒。定中一定有戒,而戒中未必有定。道中一定有戒,戒中未必有道。自己有一点小善小行就大事宣扬,禁不起时间的考验,日久必败。从历史上看,真有大德大能之人,在生时遭遇苦难或被人陷害,不幸死亡。但过了几十几百年,被人翻案。有人没有实德,靠权术欺骗帝王及民众,炫耀一时,以后不待死亡即行败露。不必要的话不要说,不必要的事情不要打听。现在的人,在这个复杂社会里,如不随俗,特立独行,修行能有成就,比古人困难多了。
   36、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蕅益大师)
   人的一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逆境未必不好,而顺境未必好。会运用环境之人,顺逆均能成就。处人事环境更难,到处有冤家债主来为难。我们要回光返照,他为什么不找别人的麻烦?总是过去生中我有对不起他的事情,我只有修忍辱波罗蜜,此佛法所说的逆增上缘。至于名利声色等等顺境最容易淘汰人,大师叫我们提高警觉,不要叫这些顺情境界引起自己的贪嗔痴慢,要把它们看成毒药毒箭。
   37、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蕅益大师)
   此观是人生观、宇宙观。我们心量太小,只想到自己或家庭以及亲戚朋友,现在有心照顾亲戚朋友的已经很少了。心量小绝不能超越六道,也绝不能往生净土。《无量寿经》上说:三辈九品往生均要发菩提心,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是一向专念,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这两愿非常重要,菩提心是真正觉悟之心。觉悟世间无常,生死事大,人生真苦,极乐真实不虚,依佛教诲,老实念佛决定得生。除一句‘阿弥陀佛'外,把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越十方,通达无碍的宇宙观。此乃常住真心,与诸佛菩萨同一心量,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38、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蕅益大师)
   ‘善友罕逢,恶缘偏盛'。此八个字把世间相说透了。善知识很难遇到,但是遇到之后,你也不一定喜欢他。因为看他的样子,听他的讲话,都觉得格格不入。他说的是苦口良药,但世间人听不惯。恶缘是引人造罪的因缘,随时可以遇到,而且你很喜欢同他交往,以后吃亏上当,已经晚了。真正善知识必定谦虚。从前闭关的人是为养道,道业已经成就,闭关清修,等待时节因缘成熟再出来弘法利生。现在不行,尚未出家即闭关,已失掉闭关的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只有以佛为师,以经为友,决不会错。应有刚毅的志气,成就自己的道业,坚守原则,决不同流合污。
   39、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蕅益大师)
   世间人一生中能够觉悟,甚为难得。觉悟愈早愈好,功力才能踏实。自己没有真实功夫,很不容易体会蕅益大师的开示。古时修行人有二三十岁即大彻大悟者,觉悟得早是放下早。我们闻法太晚,放下更晚,必无成就可言。身心世界均属幻梦尘劳,把一切虚幻不实的东西一齐放下,在戒定慧上下工夫,时时刻刻,精勤不懈,才有办法。
   40、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蕅益大师)
   喜爱世间文字诗词是读书人的毛病,障碍自己的清净心,它引发人的感情,障碍修道。道是如如不动。八关斋戒中规定不可唱歌跳舞看戏,有碍道心,均所禁止,诗词歌赋也是一样。在学佛以前所学的文艺可以作为接引众生之工具,以前未学,出家以后再学这些,即犯大错。弘一大师的艺术修养是他出家前学的,后来他利用书法文字接引初机。修道人不要随顺世俗,必须把贪悭嫉妒,贡高我慢种种不良习气一概舍弃,因为这些东西都会毁伤道心,障碍念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