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习惯”:它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不需要特别受思想和意志的努力,也不需要别人的监控,是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或规律)去做。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习惯的养成分为四个过程:
第一层次是被动性行为。它需要外部的强制力量。这是因为此时的认识还不充分,道德情感还在稳固,还没有形成道德意志。家长在帮助孩子养成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立”好习惯,“破”坏习惯。
第二个层次是自发性行为。通过接受教育,对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自发地根据情境要求去做,但由于自控能力差,兴趣、情绪变化大,因此行为习惯常常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反复性大,不稳定。这时不但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还需要一定的外部帮助。在采用批评督促的同时,家长要注重赏识孩子,赏识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自发性行为和自觉性行为的很好的教育方式。
第三个层次是自觉性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意志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此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意志,能够进行自我要求和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但仍然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在时间上要尽量天天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第四个层次是自动行为。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这时遵守的纪律不是被迫的,而是自然的、自动的行动——习惯。好习惯养成后要不断巩固,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如果孩子已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丢弃好习惯。
培养孩子最伤脑筋的,最需要花费气力的,最考验家长教育智慧的是培养习惯的第一步。很多家长就是在第一步上做不好,总是用“逼”的,“压”的“破坏式教育”的方式,也不管孩子内心怎么想,打着培养孩子习惯的口号,就强制孩子。中国教育的一大败笔可以说就是把太多的教育变成了一种从上到下的要求,而没有一个从下激发出来的主动的需求。
影响孩子养成习惯的外力指的是:家长的约束力、引导力、环境力、辅助工具四个条件。
先说约束力:比如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家长要学会断然拒绝,有时也包括制定规章制度(比如制表)来约束孩子,也包括必要的惩罚。比如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或孩子不肯配合,如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家长一定要及时约束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要做到“严而不厉,爱而不溺”。
二是引导力。这个引导有一个窍门,那就是家长要学会激励孩子,让孩子自觉地、主动地约束自己。有一句话说的好,“批评是踩刹车,赏识是踩油门”,家长要学会激励针对需求,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是一种艺术,最高明的教育应该是春风化雨,不露教育痕迹的。利用孩子内心的渴望来完成教育任务,而不是威胁和强制。 有一句话说得好:“行为乃发自我们的基本欲望。”每个人之所以会产生行动的动力是由这个人的内心需求决定的。
另外,不要轻视环境的力量。
很多人都有一个模糊的认识,认为自我控制仅与人的意志力有关,一个人的决心越大,意志越强,他的自我控制力就越强。然而,行为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客观环境支配的,不是个人的主观意志可控制的。
一个人有某种坏习惯,主要不是因为他缺乏毅力,而是因为这个习惯总是能得到环境的刺激和强化。好习惯的形成有同样的道理,习惯好的孩子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意志坚强,更重而是因为他周围存在强化好习惯的客观环境。
家长在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父母要注意身教,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孩子的榜样,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看到好的举动,无形中就会模仿,反之也一样,所以,父母要多给孩子正面的形象。给孩子营造一个养成好习惯的良好的家庭环境。
还有,有时需要借助一些辅助工具。
辅助工具是人的帮手,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一些辅助工具,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智能家教是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辅助平台,能够培养孩子对问题的思维分析,可以帮助孩子及时解决学习问题、及时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使用智能家教,会发现使用智能家教前后孩子的习惯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摒弃了很多坏习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父母,努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