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与非洲的合作正不断深入,确实有一些项目采取了接近“定向培养”的模式,虽然可能不全是严格意义上的“入学即签约”的定向培养,但它们的合作紧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针对非洲市场或中资企业在非洲的需求。
以下是几所拥有此类项目的学校:
🚆 1.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这所学院在河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牵头成立了"中国河北—中北非国际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该共同体旨在整合省内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服务中北非中资企业,并大力开展"中文+职业技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合作项目示例:
◇海外“中文工坊”:2023年,学院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摩洛哥中资企业协会三方合作,在摩洛哥设立了"中文工坊",这是河北省高职院校中的首家海外"中文工坊"。
◇天佑国际学院:学院与突尼斯的EPI教育集团(苏塞国际私立理工学院)合作设立了"天佑国际学院"。双方主要在工程测量技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等专业领域,共同开展留学生招•收、专业和课程标准开发与认证以及师资培训等项目。
这些项目虽然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入学即定向”,但其培养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为服务在非中资企业和非洲当地需求而准备的。
🛣️ 2.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也积极拓展与非洲的职业教育合作,其模式同样注重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合作项目示例:
◇“李春工坊”培训:学院通过"李春工坊"这一平台,为"一带一路"国家(其合作模式和经验也可能延伸到非洲)提供物流、新能源、道桥等领域的专业培训。
◇“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学院曾选派教师团队前往坦桑尼亚中国文化中心和毛里塔尼亚孔子学院任教,期间为在非洲的中资企业(如中铁、中建)的本土员工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这类培训虽然主要面向当地员工,但也反映了学院与非洲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并为后续可能的定向培养学生项目积累了经验。
💡 如何获取此类项目信息
如果你对这类与非洲合作密切的项目感兴趣,可以关注:
•学校官方渠道:定期查看目标院校(如上述学院)的官网招•生就业版块、国际交流合作处发布的信息。
•咨询招/生办:直接联系学校的招/生办公室,咨询是否有与特定非洲国家或企业合作的培养计划。
•关注“中文+职业技能”项目:许多与非洲的合作都融合了技术培训与中文教学,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