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兴事件“出现,“契约精神”这词一下子火遍中国自媒体。 5UOqS#"0
)v*k\:Hw
吊诡的是,西方舆论反而不大谈论“契约精神”在中美贸易战中所起的作用,反而是一帮中国写手在忙着用“契约精神”指责中国人,并且有意上升到国家民族高度。 Lb?q5_
]N;nq
话里话外全是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西方人则代表了“契约精神”。至于“契约”一词源自何方?是否读过卢梭的《契约社会论》?是否了解过欧洲历史上撕毁的条约有多少?是否统计过美国践踏过多少主权契约? 9[teG5wAa
mq:WBSsV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熟练使用“契约精神”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卑贱。卢梭《社会契约论》真正的内涵: 23Dld+E&
US=K}B=g
个人自由与社会枷锁之间的矛盾,“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Nr+~3:3
=,C]d~
OCJt5#e~A
卢梭不厌其烦地论述了契约存在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进一步,就可自然得出一些结论: ~kj96w4eAR
~ ^D2]j
1,既要有自由、又要有纪律, ?m+];SJk
p~Cz6n
2,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 wjZ Q.T!
7+}WU 4
3,既要有人权、又要有法制 Gy;Fe=
…… [8q`~S%-]
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zGNW5S9G
RZKx!X4=q
再解读下去,可能几万字都收不住,因为这需要用辩证法来分析。那么一些人对于“中兴事件”简简单单地拿“契约精神”去攻击,难道不是鹦鹉学舌,矮人看戏? Ihr[44#
(:o:_U
契约是看得见的,比如合同文本,书面协议,国际条约,而“契约精神”是看不见的,属于抽象的思想范畴。 |z"$^|@d?
b|@zjh;]A7
主权国家之内的私人契约,并非靠某种精神来维系,而是靠法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