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谷,深州束鹿县人,(宋时束鹿隶深州)生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节操品行清高,师从栖云大师王公,为王公门下高徒。而王公是全真七子之丘处机高徒,因此杨志谷为丘处机二传弟子。 -|3feYb'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以后,有一位道士风尘仆仆地云游四海,传道访仙。他身穿百衲衣(用许多小块布片拼缀制成的衣服);饿了,讨千家饭;渴了,喝山泉水;困了,寄寓山林。一天,他拄着拐杖路过广宁府路尖山单家寨,也就是今天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新民镇排山楼,看到这里民风淳朴土地肥美,在这里徘徊许久,大声感叹:“此地,佛教盛行,宏伟的大雄宝殿,壮观的佛寺庙宇,楼阁遥遥相望;家家富裕殷实,学校如林,儒教亦孜孜不倦传承。而今,儒、释、道三教鼎峙,为什么独独没有道院,不知是何缘故?”感叹之余,他下决心在单家寨兴建道观,传播道教。他,就是杨志谷。 tFYod#
杨志谷按照风水,在单家寨附近选择地势高而且干燥,后面高崇前面平坦,左高右低,三阳高照的地方择地建屋。战火之后,土地荒芜,杨志谷和志同道合者二三人,拾取瓦砾,除去蒿子蒺藜,努力经营,不几年就矗立了巍峨的七真堂和雄伟的三清殿,而且“香厨洒落,净室虚明”。至于道士居住的地方,招待宾客信徒的房屋,虽然不甚完备,但足以为云游四海的同道提供一个挂衣钵歇息之处,也是他们披星戴月修炼真元的好地方。 +G?nmXG[vj
据碑文记载,在玄真宫兴建的过程中,得到了北京路都元帅兀也儿、广宁府主官失刺万户的赞助。老百姓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道观落成之后,清和大师给题了匾额“玄真”二字,杨志谷成为玄真宫第一世住持。杨志谷住持玄真宫30多年,待人积德行善,周济贫困,“书符疗病”,接待各方来客,自始至终,没有变化;修己保持内心宁静,不喜,不怒,不忧,不恐,不哀;保持清淡生活,不近甜,不近酸,不近苦,不近辛,不近咸,一心修炼精神和形体。 掌散真常真人听闻他的修行风范非常喜悦,于是赐予杨志谷“和光弘德大师”法号。 ?
LA`v_
元宪宗八年(1258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午时刻,杨志谷召集门人徒众,告诉他们说:“道教的事业,自己虽然没有完全完成,但时间不等待我,我应当回去了!”话刚说完就盘腿而坐仙逝,享年73岁。过了3年,门人徒众给他更衣,见他“俨然如生”,“道俗观者,无不惊异”。 85]3y%f9
玄真宫的后人为了纪念开山鼻祖杨志谷的功德,决定为他立碑纪事,“以传不朽”,在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派门人知宫栖云子大师张志净率法弟明真子大师王道瑞,不远千里找到鹤峰野人明真子大师论志元,请求他撰文。论志元大师非常赞赏玄真宫道士不忘根本的精神,欣然应允,遂写下了碑文,并作铭文曰: e"ur+7
青山隐隐,白石嶙嶙。苍松翠柏,四时常春。 j21nh >d
中有琳宇,号曰玄真。其谁成之,弘德上人。 |qX[Dk
外修万行,内养心神。玄圃种药,华池固津。 "~ eF%}.
书符疗病,恤孤怜贫。循循诱众,返朴还淳。 )i*- j=
功不厌广,德惟日新。跏趺而逝,远离嚣尘。 `\#J&N
三载更衣,不坏色身。神游紫府,上朝玉宸。 4lpkq
铭示来者,诸训宜遵。千秋万古,续焰薪薪。 !6:X]
由于这是纪念玄真宫开山鼻祖的碑,所以叫“大玄真宫祖碑”。 s&~i S[
大玄真宫祖碑背面的碑文3000余字,记述了大玄真宫及其周围道教宫观的地理位置,各宫观住持的姓名世次,各宫观拥有田地的数量,周围村寨名称,资助立碑人士的姓名籍贯职务等等。 nkTu/)or
背面碑文还记录了玄真宫住持杨志谷引度入教的百姓名单,皆为汉人。 Tn 3<cO7v
蒙古人游牧到这一带时,昔日鸡鸣犬吠的单家寨早已荒无人烟,巍峨壮观的玄真宫也只剩下淹没在荒草中的残砖碎瓦,惟有大玄真宫祖碑还默默矗立在荒山野岭之中。 &!
MV!9$
大玄真宫祖碑立于元宁宗至顺三年(1332年),至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1988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政府为大玄宫真宫祖碑修建了碑亭。 Q\[2BJo/
gKWsmx!["
3!0~/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