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0727阅读
  • 143回复

[[原 创]]孩子挨了打,要不要教他还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12
ej47'#EY  
g4&zBn  
/d9I2~}B  
有些孩子属于别人欺负了她,再委屈也一般不敢还手的类型。家长看了心疼,又不想鼓励孩子去打对方,但一味忍让、息事宁人会给孩子带来糟糕的体验。从这个意义考虑,家长又常常希望孩子能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强 势一些,敢于还手,以免受欺负。但这样做了之后,又怕孩子还手时没轻没重惹出更大的是非来,害怕孩子因此就失去了忍耐和善良的本性……总之一直很矛盾。 {7[^L1  
   c~b[_J)  
  专 家观点:让孩子“学会”打架 S3i%7f^C?N  
   n`? j. s  
  “打架看似小问题,却影响孩子性格成长,家长不愿孩子当‘狼’,也不忍心他(她)当‘羊’,失去自我保护能力。”儿童教育专 家冯德全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以“还手还是不还手”看待此问题,关键在于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尤为重要。” K& <|94_k  
   BHOxwW{  
  父母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被打后回家哭,父母在此时应该引导其自己找到解决方式。 'N)&;ADx-G  
   >5#`j+8=q  
  举例:父母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被打,让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先有不当,若孩子没有不当之处,教孩子向对方表达抗 议,倘若遇上不讲道理、专爱欺负弱者的孩子,不妨鼓励自己的孩子跟他狠狠 干上一架,让对方知道欺负人的结果,这样才能够培养男孩子不窝囊,用上驳铼史特一样的勇猛男人形象。 cfMj^*I  
   Il%LI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自己和对方的力量对比,以及老 师的态度,决定自己是还手、躲避、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还是去请大人帮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Oe$E5qv)]  
    ^.&uYF&  
  最后,专 家励家长不妨让孩子学会打架,“孩子通 过打架可以逐渐适应集体活动,并从中学会许多知识,如挨打时何等痛苦、怎样调节情绪、如何激怒对方、怎样相互原谅等。” uz".!K[,wE  
   uO>$ ,s  
  家长观点:让孩子了解真正的人际关系 Fd2Eq&:en$  
   C[gCwDwl  
  我们当家长的还要注意如下原则: HlBw:D(z:^  
   -RVwPY  
  1、不要参与孩子的交往冲 突,孩子和别的小伙伴发生了争吵甚至打架的时候,只要没有发生危险,父母最好不要急于干涉,做个冷静的旁观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解决冲 突的过程中提高的。 C;}~C:aJ  
   "2}04b|"  
  2、“孩子们的世界,也体现了成 人世界的复杂。正确的做法不可能用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明白,然而,我们的教育原则应该清楚:让孩子了解真正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有义务让其他孩子懂得什么是平等的人际关系。因此,当孩子挨了其他孩子打的时候,家长应该以平常的心态,甚至是微笑着鼓励自己的孩子还手。别担心,这不会造成孩子产生攻击性。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人际关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另一方面,也让对方的孩子懂得:打人不能解决问题。” !`hjvJryw  
   6 9ia #  
  3、不能简单地以‘还手还是不还手’来看待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树立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6BRQX\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143楼 发表于: 2015-01-30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只看该作者 142楼 发表于: 2015-01-28
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

只看该作者 141楼 发表于: 2015-01-27
45. -P  
快快乐乐

只看该作者 140楼 发表于: 2015-01-22
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不能通过其头发的花白程度来判断。

只看该作者 139楼 发表于: 2015-01-19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灭其门

只看该作者 138楼 发表于: 2015-01-18
这社会,你要不成功,那叫烂泥扶不上墙;等你成功了,那就英雄不问出处。

只看该作者 137楼 发表于: 2015-01-16
学学美国是怎么做的。不要学中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