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唱诗的老母亲
母亲最高兴的事是她有六个孙男弟女考上了大学。
往日,当她走在凸凹不平的村街上,乡亲们问她,你家出了五个大学生了,怎么教育的呀?她总是高高兴兴的说:“是菩萨保佑的,初一十五的我总是烧香呀”。今年春天她去北京我舅舅家待了几个月,秋天回来时我的孩子已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学。当她走在柴草漫地的村街上,乡亲们问她,你家出了六个大学生啦,怎么教育的呀?她兴高采烈的说:“是真主保佑的,每礼拜我总去颂经唱诗呀”。爱开玩笑的问母亲,怎么菩萨换成真主了,你家福气大呀,菩萨也保佑,真主也保佑。母亲真诚的说:“实话告诉你吧,那是我积的德呀”。 母亲虔诚的认为,子孙们之所以有今天的好前程,那是她日复一日积德的酬报。
菩萨换成了真主。母亲先前是烧香拜佛的,自从今年秋她从北京带回几本装潢精湛的《赞美诗》后,母亲就又改信真主啦。初一十五的烧香磕头改成礼拜日的颂经唱赞美诗啦。
从记事起,母亲逢年过节总是烧香拜佛。六十年代初的农村,生活是很困难的,但母亲佛前的一柱香是不能少的。记得年前的大集上,我看见了一辆铁皮玩具小汽车,只要两角钱,母亲不管我哭的昏天地暗,就是不买,而黄表纸和香是不能不买的。初一十五,三拜六叩,准时不误。
母亲烧香拜佛有她的信条,她认为,只烧香不积德,佛祖是不保佑他们的。他总说,某某某还烧香,总做恶事,佛祖是不保佑的。她认为做恶事的人是不配烧香的。可以说,母亲是佛祖的善男信女中最虔诚的。她积德行善的行为可以说是我们的楷模。我的记忆中最早能说明母亲善良的是这样一件事,也是母亲津津乐道的一件事。那是六三年困难时期,我们这里发大水,颗粒无收,过的是衣不裹腹的日子。一位远房亲戚介绍过来的一位老农民来我们这里卖榆皮。那位老农民推车走了一大天才到了我家,那时乡间全是土路,滹沱河故道纵横交错,七十里的路要走一天。他那里是宁晋泊,泄洪的地方,比我们这里还穷,破衣烂衫蓬头污面的。母亲热情的款待了他,找出白面来,做的拌疙瘩。香喷喷的葱花香油,味道好极了。那时白面是招待贵宾的食物。激动的那位老农民端着饭碗哭了。“好人好人”赞不绝口。他用浓浓的宁晋口音说“不粘亲不带故的,待我这么好,好人呀,我在家里是吃不上白面的”,因为第一次听到外地这怪怪的声音,印象很深很深。这是母亲给我上的第一节道德课。
母亲心地善良是出了名的,六十年代中,要饭的很多,母亲没有一次不给的。她与我的大嫫正好形成对比,大嫫家与我家半墙之隔,大嫫对要饭一律轰出去,听到声音的母亲早准备好给人的食物了,母亲的热情与大嫫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当然得到的是“好人啊好人啊”的赞叹。
母亲的乐于助人在全村是出了名的,母亲织一手好布。她会设计新图样,多少样花线经她手就会变成五彩缤纷的花布,远近的乡亲都找她学艺。最让我折服的也是最令大嫫大婶大嫂们头疼的是算帐,有多少棉花,要织多少布,线是多粗的,各色花线准备多少两,纬线多少,经线多少,那时棉花是定量分给的,备料是不能多不能少的。母亲全凭口算,经她算帐准备的,基本正好。到现在我也不知母亲是怎么算得。我村是一个三里长的村庄,不管远近都来找母亲,认识的不认识的,她都热情教艺。母亲说,这就是积德。积德靠的是日积月累。
每年冬天母亲到我这小住时,她不好意思在楼房里设佛龛,就在阳台上用一个小纸箱竖起来做一个小佛龛,贴上一个财神像,佛堂就建成了。母亲走到哪里,就在那设个佛龛。初一十五是必须烧香拜佛的。你说这是多么虔诚呀。
谁之今春去了北京我妗子家几个月,回来就改为信基督了。当我问起母亲,怎么信基督了,母亲说“你妗子是有名的好人,我待了几个月,始终把我当亲姐姐看,对我可敢花钱了,咱家困难时都是你小妗子帮忙的,多好得人呀,积德深呀,她信基督,我当然得信拉。”看来信基督是因为小妗子是母亲积德行善的楷模。
说也奇怪,母亲回村后就是不去村里的基督教堂去颂经。那一次,碰上我本家一位大婶,她信基督,住在教堂。她早年与母亲关系特别好,不分你我。她告诉我,说我母亲真怪,自己在家里过礼拜,就不去她的教堂。大嫂走后,母亲悄悄告诉我,“这教堂的管事的是李子西, 坑蹦拐骗,臭名远扬。那可是大骗子呀。兴信教拉,他管事,捐的钱,他拿着,你说这教咱能信吗?”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母亲烧香也好,唱赞美诗也好,她的心里有杆秤,德是第一位的,有德就有好报。过去她认为只烧香,不积德的人,佛祖是不保佑的。改信基督了,德不高的人的基督是不能信的。信奉北京的基督,那是因为小妗子是位好人——德高;不信村里的基督,那是因为管事的不好——缺德。
母亲继续着她有限的人生,继续着她的颂经唱赞美诗,继续着办好事积德,继续着她的美好梦想。她说明年俺小梅就考学拉(那是她的在市一中上学的孙女),真主会保佑她考上大学的。
佛祖也好,真主也好,他们会保佑让老母亲的愿望实现的,一定会的。那时,母亲会站在村里的十字街口,自豪地说我家有七个大学生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