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2027阅读
  • 170回复

《天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4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6) 
作者 : 张惠成 



   永元三年(501年)的一天晚上,宫城发生火灾。此时恰逢萧宝卷出游未归,宫内宦官、宫女不敢擅自外出,外边的人也不敢入内,都眼睁睁地任凭火灾蔓延。内外叫唤,声动天地。三更时,萧宝卷才从外地回来,下令救火。等到大火扑灭时,十几座宫殿早已化为灰烬,宫女宦官死伤无数。以后,又连续发生几起火灾,共烧毁宫殿三千多间。萧宝卷因此下令大兴土木修复宫殿,同时又专门为潘贵妃修建了神仙、永寿和玉寿三座宫殿。各殿四周都用金壁装饰,店内还涂上麝香。又在地板上贴上用黄金做成的莲花,说是这样可以使潘贵妃“步步生莲花”。殿内还要陈列奇珍古玩、天下至宝。因为宫内所藏宝物不够用,就贱价向民间索取,甚至搜走珍玩,分文不给。当时有一个名叫曹虎的大臣,家有钱物珍宝价值五六千万。萧宝卷看了眼红,就派人将他杀了,把他的财物据为己有。萧宝卷对大臣尚且如此,对普通百姓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百姓过桥走路、打柴捕鱼都要交钱。弄得举国上下,怨声载道,百姓困穷,无法生存。当时有识之士就曾指出:“国家哪能经得起如此折腾!当年秦朝那么富有,就因为建造一个阿房宫而灭亡了。现在国家没有秦朝一个郡大,一下子却同时修建几十个像阿房宫那样的宫殿。这样下去,国运哪能长久!”

   萧宝卷不但荒淫残暴,又是一个迷信鬼神的人。孙吴以来,江东民间信奉蒋侯神,萧宝卷对此也深信不疑。他让人把蒋侯神像挂在宫中,日夜祈祷,后来干脆封蒋侯神为“灵帝”,车服羽仪和天子一样。有一个叫朱光尚的人见他对蒋侯神如此迷信,便故意讨好他,说自己的灵魂能与蒋侯神相通。萧宝卷信以为真,事事都要通过朱光尚询问蒋侯神的意思。广州刺史范云见朱光尚得皇帝信任,劝他借此谏诤,以便使萧宝卷的荒诞行径有所收敛。朱光尚很赞同范云的意见,决定依计行事。有一天,萧宝卷在乐游苑中游玩,胯下坐骑突然发惊,险些把他摔下马来。萧宝卷觉得奇怪,便问朱光尚是何原因。朱光尚乘机劝道:“我刚才看到先帝发怒了。他不想让陛下整日游玩,因此弄惊您的马警告陛下。” 萧宝卷信以为真。但他并不因此觉悟,而是觉得父亲扫了自己的兴致。他拔出刀来,命左右侍从和他一起寻找齐明帝的踪迹,要用刀杀了齐明帝解恨。众人寻觅了大半个时辰,当然找不到。萧宝卷不肯罢休,便让人用柴草捆作齐明帝的形象,将他斩首,并悬首苑门,才算了事。

   萧宝卷又是个远贤臣亲小人的人。他不上朝处理国家大事,却整天与左右恩悻小人在一起。当时被他宠幸的有三十一人,另有宦官十人也备受宠幸 。这些人由于得宠于萧宝卷,所以常常有恃无恐,威行中外,实际控制着朝廷大权。史载:“左右应敕捉刀之徒并专国命,人间谓之刀敕,权夺人主。”他们公开卖官鬻爵,所以建康有民谣说:“欲求贵职求刀敕,须求富豪事御刀。”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05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7) 
作者 : 张惠成 



   恩悻中有一个叫徐世标的人尤为萧宝卷宠信,被任命为骁骑将军。萧宝卷每次杀人,都派他去执行。国家派重臣外出打仗,都要派他做监军。他的权力特别大,曾得意地说:“别看我是一个五百人的军主,权力却不比万人都督小。”后来他利令智昏,竟想谋反,阴谋被发现后灭族。

   宦官王念孙,年龄不过十三四岁,却很受萧宝卷宠幸。他经常干预朝政,甚至敢于骑马入殿,当面和萧宝卷顶撞。因为他权势熏天,很多公卿大臣都巴结他。至于其他人,如茹法珍、梅虫儿、王亘之等人也都是一些权倾邦君的无耻之徒。他们口含天宪,恣意妄为。萧遥光、陈显达、崔慧景等人的叛乱被平定以后,朝廷曾发布赦令,赦免胁从之人,但他们却根本不按赦令办事。为了搜刮钱财,很多没参与叛乱但家境富裕的人,都被牵连入狱,折磨而死,其家产也全部流入这些无耻之徒的腰包。有些参与叛乱的死党,因为贿赂他们,却被赦免无罪。

   萧宝卷对公卿大臣们刻薄寡恩,对宦官恩悻们却宠爱有加。他常称茹法珍为阿大、梅虫儿为阿兄,并经常骑马到恩悻们的家里去游宴,有吉凶大事都亲自庆吊。潘贵妃的父亲潘宝庆本是市井小人,其女儿被萧宝卷宠幸后,他也狗仗人势,为非作歹。他常与恩悻们勾结在一起,见人财物莫不夺取,怕留后患就再把人杀掉。萧宝卷整天和这些人在一起,当然不会做出什么好事来。多行不义必自毙,他的垮台也是必然的。

  

  二、嗜血的年代

  

  齐明帝临死时,曾告诫萧宝卷说:人该杀就杀,不能犹豫。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一定要果断,不能落在别人后面。萧昭业本来想杀我,但他优柔寡断,最终被我杀掉。这是你的鉴戒,一定要记住。齐明帝作为一个皇帝,临死时以杀人事告诫继承人,继承人即使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也会按他的遗训办事的,更何况萧宝卷这样一个荒诞残暴的人呢?

  萧宝卷当皇帝后,父辈的长处(诸如生活节俭、有办事能力等)一点也没学到,残忍嗜杀的性格却完全继承下来了。他牢记父亲死前遗训,杀人时疾如闪电。往往猜忌一动,杀机即起;杀机一起,即刻行动,不做任何考虑,也无任何预兆或迹象。这种恐怖政策,连续激起了巨大的兵变,最终把萧宝卷送上了断头台。

  齐明帝临死时,遗命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右仆射江祏、右将军萧坦之、侍中萧祀、卫尉刘暄辅佐萧宝卷。他对儿子说:“这些人中有的是宗室,有的是外戚,有的是当年帮助我夺取天下的功臣,都有治理天下的经验。五年之内,你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干。但到你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以后,就要独揽大权,再也不要委之他人。”

  由于有齐明帝的遗命,所以六个辅政大臣权力很大,当时被称为“六贵”。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06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8) 
作者 : 张惠成 



  齐明帝虽然令六个人同时辅佐萧宝卷,但他寄希望最大的是江祏、江祀兄弟。这两个人是亲兄弟,他们的姑母是齐明帝的母亲,亦即萧宝卷的祖母。由于有这种关系,二人一直是齐明帝的得力助手。齐明帝临死以嗣子托付,江祏兄弟也尽力辅佐。怎奈萧宝卷太不成器,声色犬马,无所不好。国家大事,视若儿戏。江祏兄弟觉得长此下去,会危及萧齐天下,便有意废黜萧宝卷,另立萧宝玄(齐明帝第三子)为帝。但是,他们的计划却受到另一个辅政大臣刘暄的反对。

  刘暄是萧宝卷、萧宝玄的母舅。他反对立萧宝玄为帝,并不是因为他忠于萧宝卷,而是因为他与萧宝玄有矛盾。起初,萧宝玄为郢州刺史,刘暄曾以外戚的身份代行州事。他对萧宝玄要求很严,却未免过于苛刻。州中有人献给刘暄一匹好马,萧宝玄听说后想看一看,刘暄说:“马有什么好看的?”始终不让他看。萧宝玄的爱妃想吃鸡肫,派人向刘暄索要。刘暄却说:“早上刚吃过蒸鹅,不必再吃鸡肫了。”回绝了她的要求。因此,萧宝玄对他很反感。现在,江祏想拥立萧宝玄为帝。刘暄觉得,万一此事成功,自己的日子必定不好过。所以,他反对拥立萧宝玄,而主张立萧宝玄的弟弟萧宝寅。后来,他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了萧遥光,却不料又遭到萧遥光的反对。

  萧遥光是萧宝卷的堂兄,年龄要比萧宝卷大得多。早在齐明帝统治时期,萧遥光便以至亲的身份出谋划策,极受信任。现在要废昏立明,萧遥光觉得自己年长,皇位非己莫属,所以他不赞成刘暄的意见。他把这个意见向江祏兄弟和刘暄暗示,江祀以为幼主难保,劝江祏拥立萧遥光;而刘暄却以为如果拥立萧遥光,自己的元舅身份便会失去,因此不肯赞同。由于他们的意见不能一致,所以事情也久久不能定下来。萧遥光认为事久不决的原因是由于刘暄从中作梗,就暗中派人前去刺杀刘暄。刘暄为了保命,索性向萧宝卷告密。

  萧宝卷本来就觉得“六贵”妨碍自己,早就想除掉他们,只是苦于没有借口。刘暄告变后,他立即派人收捕江祏兄弟。江祀事先听到些风声,向其兄问计。江祏身为辅政大臣,事到临头,却毫无主张,只有束手待毙。后来,兄弟二人被带到中书省同时斩首,家属也同时遇害。江祏平时对萧宝卷多有约束,使萧宝卷不敢过分放肆。杀掉江祏后,萧宝卷去了一块心病,高兴得骑马在宫中庭院里狂奔。他非常得意地对左右侍从说:“江祏总是不让我骑马,这小子如果还在,我哪能如此痛快!”接着,他又问江祏的亲戚中还有谁没有杀掉,侍从们回答说还有江祥。他便在马上写好诏书,命令杀掉江祥。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07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9) 
作者 : 张惠成 



  齐明帝在位时,因其以篡权得位,恐怕高、武子孙报复,便大开杀戒,将高、武子孙屠戮殆尽。在这场大屠杀中,它的侄子始安王萧遥光起了很大作用,因此颇受信任。萧遥光有足疾,行走不便,齐明帝特许他可以乘车入宫。对他的两个弟弟萧遥昌、萧遥欣也倍加宠爱,如同亲子。又因诸子年幼,便以萧遥光为扬州刺史、萧遥昌为豫州刺史、萧遥欣为荆州刺史,让他们拱卫皇室。萧遥光兄弟因此得以专制地方,“权势并在其门”。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事,萧遥光兄弟却是和齐明帝一样的邪恶人物。当年,齐高帝爱其侄萧鸾(齐明帝)如子,萧鸾却以怨报德,篡夺其天下,大杀其子孙。如今,萧遥光走的仍是其叔父的老路。齐明帝尸骨未寒,他便迫不及待地想夺取其叔父的天下了。

  在萧宝卷昏虐日甚的情况下,萧遥光一面结交江祏兄弟,希望二人能帮助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另一方面,他又多次与其弟萧遥欣密谋举兵叛乱。他们的计划是,由萧遥光率军占据东府城(南朝时,国都建康有三城:中为台城,皇帝所居,也有百姓;西为石头城,禁军屯驻之所;东为东府城,宰相录尚书事兼扬州刺史所居,亦有甲士数千人守卫),萧遥欣自江陵率军东下接应,里应外合,攻占台城。举事日期都已经选定。萧遥欣正欲起兵东下时,突发暴病而死,萧遥光只好暂缓起事。

  江祏兄弟被杀后,萧遥光心中有鬼,担心也被杀死,就装疯卖傻,整日哭泣,称病不朝。同时,暗中布置兵力,准备发动政变。其弟萧遥昌于永泰元年(498年)病死时,萧遥光即把其私家部曲统统罗致帐下。萧遥欣死,灵柩运回建康,荆州方面送葬的人很多,萧遥光也全把他们网罗过来。这样,再加上自己拥有的武装,萧遥光手中便有了可观的军事力量。

  萧宝卷杀死江祏兄弟后,并没有打算杀掉萧遥光,只是想夺取他的兵权。他颁布诏书,任命萧遥光为司徒,以宠其位置,夺其兵权,让他回家养病。但萧遥光还是害怕被杀,决定起兵造反。

   永元元年(499年)八月十二日晚,萧遥光在东府城门集合所部壮士和荆州、豫州二州部曲,大约数千人,以讨伐刘暄为名起兵。他和“六贵”之一、右将军萧坦之素来不睦,便首先派人前往萧宅刺杀。萧坦之闻讯大惊,连衣服也来不及穿,便赤裸着身子跳墙逃走,奔赴台城告变。快到台城时,遇到率兵巡逻的将军颜瑞。颜瑞见萧坦之这副狼狈相,以为他是因为触怒皇上而畏罪潜逃,便将其扣押。萧坦之把萧遥光谋反的消息告诉他。开始,颜瑞并不相信。他亲自潜往东府城探听消息,才知道萧坦之所言不虚,便将自己的坐骑让给萧坦之,让他速往台城告变。萧遥光又派人劫取尚书左仆射沈文季,想以他为都督。沈文季也逃往台城。

   骁骑将军桓历生,素称勇猛,此时他也随同萧遥光造反。军队集中后,他劝萧遥光道:“此时台城无备,应乘夜进攻,台城唾手可得。”萧遥光觉得没有把握,不敢贸然出兵。拂晓时分,萧遥光戎服登城,赏赐部下。桓历生又一次劝他出兵,他还是执意不从。萧遥光认为,萧宝卷荒诞残暴,早已不得人心,自己反旗一举,自然有人响应。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台城内部发生变乱上。由于萧遥光的犹豫不决,叛军终于失去战机。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08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10) 
作者 : 张惠成 



  叛乱初起时,萧宝卷惊惶失措,大臣们也人心惶惶。萧遥光的迟疑不决,使台城有了喘息之机,得以从容布置,人心也逐渐安定下来。

  次日,萧宝卷颁发诏书,宣布戒严,命徐孝嗣屯卫宫城,萧坦之率军讨伐萧遥光。

  萧坦之率军将东府城团团围住,日夜攻打。起初,台军屡战皆败,大将桑天爱也被叛军杀死。但萧遥光平日为人苛刻,又曾助纣为虐,帮助齐明帝屠戮高、武子孙,所以很不得人心。两军相持既久,叛军首先发生变乱。十五日,萧遥光的咨议参军萧畅(萧衍弟)和抚军长史沈昭略叛逃台军,东府城内士气更加萎靡不振。十六日,萧遥光命桓厉生从南门出战,桓历生临阵投降台军。萧遥光闻讯大怒,下令将其子杀死。

  当晚,萧坦之下令发起总攻。半夜时分,东府城被攻破,萧遥光狼狈逃回私宅,命人禁闭门窗,企图负隅顽抗。但他人心丧尽,亲信侍从们也不愿为他继续卖命,纷纷跳墙逃走。萧遥光只好吹灭灯光,到床下躲藏。不久,官军闯入萧宅,从床下将他搜出来杀死。这时,离他初起兵时只有四天时间。萧宝卷幼时和萧遥光感情深笃,常与其一同起居,呼之“安兄”而不名。萧遥光死后,萧宝卷曾登上宫中土山遥望东府城,呜咽良久,口呼“安兄”不止,左右侍从无不下泪。然而,宫廷政变的血腥,早已将骨肉亲情荡尽。在中国古代社会,政变之举,史不绝书。在中国古代史上,究竟上演了多少子弑父、臣弑君、兄弟阋墙、互相斫杀的悲剧,实在难以准确地统计了。萧宝卷眼中的泪水,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在平定萧遥光叛乱二十多天以后,萧宝卷又派人杀掉了萧坦之。萧坦之是齐明帝的心腹之一,在齐明帝夺取政权时立有大功。江祏等人谋废立,派人探听他的口气,他说:“先帝得天下已经非常不合法了,天下人至今不服。今天又要行废立之事,恐怕国家将要大乱。诸君的事情,我不敢参加。”可见他还是忠于皇室的。也正因为如此,萧遥光起兵后才要攻杀他。他逃到台城,被假以节仗,率军讨伐萧遥光,事平后被加官为尚书右仆射、丹阳尹。他为官清正廉明,为萧宝卷左右嬖幸小人所疾。他们向萧宝卷屡进谗言。所以,在萧遥光事平后不久,萧宝卷便派人包围了萧坦之的住宅,把他连同他的家人一起杀掉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09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11) 
作者 : 张惠成 



  杀掉萧坦之后不久,萧宝卷又杀掉了刘暄。刘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告发了江祏兄弟。江祏兄弟被杀,他闻讯后寝食难安,曾无缘无故在睡梦中惊醒,赤足奔出户外乱跑,许久才安定下来。左右问其原因,他说:“我不是为江氏兄弟惋惜,而是为自己担心,我的前途未卜啊!”萧遥光起兵后,他又担心被其杀掉,整天坐卧不安。萧遥光失败后,他虽被加了官,但不被重用。这时,嬖幸茹法珍等向萧宝卷进谗言,说刘暄有谋反之心 。起初,萧宝卷不信,说:“刘暄是我的母舅,他能谋反么?” 嬖幸徐世标说:“先帝乃是武帝的堂弟,当年深受宠任,后来尚且夺取帝位,杀戮武帝的后代。由此可见,刘暄虽然是陛下的母舅,还是不可信任。”萧宝卷觉得有理,于是派人杀掉了刘暄。

  “六贵”中最后被杀的是徐孝嗣,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尚书左仆射沈文季。

  徐孝嗣在齐明帝夺取帝位时立有大功,所以齐明帝遗命他为辅政大臣。他处世谨慎,几次密谋废立之事他都没有牵连进去,他也不指斥萧宝卷及其左右恩婞,所以能被容忍。沈文季历仕高帝、武帝、明帝三朝,曾率军镇压王敬则的叛乱。他见萧宝卷荒诞残暴,朝中变乱频繁,便托以老病,不过问国事。其侄侍中沈昭略对他说:“叔父行年六十,颇负众望。身为仆射却不过问国事。当此多事之秋,您想洁身自好,能办得到吗?” 沈文季笑了笑,没有答话。

  后来,萧宝卷昏虐日甚,专事诛杀,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徐孝嗣也心怀恐惧。部下有人劝他行废立之事,他迟疑许久才说:“主上昏庸暴虐,已成社稷之害,看来不废黜他不行了。但此时断不可妄动干戈,伤害无辜。最好的办法是等到皇上再出城巡游时,突然关闭城门,然后召集百官计议,以礼废之。”后来,他把这个意思对沈文季说了,但沈文季不置可否。徐孝嗣处事向来优柔寡断,他见此事得不到沈文季的支持,便不敢独立行事。事情便这样搁置下来了。

  这一年(499年)十月,萧宝卷得到风声,决定先发制人,杀掉徐孝嗣等人。乙未(二十三日)这一天,他下诏命徐孝嗣、沈文季、沈昭略等人入宫。沈文季知事情败露,却处变不惊,举动如常,上车时回头对其家人说道:“我这一去恐怕再也回不来了。”家人纷纷痛哭流涕,目送他乘车离去。

  入宫后,萧宝卷命嬖幸茹法珍用药酒毒死徐孝嗣等人。沈昭略见状大怒,对徐孝嗣骂道:“废昏立明,乃古今令典。你身为宰相,却尸位素餐,无所事事,所以才有今日之败。”说罢,把手中酒具向徐孝嗣脸上扔去,骂道:“你枉为宰相,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我临死也要让你做一个破面之鬼!”

  徐孝嗣辩解道:“始安王萧遥光起事时,我想响应,便和尊叔商量,但尊叔不同意。假若尊叔赞同,岂有今日之恨!”

  沈昭略见他说出这些话来,抬眼看了看叔父,也便低头不语。

  过了一会儿,沈文季叔侄二人药力发作,倒地死去。那徐孝嗣酒量甚大,喝了一斗多药酒,才慢慢死去。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10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12) 
作者 : 张惠成 



  事后,萧宝卷又派人去杀他们的家属。徐孝嗣的两个儿子都是驸马,也没能幸免。沈昭略的弟弟沈昭光事前得到消息,家人劝他逃走,他不忍心舍弃老母独自逃走,拉着母亲的手悲泣不止,终于被杀。沈昭略的侄子沈昙亮已经逃出虎口,听说沈昭光被杀,仰天叹道:“家门屠戮殆尽,我何以独生!”也刎颈而死。

  萧宝卷杀死“六贵”,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各自都在寻找自全之策。太尉、江州刺史陈显达首先起兵反抗。

  陈显达在高、武二帝时就是有名的将领,多次立有大功,因此官职不断升迁。他为人谦厚有智计,自以为出身低微,每次升官都面有愧惧之色。他经常告诫子女说:“我本意并不及此,你们出外不要招摇!”但家族豪富之后,他的几个儿子仍免不了富贵子弟的纨绔之气,经常与一些人在一起比牛赛马,竞相奢侈。他知道后很生气,对他们说:“这些事都是王、谢等世家子弟干的,你们不能这样做!”他把麈尾、蝇拂一类东西都搜出来烧了。

  齐明帝即位后,大杀高、武子孙。陈显达身为高、武旧将,内怀畏惧,更加谨慎小心。他经常乘坐破旧牛车,随从也只用一些羸弱之人。有一次,齐明帝设宴款待众臣,他乘酒向齐明帝借枕头休息。枕头拿来后,他抚摸着枕头说:“臣年已老,富贵已足,再无所求。请陛下将这个枕头赏赐给我,作为枕尸之用。”齐明帝闻言大惊,忙对左右侍从说道:“陈老将军喝醉了,快扶他下去休息。”

  这次宴会以后,陈显达以年老体衰为由,请求齐明帝准予致仕(周礼:大夫七十而致仕。即退休),齐明帝没有批准。

  王敬则起事时,陈显达正受命和北魏作战。始安王萧遥光担心他响应王敬则,建议齐明帝将他追还建康。王敬则叛乱很快被平定,齐明帝也就没有调回陈显达。陈显达得知这一消息,更加忧惧,以至患病。他想尽早结束这种忧心忡忡的日子,也不令医生诊治,以求一死百了。不料,疾病竟不治自愈。

  萧宝卷即位,日以屠戮大臣为事。陈显达更不愿意返回建康。不久,萧宝卷任命他为江州刺史。陈显达闻讯,心中甚为高兴。

  徐孝嗣等人被杀后,人们纷纷传言萧宝卷要派兵袭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西南)。陈显达闻讯,决定先发制人。这一年十一月十五日,陈显达举兵讨伐萧宝卷。又发布文告,列举萧宝卷的罪恶,同时拥立建安王萧宝寅(萧宝卷的六弟)为帝。接着,陈显达挥师东下,在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北)打败禁军将领胡松,迅速进军落松岗(今江苏南京市内)一带。萧宝卷十分惊慌,急调各路兵马保卫建康。

  十二月十三日夜,两军会战于建康城外。陈显达身先士卒,几次击败官军的进攻。后来,官军的援军陆续赶到,陈显达战败后策马逃走,被人追杀于乌榜村(今江苏南京市内),时年七十七岁。不久,萧宝卷又杀了他的全家。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11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13) 
作者 : 张惠成 



   豫州刺史裴叔业本是齐明帝故吏,一直镇守寿阳(今安徽寿县)。此地处于齐魏抗争的前线,乃是北方重镇。萧宝卷即位后,下令让他改镇迁藩,任南兖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北)刺史。裴叔业见萧宝卷接连诛杀大臣,不愿迁至建康附近,婉言拒绝。朝廷怀疑其有异志,裴叔业也屡次派人去建康探听消息。他的侄子裴植、裴扬原在京城任职,惧祸逃往寿阳。他们认为朝廷一定会派人掩袭寿阳,请裴叔业早作准备。裴叔业听了更为忧惧。这时,有人向萧宝卷献计,认为寿阳地处边镇,若把裴叔业逼急了,他便会把魏军引来相助,朝廷鞭长莫及,力不能制。为了稳住裴叔业,萧宝卷派人向他宣布自己的旨意,允许他继续留驻寿阳。但裴叔业仍心存畏惧,他的两个侄子也仍然劝他早些拿定主意。

  后来,裴叔业派亲信马文范到襄阳,向萧衍询问何以自安之计。他在信中对萧衍说:“主上昏庸嗜杀。朝廷重臣已被诛戮殆尽。如果不早日为计,你我亦恐难以幸免。不如降魏,尚不失封爵之赏。”

  萧衍回信说:“主上昏虐,群小用事,日夜耽乐,岂有远图?将军切莫自寻烦恼,徒伤贵体。当今之计,最好是将家属送还京师,以安昏君之心。如若朝廷再行相逼,我等二人同心协力,饮马长江,则天下之事,可一举而定。如若降魏,魏廷必然派人到寿阳镇守,另封河北一州以待将军。如果这样,则将军南归之道绝矣!”

  裴、萧二人,一问一答,二人之志向,已跃然纸上。史家认为,此时萧衍已萌代齐之心。

  裴叔业得到萧衍的回信以后,仍然迟疑不决。最后,他决定双管齐下,一面派其子裴芬之返回建康为质,一面写信给北魏豫州刺史薛真度,询问降魏事宜。薛真度回信劝其早降,说:“如若将军等到事情紧迫时才来投降,则功微赏薄矣。”从此,两人书信不断。

  此时,裴叔业欲叛齐降魏的消息已传遍建康。裴芬之惧祸,单骑逃回寿阳。裴叔业见爱子归来,再无后顾之忧,便决心降魏。永元二年(500年)正月,他派裴芬之等赴洛阳呈送降表。北魏宣武帝派兵进驻寿阳,并把裴植等人北迁洛阳(裴叔业降魏后不久便死去)。从此,萧齐失去了这个北方重镇。

  

  三 屈死的尚书令

  

  裴叔业降魏后,北魏宣武帝乘机派骁骑大将军彭城王元勰、车骑将军王肃率十万大军奔赴寿阳,大举伐齐。萧宝卷闻讯大惊,急调平西将军崔慧景从水路进攻寿阳,又令卫尉萧懿为豫州刺史,从陆路进攻寿阳,企图夺回这一北方重镇。

  崔慧景历仕高帝、武帝、明帝三朝,是萧齐战功卓著的一员老将。萧宝卷即位后,日以屠戮为事,朝廷旧臣被诛杀殆尽。在这种情况下,崔慧景自以年高位重,每日忧惧不安,渐生反叛之心。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