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2031阅读
  • 170回复

《天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96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辅臣难当 顾命反成夺命(7) 
作者 : 张惠成 



  萧衍道:“我在荆州多年,对那里的情况了解不少。依我看,随王虽有美名,其实乃是庸劣之人。他手下并无智谋之士,所依仗的不过司马垣历生、武陵太守卞白龙二人。这两个人都是唯利是图之人,如果封他们以高官显职,他们必然离开随王,另谋高就。至于随王,只需一封书简,便可召至建康。他离开了荆州,不就是明公的俎上鱼肉么?”

  萧鸾又道:“会稽太守王敬则,乃是高帝旧臣。此人功劳卓著,骁勇无敌,恐不为我用,亦为我所忌。”

  萧衍道:“此人本是草野村夫,适逢乱世,忝至大位,并无深谋远虑。对付这样的人,只要多给玉帛,穷其富贵,多选美女,以娱其心,当可无事。”

  萧鸾道:“我也是这个意思。”

  后来,萧鸾依计而行,征垣历生为太子左卫率、卞白龙为游击将军,二人果然离开了随王。接着,萧鸾又召随王萧子隆至建康,找个借口杀掉了他。王敬则见萧鸾对自己赏赐丰厚,而且自己已年过花甲,也就不愿多事,在萧鸾诛戮高武子孙的过程中没有什么举动。

  豫州刺史崔慧景探知了萧鸾的计谋。他觉得自己是高武旧将,萧鸾行废立之事,恐怕对自己不利,于是打算投奔北魏。

  萧鸾闻讯后,以萧衍为宁朔将军,令他镇守寿阳(今安徽寿县)。对外声称是防御北魏,实际上是暗中监视崔慧景。

  崔慧景见朝廷怀疑自己,心中畏惧,于是身穿白服,亲自出城迎接萧衍。萧衍见他如此恭顺,便把他邀至帐内,好言劝慰一番,又设宴款待。席间,宾主杯觥交错,两情欢恰。许久,方尽欢而散。崔慧景千恩万谢,告辞回城。

  客人走后,部下房伯玉、徐玄庆对萧衍说:“崔慧景反迹已经败露。对此叛逆之臣,应当加以治罪。我等武将,譬如猎鹰,只要将军一声令下,便会冲上前去,将其制服。将军为何放他回城,养虎遗患?”

  萧衍笑道:“此时的崔慧景犹如我们掌中的婴儿,制服他太容易了。但是,他今天如此恭顺,我实在不忍心将他治罪。再说,人家是来做客的,在酒席上将其拿下,传出去我们的名声也不好听。我估计,从今以后,崔将军不会再这样桀骜不逊了。”

  果然,时间过了不久,崔慧景便写密信给萧鸾,完全支持他的废立之事。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97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辅臣难当 顾命反成夺命(8) 
作者 : 张惠成 



   卫尉、衡阳公萧谌,是齐武帝的族弟。齐武帝当太子时,他便是齐武帝的心腹。齐武帝即位后,任命他为步兵校尉、南兰陵太守,甚为信任。机密大事,常与他商量。临汝侯萧坦之,也是齐武帝的族弟,他曾任东宫直阁,以办事勤勉深受文惠太子信任。萧昭业即位后,因为二人是祖、父两代的亲信,所以对他们颇为信任,让他们在宫中宿卫。每当萧谌请假外出时,萧昭业便不安心,甚至达到通宵不寐的地步。至于萧坦之,萧昭业也不让他离开自己左右,微服出游时也带着他。萧坦之可以自由出入后宫。萧昭业喝醉酒时,常常赤裸着身子。每当这种情况,萧坦之总是尽心服侍,婉言安慰。

  萧谌、萧坦之服侍萧家祖孙三代,倍受信任,对萧昭业本无二心。但是,萧昭业轻薄无行,日甚一日,二人百般劝说无效,知道此人难以长久。他们怕将来一旦有变,殃及自己,于是,改变主意,又去投奔萧鸾,充当他的耳目。对于二萧的这些变化,萧昭业竟一无所知。

  齐制,诸王出镇地方,由朝廷派典签辅佐。典签多由皇帝亲信担任,名为典领文书,实则监视诸王。因其权力甚大,遂有签帅之称。典签代替诸王批阅公事,甚至照顾诸王的饮食起居。因此,典签的职位虽低,实权却很重。刺史向中央呈奏公事,必须取得典签的副署才有效。有些典签,一年要回京城好几次,秘密汇报刺史、郡守和州内僚佐的好坏,以供帝王进退黜陟的参考。这样,上自刺史,下至僚佐,都不得不巴结典签。如若不然,便要倒霉。武陵王萧晔(齐高帝第五子)出为江州刺史,因对典签赵渥之不甚恭敬,到任百余天便被赵渥之诬告,齐武帝当即将其免职。南海王萧子罕(齐武帝第十一子)奉命戍守琅琊,想去东堂游玩,典签江秀不同意,他也只好不去。后来,萧子罕回京时,哭着对他的母亲说:“儿身为亲王,想移动五步都不行,这和囚犯有什么两样”西阳王萧子明(齐武帝第十子)去探望侍读鲍巽的病,想带几本书送给他,典签吴修之不同意,也只好不送。从这几个事例可以看出典签权力之大。当时,萧谌、萧坦之手握兵权,又为皇帝亲任,中外忌惮。他们秉承萧鸾旨意,密令诸王典签,让他们约束诸王,不许诸王同外界交往。诸王典签慑于其权势,无不从命。这样,在外地的诸王都被控制起来了。

  萧鸾又将废立之谋告知尚书令王晏、丹阳尹徐孝嗣,二人都表示赞同。始兴内史萧季敞、南阳太守萧颖基也表示支持萧鸾。萧谌命二人率军奔赴建康,想借其势力举事。萧鸾怕日久生变,让萧坦之转告萧谌赶快举事。萧坦之对萧谌说:“废立天子,古今大事,岂能迟疑?听说皇帝的亲信曹道刚、朱隆之等人已经侦知到我们的行踪,正欲起兵。你明天若不举事,恐怕就来不及了。弟有百岁老母,岂能坐听祸败!”萧谌听他一说,决定马上举事。

   建武元年(494年)七月二十日,萧鸾发动政变。他先派萧谌进宫,诛杀萧昭业亲信直阁将军曹道刚、中书舍人朱隆之等人。接着,自己率兵自尚书省进入云龙门,王晏、徐孝嗣、萧坦之等紧随其后入宫。尽管准备充分,党羽众多,但事到临头,萧鸾也不免有些心慌。刚刚进入云龙门的时候,他竟然接连三次把鞋子弄掉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98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辅臣难当 顾命反成夺命(9) 
作者 : 张惠成 



  政变发生时,萧昭业正赤裸着身子在其父亲宠妃霍氏的房间里胡闹。听见外面的嘈杂声,他知道情况有变,急忙命令关闭内殿的所有门窗。可悲的是,直到此时,他还不知道萧谌参与了政变,还派人传萧谌前来救驾。

  不一会儿,萧谌率兵闯入寿昌殿(皇帝寝殿)。萧昭业急忙躲入爱妃徐氏的房间。他知道大势已去,便想拔剑自杀。但是,这位平时娇纵惯了的公子哥,怎么对自己也下不了手。他两手颤颤巍巍地向自己比划了几下,就是刺不进身体。他索性扔掉宝剑,又拿来一条丝帛,想上吊自杀。就在这当儿,叛乱的士兵闯了进来,把他拥了出去。

  萧谌刚闯入寿昌殿的时候,守卫寝殿的将士们都纷纷手执兵器,想进行抵抗。萧谌向他们喝道:“我率兵进宫,乃是擒拿叛逆之人,与你们无关。你们坚守岗位,不要轻举妄动!”宿卫将士们平时归萧谌管辖,对他颇为忌惮,见他这样说,也就相信了。这时,见萧谌等把皇帝绑架出来,知道发生了政变,他们便纷纷冲上前来抢救皇帝。可悲的是,此时萧昭业已经吓破了胆,竟然不发一言。将士们自觉无趣,又纷纷退了下来。

  萧谌等将萧昭业挟持出寿昌殿后,便把他杀了。萧昭业死时,年仅二十二岁。他的亲信弄臣,也被诛杀干净。

  萧鸾俘获萧昭业后,自觉出师无名,对以什么名义废掉皇帝,颇费斟酌。这时,徐孝嗣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伪造的太后命令,献给萧鸾。萧鸾接过伪诏,大喜过望。二十一日,萧鸾以太后的名义追废萧诏业为郁林王,迎立文惠太子次子新安王萧昭文为帝。萧鸾 以皇帝名义,封自己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都督、

  扬州刺史,晋爵宣城郡公。十月,又晋爵宣城王。从此,萧鸾独揽朝廷大权。

  萧昭文名为皇帝,实为傀儡,行动上没有丝毫自由,甚至饮食起居等生活小事,也要先报告萧鸾,得到准许后才能行动。有一天,他想吃蒸鱼,管理伙食的宦官竟然以没有宣城王的命令为借口,不给他吃。他也没有办法。

  经过几个月的充分准备,十月辛亥(初十)这一天,萧鸾以皇太后的名义,废萧昭文为海陵王。次日,萧鸾即皇帝位,改元建武,他就是齐明帝。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99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1) 
作者 : 张惠成 

  东昏失德亡天下

  ——— 萧衍起兵以梁代齐

  

  梁朝是南朝时期的第三个朝代,史称萧梁,它的建立者是萧衍。

   萧衍,字叔达,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生,梁太清三年(549年)死,活了八十六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长寿的皇帝。

  由于萧衍后来当了皇帝,成了“天之骄子”,“贵人自有异相”,他的出身也便被涂上了好多神秘的色彩。据说,萧衍生下来时样子就很奇特:两胯骈骨顶端高高隆起,舌头和右手上还有文字,身上不时发出神异的光彩……这当然是骗人的鬼话,不足为信。是萧衍的杜撰?还是无聊文人的帮闲?不得而知。其实,这也不是萧衍的发明创造。在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每个朝代都在制造着神话,编织着谎言。相传:尧眉八采,虞舜重瞳,黄帝龙须,伏羲马口,刘备双臂过膝,杨坚遍体龙鳞……总之是帝王自有异相,不然怎么能君临天下呢?中国古代的悲剧是,善良的人们只知对皇帝顶礼膜拜,把宫廷看得无比神圣。其实,宫廷绝不是圣洁的殿堂,皇帝也不是天之骄子,宫廷里到处充满着血腥、污秽和阴谋。

  古代创业之君,在血腥厮杀中登上帝位以后,为了抬高门第,总要找个名人当祖宗。萧衍没有那么幸运,姓萧的祖上没出过皇帝,不得已只好退而求其次,把汉高祖的第一功臣、丞相萧何当作自己的祖先。不过,萧衍和萧齐皇族却是同宗。其父萧顺之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族弟,他们都是东晋淮阴县令萧整的后代。

  

  

  

  

  一 荒唐的小皇帝

  

  永泰元年(498年)七月。

  已经半个多月没下雨了,持续的高温令人难以忍受。

  蓦地,几声云板响过。皇宫里传来一片哭声,卧病近一个月的齐明帝晏驾了。太子萧宝卷继位,史称东昏侯。

  萧宝卷本是齐明帝的第二个儿子,按照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次子本没有当皇帝的资格,但由于萧宝卷的哥哥萧宝义从小废疾,不能出入人群之中,因此才有了他当皇帝的机会。

  政治,有时很严肃很残酷,有时也很滑稽很幽默,好像一场精彩的滑稽戏,令人忍俊不住。由于偶然的机会,使萧宝卷这个不成材的人物当上了皇帝,演出了一场又一场让人可气又可笑的闹剧。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00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2) 
作者 : 张惠成 



  萧宝卷在位时间只有三年零五个月。但在这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却做尽了一个皇帝所能做的坏事,其荒诞残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使他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坏的小皇帝之一。他的倒行逆施,更加激化了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也为萧梁代齐带来了可乘之机。

  萧宝卷当太子的时候,就是一个只好玩不好读书的人。起初,齐明帝很为他担忧。始安王萧遥光(齐明帝侄)劝齐明帝说:“读书不过是士大夫为寻求官职所作的事,皇太子读书再好有什么用?粗识文字就可以了。”齐明帝觉得有理,从此也就不大过问萧宝卷读书的事了。

  齐明帝对高、武的子孙大肆诛戮,对自己的儿子却非常溺爱。他有时甚至教萧宝卷如何作假。有一次他让萧宝卷上表要求一日两次入朝,自己故意下诏不许。萧宝卷有父亲的纵容,结果连一日一入朝的礼节都不遵守了,两三天才上朝一次。萧宝卷既不读书,又不上朝,每天无所事事。为了打发这无聊的日子,他每天都和侍从们捉老鼠玩,常常是通宵达旦,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快乐的。对于萧宝卷的胡作非为,齐明帝并不严加管束。正是由于他的纵容,才养成了萧宝卷的荒诞残暴的性格,也给他的子侄们造成了无穷的祸患。

  齐明帝死时,萧宝卷十六岁。按照当时的礼法,天子死后要在太极殿中停尸三个月才能下葬。萧宝卷觉得时间太长了,影响他玩乐,齐明帝断气不久就要将其埋掉。大臣们以为这样做不合礼法,纷纷入朝谏诤,萧宝卷才勉强让停尸一个月。按照礼法,在守丧期间,他应该每天哭丧。但他借口喉痛,总是设法躲过去。有一次,一个名叫羊阐的老臣到灵堂吊唁,哭得十分悲痛,把帽子都哭掉了。萧宝卷见羊阐是个秃顶,觉得他的样子十分可笑,就在灵堂上大笑不止,并对身旁的官员说:“这个人多像一只秃鹫啊!”萧宝卷上台伊始,便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十分恶劣的印象。

  

  

  萧宝卷性格内向,很少说话。他不喜欢和大臣们接触,只愿意和亲信宦官及左右侍从们在一起胡闹。他非常喜欢骑马,整天和左右侍从在后堂骑马为乐。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他经常晚上玩耍,白天则用来睡觉。每天傍晚,他便命令打鼓奏乐,让侍从百余人在一起大呼小叫,并让乐师演奏一些外国乐器,常常一折腾便是通宵。王公大臣们早起入朝奏事,常常要到天黑时才能见到他的面。有时等上一整天,也见不到他的影子。即使是被召入问事,也常常是说不上几句话便被赶了出来。朝臣和地方官送来的公文奏折,常常被搁置一个多月也不处理。萧宝卷根本不把这些公文奏折当作一回事。有时高兴了拿起来随便翻翻,看完便信手扔在一边,到用的时候又找不到放在哪里。当时宫中侍从经常从御膳房拿一些鱼肉回家,用的包装纸全是公文奏折。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01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3) 
作者 : 张惠成 



  萧宝卷起初在宫中游玩,时间久了觉得皇宫太小,就又开始骑马外出。每次外出时,他都要刻意打扮一番,穿上如同前线将士一样的衣服,不论酷暑严冬,不论刮风下雨,都是如此。每次外出时,他腰间都要带上一瓶蜜水。骑马渴了,就从身上解下水瓶,一边休息,一边喝水,接着又骑马狂奔。他所用的马鞍全都要用锦绣丝绸缝制,穷工极巧。每次外出时,他都让五六十个宦官骑马相随,并从禁卫军中挑选出跑得快的人跟着跑,动不动就是几百人相随。萧宝卷每个月都要这样出游二十多次,而且方向不定,忽南忽北,忽东忽西。萧宝卷出游,又不允许任何人看到他。他每次出宫,都先行戒严。为了预防有人从门缝偷看,凡他经过的地方,都要清街清户。清街的时候,以打鼓为号,人们听到鼓声必须马上回避,如有违抗和惊驾者一律格杀勿论。所以,皇家卫队前驱的鼓声一响,平民就向四方逃命。当时从皇宫经东宫到郊外的一段路长达几十里,由于萧宝卷经常在这条路上行走,结果路旁百姓全被赶走。大路两旁还要挂上路幔,派人防守,号曰“屏除”,老百姓则称之为“长围”。路幔里陈设部伍羽仪,并有好几班乐队演奏外族音乐助兴。萧宝卷特别喜欢夜游。每次夜游,萧宝卷都是三四更天出宫。霎时间,鼓声动地,烛光冲天,卫士手执戟矛,清除道路。百姓从梦中惊醒,出奔躲避。偏又处处戒严,不能通行。男女老幼,左奔右跑,人心惶惶,哭号相应。那些家有孕妇或者婚丧大事的人家,如果被萧宝卷出游时撞上,遭遇可就太悲惨了。

  一次,建康郊外一个中年男子患病,家人带他到城中找一个名医诊治。行至中途,正遇上萧宝卷的出游队伍。卫士们如狼似虎,行人纷纷躲避逃命。病人行走不便,家人便把他暂时藏在河边。不料,还是被清道的士兵发现了。他们嫌病人晦气,便把他推进水里,用污泥盖了起来。病人哪经得起这番折腾,不久便断了气。家人回来时,连尸体也没找到。

  又有一次,萧宝卷出游途经沈公城时,听到路旁高障后传来一阵阵争吵声,便勒住马缰,喝问路旁的士兵:“何人在此喧哗?!”

  一个士兵上前回答:“陛下,此地有位民妇正值临产,其夫不肯让他离家,故此冲犯陛下。”

  萧宝卷听罢,冷笑一声便翻身下马。他径直走进房门,见床上果然躺着一个赤身裸体、等待分娩的产妇。此时,产妇正痛得满身大汗,叫声不止。她的丈夫听说皇帝驾到,不敢仰视,身体抖个不停。

  原来,此人三代单传,他盼子心切,但妻子一连五胎都是女儿。他深恐断了香火,对不起列祖列宗。这次妻子又身怀六甲,有经验的人都说此孕必是男孩无疑。他听了十分高兴。没想到今夜临盆,又赶上皇帝出游,请来的稳婆也吓跑了。正在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清街的士兵闯了进来,硬要将他的妻子拖走。他苦苦哀求士兵们手下留情,士兵们却死活不答应。正在这当儿,萧宝卷的大驾到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02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4) 
作者 : 张惠成 



  萧宝卷弄清事情原委,二话没说,便命令两个士兵跳上床,按住产妇的手脚,然后从腰间抽出宝剑,说道:“朕倒要看看你老婆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男是女!”

  说着,他用剑锋在产妇隆起的肚皮上一划。随着一声惨叫,鼓鼓的肚皮从上到下裂开一条尺多长的鲜血淋淋的口子,产妇当场毙命。士兵动手从产妇肚子里拖出婴儿,当场验示,结果是个女孩。

  萧宝卷见状,哈哈大笑,对面色如土的丈夫说道:“你命该无子,强求也没有用,还是老老实实地当你的丈人去吧。”说罢,扬长而去。

  萧宝卷不仅对普通百姓残暴无比,连为其效力的官吏也不放过。魏兴太守王敬宾因病死在家中,正办丧事时,遇萧宝卷出游。家人全被赶走。等到家人返回,尸体早已被老鼠咬得残破不全。长秋卿王儇病危,因其家正处在萧宝卷出游经过的街道上,也不许在家中停留。有病的人经不起折腾,结果死在路上。丹阳尹王志被驱逐出户,无处可去,在建康城外的一个酒店里孤坐了半宿,身感风寒,几天后不治而死。可怜这些人为萧家天下奔劳半生,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

  萧宝卷特别喜欢打猎,仅建康周边就有射雉场二百九十六处(南朝都城建康附近多雉,故君主多以射雉为猎)。每次打猎,都动用大批军队,封锁道路,驱散行人,更不许百姓擅入猎场一步,违者格杀勿论。因此,他每次出猎,对老百姓都是一场灾难。

  这天,萧宝卷率领大队人马来到离城百余里的蒋山之下。此处古树参天,野草丛生,是萧宝卷最喜欢的射雉场。山腰丛林深处有座古刹,名叫“定林寺”。萧宝卷每次围猎都要在这里休息。

  萧宝卷来到定林寺附近,正欲翻身下马,突然听到草丛深处传来一阵声响。他以为草丛中隐伏着野雉,连忙弯弓搭箭,瞄准响动处。不料,草丛中却颤巍巍站起一个老和尚。只见他步履艰难地一步步挪出草丛,跪倒路旁,连呼:“贫僧冒犯陛下,罪该万死!”

  原来,这位老僧是定林寺里的一个和尚,已生病卧床多日。刚才,蒋山下传来阵阵鼓声,知道皇帝要来此处围猎,吓得众僧争先恐后逃出山门。老僧病体虚弱,行动不便,刚挪出山门,便听到人喊马嘶,知道皇上驾到,只好忍痛滚到路旁草丛中躲藏起来。

  萧宝卷兴致正浓,满望此箭射去,必有所获。却不料草丛中钻出一个秃头和尚,顿时火冒三丈,不由分说,便命士兵们将这个老和尚绑在一棵树上。然后命士兵们退到数十步外,备好弓箭,要把老和尚射死。左右侍从劝他饶了这个老和尚。他说:“这哪里是人,分明是一条獐鹿,难道你们打猎时见到野兽不杀吗?”说罢,将手一挥,喝道:“放箭!”

  霎时间,乱箭齐发,飞蝗似地直奔老和尚。不一会儿,数十支箭便密密麻麻地钉在老和尚的身上。可怜一个得道高僧,就这样死于非命。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03楼 发表于: 2007-11-10
第三部分
东昏失德亡天下(5) 
作者 : 张惠成 



  萧宝卷当太子的时候,曾看上一个名叫俞尼子的艺妓。此女虽出身市井,但姿色过人,所以王孙公子纷纷趋之若鹜。会稽太守王敬则虽然年近花甲,却仍愿寻花问柳,就花重金把她买去,金屋藏娇,作为自己的妾侍。后来王敬则谋反被杀,此女又流入青楼,依旧做那依栏卖笑的勾当。她既做过王敬则的宠妾,又曾隐身青楼,自然练就一身在男人面前勾魂摄魄的本领。萧宝卷久闻其名,只是碍于太子的身份,不敢到那烟花柳巷之中求欢。老父死后,萧宝卷当了皇帝,再也没有顾忌,便把那青楼女子招入宫中。这女子进宫后,施展手段,没有几天就把萧宝卷迷住了。萧宝卷相见恨晚,宠爱有加,时刻都离不了她,很快就进封她为贵妃。当年,宋文帝在位三十年,有一个潘姓妃子很受宠爱。为了讨个吉利,萧宝卷也把自己的宠妃改姓潘氏,潘妃的父亲俞宝庆本是个市井小人,此时一步登天,成为皇上的岳丈。他得意之余,竟然把自己的姓氏也改了。从此便唤作潘宝庆。

   出身烟花柳巷的潘贵妃,既被皇上宠幸,便任意挥霍,无所顾忌。她要披珠衫,盖金丝被,宫内器皿全要换成金垠,宫殿庭院统铺金毡,萧宝卷全都慨然答应。

   潘贵妃过生日时,令人打制了一副琥珀钏(手镯),竟然耗费一百七十万钱!

   每逢出游,潘贵妃喜欢路旁绿树成荫,青草盖地。萧宝卷便命令百姓于出游前在路旁植树栽草。尽管过后必死,亦不厌其烦,在所不惜。有时树木不够,便向老百姓强行征取,看到树便拔,甚至毁墙拆屋,运送树木。

   依仗萧宝卷的宠爱,潘贵妃俨然成为宫廷里至高无上的主子,到后来连萧宝卷都有些惧怕她。太子生母黄贵妃去世了,萧宝卷就让潘贵妃养育太子,潘贵妃的女孩死了,萧宝卷亲自为她发丧,礼仪比为自己的父亲发丧还隆重。他每次到潘贵妃娘家去,都要亲自打水做饭,就像普通的家人一样。他每次出游时,又常让潘贵妃乘坐轿子,自己则骑马跟随其后。他为了讨潘贵妃喜欢,还把阅武堂改名为芳乐苑,并在里面按京城市场的样子建造店铺,整天扮作商人的样子做生意。他让潘贵妃任市令,自己作她的副手,遇有争执,则让潘贵妃裁判。还在苑中开渠引水,在岸边设立店铺,自己卖肉,让潘贵妃卖酒。当时民谣唱道:“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对宫中的丑态加以辛辣的讽刺。

  潘贵妃恃宠而骄。萧宝卷每有过失,她便加以杖打。对此,萧宝卷竟甘心忍受。为使自己不致被打得太重,他下令将宫中竹杖全部藏起,只留一些荆条供潘贵妃使用。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