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6736阅读
  • 34回复

辛集特产"束鹿窖"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02
ciiI{T[Z  
V>,=%r4f  
厂里采用的是纯净水罐装酿造,酒体口感  甘甜  纯净 柔和 T_=WX_h $  
9=3DYCk/  
束鹿窖酒是辛集的特产,也是辛集的历史名酒,束鹿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酿酒文化。 &e;Qabwxva  
  辛集原名束鹿,根据<束鹿县志>唐天宝十五年,改鹿城为束鹿县,相传因束安禄山而得名。自此直到近代名称均未改变。入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胡乱划分区治,束鹿县几经分和,最后于1986年彻底改为辛集市。束鹿有两件事在历史上是足以称道的。其一,辛集皮毛素有甲天下之称,皮毛业始于明、盛于清,“夜不闭户,日进斗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其二便是辛集的酿酒行业。 EG|dN(qh  
  束鹿酒业是河北省唯一写入冀商百年辉煌商史的酒业传奇.河北省政府这几年大力挖掘冀商文化,把冀商的辉煌商史推向全国,更多的中国人也从熟知的晋商,徽商,浙商中知道了曾经的冀商也是非常了不起,在历史中的所做所为及影响一点也不比其它商派差.冀商的辉煌中束鹿人创造了两件事迹.一是始于明清的皮毛业,二是束鹿酒业. % @+j@i`&  
       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1年),有三个束鹿人推着小木轮车到湖北省武汉三镇卖毡条,之后用卖毡条的钱做本钱,在武汉开了香油坊,由于手艺高超又会做买卖,他们很快就赚了许多钱。手里的钱多了胆子就更大了,他们开起了北直烧锅造酒。因为薄利多销,准斤足两,他们在武汉三镇站住了脚跟。后来,他们分成了三股,分别叫“老天成”酒店(店址在汉口老官庙),“老大成”酒店(店址在汉口石码头),“李大有”酒店(店址在汉口关圣祠)。 从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期间,束鹿酒业在武汉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保持着前进态势,并出现了酒店多、槽房多、产酒量大,酒的质量好、销路广、声誉高等特点。中华民国成立那年(1912年),武汉已经有四五十家束鹿人开办的酒店。最盛时仅武汉就有一万多束鹿人从事烧酒酿造和经营酒店,并延长江中下游之九江、长沙、安庆、芜湖、上海等地设大批分号,世遂有“束鹿酒业半条江,醇厚甘甜好佳酿”之称。束鹿人首创用玻璃瓶装酒,一瓶一斤,携带方便。束鹿人酿造的“汉汾酒”更是千古名醉,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后来的武汉市酒厂也是在老天成的基础下建的.武汉现在的名酒"黄鹤楼"酒按历史的渊源来说,还是辛集人酿造的. i%i />;DF  
  新中国建国后,1952年国家对酒实行专卖制度.民营酒厂也都被迫关闭.在武汉等地经商的束鹿人受迫害纷纷返回故里,酿酒工艺从此也就散落于民间。80年代时,束鹿县酒厂找了些人出过鹿州大曲(束鹿白).,当时也远销内蒙,东北三省,甘肃一带,算是畅销的好酒,可惜在当时的公有制下没有坚持下来. <F(2D<d{;)  
       今天在河北省政府大力支持冀商历史文化宣传与传承的前提下,酒厂聘请来民间酒师,结合了束鹿传统酿造技法与现代科学工艺,生产出新品"束鹿窖"酒系列.它酒质甘甜,纯净,柔和,与身俱来的荣耀将在冀酒文化发展与传播中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YURMXbj  
[ 此帖被hanyan在2012-07-02 13:47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7-02
听楼主一说,可长见识了。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7-02
学习了,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7-02
回  1楼(不老石)的帖子
第1楼不老石于2012-07-02 14:41发表的:
听楼主一说,可长见识了。
不是我拆台,这几年出的酒,口感越来越差,特供也就那样,同价位的酒里没有任何优势,纯属个人感觉…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2-07-02
辛集酒厂努力好好做吧,这两年相对来说进步了不少了.辛集的酒厂出的还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也感谢国家对食品卫生抓得紧.质量上比以前强多了.不像晋县,藁城那边小酒厂过去尽出假酒,一到过年过节全跑到河北一集来卖了.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7-02
做出质量来再说!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7-02
持观望态度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7-02
酒要好,水得先跟上。没有好水源,光讲窖藏和工艺,有点力不从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