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2852阅读
  • 77回复

《间书》—中国古代第一间谍奇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神明变化以用间 
作者 : 杨易唯 

  第三节 神明变化以用间

  

  卫公论间,又有间亲、间能、间助、间邻、间左右诸间法。

  

  方今于间能、间助、间邻诸间法,正可神明变化而用之。

  

  古人间邻之法,师其意而变通之,大可用于今。读古人兵书,不必泥其词而刻舟求剑,贵神明而变通之也。

  

  李卫公提出了用间的五种方法:离间对方与其亲属的关系;离间对方与其有作为之人的关系;离间对方首领认为的助手、合作者、协从者的关系;离间对方与其友好邻邦的关系;离间对方首领与其部下、左右侍者的关系的间谍活动方法。

  

  间能、间助、间邻等方法,可谓是神秘莫测、变幻多端的用间方法。

  

  古人提出的间邻之法,我们要学习领会此法的真正含义,从中变通,就可以用于当下。读古人的兵书,不要拘泥于字面意思,刻舟求剑,而是要重视学习其神妙莫测的精髓,从中求得变通。

  

  李卫公,即李靖,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位富有作战和指挥经验的名将。所著《李卫公兵法》也是古代一部兵书,采用问答形式记录成书。他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形象比喻来说明:成功的间谍活动,尤其是瓦解敌方上层的高级间谍活动总是和对方的政治状况紧密相连的。间谍活动仅仅是一种手段,既不可以轻视它,也不可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法宝。间谍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与使用间谍的统治集团的政治状况、道德水准、指挥艺术等都有极大的关系。这种把间谍活动的成败与政治相联系和统一起来的思想认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十分深刻的,这一间谍理论,不仅对古代,而且对现代的间谍情报战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间书》的作者朱逢甲在自己的著作中根据《李卫公兵法》中对于间谍活动方法的精辟论述,总结了用间的六大基本方法,并指出用间的根本原则在于变通,在于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变化以用间。

  

  

  (一)间亲

  

  间亲,若秦间之于信陵是也。

  

  间亲,是离间对方与其亲属关系或亲密朋友的一种间谍活动方法,就像秦国间谍离间信陵君与魏王的关系一样。

  

  在斗争中,作战双方往往并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得到了亲人或朋友的支持。所以己方可以用计谋或者利益来离间对方亲人或朋友的关系,利用枕边之言,或是散布谣言,让其反目,使得对方无暇他顾或者能力削弱,我方就能乘虚而入,取得胜利。这种方法不仅在战争中多有使用,而且在宫廷的政治斗争中、争权夺势的利益分配中也屡见不鲜。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信陵君郁郁而终 
作者 : 杨易唯 

  【智谋故事一】信陵君郁郁而终

  

  春秋战国时期,魏公子信陵君足智多谋,门客众多,威震天下。他曾多次率兵打败强大的秦国,秦王对他很是头疼,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秦王手下的一个谋臣给他出了个主意:晋鄙被信陵君窃去兵符而遭杀身之祸,他的手下怀恨在心,一直想伺机报复,何不借刀杀人呢?秦王对这一计谋很满意,于是派间谍带上黄金万两到魏国活动。

  

  秦王的间谍到了魏国以后,千辛万苦才找到了晋鄙当年的手下,故意旧事重提,激起了晋鄙手下对信陵君的愤恨,并发誓一定要寻找机会为晋鄙将军报仇。间谍一听此话,正中下怀,于是假意同情了一番,然后说:“现在机会来了。只要你把以前晋将军的门客找到并聚拢起来,有机会就在魏王面前诋毁信陵君,那么不用你们亲自动手,信陵君也不会有好结果。”说完就拿出一些黄金来,让这些人作为活动的经费。

  

  从此,魏王就不断地听到一些人对他说:“信陵君在外流亡了数十年,现在做了魏国的大将军,各国诸侯将士都十分敬畏他,知道他的名气,却没有人听说过魏王您。信陵君一定想趁这个机会称王。我们还听说,各国诸侯都害怕他的声威,正打算一起拥立他为王呢。”

  

  魏王听了这些谗言尽管表面上沉默不语,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感到信陵君的存在已危及自己的地位。

  

  不久,秦王手下又给秦王出了一个主意,让秦王派人去祝贺信陵君。

  

  于是这天,信陵君府上来了一群打着秦王旗号的人,他们带了一堆十分贵重的礼物,一见到信陵君,他们就齐声贺道:“恭喜您,公子已经要做魏王了吧!”

  

  信陵君听见这话就呆住了,心想这些人来者不善,其中必有阴谋。于是信陵君怒声喝走了这些人,拒收他们送来的礼物。

  

  然而与此同时,晋鄙的门客变本加厉,他们造的谣言每一天都传到魏王的耳朵里。魏王无法无动于衷,他渐渐地被迷惑,真的开始怀疑起信陵君来了。最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要除掉这个心腹之患。他坚决地撤去了信陵君的军队统帅职务,让他人取而代之。

  

  至此信陵君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十分不妙,随时都有被砍头的危险。他决定从此明哲保身。卸下大将军一职后,信陵君闭门谢客,对国家的政治活动也不介入,每天混迹于门客之中,消磨时光。美女美酒成了陪伴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过度的饮酒消磨了魏公子的意志,也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四年后,信陵君就因喝酒过多而死。

  

  信陵君的死对秦王来说是个喜讯。秦王没了后顾之忧,便立即进攻魏国,连续夺取了二十座城池。魏国受到巨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衰落了下去。

  

  秦国对魏国的胜利就在于他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秦王畏惧信陵君的威名,想办法除掉他,用晋鄙的门客离间信陵君和魏王,使信陵君不被重用,这就除去了攻打魏国道路上最大的障碍。而魏王耳边尽是谣言,日久天长,便轻信了这些谣言,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导致了错误的决断,痛失信陵君,最后遭到了灭顶之灾。对敌方功高之人进行反间是秦国惯用的伎俩。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骊姬设计害太子(1) 
作者 : 杨易唯 

  【智谋故事二】骊姬设计害太子

  

  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献公有一美妾名叫骊姬,她相貌美丽,却工于心计,深受献公的宠爱,不久就被立为夫人。后来献公还打算废掉世子申生,封骊姬的儿子奚齐为世子。他把这个想法向骊姬说后,骊姬心中暗喜,但转念一想,无故废掉世子,群臣必定不服,而且申生与献公的庶子重耳、夷吾关系很好,恐怕他们会从中作梗。于是她便假意劝阻献公说:“申生贤而无罪,不可无故废掉。如果您是因为我的缘故想要废掉申生,那么臣妾宁死也不答应。”献公听了此话后深感骊姬贤惠又明理。

  

  骊姬话虽如此说,暗地里却算计着废立大事,与她私通的一个优人献计说:“应该先把申生、重耳和夷吾弄到外地去,可以以封疆为名,让他们远离国都。此事应由主上最信任的大臣说出口,才能成功。夫人不如拿出重金贿赂梁五和东关五两位大人,那么此事必成。”骊姬于是按计行事,收买了梁五和东关五两位大臣。果然献公不久就派世子出镇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重耳和夷吾也分别被派到外地出镇去了。

  

  骊姬接下来便是找借口陷害势单力薄的申生。但是申生为人忠诚正义,又屡建战功,骊姬一时竟找不到把柄。于是她又用以退为进的伎俩,表面上赞扬世子,实际却暗含诽谤。

  

  这天夜晚,骊姬伏枕低泣,献公慌忙询问,骊姬只是抽泣。献公再三逼问,最后她才收泪说道:“妾之所以哭泣,是怕侍奉君上您的日子不长久了啊!”

  

  献公问:“何出此不祥之言?”

  

  骊姬回答说:“我听说世子在曲沃,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多实惠,人民都非常拥戴他。但是他这样做,是针对贱妾我啊!我听闻世子说我迷惑君上,国家必乱,这话满朝皆知,只有君上您不知道啊!世子莫非是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祸及君上,不如干脆杀了我以谢世子,这样才能阻止他的阴谋,不要因为我而让百姓受难!”

  

  然而知子莫若父,献公了解世子的为人,说世子谋逆,他不大相信,说:“申生对百姓都很爱护,难道对父亲反而不仁吗?”

  

  骊姬说:“但是我听说,位高之人和普通人对于仁的理解是不同的,普通人都以亲爱为仁,而位高之人是以利国为仁。只要对国家有利,对亲人还有什么仁义可讲呢?!”

  

  听了骊姬的话,晋献公猛然一惊,披衣起坐,越想越觉得有道理。骊姬见晋献公已被自己的话说动,便进一步火上浇油,说:“您何不称自己年老,把国家交给申生呢?他得到了满足,或许会放我们一条生路。”

  

  晋献公显然不愿意这样做。他决定惩治一下申生,但又找不到借口。骊姬见时机成熟,便献计说:“赤狄皋落氏屡次侵犯我国,不如让申生带兵讨伐,如果战败归来,就有借口处治他了。如果他打了胜仗,说明他的确是人心所归,他功高自恃,必有异谋,那时再惩罚他,国人必定心服口服。”晋献公觉得这主意果然高明,便传令让申生领兵讨伐皋落氏。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骊姬设计害太子(2) 
作者 : 杨易唯 



  世子之傅里克进言阻止,但晋献公执意要派申生讨伐皋落氏。里克听晋献公说话的语气便明白献公已经不信任申生了,便告诉了狐突,狐突料到申生必有危险,便派人送信给他叫他不要出战,赶快逃走。可申生生性忠孝,不愿违抗父亲的命令,毅然出征,结果大胜而归。之后也无异心,晋献公仍是找不到借口惩治申生。

  

  这时狐突预料到国将出乱,便假装身患重病,闭门不出。

  

  与此同时,骊姬又派人向大臣里克说明利害,里克知道骊姬深受国君宠爱,为免引火烧身,便假装坠车伤足,不再上朝。

  

  这下骊姬就不用担心改立世子会遭到大臣们反对了,她开始走最后一步棋,帮晋献公下定杀世子之心。这天她让晋献公召申生回朝一见。骊姬设宴款待申生,夜里却对流着眼泪对献公说:“我好心礼待太子,设宴款待他,谁知他竟调戏我,要拉我的手,我坚决拒绝,才避免受辱。您若不信,明日我与太子同游花园,您可躲在台上亲自察看。”

  

  第二天,骊姬先把蜜涂在头发上,然后招申生到园中同游。蜂蝶闻到蜜味,便围着骊姬的发髻乱飞,骊姬便让世子帮她驱赶蜂蝶。申生便从后面用袖驱赶,献公远远望见,以为申生真有调戏之事,大怒,便想抓住申生处死。骊姬连忙劝阻说:“我把世子招来,使他被杀,就等于我杀了他。而且宫中暧昧之事,不可传扬,先忍一下吧!”于是献公便让申生回了曲沃,暗中派人察访申生的罪过。

  

  几天后,骊姬派人告诉申生:“我梦见你母亲齐姜诉苦,说没有饭吃,你赶快祭奠一下吧。”申生果然祭祀其母,派人向献公呈送胙肉,骊姬向酒肉中下了毒。当骊姬把申生送的酒肉拿给献公时,献公拿起酒就想喝,骊姬拦住她说:“从外面送来的食物,都应该先试一下。”于是把酒洒在地上,冒了许多泡,又把肉丢给狗吃,狗立即就死了。骊姬还假装不信,召来一名小内侍,强迫他吃酒肉,结果七窍流血而死。直到这时,骊姬才佯装大惊失色,呼天抢地地说:“天啊!国家本来就是世子的,君主已老,难道就不能等几天吗?非要杀君不可!”说完又跪倒在献公面前,痛哭流涕道:“太子所以做这样的事,无非是因为我们母子,请您把这酒肉赐给我吧,我愿替您而死!”说着,拿着酒就要喝,献公急忙夺下。随后,他怒气冲冲地来到朝堂,召集大臣议事,把申生的逆谋告诉群臣,群臣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只有关东五自请领兵讨伐太子。献公便任他为主将,梁五为副将,领兵开往曲沃。

  

  申生闻讯,自缢而死。申生死后,骊姬又想除掉重耳和夷吾,两人闻讯,便逃到国外去了。于是献公立奚齐为世子,骊姬的愿望得以实现。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乌鸦”引诱首相夫人 
作者 : 杨易唯 

  【智谋故事三】“乌鸦”引诱首相夫人

  

  1993年,一起克格勃“乌鸦”成功勾引挪威前首相基哈德森的妻子佛娜,使她甘心情愿地为克格勃提供情报的间谍案曝光。这起糅合了政治、性、情报的间谍案一经揭发,就立即引起了轰动。

  

  基哈德森在挪威享有“现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美誉,他出任过挪威首相,受到挪威人民的尊敬和崇拜。他的妻子佛娜不仅美丽漂亮,并与他在年龄上相差一大截。佛娜思想“左”倾,对苏联一直有好感。她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挪威工党青年团的领导人,曾发动和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结为姊妹团体的活动。

  

  当时的欧洲,华约与北约两大集团作为冷战的产物互相抗衡。挪威于1949年加入北约组织,并且是创始国之一。但是挪威对北约集团的一些做法持保留态度。这使苏联产生了从首相夫人入手打开北约缺口,引导挪威执政党工党政府脱离北大西洋联盟而中立的战略想法。

  

  正当苏联领导人为这一想法的实施而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不期而至。1954年,挪威首相夫人佛娜率领一个青年友好代表团访问苏联。于是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用“乌鸦”来将这位漂亮的夫人拉下水。

  

  一位叫贝尔雅可夫的“乌鸦”充当此次行动的主角,他受过全面系统的训练,十分善于挑逗和引诱女人。他被安排在佛娜的友好代表团中充当导游,负责接待工作。他服务周到热情,很快赢得了首相夫人和代表团的好感。

  

  在代表团结束访问即将离开苏联的前一天晚上,贝尔雅可夫盛情邀请首相夫人到他的房间去,并把这位漂亮的夫人揽入怀抱。贝尔雅可夫略施小技,就把这位首相夫人引上了情床。他俩如胶似漆地度过了一个良宵,而这一切都被安装在房间里的窃听器和特殊的远红外线摄像机记录了下来。佛娜回国后,对贝尔雅可夫思念不止。就在跟贝尔雅可夫一度春风的第二年,佛娜说服了丈夫,一起对莫斯科进行了访问。基哈德森首相成为第一位接受克里姆林宫邀请的北约国家领袖。苏联克格勃认为自己已占上风。

  

  为了牢牢勾住佛娜这条大鱼,苏联克格勃把贝尔雅可夫派往苏联驻挪威大使馆工作。这样一来就方便了两人的幽会,他们时而在旅馆,时而在佛娜的秘密小公馆幽会。

  

  每次,佛娜在心满意足之后都会忘情地向贝尔雅可夫谈论一些他感兴趣的国际国内大问题。为了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情报,他常装出一副可怜相,说自己在大使馆里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要想提升并保持两人的关系,只能在情报上做出成绩,以获得上司的欢心。佛娜被贝尔雅可夫迷得神魂颠倒,毫不犹豫地答应一定想办法帮助他。

  

  但由于贝尔雅可夫有酗酒的恶习,长久下去必然会暴露而成为国际丑闻,所以这段“恋情”维持了三年后宣告结束。

  

  虽然苏联克格勃并没有达到初衷,但由于佛娜提供了情报,使苏联当局对挪威在北约集团中的地位、它在联合国组织中的作用以及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可能采取的立场、挪威国会权力结构的变化和发展等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就此而言,贝尔雅可夫的“乌鸦行动”是成功的。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美女间谍”貂蝉智败董卓 
作者 : 杨易唯 

  【趣味故事链接】“美女间谍”貂蝉智败董卓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名篇,是关于“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这是人们早已家喻户晓的故事。“三英”和吕布的豪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貂蝉的美貌也让人赞不绝口。然而有一个事实人们未必意识到,其实“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间谍。

  

  吕布是三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功夫了得。“三英”战吕布时,《三国演义》这样描述道:“张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结果,三人还只是和吕布打了个平手,由此可见吕布的厉害。但是,吕布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在董卓的一匹“赤兔”马和“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的利诱下,尊拜奸臣董卓为义父。他的这个性格为后来貂蝉离间他们义父子奠定了条件。

  

  据史载,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对汉室的衰落忧心忡忡,对奸臣董卓的累累罪恶极为不齿,一直想着扶持汉室复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歌妓貂蝉,貂蝉的美貌可谓天下无双,于是王允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决定实施一个“连环计”:“先将汝(貂蝉)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貂蝉为了报答王允的恩情,欣然答应。

  

  王允先是把貂蝉介绍给正当壮年而且英姿勃发的吕布,两人一见钟情;随后王允又把貂蝉引见给了董卓,董卓当然也对貂蝉爱不释手。于是貂蝉凭着自己的美艳,游走于卓、布之间,送吕布以秋波,报董卓以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几次三番挑拨他们两人的关系。董卓和吕布都是热血男儿,见到赛过天仙的貂蝉,怎能不动心?怎能不想着把她据为己有?从古至今亘古不变的“英雄难过美人关”的真理,在他们身上同样得到了应验。

  

  吕布对貂蝉的爱慕之心是发自肺腑的,后来见到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于是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之机,到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貂蝉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引起吕布愤怒。此时董卓回来撞见两人私会,怒斥吕布并用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仓皇逃走。从此父子两人互相猜忌,以至关系破裂。

  

  后来董卓带着貂蝉离开了相府,回到他的家郿坞。王允乘机把吕布接到家中,痛斥董卓把貂蝉抢走,声称要为吕布报仇,同时说服吕布,让他除掉董卓。两人经过商议,刺杀董卓的计划便周密完成了。后来轻车都尉

  

  李肃被派到郿坞去见董卓,王允趁机说是天子有诏,叫文武大臣聚会于未央殿,商议将帝位传给太师董卓之事。董卓自然心花怒放,于是匆忙起程进京,一路风尘蔽天。正当董卓走进未央殿时,埋伏在殿内的军士群起伏击,吕布一戟直刺董卓的咽喉,李肃则把董卓的人头割了下来。一代枭雄就这样命丧于“美女间谍”之手。

  

  貂蝉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位舍身报国的可敬女子,她为了挽救天下黎民,为了推翻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受王允嘱托,成功离间了董卓和吕布的父子关系。王允对间谍计谋的实施是非常成功的,这个成功的因素,显然是他很好地把握了“间亲”的根本要素。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间能 
作者 : 杨易唯 

  (二)间能

  

  间能,若苏代之于白起是也。

  

  离间对方与其有能力之人,就像苏代离间白起君臣。

  

  对方与其有能力之人,通常是君臣关系,有能力的臣子虽然深受国君喜欢,但是也时常会受到其他大臣的嫉妒。而且有能力的臣子受到其部属和百姓的广泛爱戴后,国君也会担心他位高权重。抓住这些矛盾,己方就可以从中挑拨,使君主不信任臣子,甚至怀疑臣子有谋逆之心,从而杀之。国君失去了有能力的臣子,在战争中就如同人失去了臂膀,无从战斗。我方就可轻易取胜。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苏代离间丧白起 
作者 : 杨易唯 

  【智谋故事一】苏代离间丧白起

  

  战国后期,秦国大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痛歼赵军四十万,赵国举国震惊。白起乘胜一连攻下赵国十七城,赵国国都邯郸近在咫尺,灭赵指日可待。赵国情势危急,赵王问群臣谁能退秦兵,没有一个人敢回答。这时平原君的门客苏代自告奋勇说他愿去秦国游说,阻止秦军的进攻。

  

  得到准许后,苏代带着厚礼来到咸阳拜见秦国应侯范雎,范雎问他:“你来这儿是为什么事呢?是为赵国游说的吧!”

  

  苏代说:“不,我是为你而来。”

  

  范雎感到很诧异。苏代接着又说:“武安君用兵如神,一连夺了十七座城池,杀敌近百万。这次长平一战,尽显他的威风,现在又直逼邯郸,赵国就快要灭亡了,秦王即将成就霸业。秦王要是称帝,那武安君可就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了。您现在的地位虽然在他之上,可是将来恐怕就不得不位居其下了,您的日子不好过了啊。”

  

  范雎心中一震,连忙问道:“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苏代说:“赵国已经很衰弱了,您不如劝秦王暂时同意赵国割地议和,这样您既有割地之功,又解除了武安君的兵权,那您的地位可就稳如泰山了。”

  

  范雎大喜,第二天一早便去面见秦王说:“秦兵在外很久了,已经十分劳累,需要一段时间修整,不如暂时答应赵国割地求和,这样我军也有时间休息,可以养精蓄锐,以备再战。”

  

  秦王果然同意了,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便罢兵休战。

  

  白起连战连胜,锐不可当,正要进兵围攻邯郸,忽然接到班师回朝的诏令,心中不快,无奈只得回朝。回来才知道是应侯范雎的建议,便十分怨恨范雎。

  

  白起回来后,对众人说:“长平之战后,邯郸城内已是人心惶惶,若乘胜追击,一个月就可以把邯郸拿下。可惜应侯不识时机,下令班师,失去大好机会了。”

  

  秦王听了,十分后悔,说:“白起既知邯郸可以拿下,为什么不早奏呢?”于是命白起为将,讨伐赵国,白起那时正好有病,便改令王陵为大将。

  

  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防守甚严,王陵屡败,邯郸一直不能攻克。秦王又准备用刚病愈的白起代替王陵攻打邯郸,可白起说:“赵国老将廉颇可不是当年的赵括,他精通兵略,而邯郸又趁我们撤军之际,加强了防守,十分难攻。而且大王您又和赵国签订了和约,若反悔,岂不失信于众诸侯?若是这样,别的国家一定会联合起来攻打秦国。所以,臣觉得这次出兵,恐怕难以取胜。”

  

  秦王见他不愿去,又派范雎去劝他。白起由于范雎上次阻止他进兵,他仍旧怀恨在心,便称病不出。

  

  秦王问范雎:“武安君真的病了吗?”

  

  范雎说:“不知是不是真病,但他不愿带兵的想法却十分坚决。”

  

  秦王大怒,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就没有别人了吗?当初长平之战时,开始是王龁带的兵,难道王龁也不如他吗?”于是派王龁代替王陵继续攻打邯郸。

  

  可王龁攻了五个月都没攻下来。秦王又去请白起为大将出征,可他仍然称病不受。秦王怒不可遏,立即削去他的官职,贬为平民,并赶出咸阳。

  

  这时范雎又对秦王说:“白起走的时候,口出怨言,愤愤不平,如果让他跑到别国去,那就是秦国的祸害了。”

  

  秦王一听,立即派人赐剑白起,令他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苏代采用离间之计,挑起范雎与白起窝里斗,让秦王对白起产生怨恨,使赵国赢得了宝贵的时机,暂缓了亡国之灾。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