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4343阅读
  • 104回复

科技书店再发帖——我和“96200”始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80楼 发表于: 2012-06-22
Re:Re:回 63楼(不老石) 的帖子
引用第71楼96200于2012-06-22 21:21发表的 Re:回 63楼(不老石) 的帖子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对!
丰收五载,也许更好些。~ Mu%,@?zM^/  
AB\4+ CLV  
这样看上去就合理多了

只看该作者 81楼 发表于: 2012-06-22
回 6楼(不是女人) 的帖子
真顺口

只看该作者 82楼 发表于: 2012-06-23
回 6楼(不是女人) 的帖子
我觉得不是女人写的很有文采,比张……写的好多了
只看该作者 83楼 发表于: 2012-06-23
u|e2T@t=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8MIHp[vm%  
HM/ q B^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xMDm_TGLA  
W8)GT`\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RaAq>B WPr  
f&:g{K  
张玉琢 E%TvGe;#  
qp Z ".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vsK>?5{C-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VuGSP]$q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H X8q+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YpJzRm{Ra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llG/]q#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Hogr#Sn2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LYob}_z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c) #zSv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j2+&B9 (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ec|IT0;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jg3`I@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BtspnVB ez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v1NK*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
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q6q= ,<T%S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2YhI0skW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7 UR)4dYA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lG2){){j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
。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G@%haqn6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9sUp} *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Bm{_$hf=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
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m35G;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S"xR0 *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ZP1EO Z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3rh{"^9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ws=y*7$y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pFHpz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a.P^+h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k:f Rk<C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N'4*L=Ut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 ]BA8[2=m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SLW1]ZaG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AWw:N6\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F)C8LH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f[[@EF7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gN*8 zui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ipsNiFv: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
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1z)+P1nH]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so;aN'{6@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6(. &y;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 M Md@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szvO_UP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4R6X"T9-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3FXU{"Qi4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E>&dG:3no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3Pe,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C|iW@  
^pn:SV  
LTxOq|/Cq  
———————————————————————————————————————————————————— s:%>H|-  
d97wiE/i<  
中国出版 NFQ0/iuW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fE5Z;!}  
《中国出版》 l 1@:&j3h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epQ7@9,Q  
2011 年5 月上18 `|gCbs95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qFay]V(O|  
GFvOrRlP\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kP>qTI^p~  
BP`UB  
文/ 张吉响  M`bK   
yY}`G-)g~*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Q,>AT$|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1UOFTI2S|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mWZV O,t$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Gb"PMai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A/9 wr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kY|<1Ht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7JbN WN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bp }~{]:b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VLTx!5o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17-K~ybc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SC`->F4D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mV-MJ$3r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9yzyb_y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Ba"Z^(: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NjOaK)\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t ,0~5>5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gV.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g%K3ah v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Xs4`bbap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JWLQ9U X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50|r;a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z0r_p<q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nF=h|rN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c Mq|`CM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co: W!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iKu5K0x{>I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E5B:79BGO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L#P dj{  
相对较弱。 [K^RC;}nV^  
尽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 ZW2U9  
版各类图书达20 余万种,2009 年达到30.2 万种[1]。 tYnNOK*|  
然而,绝大多数的图书只能到达大中城市,农村“买 ur;8uv2o  
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已出版 xSw ^v6!2  
的大量图书也并非尽如人意,与农村脱节,生搬硬套, &Oe,$%{hBh  
抑制了购书的积极性。一些出版部门选题重复,内容 Ax&+UxQ0|  
雷同,同质化严重,毫无节制地跟风逐浪,致使很多 1&U U6|X  
图书停滞在发行的链条上,最后只能报废化浆处理。 ~#wq sm  
长期以来,农村发行一直是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 AtSEKpKc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农村发行,至今仍没有 $N~8 ^6  
妥善解决。然而,农村经济决不会停留在一个短板 ^s^X nQhE  
上,随着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出台,投入不断加 )F:hv[iv  
大,农村图书市场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崭新局面。 因此, nfc&.(6x<  
研究一下当前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为农 TtHqdK L  
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让“三农”图书不再成 J g@PhN<9  
为最稀缺的商品,叫农民读者确确实实地买得起、读 o_?YYw-:  
得懂、用得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ALhu\x>AY  
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 -q[?,h  
用书,品种集中,数量众多,物流畅通,利润丰厚, ;%Qu;FtC  
潜力巨大,通过市场就比较容易解决。我们这里所说 7uYJ _R  
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保证农民文化基本需求的衣食住 S^3I"B  
行、生产生活一般性普通读物用书。这是多年来农村 bEM-^SR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症结,也是当前农村 1Eh (U  
图书发行的难点和重点。 h 9No'!'!  
一、农民的一般性读物用书消费的特点 *\emRI>  
1. 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 a4c~ThbI  
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排忧  $// /N+B  
解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 l/SbJrM*  
收,致富发家。
现在农村已是市场经济,应让市场指 f)>=.sp  
导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收?农民劳动生产不仅要满 Kpg]b"9.R  
足自身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创造收益,获得利润,积 }z}oVc  
累财富,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 |@Bl?Bs+  
生活、贴近需要,针对性要强
、时效性要强,主题要 v=!]t=P)t  
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 (%tKGeb  
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不 [-Dx)N  
高的特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 vFQ'sd]C  
冗长的分析
、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 &P rx=L`  
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 Y6+nfh_  
照片,增强直观性;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 Nx~8]h1(  
面面俱到;要重点明确,特色突出,重视深度开发; hS<+=3 <M  
技术含量要高,可读性要强 。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 9mr99 tA  
慢销,细水长流,出版不可过多过滥,要严格控制印 8xLvpgcZ  
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不 Iu=iC.50}  
断及时补充更新,有前瞻性、新技术、新特点,修订 leiP/D6s  
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 lV3\5AEW  
本。尽管农村有些人喜欢买盗版书,但是面向农村市 < }G7#xg  
场的产品绝不是假冒、低档的代名词,真正的读者还 XJ.vj+XXb  
是要买货真价实的有用图书。 `w2h JP  
2. 多元性。今天的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 <Dl7|M  
的,从事多种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生活在 90;[5c   
一家一户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
。经营活动常常是 nT:ZSJWM  
以我为圈子,自得自乐。农民平时的生产,是以人力 %{axoG d  
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简单劳动,其教育程度、环境状 O0e6I&u :  
况、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习惯偏好、文化心态,千  a(F%M  
差万别,所需的图书也多种多样。某一品种图书,在 SwLul4V  
全国范围来看,需求量不大,但是在某个地区,需求 ri6_u;Ch  
可能很大;某一品种图书,在某个地区来看,需求量 h&&ufF]D  
很小,但是全国需求量却很大,因地因时而异。农民 TeQpmhN  
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大都通过一家一户的个人一点一 $Die~rPU  
滴,多次零星购买而成,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 K"eW.$  
不集中、不稳定、细水长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 O.}{s;  
样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 QD<f) JZK  
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 ;'*"(F=D6  
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农村图 H.*XoktC]  
书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快,常常不可预期,往 @Kp2l<P  
往难以把握。现在信息渠道多,消息来源广,传播速 _E3*;  
度快,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因此,购书也常常 OXI .>9  
跟着感觉流行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意性。男性 *U8Pjb1  
偏于实用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 oGa8}Vtc  
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等消遣类图书, (,[Oy6o  
倾向性明显。
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愈高,图书消费的能 8@Pv nOL  
力就愈强。不同层次的读者,购买不同层次的图书。 sk 9*3d5I  
儿童购买童话故事类图书,学生购买名著、教学辅导 "+p_{J/P  
图书,新婚夫妇购买优生优育、怀孕胎教图书,老人 LEG y1L  
购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图书。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 b3W@{je  
则更喜爱通俗读物、故事传记文学等。25 ~ 40 岁的 VGkwrS;+I  
青壮年人群是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图书消费的主 c{z QX0  
要群体,购书品种较杂,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获 t=5 K#SX}  
得比别人高的追求。特别是农村进城青年,他们眼界 > a[)F  
开阔,兴趣广泛,紧跟潮流,精神需求旺盛,爱挣钱 7&E3d P  
更爱花钱,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祈盼渴求 +Ibcc8Qud  
融入城市生活,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对图书具有多 %6L{Z*(  
种需求的特点。图书需求往往是一种动态的需求,随 L9"V$MO  
着时间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并不像柴米油盐一般 ,'[0tl}8K  
的物质产品,一成不变。 5Osx__6$t  
3. 廉价性。当前,农民手中的资金相对有限,图 >A#]60w.  
书并非生活必需品。购书当然力求经济实惠,物美价 -|T.APxB  
廉,追求高性价比。图书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买什么 @jX[Ho0W'  
书,农民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 SO9j/  
的重要因素。
他们很多囊中羞涩,对定价非常敏感, .#@*)1A#t  
承受能力低,希望买到的图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2ACN5lyUS  
期望以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对现有图书定 bP(xMw<'j  
价,近几年来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标价高,注 L'.7V ~b{  
水多,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 }Dm-Ibdg(  
价20 元、30 元,超出一般的购买力,他们要认真掂 I6~.s Tl  
量,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往往选择放弃
aH*)W'N?  
据报道,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对于购买一本200 = oQ-I  
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本,70.6% 的国民能接受的价格 $0 eyp]XC\  
集中在5 至20 元。2008 年为可接受的价格是11.6 元, Y`w+?}(M  
2009 年为能接受的平均价格是11.17 元。因此编辑出 3V2 "1Ic  
版农民需求的图书,要制定适合农民的价格体系,选 _uID3N%  
题制定后要认真考虑价格因素,要注意细节,把握到 ^As^hY^p  
位,力求物美价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要严格控 *zJ}=%)f  
制生产成本,精打细算,用足版面,少留空白,不过 >HXT:0  
度包装,不追求装帧设计,不超重出版,摈弃奢华漂亮, e+j7dmGa  
缩减成本,拉低价格;宜用32 开本,便于陈列收藏, $o0o5 ^Z-  
少用16 开本,更不要用异型本;要切实改变农业科 .hXxh)F  
技图书写作学究化、学术化的文风,动不动就出系列 n)gzHch  
书、全书、丛书、套书、文库、盒装、线装、精装的 Q YPsqkF*  
现象;图书是内容的产品,要改变片面追求形式主义, ) m[0,  
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扎扎实实内容来支撑。保证农民 Ap=L lZ  
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J;HkR9<C  
4. 便利性。农民大都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信息 uD_iyK0,  
闭塞,是生活在最基层的庄户人家,销售的终端末梢。 eVS6#R]'m  
农村图书市场大都集中在县城集镇,延伸网点少,销 "1t%J7c_  
售周期长。图书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疆土宽广,南 [?^,,.Dd  
北差异巨大,各地的环境大不相同,所需要的图书五 7?xTJN)G  
花八门,多种多样。农村书店,辐射面一般都不会太 V0XQG}  
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村的读者往往到当 rUR{MF&]D  
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省时 h#a,<B|  
省力
现在,尽管可以到外地邮购,可以通过网络购 O$+0 .  
书,但一般的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亲自到书店选 Jc95Ki1X  
购,可以随见随买随读。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 O)n"a\ LD  
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
,尽管 ;kDz9Va  
现在发行格局在变,但是农民的文化需求只能越来越 GG-7YJ  
强,不会减弱。因此,书店要尽力把图书铺到基层, 8A#qbBD  
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农民更喜欢看得见、摸 Ru `&>E  
得着、叫得应的实体书店。 |#>\GU=!  
5. 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 >:WnCkbp  
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讲述去做,就能马上 u?i_N0H  
解决问题,水到渠成。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 |\Nu+w   
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 8i;EpAwB  
重图书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 !ffdeWHR  
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变动的重要 j@ lHgis  
因素,什么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KB>b  
市场是效益的中心,收益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往 q{ i9VJ]  
往因市种植,因价上市。农民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 ?Mtd3F^o?  
买,对图书出版时间是很关注的,农业图书是时效性 1TJ2HO=Y  
很强的产品,不能搞几年一贯制,年年重印年年发, OW ;]= k/(  
要持续不断关注“三农”新变化,紧跟新政策,捕捉 N[:;f^bH49  
新动向。图书是信息很强的产品,常常不容等待,机 u,I_p[`E  
会不容人,农业生产季节性非常强,节气不等人,农 [2 :Q.Zj  
民到书店买书,很多是有备而来,有货即买,不等不 0"#'Z>"  
待;如果断货,则会丧失机会,书店应充分把握及时 B|zJrz0q3  
性,早备货,早上架,让适销对路、应时应季的图书 4 cDjf~n  
顺畅而动,不要变成马后炮,做无效劳动。 r>+ \9q1  
二、农村图书消费如何突破瓶颈 _SY4Q s`d  
根据农民这些图书消费的这些特点,我们行政主 r3*0`Rup  
管部门、图书出版发行应该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采 1:(qoA:  
取措施,有的放矢。那么,采取怎样的办法和策略, -A^18r  
才能让农村图书消费突破瓶颈,走出困境呢? k?ZtRhPu3X  
我以为,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VyK[*k yN  
1. 职能部门要实行问责制,切实负起责任,为农 =Q>'?w>  
村图书发行保驾护航,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yy10Pk[!  
基层的执法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当地文化繁荣兴旺程 x4Q*~,n  
度。农村图书市场既要敢管又不能管得太死,一定要 INZs DM 9  
让有文化的人管文化。文化管理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9KkxUEkW  
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政策,绝不能安排一些临时人员 A\X?Aq-^'  
滥竽充数,有些地方对文化管理十分不重视,或视为 Dyyf%'\M  
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喊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组织 :Xq q hG  
队伍建设差,管理政策水平低,管理文化无文化;或 Wxx? iW ,  
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盗版书识别不清,视盗版 W1fEUVj  
书为正版书,视正版书为盗版书;或不监管、监管不力, {26/SY  
把监管当做谋私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改正的。 @@M 2s(  
有的出版社为了维/权,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j#hFx+S  
查证盗版书,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不选择放弃, rOHU)2  
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有的书店竟是清一色的盗版书, gMS-mkZ  
某些书在一些农村县区很难买到正版书,这是一个不 J'jwRn  
争的事实,致使一些农村图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盗 3 - Nwg9 U  
版图书大行其道,越来越猖狂,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BIqZg$  
整个产业面临走下坡路的危险,这是特别应当重视的 Gm~jC <  
现实问题。根据“一法七条例”的规定,一次经营非 TCWy^8LA  
法、盗版出版物100 册以上的,要吊销其营业许可证, ErnjIx:  
但这执行起来,难度不小,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家书店 F jsnFX;  
受到吊销呢?认真执行,并非易事。在2010 年举办 ;EDc1:  
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其中农民对版权的认知度最 tJ;<=.n  
低,仅为57.3%,低于其他群体。图书市场出现重大 ~.;+uH<i  
问题的,要追本溯源。要严格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 -{n2^vvF  
率,严管各个环节,一抓到底。 YMb\v4  
2. 出版部门要把农村出版发行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5[suwaJQ  
农村出版发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切 (e.?). e  
实足够重视。出版社要深入了解农村读者的真实心态, F%M4i`Vh  
洞察消费者的心理,搞好出版策划,好选题绝不是在 c6VfFt6p  
办公室想出来的,什么样的选题,符合农民读者的口 78T9"CS  
味?要问技于民,求教于民。耳目关塞,闭门造车, V(u#8M  
必然会没有市场,丧失市场。农村图书需求广,品种多, lV<2+Is  
影响因素多,变化快,绝不可能靠零敲碎打,小打小 a\;Vly;  
闹解决问题。农业图书往往亏本,一些出版社过多的 LQ(z~M0B  
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对“三农”图书不积极、不主动, GgwO>[T  
推一推,动一动,喊得多,做得少,闭门造车,选题 Q8OA{EUtq  
不深入、计划无保证,应付汇报检查,追求花样文章 }coSMTMv6  
等等,都是需要克服的。有的即使出版了读者需要的 }86&? 0j.  
图书,但或发行不力,或定价偏高,也送不到目标读 N8S !& *m  
者手中。出版社要充分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改变 ,rc?,J1l  
出版只为赚钱的观念,让农民买到需要的书。 g<(3wL,"  
3. 国有书店要放下架子,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o."k7fLB  
适应市场潮流。过去多年,农村的新华书店独自担负 {xJq F4  
着农村发行的任务,为发展文化、繁荣文化作出了贡 845a%A$  
献,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现在这些新华书店大 v,Eqn8/O  
都处在当地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地带,自有雄厚的房 w/ &)mm{  
产资源、宽大的商业用房,具有地利的优势。但是今 M$iDaEu-  
天他们靠教材利润的幸福日子已渐行渐远,许多人感 dNK Q&TC  
叹今不如昔。至今,对农村一般书经营往往喊得多、 Z\c^CN  
做得少,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一些新华书店缺乏市 $R6iG\V5  
场观念,员工无积极性,吃大锅饭,闭关自守,安于 c AnL,?_v  
现状。不注重门市图书零售,图书品种少,服务态度 >zx]% W  
差,不能面向读者,门市营销常常处于亏损状态。在 uy Z  
教学辅导书上多有行动,多有表现,经营场地却用于 <+o*"z\mI  
出租,收取租金,与市场距离较远。这种状况亟待改 P@lDhzd  
变。应该精耕主业,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1$mxMXNsJ  
4.要重视农村民营书店的建设和发展。渠道为王, u_ou,RF  
终端制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营书店作为图书发 'Km ~3t  
行的新生力量,这些年一直蓬蓬勃勃,成长迅速。据 S{wR Z|8U  
2009 年我国新闻产业分析报告介绍,民营集个体零 2^RWGCEv  
售网已达104269 处,而新华书店为9953 处,其比例 #SyF-QZ[1  
大于10:1[2]。由于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农村民营书 <?yf<G'$  
店离农村最近,离农民最近。他们熟悉地域文化,知 0N9`WK  
晓农民消费习惯,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的 dp;;20z  
书店。这些星罗棋布的民营书店拾遗补阙,见缝插针, nE;^xMOK!  
无孔不入,遍地开花,为农村一般书的发行,满足农 IsP-[0it  
民需求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发展农村文化做着 t+y$i@R:  
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这些书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J8IdQ:4^l  
有的经营盗版书,有的经营的图书品位不高,但只要 HGIPz{/5U  
认真加强管理,不断引导、帮助,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P5-1z&9O  
对他们需要赏罚分明,该表扬的要大力表扬,该处罚 {S[+hUl  
的要坚决处罚,该停业的就要坚决叫其停业,不留后 0se0AcrW  
患。对那些屡教不改,多次违规违法的,一定叫其整 JWQd/  
顿停业,不能一罚了事,依然叫他们我行我素,要提 @/jLN  
高违法者的成本代价,杜绝不断违法、多次违法,改 5yBaxw`  
变盗版书充斥市场的局面。多管齐下,多渠道并行, nIc:<w]  
才能培育和发展农村图书市场。 qM}Uk3N0  
5. 管好图书批发企业。一般来说,农村书店经营 ~0/tU# &  
的图书大都是从当地省会、或地区批发市场购进的。 ;r<(n3"F  
进货渠道主要如下:一是从当地城市里的批发市场批, jT/}5\  
有些批发市场监管不力,有些批发户阳奉阴违,真中 b/;!yOF  
掺假,给盗版书留下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二是从省市 }(tuBJ9  
新华书店批发部批,这里图书品种多,门类全,但折 f"i(+:la  
扣较高,特别令民营书店感到受排挤的是,折扣要比 %8C,9q  
同地的新华书店基层书店进货高出几个,滞货也不许 (OS -v~{r@  
调换,所以民营书店一般都不会从新华书店进货;还 d^b(Uo=$  
有一些是从当地的盗版书商那里进的,他们或明或暗 /6S% h-#\  
地生存着,有些盗版商有时还直接下乡送货,也有是 z 3((L  
零售店找印刷厂直接订制的,情况复杂,值得注意。 i;Y3pF0%P  
还有一些较大规模的民营书店也从外地进货,各种货 d+DdDr  
色都有,要注意监管。 tf<}%4G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CW KN0HB  
问题和焦点问题,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 l}w9c`f  
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 k+qxx5{  
而且关系到保障供给,社会稳定。建设出版强国,决 o^ Z/~N  
不能离开占9 亿人口的中国农民。没有农村阅读能力 F9h'.{@d  
的提高,就没有整个国家阅读能力的提高。由于种种 B"KDr_,,  
原因,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匮乏单调,农 J5Pi"U$FkY  
民的阅读习惯和农村阅读群体亟待培养、提高。开拓 dRC RB  
农村图书市场,扩大图书消费需求,满足农民的日益 1V ?)T  
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wMc/O g  
历史潮流,大有可为。在这难得的机遇时期里,只要 q+<<Ku(20  
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 4PdJ  
奋发努力,农村图书发行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n/]w!  
广袤的农村市场一定会展现出十分诱人的蓝图,成为 =T7lv%u  
一派生机勃勃的热土。 DN Tkv_S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市科技书店) Qg9*mlm`  
pAK7V;sJ  
只看该作者 84楼 发表于: 2012-06-23
张吉响张老板,你说你自己把稿子翻来覆去往外投也就罢了,怎么还把尊夫人玉琢老师也给拉下水了呢,好歹玉琢老师也是小学人民教师一名,你这样做,让她老人家以后如何面对学生啊?难道夫妻店一定得合体双修么?! iB-h3/  
3jR>   
如图,重复部分已经用色笔做了记号,由于耐心不足,没有全部标出,大家随便看看。

只看该作者 85楼 发表于: 2012-06-23
看看整整一早上帖子 真够长的 想劝劝 数字 打人不打脸 揭人不揭短 谁还没个隐私 每个虚荣的时候啊 我看到此为止吧

只看该作者 86楼 发表于: 2012-06-23
大美辛集,省直辖城市!

只看该作者 87楼 发表于: 2012-06-23
还在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