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jVKI80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20}64eW%
ZCz#B2Sf8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O#kD
CCU<t
Q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eGQ-Ht,N
J~k'b2(p3
张玉琢 eD?f|bif
_ 68{
{.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AhkP=Yw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N=~aj7B%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zH
k7!|%Y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I\qTf
N4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TI}Y U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QB L| n+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q@Oe}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iuS*Vw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PF=dx<8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Ym$=^f]-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DBk]2W|i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SRek:S,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 )rXQm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vbSycZ2M7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2^4OaHY88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Qs7*_=+h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D|n6[Y'.t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g0>Q* x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L*JHNu"_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7|73&u(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cp,d~m rf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feG#*m2g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jte
_hv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H/N4tWk"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F7 IZ;4cp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5:|=/X%#qp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pT'jX^BU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p-JGDjR0G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Rr0f 8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 t(:w):zE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H)jN^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T*o
RS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S'IrnH'!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vz3#.a~2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S0mzDLgE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yy,3: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sX,S]:X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j6DI$tV~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2^wyVkq: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p^*A&7d:P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Ucd~-D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V3c7F4\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Qkb=KS%z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OS sYmF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55Ag<\7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DZqY=Sze
]1&}L^a
vfloha p
———————————————————————————————————————————————————— 9N V.<&~
h"t\x}8qq
中国出版 p d(W(-`8!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vk.P| Y-;
《中国出版》 oxXCf%!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NNw0
G&
2011 年5 月上18 h@%a+ 6b?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JUdQ Q
y{Vh?Z<E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w'7=CzfYn
5dkXDta[G
文/ 张吉响 Q%n$IQr4gM
,WtJ&S7?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lL"ANlX-P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wxpinJ>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VQmB/a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0idFotck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SkyX\&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ZtNCB5{^j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hD9b2KZv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rceX|i>9n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3H,?ZFFGz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ciGJtD&P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J/B`c(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s"B+),Jod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jchq\q)_z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vnl~i!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Aqo90(jffx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dDM
"s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r>cN,C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lGpci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l?AC%a5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_kT{W]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6o<(,\ad[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Y
r=d ba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3"_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a9y+FCA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i6 )HC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t$g@+1p4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B[ }}wX$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3 @%XR8ss
相对较弱。 Nx=rw h
尽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 4}F~h
版各类图书达20 余万种,2009 年达到30.2 万种[1]。 ]_43U` [#
然而,绝大多数的图书只能到达大中城市,农村“买 yZkS
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已出版 ~Aw.=Yi=
的大量图书也并非尽如人意,与农村脱节,生搬硬套, {3!E8~
抑制了购书的积极性。一些出版部门选题重复,内容 LsO}a;t5
雷同,同质化严重,毫无节制地跟风逐浪,致使很多 t[o_!fmxZ
图书停滞在发行的链条上,最后只能报废化浆处理。 qB5.of[N!
长期以来,农村发行一直是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 a6!|#rt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农村发行,至今仍没有 QJ2D C
妥善解决。然而,农村经济决不会停留在一个短板 s"B2Whe
上,随着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出台,投入不断加 ':!aFMj^
大,农村图书市场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崭新局面。 因此, e\r%"~v
研究一下当前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为农 e-*-91D
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让“三农”图书不再成 ?@CbaX~+K
为最稀缺的商品,叫农民读者确确实实地买得起、读 do:IkjU~
得懂、用得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P(cy@P,D
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 ^]MLEr!S
用书,品种集中,数量众多,物流畅通,利润丰厚, -mw`f)?Ev
潜力巨大,通过市场就比较容易解决。我们这里所说 Fx )BMP
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保证农民文化基本需求的衣食住 p((a(Q/
行、生产生活一般性普通读物用书。这是多年来农村 -Pc6W9$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症结,也是当前农村 -_ <z_IL\%
图书发行的难点和重点。 aKz:hG
一、农民的一般性读物用书消费的特点 KvXFzx|A
1. 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 `T3B
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排忧 -; *lcY*
解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 #*X\pjZ
收,致富发家。现在农村已是市场经济,应让市场指 k8 z1AP
导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收?农民劳动生产不仅要满 Eo>EK>
足自身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创造收益,获得利润,积 -{A*`.[v
累财富,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 7>
8L%(7
生活、贴近需要,针对性要强、时效性要强,主题要 0t7vg#v|
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 _BZ6Ws$C2
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不 Z7p!YTA
高的特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 xQkvK=~$
冗长的分析、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 \IZY\WU}2
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 V
G|FjD
照片,增强直观性;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 IR|#]en
面面俱到;要重点明确,特色突出,重视深度开发; @7K(_Wd
技术含量要高,可读性要强 。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 _
o.j({S
慢销,细水长流,出版不可过多过滥,要严格控制印 .zv BV_I
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不 L :Ldk
断及时补充更新,有前瞻性、新技术、新特点,修订 8p_6RvG
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 ;b!qt-;.<
本。尽管农村有些人喜欢买盗版书,但是面向农村市 9J$-E4G.M
场的产品绝不是假冒、低档的代名词,真正的读者还 p v]" 2'aQ
是要买货真价实的有用图书。 V6Y0#sTU
2. 多元性。今天的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 # p2`9o
的,从事多种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生活在 CD[}|N
一家一户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经营活动常常是 %"^8$A?>,k
以我为圈子,自得自乐。农民平时的生产,是以人力 n&3}F?
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简单劳动,其教育程度、环境状 e%C_>
况、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习惯偏好、文化心态,千 GQ2/3kt
差万别,所需的图书也多种多样。某一品种图书,在 ZdgzPs"
全国范围来看,需求量不大,但是在某个地区,需求 ym_p49
可能很大;某一品种图书,在某个地区来看,需求量 xSq{pxX
很小,但是全国需求量却很大,因地因时而异。农民 a'(B}B=h
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大都通过一家一户的个人一点一 Z): Nd9
滴,多次零星购买而成,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 Vrs?VA`v$
不集中、不稳定、细水长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 }CL7h;5N 3
样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 qyP={E9A
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 G_<4% HM
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农村图 v1z
d[jqk
书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快,常常不可预期,往 1$H<Kjsm
往难以把握。现在信息渠道多,消息来源广,传播速 %rJ'DPs
度快,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因此,购书也常常 8kT`5
`}lB
跟着感觉流行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意性。男性 GA;h7
偏于实用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 <.&84c]/&
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等消遣类图书, 7=gcdfW,;x
倾向性明显。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愈高,图书消费的能 ?!y<%&U
力就愈强。不同层次的读者,购买不同层次的图书。 +`tk LvM
儿童购买童话故事类图书,学生购买名著、教学辅导 ;OZl'
. %`
图书,新婚夫妇购买优生优育、怀孕胎教图书,老人 Q)im2o@z
购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图书。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 L
kXho>y
则更喜爱通俗读物、故事传记文学等。25 ~ 40 岁的 |enb5b78
青壮年人群是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图书消费的主 ; Vpp1mk|
要群体,购书品种较杂,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获 2P ^x'I
得比别人高的追求。特别是农村进城青年,他们眼界 "3/&<0k
开阔,兴趣广泛,紧跟潮流,精神需求旺盛,爱挣钱 iFnD`l6)
更爱花钱,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祈盼渴求 )6(|A$~C+
融入城市生活,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对图书具有多 BhhFij4
种需求的特点。图书需求往往是一种动态的需求,随 3,- [lG@o
着时间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并不像柴米油盐一般 xZA.<Yd^r
的物质产品,一成不变。 >:HmIW0PLe
3. 廉价性。当前,农民手中的资金相对有限,图 ?[7KN8$
书并非生活必需品。购书当然力求经济实惠,物美价 JJK-+a6cX
廉,追求高性价比。图书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买什么 1>Q4&1Vn
书,农民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 Rqr>B(|
的重要因素。他们很多囊中羞涩,对定价非常敏感, Ll.P>LH
承受能力低,希望买到的图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rFaG-R
期望以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对现有图书定 J";4+wA7
价,近几年来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标价高,注 ty'/i!/\
水多,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 \/ipYc
价20 元、30 元,超出一般的购买力,他们要认真掂 2'u%
量,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往往选择放弃。 /xj`'8
据报道,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对于购买一本200 )
Z)Gb~G
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本,70.6% 的国民能接受的价格 Xyr'rm5+b
集中在5 至20 元。2008 年为可接受的价格是11.6 元, Ub/ZzAwq
2009 年为能接受的平均价格是11.17 元。因此编辑出 (AZAQ xt
版农民需求的图书,要制定适合农民的价格体系,选 |-L7qZu%
题制定后要认真考虑价格因素,要注意细节,把握到
)]kxLf#
位,力求物美价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要严格控 @qEUp7W.?
制生产成本,精打细算,用足版面,少留空白,不过 Whe-()pG{
度包装,不追求装帧设计,不超重出版,摈弃奢华漂亮, rn/~W[
缩减成本,拉低价格;宜用32 开本,便于陈列收藏, bEln.)
少用16 开本,更不要用异型本;要切实改变农业科 .y<u+)
技图书写作学究化、学术化的文风,动不动就出系列 o59b#9
书、全书、丛书、套书、文库、盒装、线装、精装的 /36gf
现象;图书是内容的产品,要改变片面追求形式主义, 7}vI/?r
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扎扎实实内容来支撑。保证农民 &
x7iEbRs
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I-#7Oq:Np
4. 便利性。农民大都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信息 ~;#sj&~
闭塞,是生活在最基层的庄户人家,销售的终端末梢。 h"nhDART<
农村图书市场大都集中在县城集镇,延伸网点少,销 :IucH%6V
售周期长。图书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疆土宽广,南 OY8P
北差异巨大,各地的环境大不相同,所需要的图书五 8OiCldw:HN
花八门,多种多样。农村书店,辐射面一般都不会太 RFo
CM^
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村的读者往往到当 AEkjy h\
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省时 4:5M,p
省力。现在,尽管可以到外地邮购,可以通过网络购 ;Y0M]pC
书,但一般的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亲自到书店选 -iKoQkHt
购,可以随见随买随读。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 ~r~YR=
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尽管 _s*p$/V\
现在发行格局在变,但是农民的文化需求只能越来越 iBI->xU[U
强,不会减弱。因此,书店要尽力把图书铺到基层, .><-XJ
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农民更喜欢看得见、摸 `x_}mdR
得着、叫得应的实体书店。 -Aojk8tc
5. 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 uVTacN%X
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讲述去做,就能马上 Y&
H
<8ez
解决问题,水到渠成。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 #nw+U+qL
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 [:uHe#L
重图书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 h'?v(k!
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变动的重要 "c\WZB`|
因素,什么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Zvvx
市场是效益的中心,收益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往 5?Pf#kq
往因市种植,因价上市。农民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 .N( X.C
买,对图书出版时间是很关注的,农业图书是时效性 @)U;hk)j;
很强的产品,不能搞几年一贯制,年年重印年年发, F?[1m2
要持续不断关注“三农”新变化,紧跟新政策,捕捉 "By$!R-&
新动向。图书是信息很强的产品,常常不容等待,机 W^)mz,%x
会不容人,农业生产季节性非常强,节气不等人,农 83 <CDjD
民到书店买书,很多是有备而来,有货即买,不等不 KWojMPs
待;如果断货,则会丧失机会,书店应充分把握及时
HQ]mDo
性,早备货,早上架,让适销对路、应时应季的图书 RLZfXXMn
顺畅而动,不要变成马后炮,做无效劳动。 5RAhm0Op~.
二、农村图书消费如何突破瓶颈 |<'6rJ[i>
根据农民这些图书消费的这些特点,我们行政主 ^`k;~4'd
管部门、图书出版发行应该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采 hQ'W7EF
取措施,有的放矢。那么,采取怎样的办法和策略,
3?&v:H
才能让农村图书消费突破瓶颈,走出困境呢? YmOj.Q&
我以为,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GUZ.Pw
1. 职能部门要实行问责制,切实负起责任,为农 ea]qX6)UZ
村图书发行保驾护航,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m'Q
G{f
基层的执法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当地文化繁荣兴旺程 %z=:P{0UQ
度。农村图书市场既要敢管又不能管得太死,一定要 k||dX(gl
让有文化的人管文化。文化管理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ka6E
s~
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政策,绝不能安排一些临时人员 &>&6OV]P'
滥竽充数,有些地方对文化管理十分不重视,或视为 *jvP4Nz)k
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喊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组织 [!4xInS
队伍建设差,管理政策水平低,管理文化无文化;或 |1zfXG,R
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盗版书识别不清,视盗版 "blq)qo)
书为正版书,视正版书为盗版书;或不监管、监管不力, FPH2dN
把监管当做谋私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改正的。 lV$CBS
有的出版社为了维/权,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p]uj
ip
查证盗版书,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不选择放弃, )K$YL='kX
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有的书店竟是清一色的盗版书, (;&}\OX6nm
某些书在一些农村县区很难买到正版书,这是一个不 ;dPaWS1D
争的事实,致使一些农村图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盗 K
Ip^|
k7>
版图书大行其道,越来越猖狂,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U!NuiKaQ26
整个产业面临走下坡路的危险,这是特别应当重视的 lX.-qCV"B
现实问题。根据“一法七条例”的规定,一次经营非 zXD/hM
法、盗版出版物100 册以上的,要吊销其营业许可证, ,J,Rup">h
但这执行起来,难度不小,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家书店 h8X[*Wme
受到吊销呢?认真执行,并非易事。在2010 年举办 No)0|C8:
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其中农民对版权的认知度最 XwFTAaZ
低,仅为57.3%,低于其他群体。图书市场出现重大 at4JLbk
问题的,要追本溯源。要严格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 .]s? 01Z
率,严管各个环节,一抓到底。 D, Gv nfY
2. 出版部门要把农村出版发行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p"
农村出版发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切 h3-^RE5\`S
实足够重视。出版社要深入了解农村读者的真实心态, 8d_J9Ho
洞察消费者的心理,搞好出版策划,好选题绝不是在 -+Ot'^
办公室想出来的,什么样的选题,符合农民读者的口 7F2 RH 8 )
味?要问技于民,求教于民。耳目关塞,闭门造车, >lKu[nq;
必然会没有市场,丧失市场。农村图书需求广,品种多, ` Nf
影响因素多,变化快,绝不可能靠零敲碎打,小打小 8&M<?oe
闹解决问题。农业图书往往亏本,一些出版社过多的 I=:"Fqj'N
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对“三农”图书不积极、不主动, ="v`W'Pd
推一推,动一动,喊得多,做得少,闭门造车,选题 *CPp U|
不深入、计划无保证,应付汇报检查,追求花样文章 eh>
|m>JY
等等,都是需要克服的。有的即使出版了读者需要的 8|^&~Rl4
图书,但或发行不力,或定价偏高,也送不到目标读 r}es_9*~Z
者手中。出版社要充分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改变 qoOwR[NDcq
出版只为赚钱的观念,让农民买到需要的书。 {Wi*B(
3. 国有书店要放下架子,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qYJ<I'Ux O
适应市场潮流。过去多年,农村的新华书店独自担负 7'"qW"<
着农村发行的任务,为发展文化、繁荣文化作出了贡 ]YtN6Rq/
献,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现在这些新华书店大 /QWXEL/M=
都处在当地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地带,自有雄厚的房 ]tf`[bINP
产资源、宽大的商业用房,具有地利的优势。但是今 Y[]I!Bc
天他们靠教材利润的幸福日子已渐行渐远,许多人感 OGIv".~s4
叹今不如昔。至今,对农村一般书经营往往喊得多、 :)i,K>y3i
做得少,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一些新华书店缺乏市 x;<0Gg~jB
场观念,员工无积极性,吃大锅饭,闭关自守,安于 NU3T
XO
现状。不注重门市图书零售,图书品种少,服务态度 1y\bJ
差,不能面向读者,门市营销常常处于亏损状态。在 z~3GgR"1d
教学辅导书上多有行动,多有表现,经营场地却用于 3&CV!+z
出租,收取租金,与市场距离较远。这种状况亟待改 g?Tev^D
变。应该精耕主业,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eQ*{ `\
4.要重视农村民营书店的建设和发展。渠道为王, /_
})7I52
终端制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营书店作为图书发 `a83bF35
行的新生力量,这些年一直蓬蓬勃勃,成长迅速。据 0KTO)K
2009 年我国新闻产业分析报告介绍,民营集个体零 E*`PD<:)H
售网已达104269 处,而新华书店为9953 处,其比例
H(gY=
大于10:1[2]。由于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农村民营书 0G6aF"
店离农村最近,离农民最近。他们熟悉地域文化,知 I;-Y2*
晓农民消费习惯,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的 qajZ~oB{
书店。这些星罗棋布的民营书店拾遗补阙,见缝插针, oyr b.lu/
无孔不入,遍地开花,为农村一般书的发行,满足农 @6|<
c
民需求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发展农村文化做着 Q4_r) &np
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这些书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xHu@l!]
有的经营盗版书,有的经营的图书品位不高,但只要 BGxwPJd
认真加强管理,不断引导、帮助,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i1XRBC9
对他们需要赏罚分明,该表扬的要大力表扬,该处罚 ~^jPE)
的要坚决处罚,该停业的就要坚决叫其停业,不留后 l5.k2{'
患。对那些屡教不改,多次违规违法的,一定叫其整 K1^7v}P
顿停业,不能一罚了事,依然叫他们我行我素,要提 ,
^K.J29
高违法者的成本代价,杜绝不断违法、多次违法,改 w^Yo)"6
变盗版书充斥市场的局面。多管齐下,多渠道并行, c?e-2Dp(
才能培育和发展农村图书市场。 }X?#"JFX?
5. 管好图书批发企业。一般来说,农村书店经营 YoW)]n
的图书大都是从当地省会、或地区批发市场购进的。 lg8@^Pm$r;
进货渠道主要如下:一是从当地城市里的批发市场批, URs]S~tk
有些批发市场监管不力,有些批发户阳奉阴违,真中 g'b|[ q
掺假,给盗版书留下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二是从省市 ox%j_P9@:
新华书店批发部批,这里图书品种多,门类全,但折 K4jHha
扣较高,特别令民营书店感到受排挤的是,折扣要比 }Nd1'BVf
同地的新华书店基层书店进货高出几个,滞货也不许 &a=78Z
调换,所以民营书店一般都不会从新华书店进货;还 >}\s-/
有一些是从当地的盗版书商那里进的,他们或明或暗 df$.gP
地生存着,有些盗版商有时还直接下乡送货,也有是 >$TvCw
零售店找印刷厂直接订制的,情况复杂,值得注意。 w%s];EE
还有一些较大规模的民营书店也从外地进货,各种货 9TQVgkW
色都有,要注意监管。 :L@n(buRN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WJ)!
问题和焦点问题,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 s .<.6t:G4
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 <D3mt Q
而且关系到保障供给,社会稳定。建设出版强国,决 fLqjBG]
<
不能离开占9 亿人口的中国农民。没有农村阅读能力 ]WY V
的提高,就没有整个国家阅读能力的提高。由于种种 T.3{}230<
原因,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匮乏单调,农 3]GMQA{L)
民的阅读习惯和农村阅读群体亟待培养、提高。开拓 ?'H
d0)yZ
农村图书市场,扩大图书消费需求,满足农民的日益 FR[I~unqD
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LWm1j:0
历史潮流,大有可为。在这难得的机遇时期里,只要 VnVBA-#r|
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 bm 4RRI
奋发努力,农村图书发行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3BPOK[*gB
广袤的农村市场一定会展现出十分诱人的蓝图,成为 Y!_{:2H8p
一派生机勃勃的热土。 i%[ gNh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市科技书店) PPH;'!>s"
*asv^a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