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1<-&H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rxs8De
A&NqQ
V,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uw_H:-J
0EyAMu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w6}\ 'X
691G15
张玉琢 L/)B}8m\
]s_@n!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y{+W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au}s=ua~i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f-XyF1`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tKNlHBu'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PwQ^||{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t
|.Ft<c#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uELTHH=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Wj?~+7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0
_zXQyV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 <X $#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oF-O{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w m19T7*L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4 HW;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mdaY
YD=c%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Xp Vu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 J]~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V#7=,,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t|,nz4kJ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J\s%60pt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aF!WIvir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dKb ^x^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M"B@M5KT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Gh'X.?3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E.9^&E}PG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1M&\oaQ'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ZX.1[O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BO"qD[S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Y3<b~!f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nz[
m3]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 X CzXS.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zMr&1*CDX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9f%f6vp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NL -!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AO $Wy@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5x]%1R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hl**zF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Ua-mt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5\&]J7(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W=3? x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Uh}+"h5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V;k#})_-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nW11wtiO.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o ~;M"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g**5z'7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SA$9/l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Wm*-4
2Q}7fht
N2T&,&,t
———————————————————————————————————————————————————— z#RuwB+
YIO.yN"0
中国出版 2qlIy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DUq?E4
《中国出版》 {a.
<`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4~#%&
2011 年5 月上18 {gw[%[ZM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W1hX?!xp!
pD[pTMG@$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cZi4l'
QhsVIta
文/ 张吉响 $D}"k!H
}YRO'Q{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s@PLS5
d"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hox
< vr4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QypZH"Np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j-QGOuvW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ZsP]};*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lM$t!2pRB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2
^oGwx @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l:Dw\A: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C=m?7O98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oJh"@6u6K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L$kgK# T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TVYz3~m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oK$'9c5<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e:BDQU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y?[<2"$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c`ftd>]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C$ub&D
~"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Sj@15 W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H~eGgm;p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n y!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ReqM|_C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t7\1)B3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3[.3d
y7,Z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WO{x g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UG # X/%p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W/=7jM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l@WCR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