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网上流行一则历史轶事。据说上个世纪的80年代,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小平抽了口烟:“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从此,南沙再无战事。 }gt)cOaY
.oTS7rYw
这是一段典型的政治强人式对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这段历史的“怀旧”,实际上折射了一部分国民对中菲对峙事件现状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在国家出大事时希望出现政治强人力挽狂澜,摆平现实政治难点,驾驭局势,安稳人心的心理表现。 j;z7T;!i
LYd:S
其实并非只有真正的政治强人才能应对比较复杂尖锐的国家现实矛盾和问题,国民对政治强人的“怀旧风”,在很大意义上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专制政治,只有政治强人搞定现实难题的往例,使得中国人难以想像还有另一种可能,让国家摆脱危机。 d8+@K&z|
x{K"z4xbI
国民应当从不断出现的国防危机中省思,不仅要以中国历史为观照物,而且要从整个世界寻找灵感。影响国家决策的有诸多要素,领袖个人水平和素质是很关键的,但绝非唯一的。事实上,从全球视野来看,以政治强人为主导的体制早晚都要堕入历史尘埃,迄至当今,奉行这一体制的国家在世界上寥寥可数。过去的一年多,在这寥寥可数的国家里又有数个随先行者而去。虽然存在历史的曲折性,但毫无疑问,多数国家在没有政治强人的情况下以有效的国家体制和机制进行运转,并应付危局。这是一个历史的大势。 ) )FLM^dj
(#O"
在我国,现在的情状,表现出了种种过渡期的特征。政治强人已成过去时,但我们的思维和模式还停留于强人政治时代。毛泽东、邓小平的政治强人身份,都是“历史地”形成的,他们都是带兵出身,都有显赫的历史功勋特别是战功,因此他们是很自然地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执政领袖,属于那种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政治人物。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