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912阅读
  • 8回复

解剖图片较恐怖用于淫心较重者,不修者不要看--观住轮番净心法导修(部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4-21
  乙二(正行修持)分三:如何修持、于相续中生起之量、彼之必要。
  丙一(如何修持)分五:异体所摄之不净观等、观修无常、观修轮回痛苦、观修人无我、开示具体修法窍诀。   
丁一(异体所摄之不净观等)分二:贪欲过患、对治之观修。
  戊一、贪欲过患:
  无始以来,众生以颠倒分别妄执诸法为常,五欲为乐,自他众生实有存在,身体清净,即常乐我净,从而滋生重重烦恼,如患重病。故诸佛祖师开示无常、苦、不净、无我之真理。教令如理作意观修,以期药到病除。这里,全知麦彭仁波切特别指出无论哪一修法,初修时都应如理详尽的观察引生正见定解,继而不离此定解而安住,若不能继续安住时应重新观察再引起正见,如是轮番反复修习。最后正见坚固无须费力再三观察,就应一缘安住,由此寂止可引发胜观,而达止观双运,此乃一切道之正行。所以天台宗初祖智者大师于《修习止观尘禅》中云:“若失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得到解脱有很多法门,但其中最紧急关要的修法,不出止观二者。《妙法莲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就是说,佛自悟自证之法无非是以止观定慧之力而庄严,所以也以此止观法门教诲众生修习。
  此处正讲对治贪心的不净观及异体观的修法。如印度坚牢大阿罗汉云:“忆想妄分别,则是五欲本,智者不分别,五欲则断灭,邪念生贪著,贪著生烦恼,正念无贪著,余烦恼亦尽。”尊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欲断除烦恼就要断除贪著,要断贪著,必须根除邪恶念头,要断邪念定须除去忆念分别。故为矫正邪恶分别忆念,应当正善思惟贪欲过患。《圆觉经》云:“胎卵湿化四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佛告诉我们,众生之所以轮回,皆因男女互相贪恋耽著,你贪恋我的身体我欢喜你的美貌,致使缠缚日深,无法出离。憨山老人曾云:“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死死,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直至今日。”又云:“如此爱根种子积劫深厚,故生死无穷。”《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古人也说:“万恶淫为首。”所以淫欲是一切生死的根本、解脱道上的第一大魔。
  淫欲之过是这样大,那么产生淫欲的对境——男女就是罪魁祸首。因此应该澈见彼等的过患,断除贪著。以下以女人为例而作解说。
  《菩萨诃色欲法经》云:“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复云:女人之相,其言如蜜,其心如毒,至家不和,妇人之由,毁宗败族,妇人之罪,实是阴贼,灭人慧明,譬如高罗,群鸟落之不能奋飞,又如密网,众鱼投之,刳肠俎几,是以智者知而远之,不为此物所惑也。”《大宝积经》云:“当知妇人是众苦本,是障碍本,是杀害本,是系缚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当知妇人灭圣慧眼。”女人有如是诸般过患,故当远离、舍弃。如《四十二章经》云:“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所以应当机立断,永作舍离。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云:“菩萨观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电霹雳怨家毒蛇之属,犹可暂近,女人悭妒嗔谄娇秽斗争贪嫉不可亲近。”可见女人是如此可怕。《道行般若经》云:“与妇人相见,心不喜乐,常怀恐怖,譬如有人行大荒泽中,心畏盗贼。”以上佛为我们开示女色的过患,我们应当谨记心中,对彼生起怖畏想远离想,切勿如凡愚见女色起贪恋想,欢喜悦乐想。如是观女身种种不净,则很快断除贪心烦恼。
  戊二(对治之观修)分四:观修异体、观修色蕴不净、观修受想行识四蕴之异体、摄要。
  己一、观修异体:
  如上皈依发心后,端坐,闭起眼睛观想一个有情,对彼以文殊利剑逐层剖析观察。看彼本来面目如何!
  颂曰:尤为引生贪心境,以意明观于目前。
  若不闭眼则不易明观所缘境,所以闭起双眼。将最能引生贪心的对境,历历明观于面前。若观悦意对境便生贪心而无法正修,就观想其它普通有情或观尸陀林的死尸等。
  颂曰:彼者可分为五蕴。
  彼对境身心相续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聚集一处的和合体。一切凡夫众生对如是假合的五蕴身心妄执有我存在,复又对此我产生坚固我执,认为我是独一无二、亘古长存的,由我执于顺逆境遇产生贪、嗔等心而造业,以致于三有中轮回不息。
  首先观察其本体色蕴。本来色蕴范围很广,包括色、声、香、味等,但在此处主要是针对构成身体的色蕴作分析,破除对其一体实有的妄执。
  下面如解剖尸体般分析易于生贪的色身。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tyle="ZOOM: 110%" src="" width=520 border=0>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 width=192 border=0>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 width=450 border=0>

颂曰:首观色身诸相状,血肉骨骼髓及脂,
   皮脏诸根与支分,便溺虫发指甲等,
   所有不净之诸物。

  众生妄执身体为一整体,不可分割,那么首先让我们来观察,看看身体的相状如何。所谓的身体无非是血、肉、骨骼、髓、脂肪、皮肤和心肝、胆、脾、肺、胃等诸内脏,眼、耳、鼻、舌、身等诸根及其支分,以及便溺、蛆虫、头发、指甲等三十六种不净物拼凑一处,除此之外,身体已荡然无存。
  心中历历明观,贪执难舍的有情身体,从其右眼处剖开,分成两半。以文殊宝剑先划破右边的表皮,将它撕下来,随之沽沽鲜血奔溢而出,染红了面部及身体。皮扒光后,剩下一具血肉模糊的身形,血已涂红地面。接着自上而下割剔身肉,慢慢露出颈骨、锁骨、胸骨、手臂骨、胯骨、腿骨、脚骨。此时血肉狼籍撒落四处,面前站立着一副青白色的骨架。接着,敲破颅,脑浆流出。击碎胸骨,掏出五脏六腑,一霎时胃液、浓痰、胆汁、粪、尿一并涌出,臭气熏天,流布满地。
  佛陀教诲我们忆念此身,以骨为柱,以肉为泥,筋缠血流,就是一个人形大毒疮。以皮毛九孔为门户常溢秽水,肠胃胞膜象一个库藏,容纳屎尿津汁等。往来行伍、语默动静,俨然一付行尸走肉。放眼普天众生无非走动的屎尿皮囊,行动的厕所,装满杂色粪便的妙瓶。但凡愚有情不知不识,反而滋生骄慢,横生贪著。智者见此情景由衷觉得众生可悲、可笑,深生厌恶而疾走快避。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 width=520 border=0>

  如上观察修习,深知女身不净。但若认为女身仅是通过观察才变得不净,不观察实为清净香洁,悦可心目。那么请问魔鬼观察了知时是魔鬼,不观察时是否具有很多功德,不会损害扰挠众生呢?同理,作深刻细致全面的观察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贪欲的本面,拔除眼中之钉,肉中之刺,得到真正的安乐。
  颂云:地等诸界之聚合,各各复分多种类,
   彼等所有存在法,究竟析至微尘性。

  如是三十六种不净物构成的身体,可以归摄在地、水、火、风、空五大种之中。骨肉筋络地大所成,涕唾尿血水大所成,温暖热烫火大所成,内外穴窍空大所成。五大又均可再细分,如地大可分为肌肉、骨骼,肉又可由大到小渐次分割,以至成为微尘之间。二百零六块骨头各自分散,逐渐分析成微尘,如是水、火、风、空依次分析,达到微尘体性。
  再次以文殊智慧之利剑,将你所贪著的身体各各部分割截呈献于你,请你细心一些,选一选哪一块是你所贪爱不舍的呢?
  颂曰:一一次第分辨时,观思何者可生贪,
   除此零散不净物,所谓之身别无余。

  对生起贪心的对境次第分析,观察其各个部分,看对哪里生贪心。观想思惟,得出除此三十六种垢秽不净零散部分外,永远也得不到一个真实贪执的身体。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中开示说,所谓的身体只是虚妄假立而已,无有自性存在。因为若各部分组成的总体要成立,那么它必须存在于手等支分上,但观察时,脚、小腿、大腿、腹、背、胸肩等都不是身体,因为它们不具足身体的体相,再者对组成身体的各肢节观察时,也不会成立实有,如手由指、掌组成,指由节组成,指节也可分为众多,因为在上、下、前、后不同部分,每一部分又可由粗分析成细微,微尘又可分为很多方分,最后方分亦无法安立。寂天菩萨说:“是故有智者,谁贪如梦身。” 所以支分聚合的这个身体犹如尸陀林中散落的身肢堆积一处。除此之外别无所谓实有的身体。
  己二(观修色蕴不净)分二:总述、别述。
  庚一、总述:
  不净之身如幻轮,脉骨粪便之聚落,
  犹如水面之浮泡,见此性已正念住。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 width=520 border=0>

  此幻身无一净物,脑膜、涕唾、血、屎、尿等,略说三十六种,广说无量,用慧眼观视此身疮,唯见种种恶露,肝、肺、肠、胃诸虫翻动攒食,眼流眵泪,耳出垢腻,鼻中流涕,口出唾涎,大小便孔常出屎尿,虽以衣服严饰,无一清净之处。四大假合,假名为人,危脆非真,幻住须臾,犹如风吹大海出现的小浮泡,虚无不实。于内心由观察引生正见时,以正念善加护持,安住正见相续。
庚二(别述)分二:活人不净观、死人不净观。
  辛一(活人不净观)分五:
  (一)晨起不净:默默观想早晨刚刚睡醒之时,两眼朦胧,眵泪堆在眼角,满口粘腻,舌黄堆集,牙齿黄垢,口出臭气并吐绿痰,鼻出黄涕,屎尿泄出,非常肮脏。
  (二)醉后之态:默想饮酒过度之后,五脏六腑翻腾搅动,从口喷出未消化之“美食”,乱七八糟混合在一起,恶臭难闻,饿狗也不屑之,摇着尾巴远避而去。
  (三)病时之态:默想卧病床榻,岁月长久,眼目灰淡,面黄肌瘦,形容枯槁,或者上吐下泻,或者疮疱溃烂,脓血交流,臭不可闻。
  (四)行动厕所态:默想厕所中,屎尿聚合,白蛆蠕动,苍蝇乱舞。同样,生贪之境,任彼如何装饰涂抹、洗浴擦拭,亦与厕所一样,是不净物的安乐窝,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五)九孔流垢态:默想自己生贪之境,忽然脓疮糜烂,九孔无禁而流出种种垢秽。如眼中不断分泌眼屎,鼻孔滴出黄白涕液,口中吐出痰涎、胃液、胆汁等杂色液体,大小便门失禁,一时屎尿垢秽四溢,令见者作呕,闻者反胃。
  辛二(死人不净观者)分八: 
  (一)膨胀观:自他有情寿命如风中残烛,一息不来,魂神凄然离去,独留僵尸一具。酷暑天中,不消一两日,身体膨胀,面目全非,腹部臃肿犹如吹满风的皮口袋,很快流出臭水,发出臭味,蝇蛆寻“香”而至,人皆掩鼻远避。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tyle="ZOOM: 80%" src="" width=520 border=0>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 width=520 border=0>

(二)青瘀想:然后全身渐渐变青,肉隆起的地方是血红色,糜烂发脓的地方惨白,其他地方都变成青紫色。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 width=432 border=0>

  (三)脓烂想:七窍及坏破的地方流出脓汁来,薄皮腐烂,肌肉溃败,脓血流淌。古德云:“腐烂应难睹,腥臊不可闻,岂知脓烂处,兰麝昔曾熏。”
  (四)斩斫离散想:如战后的沙场上,这里一只手,那里一只脚,东边一个头,西边半具身,被砍掉的身肢分散四处。同样,于尸陀林中被节节支解时,皮剥掉甩在一边,头砍掉滚落一旁,手脚四肢各扔一处,顷刻间就已七零八落。风吹日晒,皮尽肉消,一堆枯骨,孤处荒野,化为尘埃,烟灭灰飞,荡然无一物。
  (五)散乱想:忽然秃鹫、老鹰、乌鸦、野狗、狐狸争相食啖。刹那间一片狼藉,血肉全无,仅剩节节白骨。古德云:“尸骸遭食啖,方寸少完全,当年空自爱,此日有谁怜,不若猪羊肉,犹堪值几钱。”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 width=504 border=0>

  (六)血涂想:由于肉全部化成脓血,流出来散布各处,露出整个骨架。古德云:“一片无情血,十秋不起人,淋漓涂宿草,狼藉污尘埃,莫辨妍媸相,安知男女身,哀哉痴肉眠,错认假为真。”
  (七)虫聚想:于此脓血之中,密如牛毛般黑嘴白身的蛆虫聚积一处,不停上下翻转蠕动,俨然一蛆虫蝼蚁城市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 width=400 border=0>

  (八)白骨观:若于色、形、触等耽著不舍而深生欲恼者应修白骨观,因为白骨观是贪欲心最有力的对治法。《俱舍论》第六品云:“为通治四贪,且辨观骨锁,广至海复略,名初习业位,除足至头半,名为已熟修,系心在眉间,名超作意位。”以胎生的本性乃为骨体,故为寂灭贪执肉体之心应修白骨观。修习时,首先观想足趾、眉间、额间的皮肉脱落,露出白骨。此时心应专注。随后依次观想自己身体的上下,皮肉也在逐渐脓烂、坠落,至全都露出了白骨。如是以观修胜解之力让白骨逐渐增多,从自身白骨渐遍一床、一房、一寺、一邑、一国,乃至遍满大地及海量之际均已充满了白骨。如此安住片刻,后缩略而观。从海量际逐渐少至自身白骨,仅于足趾观有皮肉,此外身体皆为白骨。又以胜解力,如上从自身白骨渐增、渐广至海量际,又复渐略而观至自身白骨。尔时至额间的一半观有皮肉,仅于眉间拇指许露出白骨,并倾心一缘湛然而住。依此殊胜修法决定能有力地摧伏贪欲之心。
0) this.style.zoom=zoom+'%';return false;" title=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 width=384 border=0>

  众生沉溺茫茫业海中,最难断除的莫过色欲,扰扰尘世里,为祸无限者的无非淫欲。故在此普劝有缘能醒悟,破除色魔之障,奉行不净观法,共出迷津,直归觉悟的正途。澫益大师曾教诫说:“欲超生死路,此观须精研。”
  众生认为五蕴身心为一体的自我,此异体修法将此“整体”分化为零。我到底是什么?在哪里?何形象?以上将五蕴中色蕴之身,先分成四大,再分成三十六种不净,再将之详细分析至本来空。其它四蕴下面将一一分析。省庵大师云:“四体分散,一身何所从。”澫益大师云:“四大元无实,诸根岂有真,语言风自响,动转气相循,强号为男女,虚名立宾主。”不观察时虽如梦如幻如浮泡如聚沫般存在,但毫无实体。尸弃佛偈语云:“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此浮泡幻身,四大毒蛇常住其中相互凌逼克斗而产生诸多苦痛,此身是一切过患之源,一切痛苦的根本,一切不净生住之处。
  佛在《禅行法要经》中云:“诸比丘,若以弹指间,念此诸想之事,皆为精进,为奉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也,何况能多行。”如法思惟可于阿赖耶中种下解脱种子,彻底铲除贪心烦恼。因此我们应勤精进,如憨山大师所言:“谛观四大各有所归,今此妄身当在何处?如是观察,念念不忘,心心不昧,久之纯熟,当见身忽然脱空。四大若空,诸苦顿脱,即此便是出生死之第一妙诀也。”
  己三、观修受想行识四蕴之异体:
  受想行识四蕴之本来面目以此异体之理推断可知,它们也是虚浮不实的。
  颂云:彼念相续消失时,受想行识各自性,
   析为异体亦伺察,犹如水泡与阳焰。
   芭蕉幻事现见时,彼亦毫无贪执处。
  色蕴不实,犹如聚沫,其体不净,如是正见观住交替而修,若此正念相续消失之时,则应将心转移到其它所缘境而观修。分析受想行识四蕴自性时,亦应如法炮制,以异体之理反复伺察,可断定彼等如水泡、阳焰、芭蕉、幻事,自然了知彼等毫无可贪之处。
  蕴者堆集、聚合之义。受的概念是领纳的意思,即领纳所缘之境,并生起觉受。受有苦、乐、无记三种,其中乐受又可分为闻妙音、见美色、嗅妙香等。这些又能再分为很多类,对每一类又可以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如此反复寻伺,观察。自然明白受蕴不实,由诸多不同部分拼凑假合而成,如水中浮泡。
  复次,分析想蕴,想的力用是构画一切诸法之像。想蕴就是具有上述特性的诸多部分的积集体。它可以分析成众多分类,如善恶等种种想,它们又可分成对柱、宝、象、马、男、女等诸多不同界性之想。如此反复分析推理。自然明白想蕴不实,只是诸多不同部分暂时拼凑假合而成,犹如阳焰水,似有而非有。
  复次,分析行蕴,行的概念是造作,即由行的缘故驱使心于善恶无记之中造作不息。行蕴是除受、想之外的一切心所法。如善心所可分为信心、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等。恶心所也可分为贪、嗔、痴、忿、恨、恼、诳、谄、骄、害、无惭、无愧等。其中以贪心为例,因为外境、时间、相状的不同,又可分成众多种类。将整体的行蕴如此分析渐渐支离破碎,自然明白行蕴不实,只是诸多不同部分暂时拼凑假合而成,如芭蕉树层层剥析,中空无实。
  复次,分析识蕴,识的概念是了别之义。即由此识能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识又可分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其中每一个又可分成众多。如对纷繁复杂的色法可以产生林立千般的眼识,其中每一眼识还可分析。其它五识依此类推也是同样的。由此可知完整一体的识根本没有,只是由许多虚妄不实的不同部分暂时拼凑假合而成。犹如幻化的事物。
  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在心中一定会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如是数数安住定解之中修习,最终必然会生起现见五蕴幻妄不实的智慧,了知其中没有丝毫值得贪执的东西。心中生起自他五蕴身心如海中浮泡,如空中云雾般飘摇不实的觉受,自然淡薄对身心的粗大执著,时时轻松快乐,如放下重担一样。如是精进修习会深深地体会到此身是幻身,此心是梦心,一切都是幻梦空花,有什么值得贪求的呢?
  同样在大小乘俱舍论中也对众生身心结构作了详细入微的分析,如磨面粉般的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逐一剖析,最后顿然明白实有一体的众生荡然不存,因为不可分割实有一体的法丝毫无有,只是不同的种种法暂时拼凑假合而成。佛在经中说犹如农夫将粮仓里囤积的粮食一一拣择分开时,一体的粮堆无法成立,只是各各不同的单位,如大米、大豆、小麦、谷子等,彼等又可分成一粒一粒的。同样以智慧眼打开身心仓库,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一搬开分离。此时得到一个决定的信解,即现在我所见的五蕴身心虚幻不实。对以上的推理比喻深深思维反复忆念,渐渐会从觉受上谛知我此身心虚浮不实。内心定解坚固时,当一心专注所缘而安住。
  下面开示如何善巧修习上面的内容。
  己四、摄要:
  知此正念之相续,未散之际善护彼,
  倘若一旦忘失彼,勿续当移观余法。
  如实现前正见定解时,心不驰散,完全浸润于法味义理之中。或分析观察,或一心安住,正念相续如河流源源不断。在未散失正念之际应以方便善巧励力护持,勿被为违品逆缘摧毁。倘若心力疲倦,昏沉掉举力大,正知正念力薄,甚至忘失正见定解时,不必刻意强制的硬着头皮观修,应该暂时搁置,把心念转移到其它所缘上观修。
  善加把握修法的最佳状态,才不会对修法产生厌烦恐惧心理,使修法时时刻刻处于轻松满足之中,这样每次修法都有收获,从而激起更加精进修行的欲求,使修法不断增上。
  如何把握呢?应如猫捕鼠般集中身心一切力量痛念生死无常,世间一切境界如梦如幻如空花,无有意义,摒弃一切无义杂务屑事,集中一切精力,修行解脱道。在观察时就象执持金刚王宝剑的勇士般无坚不摧。在安住时如鸡孵蛋般坦然安住。如是观察身心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异体不净法时当如庖丁解牛,目中无一全牛,所见无非零散肢体。若如条件反射般无须观察便生起定解时,当如狮子入穴而径直安住修持。闭目时真实感觉到身心散落,如聚沫、浮泡、阳焰般破坏、摇动、虚浮。如是观察安住的心念无法收摄时,当淡然放松,迁移修法的所缘。因为众生心力怯弱,一味地强制观修会导致对法生厌烦心、畏惧心,重则心乱发狂。所以针对自身情况,采取具体适当的修行方式,勿太紧,勿太松,松紧适中,如调琴弦松紧适中才会发出妙音。
丁二(观修无常)分二:观无常的利益、真实观修。
  戊一、观无常的利益:
  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本性,刹那生刹那灭,迅速迁流,片刻不停,如流星般飞速毁灭。一切时空有情及器世间的安住仅仅是短暂的瞬间,稍纵即逝,被时间的快马风驰电掣般牵拉着,如滚滚大江东去不复重返。《因缘品》云:“呜呼有为法,无常生灭性,因生复死故,当速趋寂乐。如佛说诸法,如星翳油灯,如幻露水泡,如梦电浮云。”可怜愚狂众生,溺于无常瀑流之中,不知不觉不悟,反而耽著坚固、恒长漂于生死海中久久难归。所以佛为拔除常执恶分别之毒刺,而数数敲响无常的洪钟,警醒我们,“诸行皆无常,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会合终别离,有命咸归死,当趣于寂乐。”
  观修无常的功德极大,世尊曾说:“若多修无常,已供养诸佛,若多修无常,得诸佛安慰,若多修无常,得诸佛授记,若多修无常,得诸佛加持。犹如众迹中,大象迹最胜,如是佛教内,所有修行中,唯一修无常,此乃最殊胜。”若修习死亡无常,最初可以遣除贪著世间琐事之心,于佛法生起信心,成为进入佛教之门,中间成为精进修行善法之鞭策,最后成为证悟法性的助伴。观音菩萨化身之华智仁波切云:“观修无常是开启一切修行之门的前行。”所以当欢喜思惟以下开示的无常修法。
  戊二(真实观修)分五:总说所作性无常、有情无常、三有诸法无常、总结异体与无常的修法、安住修习上述法义。
  己一、总说所作性无常:
  颂曰:如是不净之诸物,毫无精华之蕴聚,
  虽生不住刹那灭,对此应当正思惟。
  有情五蕴身心的一切本来是不净所成,毫无精华,虽然已生起,但刹那不住的趋向坏灭,对此应以教理正念思惟。
  众生皆由无明之父烦恼之因和合而起,是业障的体性,所以里里外外全是不净,无有精华。此不净聚落不但是不净的本性,而且也是无常性的、苦性的、无我性的,对此当一一思惟观修。《贤愚经》云:“一切行无常,生者皆有苦,五蕴空无相,无有我我所。”此蕴聚因缘和合生起的那一刻,就在刹那不住地奔向坏灭。如陡山瀑布远看似乎不动,近观时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人生百年中,凡夫人只知有婴儿、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粗大变化状态,而不知其中每一阶段都是因刹那的变化而生成。如秒针刹那跳动不停,达到一定量时才看到分针动,分针达到一定时段时,才见到粗大的时针也动。同样,人生虽百年,但刹那不停趋向老衰死亡。古人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愚痴的波旬魔王遮蔽众生的慧眼,扰恼有情的身心,令我们产生常乐我净的非理恶分别,逢缘遇境时就产生贪嗔等烦恼,而溺于轮回恶浪之中不可终日,唯有诸佛菩萨智悲的皓日放射光芒——苦、空、无常、无我之如理作意方可救度。
  请诸君高着眼,且观此凡夫有情贪执难舍的女身,三十六种不净所成,如大粪桶,似脓血库,其中哪处是我所贪恋的呢?最初相识相交时,她虚荣心作祟,伪装狡饰,诈现人格很好,信心很大,智慧很高,好象很可靠。但是要知道她有很重的业障,很多烦恼,有贪嗔痴,傲慢、嫉妒、多疑、无惭、无愧等等诸多恶心。整日吵吵嚷嚷谩骂不休,揭露隐私,难保秘密,诤论生事……一旦甩掉伪装,其真实面目实在比魔鬼还狰狞可怕。《优填王经》云:“女人最为恶,难与为因缘,恩爱一缚著,牵人入狱门。”
  如前我所贪执的众生,是业障与烦恼的幻化,是所作性,是有漏法,特别容易变化,反复无常。真正具证的修行人有强烈的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永世都不会变迁移动。但毕竟初学者自己和贪执的对境都是业障凡夫,心中把她的形象观得一清二楚,然后对她观察:她的身不净,而且刹那生灭,变化不息;她的本性是业障,依靠业障永远得不到安乐幸福。自己本身就是业障充满的一个凡夫,还嫌不足,还要贪执另外一个业障凡夫。想一想,业障是痛苦的因,有什么可值得贪求的呢?自己被烦恼所束缚,背着沉沉的业障,艰难的走在轮回险道上不觉得累吗?不觉得苦吗?这样的业障凡夫只能给我增加业力负担,捆上一道道烦恼绳索,布下很多很多的荆棘。为了她无数次耗尽血汗精力,出生入死,舍身弃命。为了她千万劫地狱中洋铜灌口,热铁缠身,无穷苦楚独自忍受。为了她,无量世作饿鬼,饥渴难忍的痛苦默默承受。为了她,于旁生中不断投生……每思及此悲从中来,今天我欲踏上解脱道,她又现出可憎可恶的姿态引诱我。哼!收起你的把戏吧,永别了,业障!
  执著男女之身“清净”的邪作意被不净的正思惟连根铲除,智慧的勇士执持文殊利剑更应乘胜追穷寇,歼灭“常执”之敌。三有轮回所摄一切有为法无一不是有漏无常之本性。第一刹那生起,第二刹那绝对灭亡。不可能第一刹那生起,第二刹那安住,第三刹那才毁灭。一位哲人也曾说过:一只脚不能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中。依物理或化学原理做一些小实验都足以证明宇宙万有都处于刹那不停的振动之中。现代医学也提出人身的有些细胞一昼夜死生百千万亿次,不停的新陈代谢。但他们只见到了现相,而没有足够的福智堪破其本质。如果前已灭与后新生的为同体,那么存在两大过失,一后面生的不能生起,因为它与已灭的相同之故。二前面灭的无法灭,因为它同于后面生的缘故。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可笑与荒谬的。之所以会认为前后一如,持久不灭,是因为众生的心很粗,错认粗大假立的相续为一体。
  诸法生起无间趣于毁灭,生与灭仅是一刹那的事,如闪电般。众生眼中一期生命的生老病死,器世界的成住坏空经历了百年或大劫之久,但那只是一假立的相续,就象旋火之轮只是一个虚假的幻相。
  细致深入的思惟,自然会明白轮回中的一切都是颠倒的。古德云:“诸佛正遍知,有为性颠倒。”一切的分别作意,一切的行为动作都与解脱圣道背道而驰。此处权作抛砖引玉,行者当联系自己的具体情况扩展思惟。此法极为殊胜,仅仅作初步思惟,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若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思惟,内心生起一个坚定不移的正见,并安住其中修习,自然而然会破除一切无明贪心执著。
  颂曰:往昔所生无边法,一切世间今已灭,
  以至现未亦复然,所作性故哀伤因。
  过去有情世间与器世间所生的无边诸法,现在悉皆灭尽无余。同样,现在与未来将生的一切法也都会刹那不住的迁流谢灭。一切漏法都是所作性故而无常迁变,此等都是引生哀伤之因。
  无常有两种,一细无常,微细难以觉知,刹那生灭。二粗无常,易于觉察,相续毁灭。器世间的粗无常是成住坏空,观待有情世间是指生老病死,此二者都在刹那不停地生灭为细无常。在观思粗无常的基础上,可以渐次了知细无常。
  《大智度论》云:“大地草木皆魔灭,须弥巨海亦崩竭,诸天住处皆烧尽,尔时世界何物常。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无量,度脱一切诸众生,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感伤。”就是说一切情器世间所摄的浩瀚诸法,皆于念念中生灭不息,被无常大风如吹尘土般散失无形,如高山流水顷刻不停的毁灭,如风中灯火时时摇动,瞬间熄灭。一切有为法不坚牢,不刚强,不可取,不可耽著,如眼迷乱所见的幻化狂花。看那巍然矗立的须弥山,浩瀚无垠的四大海,广阔无边的大地,纷繁芜杂的大小树木百草,富丽堂皇的王国宫殿城市等等。不管它们能安住多么长久,不论其体性如何坚固,但面对四大灾害时却显得格外脆弱。
  有情世间的六道众生可以说乍生即死。人生如日出日落,日出时光很快照向对面,日落时的阴影如死魔王的影子般步步逼向我们。百年之河迅速就会枯竭,生命这片浮云,时刻不停的飘逝。无常杀鬼顷刻不离左右,滴答的钟声、与跳动的脉博都在预示着我们正步向死亡。而且就连具断证功德的声闻四圣、独觉、菩萨也有生死。乃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光明的世尊,在化度有情事业圆满时,肉身也会示现死亡。《阿含经》中记载,一日阿难尊者到佛所,头面接足礼敬,亲吻佛足后说,世尊您的身肉为什么这样松缓呢?为什么与往日不同呢?世尊告诉阿难说,如你所见,现在如来身体皮肉已经松缓,不如往昔了。此身被病所缠,被死所逼,如来今已日趋衰微,年岁将过八十了。阿难尊者听闻佛语,悲泣哽咽不能自制。自言,咄哉,苦啊,老的到来竟然是这般光景!佛谆谆告诫说:诸比丘啊!世间无有一法可依可怙,当舍弃世间,力求永寂涅槃——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恩爱别离,常念无常之变!
  阿那律古佛示现灭度时偈云:“有为法如云,智者不应信,无常金刚来,摧圣王山王。”此偈申明,有为法刹那生灭,智者不应相信它们是坚固恒久的。无常如金刚无坚不摧,连诸圣、诸主、如来世尊的色身也被其摧毁而趋于涅槃,世间还有什么更坚固的呢?
  其实无须追溯久远的过去,只要回顾此生的般般往事,也会有沧海桑田的感触。古人云:“百岁光阴如梦景,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日花去。”回想儿时曾经住过的城市聚落房屋舍宅,现在连遗迹都见不到了。当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往日的亲友伴侣,曾经的欢歌笑语哀伤号哭……一切的一切如梦中事一样,只在心中留下了模糊的记忆。往日的时光伴着风霜雨雪,花开月落而流逝无踪,在苦苦的寻觅中得到了什么?渐渐衰老的身体,还有扰恼身心的轮回屑支。仔细忖思,不禁黯然伤神。再审视眼前情景如何呢?古人云:“眼看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明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佛说人命在呼吸间,时时刻刻都会死亡。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似水流年已过去很多,现在如夕阳残照,生命就好象下坡的车一样疾速奔驰,对镜一照头上不知何时青丝已变成白发,夜晚上床睡着后也许就永远的和鞋袜告别了。
  人寄生于天地之间,如蝼蚁一般,只有须臾的时光,不要贪著如梦一样的五欲境界,无须耽着空花般的功名利禄。否则只能增加自己的烦恼,最终只是一场空。看过去的王侯将相,平民百姓,孜孜以求,今日只是荒山埋枯骨。争战密匝匝如蚁般排兵列阵,事业乱纷纷如蜜蜂酿蜜。追求闹嚷嚷如苍蝇争脓血。冷眼看看有何意义?舍弃解脱正道而无义度此电光人生值得吗?佛慧禅师云:“前山后山高峨峨,丧车辚辚日日过,哀歌幽怨满岩谷,闻者潜悲薤露歌,哀歌一声千载别,孝子顺孙徒泣血,世间何物得坚牢,大海须弥竟磨灭。人生亦如露日唏,从来有会终别离,苦乐哀戚不暂辍,况复百年惊电驰。魂魄悠扬形化土,五趣茫茫井轮度,洛阳城里千万人,终为北邙山下尘,沉迷不记归时路,为群孤尘长悲辛,昔人送人哭长道,今为孤坟卧芳草,妖狐穿穴藏子孙,耕夫拨骨寻珠宝,老木萧萧生野风,东西壤冢连晴空,寒食已过谁享祀,冢畔余花寂莫红。日日相催若流矢,贪富贤愚尽如此,安得同游常乐乡,纵经劫火无生死。古人面对东奔的江河时亦由衷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永明延寿禅师说,生在五浊炽盛的今天,处于恐怖惊畏的世间中,以肉为身,以气为命,一生如电光风灯,流水,夕阳,只是瞬息的而已。其中夭折少亡者不计其数。寿终正寝者万分之一,如此被疾病灾祸所折磨,于忧愁苦恼中度过大半生。所以说浮生一月之中,可开口而笑的能有几时呢?由此可知耽著沉湎此生之五欲之乐有何意义呢?当知时光不等人,乘现在身力尚佳,精神还好的时候,一心精进求解脱。如禅宗祖师沩山大师警策云:”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文明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那异世,譬如春霞晓露,倏忽即无,岸树井藤,岂能长久,念念迅速,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何乃晏然空过。“又云:”谓言法尔合供,了聚头喧喧,但说人间杂话,然则一期趁乐,不知乐是苦因,曩劫循尘,未尝反省,时光淹没,岁月蹉跎。又云:“一朝卧疾在床,众苦萦缠逼迫,朝夕思忖,心里慞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从兹始知悔地。临渴掘井,为时已晚。自恨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临行挥霍,怕怖惮惶,网穿雀飞,识心随业,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复偏坠,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转,人天三有,应未免之。如是受身,沉沦劫数,感伤叹讶,哀哉切心。
  纵观横览,十方三世,根身世界有漏诸法,都是业障无明烦恼的产物,是有漏法,是无常性,是痛苦本性,疾速变易,诚可哀伤。
  然而最大的悲哀还是自己与一切众生都要面临的死亡。
[ 此贴被神d魂颠倒在2007-04-21 21:26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wss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4-21

不以成败论英雄,只为多空争胜负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4-2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04-21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04-2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4-21
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4-21
我没有设隐藏呀,怎么搞的?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4-21
我就是w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