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626阅读
  • 27回复

摄影技术帖集合(转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7-04-21
人像拍摄技巧:如何锻炼你的镜头感 !
如何锻炼你的镜头感,仔细想了一想,这确实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而且因人而异,每个人有不同的观察方式,不同的审美情趣。

首先,什么是镜头感?简单一点说就是“眼睛+大脑=镜头”,喔,对了,你要是认为我的意思是说有人拍PP没头脑,那你就想歪了。回到正题,我们拍摄的时候总是用眼睛先观察被拍摄物,这是第一步,然而这第一步好多朋友就没有注意到我们的眼睛其实有缺点的(相对于镜头),首先它是俩(我们这里多数应该是这样吧),就是说它是立体三维的的感知,所以不加思索我们就知道前后,所以我们想当然的就认为镜头也应该知道。其实镜头只能给你一个平面的东西。



其次,我们的眼睛是选择性的观察事物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排站在一起观察一个方向的人,像场里的客观世界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视觉记忆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的大脑在“作怪”,因为每一个人的视觉兴趣点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镜头和我们的眼睛有这两点差异,这不是镜头的错,镜头只是忠实的还原了画面,所以,我们应该尽量以镜头的方式观察,思考。
说道这里,有人会提出,具体应该怎么做。是啊,这个话题就只好因人而已了,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了。在这里我就只能针对性的谈一谈几点有的朋友常遇到的问题,不全面之处,还望高人海涵。
第一,加个框,为你的视平面加个框。这是一个无形的框,在你的大脑里,选择你希望拍摄的画面,同时也可以不断的调整它,不要总是依赖你的取景器,习惯了之后,你会发现它比取景器快得多,方便许多倍。

第二,习惯关注你的整个取景器画面。许多人拿起相机拍摄的时候死盯着MT的眼睛,不停的拍,运气好,看着相片就高兴,运气不好,唉。问题在于自己忽略了拍摄的是一个画面,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MT。是的,你无论如何也应该习惯按下快门之前飞快的用眼扫一下整个画面。该不该按下,那就是你的事了。

第三,什么焦段最难拍?。坛子中有许多朋友喜欢用中长焦(标准的懒人镜头),因为它的画面效果和我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十分有别,所以,非常的讨好,毕竟我们不能用眼睛看到这样的效果。然而它把空间感给压缩了,成为彻底平面化的平面(没错)。那广角呢,我个人也认为广角有这方面嫌疑。真正难拍的我认为应该是标头,因为它有类似我们眼睛的视觉效果和透视,要想拍好就需要拍摄者有极好的观察能力,这促使你需要在自己的眼力上不断的提高。片子拍得不好很容易看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有助于我们反醒提高。所以,尽量用标头拍,该走的时候多走走。如果有兴趣,我们翻开世界有名的时装杂志,人物类杂志,会发现90%的片子都是用35~85mm(相对于35毫米相机)的焦段拍摄完成的。

第四,多走走,前后左右都无妨。移动的时候不要忘记观察主体的前后,切不要因为我们的镜头好,把它虚化了事,这样原本非常有意义的前后景,让你给扔了,这不仅仅浪费的是钱的问题。

第五,锻炼你的视觉透视感,这一点对于拍摄静物,建筑,以及希望拍产品广告的朋友非常有用,我们人眼的视角非常宽大约有135度(单只)左右,然而我们视觉重点却非常的小,同时我们的大脑已经对透视做了适度的校正,所以,有时我们往往忽略了透视的影响。所以,当我们希望取得一个画面的时候,我们应该多观察拍摄主体前后的范围,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需要它到什么程度!,以至于通过锻炼,我们可以直接做出判断“我要用××镜头”。
好了,以上仅就题目内容所做了一些探讨,有些观点可能用在别的问题上会不一定有用,比如,摄影用光,或者摄影构图中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7-04-21
日出日落拍摄之三“好”法则
深蓝色的天空,火红的云彩,日落与日出总是让摄影爱好者不自觉地按下快门,尽管这已经是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好时机

  一般来说,春、秋两季,此时日出日落的时间比较适宜,且云层较多,比较容易遇到“彩霞满天”的情景。当然,良好的拍摄机会可遇不可求,需要运气,更需要耐心。


好地方

  一般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海滩、湖畔、山顶甚至是都市的楼顶都可以。不过相比之下,前三者更合适一些。


  一方面,海滩、湖畔和山顶都是空气湿度比较高的地方,天空中的云层较多,而且往往层次丰富,大自然就像能工巧匠,把云层“揉捏”成各种形状,配上夕阳的余晖展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景色吗?


  另一方面,于高楼林立的都市相比,海滩与湖畔边的小舟、隐秘于层峦叠嶂中的山峰更能让人感觉远离喧嚣,心情放松了,拍摄出来的照片自然也传达出相同气氛。

好技术

  如果夕阳依然位于地平线之上,我们不得不正对着太阳拍摄,这时候,由于数码相机宽容度所限,前景往往一片漆黑,因此通常考虑拍摄成“剪影”的效果,当然,前景的轮廓一定要足够漂亮才行。



TIPS1:夕阳日初拍摄技巧

使用较小的光圈,防止快门速度不够快而造成过曝,当然,小光圈拍摄也是风光照片的常用手段;
正常测光并且增加1-1.5EV的曝光补偿,一般就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也可以对夕阳上方进行点测光,并且增加1EV左右的曝光补偿;
为了防止镜头产生眩光,尽量使用遮光罩,并且取下不必要的滤镜;
如果是傻瓜相机,一般有专门的“落日模式”,可以使用此模式拍摄。
注意保护眼睛,尤其采用长焦镜头拍摄时,切忌正对太阳取景。



  而等到夕阳已经处于地平线之下,此时,是晚霞最美丽的时候,天空也渐渐变成深蓝色。此时,前景和背景的光比也较为合适,可以考虑将前景和背景的层次细节都保留下来。



TIPS2:晚霞晨曦拍摄技巧

使用平均测光,再根据需要增减EV值,可考虑进行包围曝光;
品红滤镜可以加深天空的紫色调,当然,到了数码时代,这都可以在后期处理时实现;
遇到快速移动的云彩时,可以使用较小的光圈和较长的曝光时间来体现一种动感。
尽量使用三脚架,保证画面足够稳定。


  以上就是日出与日落拍摄的一些基本准则!至于构图之类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很难一言以蔽之,就只能靠大家自己摸索了。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7-04-21
速成!数码相机摄影技巧
随着数码的不断普及,数码相机(DC)已不再是罕有的物体。而数字化的今天,对人们在原来的拍摄技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初级用户反映: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图片暗淡,欠缺活力、噪点多、景深浅(特别在微距模式下)、偏色等。但摄影本来就是心灵与光线沟通的桥梁,要掌握传统拍摄技艺并非易事。下面就让笔者为大家简述一下数码相机在拍摄中必需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讲述一些拍摄前后的事项。
1、 浏览说明书

很多用户都不喜欢厚而繁琐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买数码相机购回后都喜欢自行摸索。当然,在摸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惊喜,但这会花费的不少时间,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时间系统了解你手中的产品的特性;如果看过说明说后再操作的话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因此在初接触新品时,应简要先浏览一回厂家为大家用心汇编的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以后再有所不明时也可以翻一翻它,会有所收获的。

2、 合理选用图像格式

我们都很清楚,数码照片的质量与象素(分辨率)有关,象素越高图像质量就会越好。而经实际情况的推算,2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大约与 1200 dpi 的扫描仪拥有同等的数字影像撷取能力,而 6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则可视为与 2400 dpi 的扫瞄器同级。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台扫描仪进行相片数字化,那么数码相机只要 200 万 ~ 300 万象素就可轻易地胜过 35 mm 相机了。不过,如果输出 4"x6",约 A6 大小,使用 200-300 万象素足可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若只是用于电脑72 dpi的显示器,要求就更低了,分辨率为1024X768,才约为80万象素,任何一台二百万级别的DC都可以游刃有余。因为数码相机储存空间有限,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分辨率,如:只用于PC的,对于本人的SONY DSC-S75一般使用1280X960;如应用于印刷,一般采用1600X1200;拍生活照时当然用2048X1536。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压缩标准也采用STANDARD,这可比FINE的压缩标准存多一半的图片呢!

3、 构图与思考

对于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都清楚明白准确构图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摄特写,一般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1/3处,同时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从特别的视角来拍摄,尽量捕捉物体的细节与个性,利用一些斜线或曲线的背景构图会让整体画面看上去更为生动
另外,我们要善于运用二维的眼光观察。因为摄影只有二维空间,它通过透视关系(即光和影的造型效果为参照物)来表现空间感,不同于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三维人眼。不过,现时的数码相机绝大部份都有直观LCD取景屏,而且其视野率均在90%以上,有些接近100%,如S75就达99%。可以直截了当地观察到空间感和距离感是否足够,可做出及时的调整。不过一般的数码相机LCD的分辨率都比较低,清晰度一般不能令人满意,但笔都对S75还是挺满意的。可也不能迷信于它,因为在实际上使用中发现:在LCD中显示曝光轻微过度,在电脑的显示器中显示曝光量度刚好。这也是有部份用户总是拍出暗淡图片之因。   而且LCD耗电量也一直让"色友"们头痛,因此有不少"色友"在拍摄中还是习惯于使用光学取景器,就考虑到光学取景器的视野率只有80%-90%,而在拍摄近特写还要记得它可是旁轴的呀!当然,想拍出壮观的画面还得闭上一只眼睛,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搭一个"镜框",把眼前的景象想象成一幅印在书里或挂在墙上的画……

总之,相机是拍摄的结束,之前的过程才是关键。

4、 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

首先,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这有点类似于传统摄影中的色温,也正是由于初学者没有重视这白平衡,所以才会生产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动、室内、室外、手动四种模式,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只要我们细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当我们刚拍摄到某一实物,该实物一般偏重某一颜色,假如蓝色,这时DC的白平衡会自动偏向于蓝色,再拍摄其它实物时自然也是会偏色的了。这点虽然在LCD中会体现出来,但初学者一般都没发觉。同时,有些模式也不尽完善,如:SONY的DC在室内模式下都有"蓝色综合症"现状,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而且,还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变化,一发现该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对白色的实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数码相机也具备了自动包围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记录准确的色彩信息。

其次,光圈、快门的控制。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因为在室内拍摄时,DC一般会自动提升ISO值,如:SONY DSC-F505V在室内一般达282左右,而感光度与影像质量成反比关系,即选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差。这和传统感光材料的特性类似,只是在数码相机上这种特性表现更为明显。因为传统摄影中,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感光度胶卷或者通过"提速增感"来改变拍摄时的感光度,但是数码相机就不能这样做,它只能通过提高CCD的灵敏度以及电路的增益来提高CCD的反应速度,即牺牲滤波性能和分辨率指标为代价,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噪声的问题,并最终在画面上留下痕迹,这一点和传统的高感度胶卷的粗颗粒十分类似。所以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若想获得好的成像质量应尽可能地选择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
再次,DC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数码相机的广角一般较大,达F2.0左右。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的收缩一般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 DSC-S75在拍一些手机按键时,只有中间部份清晰细腻,周边的都带轻微的模糊。因此,我们最好使用光圈先决或全手动模式,使用较小的光圈以扩大景深。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能有所改善。

5、正确用光、与光线对话

光是摄影的灵魂。因此我们要留心光线的变化,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用心与光线对话。如:落日把晚霞染成红色,象征着浪漫;阴暗的天空呈现出灰色的冷色调,象征着忧郁;树荫中撤下一束阳光,透射出欢乐、愉悦的情绪……

分辨光的强度

硬调光通常是由单一光源发出的,比如:太阳、聚光灯、闪光灯或单只灯泡。在这种照明下,被摄体反差较大,细节和质地被突出。你可以运用这种光线获得纪实效果。

与此相反,漫射光线产生的光质较软。室内间接的照明,户外的树阴和阴天时都属于这种情况。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肖像和静谧的户外风景都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讲究用光角度

用光的角度不同,被摄体的质感会相应地被强化或削弱,被摄体的形状就会被突出或被淡化。照片的基调是愉快的还是忧郁的,也会因用光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相机上方或后方(通常称之为正面光)投射过来的光线会降低被摄体的层次感,原因是正面光不利于营造高光和阴影。较好的选择是让光源偏于一侧,同被摄体成大约45°角的侧光,就可以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形状和细节。

当光线从被摄体身后射来,正对着相机时就会产生逆光。拍摄对象在逆光中显得富于戏剧性。在拍摄肖像时,逆光在人物的头发边际产生漂亮的轮廓光。反差大的逆光可以产生剪影的效果。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

在传统摄影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也不容易掌握的色温问题,在数码相机中已不复存在,因为数码相机可以通过白平衡来调整解决,而无需考虑光源色温与底片的关系了。这又是数码相机的一大优点。

而数码相机比起传统感光材料,尤其是新的染料型感光材料,数码相机在曝光宽容度指标上并无优势,所以拍摄时的准确曝光仍是数码相机获得良好影像质量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数码相机对光线的要求更高,在室内拍摄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室内拍摄时若不可外另照明时,就应尽量使用闪光灯。
6、 几个误区

习惯使用UV滤镜

对于传统的摄影师,UV镜是必备之一。但由于DC光灵敏度区间向长光波端偏移,就是说对红光及红外光敏感而对蓝紫光(尤其是紫外光)并不敏感。所以在数码相机上加用UV镜将得不到所期望的有利效果,而光学性能不好的UV镜还会对成像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就,UV就不必了。

三脚架已是昨日黄花

别以为除了专业的摄影师或那些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三脚架对于数码相机没有武之地。因为要拍摄清晰的图像,拍照时必须绝对握稳照相机,即使最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模糊不清的图像,而且对于这种结果我们往往束手无策,无法通过后期制作来消除这种影响。

当然,用普通胶卷相机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数码相机的光灵敏度低,并需要一系列的电路处理、存在快门延时的毛病,如:S75的快门延时近0.1S,比用快速胶卷的胶卷相机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在光线较弱时,更是如此。为了稳住相机,拍摄时应尽量夹紧胳膊肘,并应放置到人的最稳定部位--额头上,并轻轻地按下快门。但最好的办法是将相机装在一个三脚架上,或者将它放在一张桌子、柜台或其它不会移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拍摄特写或微距摄影时,使用三脚架会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漠视后期处理

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图像,只有极少数看上去是完美的,事实上,用普通的胶卷相机拍摄也是如此。 当然,数字图像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进行后期加工,但有人会认为这已失去"保真"的真实含义了。其实它仍是在摄影创作的基础上,经创意构思,运用各种数码技术手段,将摄影素材优化或组合,从而化平淡为神奇的重新创作的艺术作品。

只要适当利用图像编辑工具,诸如:PHOTOSHOP等等,你就可以让那些并不出众的照片变得颇具水准。你可以使曝光不足的图像加亮、校正色彩均衡,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覆盖住一些小的缺陷(比如反射光造成的热点),甚至将几张照片或图像进行合成(见图)。能够进行照片编辑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主要优点之一。

7、知识在运用中体现价值--运用在于实践

不一定是"工多艺熟",但要想"艺熟"就必需要"工多",数字摄影也不例外。所以,尽可能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多拍一些照片。拍摄时,注意记录拍摄时所用的相机设置和光线条件,然后研究结果,看看哪种条件下哪种设置最佳。专业摄影师在拍照时对同一图像总要拍摄好几次,每次改变一下拍摄角度或曝光时间等设置,我们也应该这么做。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有LCD显示屏,你可以利用它轻松地观察并删除你不喜欢的图像,所以不必担心会因"滥拍"而造成存储量不足,尽管放心地去拍摄多种曝光的图像吧,这样,最终至少会有一张好照片。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7-04-21
防止数码照片模糊的三种方法
初用数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经常会遇到拍摄出的影像模糊发虚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焦不准、相机把持不稳、曝光组合的选择不当这三点。下面我们就来针对上述问题为大家介绍拍摄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准确对焦

在拍摄过程中,精确对焦是保证影像清晰的最基本并且重要的环节。

现在几乎所有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中都采用自动对焦设计,有些产品还同时具有手动对焦功能。手动对焦在选择对焦点时相对更灵活,但会因为使用者的视力差异或拍摄环境等原因的影响而容易造成对焦不准确。一般我们常用的是自动对焦模式(即AF)。

成功自动对焦的关键是对焦点的选择。通常相机的对焦点默认的是取景画面的中心带有“[ ]”标志的部分。有些相机还同时拥有多点对焦或自动选择对焦点的功能。多点对焦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构图而设计的功能,可通过四向键来选择需要的对焦点。而自动选择对焦点则是按一定的对焦点选择参数提前设定在相机中的方式来实现的,此功能的应用以佳能DC最具代表性。

一般来说,初学摄影的朋友都习惯取景构图后就以默认的对焦点进行拍摄,结果发现本来应该清晰的地方却模糊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先对焦后构图的方式来拍摄。这种方法是将有效的对焦点移到画面中最需要表现清晰的地方进行对焦,如拍人的时候可以将有效的对焦点移到眼睛的部位对焦。这样一直保持半按快门按钮不放便可以“锁定”焦点,在与镜头保持同一垂直平面的范围内稍做移动来重新构图,最后全按快门完成拍摄。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半按快门进行对焦时要等到确认对焦成功后再完成拍摄,切忌猛按快门。

2.保持相机的稳定

有些时候出现影像模糊发虚的问题,是因为相机把持得不稳,按快门的力度过重造成的。要保持相机的稳定,就得坚持练习持稳相机和轻按快门的功夫。但由于目前的数码相机一直都追求小巧轻薄,这样的设计不利于持机的稳定,因此最简单的办法便莫过于使用三脚架。不过三脚架也增加了携带的负担,尤其不利于抓拍,具体是否使用三脚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除了使用三脚架,要想保持相机稳定也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比如拍摄时尽量给身体或手找个依靠、轻按快门等。另外,在拍摄的过程中,用户最好摒住呼吸,以减少自身的动作。如果你认为保持相机稳定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妨选用一台拥有防抖动技术的DC,通过相机平衡抖动对照片的影响。

3.选择适当的曝光组合

所谓曝光组合,简单的说就是指拍摄影像时光圈和快门速度设定值的组合。曝光组合的正确或者说适当与否,也同样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一般在光线亮度不高的环境中,在确保能够获得正常亮度影像的前提下,建议大家尽可能使用大光圈或者适当提高感光度,这样有利于获得较快的快门速度,从而可以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对于不具备手动设置光圈、快门速度的数码相机,可以使用场景模式中的运动模式进行拍摄,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04-21
人像模特POSE大全!!!

大家都好好琢磨琢磨吧,以后有机会拍人像的时候,就知道该怎样调动模特了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摄影技术帖集合(转贴)|数码影像 - 辛集社区 - 第3页
  • 摄影技术帖集合(转贴)|数码影像 - 辛集社区 - 第3页
  • 摄影技术帖集合(转贴)|数码影像 - 辛集社区 - 第3页
  • 摄影技术帖集合(转贴)|数码影像 - 辛集社区 - 第3页
  • 摄影技术帖集合(转贴)|数码影像 - 辛集社区 - 第3页
  • 摄影技术帖集合(转贴)|数码影像 - 辛集社区 - 第3页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7-04-21
景深和光圈,焦距的关系!
光圈是相机镜头中的可以改变中间孔的大小的机械装置,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机械或电子),二者结合,共同控制曝光量。
景深是一个光学概念。根据“1/像距=1/物距+1/焦距”的公式,物点与像点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这也是一个近似比值。实际上,物点前后的一段距离在感光原件上也可以清晰成像,我们所说的“景深”就是指清晰成像的范围。所以,景深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拍摄主体在感光元件(胶卷、CCD、CMOS)上的清晰成像范围。而涉及景深大小的因素则包括焦距与光圈。

光圈,也称为“相对通光口径”,相机的镜头用一个多个叶片组成的组件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强度。该镜头组件被称为光圈。经推理计算,得出规律:影像(在感光元件上的成像)的照度除了与景物本身的亮度和像的防大(或缩小)倍率有关系,还与镜头光圈的直径D的平方成正比;与镜头的焦距F成反比,D/F的值称之为镜头“相对通光孔径”,为方便把相对通光孔径的倒数F/D称为光圈数,也叫F数。因此,该比值越小,则光圈越大,在单位时间内的通光量越大。
而拍摄时,景深与光圈,焦距的关系可以归纳如下:
1、镜头的焦距越大景深小,反之景深大。例如,在同等光圈下,300mm的景深要比125mm的景深要浅。
2、镜头的光圈越大景深就大(即相对通光孔径小),反之景深小;(也可以理解光圈指数越小,景深越浅。)例如,同等焦距下,F1.0的光圈指数要大于F22。F1.0的景深要比F22的要浅。
此外,物距的大小也影响景深,一般物距越大景深也越大,通常在一个特定的物距之后到无限远的物体都可以清晰成像(具体物距由镜头的焦距和通光孔径决定当然控制光圈的大小也可以决定这个物距的具体大小),这段景深称之为“超焦距”。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7-04-21
摄影源于生活 家庭肖像摄影技巧指南
在家庭摄影中,绝大多数都是属于“纪念照”一类,而“纪念照”的主体绝大多数又是人,因此,肖像摄影往往占据着家庭相册的主要篇幅。但很遗憾的是,其中的大部分照片象是警察局里的档案一般,每个人都靠着墙,构图死板,表情生硬。如果你能适当地学习一些肖像摄影的话,相信一定能使你的家庭相册“艺术”起来。下面是几个基本的操作技巧。

  保持眼睛水平线的拍摄位置

  改善肖像摄影的最简易方法是从被摄者的眼睛水平线开始。比如,给小孩子拍照时,你就要弯下膝盖甚至腹部,使相机与小孩的眼睛大体上处于同一水平上。无论朝上还是朝下拍摄都会使被摄者失真变形,而且相机靠得越近,失真就越厉害。以眼睛水平线拍摄被摄者时,拍摄的照片会显得更加“亲切”,这是因为观众会感觉到他们观察的被摄者的“眼睛”,而眼睛往往是一个人最生动的地方。

  先背景,后人物

  如果不当心的话,背景可以影响整张照片的效果。明亮的色彩、闪亮的物体或被摄者身后的一大群人都会影响整张照片的视觉感受。因此,在拍照前,你应该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背景的处理上,先选择背景,再考虑人的神态和位置。选择背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靠近被摄者:靠近被摄者,并让被摄者而非其它东西占满整个取景器。当使用能进行变焦或可使用可互换镜头的相机时,你可以使用切换到长焦端,以放大取景器中被摄者的大小。

  改变角度:向左、右、上、下变换拍摄角度都可产生不同的背景,因而在通过取景器进行取景时,应尽量多变换角度,以选择最好的拍摄位置。

  大光圈:一些专业摄影师都愿意投资大量资金,购买可调节光圈的单反相机,这样,就可以选择大光圈使背景位于焦点之外,以使模糊、显得缓和而不会太引人注目,从而强调被摄者。

  注意防止“红眼”

  使用带内置闪光灯的相机尤其是傻瓜相机时,往往会产生红眼这一令人不悦的现象。它是在被摄者的瞳孔放大、而内置闪光灯照亮眼睛的血管时产生的。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是提高室内照明情况,以缩小瞳孔或使用相机的红眼减轻闪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相机在正式曝光前会预闪一次,从而使瞳孔缩小,减轻红眼程度。

  用强制闪光完善光影平衡

  一些具有内置闪光灯的相机和单反相机的闪光配件都具有“强制闪光”模式,“强制闪光”是指即使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相机也能进行闪光。强制闪光用于照亮阴影,并将光滑表面反射的光线“添加”到被摄者的眼睛上(这能使被摄者的眼神更加吸引人),它对于去除在正午高照的太阳在眼睛或鼻子下留下的阴影非常有用。

  自拍也是很有用的

  现在的大部分相机都有内置自拍器,该功能可让快门释放延迟10秒,这段时间可让摄影师离开相机进行其它活动,一般来说,你要用三脚架来固定相机以获得最佳效果。没有三脚架的话,你可以将相机放在稳固的物体上。自拍还可减少相机的轻微振动,从而提高成像的精细度。

  好构图带来好效果

  好的构图是影响肖像摄影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身体是垂直的,因为当你想拍摄被摄者的全身时,最佳构图应该是竖构图。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规则是“三三构图法”。在摄影构图方面,《数码学院》已有专门介绍,你可参阅《摄影的构图规则》一文。

  人像摄影并不仅仅是拍摄人像

  既然家庭相册是纪念照片集,那么你的家庭人像拍摄也不应只局限于外出时拍摄,你可以在生活中随时拍摄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日常生活照,这些除了摄影的内涵外,更重要的是照片背后的有趣故事,比如你的爷爷在厨房中头发被灼了一块时,你可以拍下一家人的态度。

  要使你的家庭相册成为含金量很高的珍藏品,那么拿起你的相机,随时准备拍摄!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7-04-26
长知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