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期间,贵阳市的吴莉莉(化名)一家过得很不开心。因为爸爸无意中在客人面前说了小莉莉几句,这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就离家出走了两天。据介绍,莉莉性格内向,离家出走已经不是第一次,弄得家里人和她说话都小心翼翼的。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何克认为,传统的中国式家教有两大通病:一是过分溺爱,孩子成为全家人生活的重心。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不少家庭培养出了一批小皇帝和小公主,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二是过分严厉,甚至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等。
这两种通病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不研究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讲教育科学。何克教授说,传统的中国式家教该到补心理课的时候了。
选择“能以互补”
何克教授认为,现在的独生子女本身存在很多心理问题,主要是没有小伙伴造成的情绪孤独、性格怪僻等。对此,家长要多加开导,并设法召唤心地好而诚挚的儿童,与自己的孩子多接触。最好设法为孩子选择“能以互补”的小朋友。如莉莉性格孤僻,动辄出走,父母就要多找原因,情况严重可看心理医生。
而孩子与父母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尊重、信任、宽容、鼓励等良好关系。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尊重孩子喜好
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必不可少。贵阳市一位在政府担任要职、工作十分繁忙的家长,在谈到自己培育孩子的成功之道时说:每天要和孩子交流一小时,做孩子的好朋友。他的女儿现在北京大学就读,当年在高中时是学习好的女孩子中唯一穿耳洞、戴耳环的。这位家长说,这是女孩子的爱美之心,应该得到尊重。
何克教授建议,家教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讲方法,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尤其要注意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保持与孩子交流与沟通,多引导、多做孩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