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都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好孩子,但家长该以什么样的眼光去欣赏他们呢?
范老师是一个有着二十年教龄的幼儿园老师,她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傍晚,一位母亲接出孩子往外走。范老师恰巧走在这对母子背后,没意间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母:“宝宝,你脸上被谁抓成这样?”尖利而夸张的语调使得这位老师不得不继续听下去。
子:“我们班的强强。”
母:“他抓了你,你就不会抓他吗?”当妈的不禁拉高了声调,语气中流露着“恨铁不成钢”的“忿怒”。
子:“老师不让欺负小朋友。”
母:“谁让他先欺负你的?以后谁欺负你,你就打他。打伤了妈花钱给他看去。”听到做母亲的如此“豪言壮语”,范老师心中不禁打了个冷战,倡导,渲扬暴力的竟是一位母亲!
以上事例表明这位家长曾经或正在采取错误的态度来欣赏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受到“欺负”时采取了“不欣赏”的态度:批评,责怪甚至辱骂孩子“没出息”“没本事”“窝囊废”;而在自己孩子占了别的小朋友的“便宜”时倒采取了“赞赏 ”甚至是“怂恿”的态度。这一现象绝不是个别的,有着相当的普遍性。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待某一事物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判断力,进而影响世界观的形成。父母对某一做法持有“欣赏”,“赞赏”的态度会激发或鼓励他(她)去这样做。
许多家长日常生活中都懂得教育孩子“互助友爱”,“彼此谦让”,但这都是针对孩子未受到“侵害”的情况而言。一旦孩子受到“欺负”,哪怕是极轻微的碰撞,心里便顿时不平衡起来,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上去推人家一把才解气,有时弄的两个本来关系挺不错的家庭反目成仇,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诚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在和平年代,能有和平鸽飞翔的草坪上尽情享受阳光,心中的希望有千千万,但首要的却是和平。可为什么现在灌输给孩子的却与我们的愿望如此地大相径庭。
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孩子要“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将“学会生存”放在首位,可见其何等重要。今后孩子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谋取生存,是“宽容,谦各,积极向上”呢?还是“刻薄,傲慢,消极悲观”呢?那就要看我们家长欣赏的目光何时停留在孩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