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1651阅读
  • 7回复

辛集市历史沿革《辨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3-24
    辛集市历史沿革《辨注》 B`wrr8"Rz  
  县志、市志及一些帖子,有关辛集市历史沿革的文字中,错讹疏漏时见,为防贻误后人,今做一点儿辨注。 Y[Eq;a132  
夏属冀州地。商属冀州地 。周属并州地。 春秋属晋地。战国属赵地。秦属巨鹿郡地。 D'<'"kUd  
5Sz}gP('  
高祖六年(前201) QI*<MF,1  
封齐候胡害为贳候,置贳候国。(余注:是年三月庚子封。掌国8年,殁,谥“齐”。传子方山,孝文元年(前180)方山殁,谥“恭”。传子赤,孝文十二年(前168)赤殁,谥“炀”。传子遗。元朔五年(前124)遗殁,谥“康”。传子倩,元鼎元年(前116),侯倩坐杀人弃市,国除。贳侯国传五世,自公元前201年——前116年,凡八十五年。案:一些史籍把“贳”错为“育”、“贯”。乃字形相近所致。)后置贳县(余注:汉光武更始二年(24)降为县)。 ,#Mt10e{  
更始元年(23) 1AAOg+Y@U"  
  宋子(今赵县)人耿纯率宗族宾客2000余人到贳城(今大车城、小车城)迎刘秀。刘秀命耿纯为先锋,收复宋子。 `e^sQ>rDI  
文帝(前179-157) W?X3 :1c9:  
封驷钧为郻候。后置鄡县(郻与鄡同音)。(余注:谬也!驷钧封为鄥侯,在今山西介休东北一带。盖因邬、鄡字形相近耳。原为侯国,前汉属巨鹿郡,曰郻,后汉改为“鄡县”。汉光武帝“击铜马于鄡”。郻县治今深县旧州) oJe`]_XZ  
本始元年(前73) eq,`T;  
封燕刺王之子刘贤为安定戾候。置安定候国。后改县。(余注:安定县:侯国。孝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七月壬子封燕剌王旦次子刘贤为安定侯,卒,谥戾。而不是封为安定戾侯,戾是谥号,活人焉能“谥”? 贤殁,传国于子刘延年,嗣为安定侯,卒谥顷。传国于子刘昱,嗣为安定侯,免。  _q=ua;I&  
神爵三年(前59) O8)N`#1>+  
封广川缪王之子刘强为乐信候。置乐信候国。后改县。(余注:乐信县初为侯国,后汉省入鄡,钜鹿属县。 p}K.-S`MQ  
孝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四月戊戌封广川缪王齐七子刘彊(一作强)为乐信侯,卒谥顷。其子刘何嗣为乐信侯,卒谥孝。 其子刘贺嗣为乐信侯,卒谥节。子刘涉嗣为乐信侯,免。 #9CLIYJAd  
神爵四年(前58) %hCd*[Z}j  
封广川戴王之子刘辟兵为西梁候。置西梁候国。后改县。(余注:前汉侯国, 后汉省入鄡。孝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三月乙亥封广川戴王文三子刘闢(一作辟)兵为西梁侯,七年乃卒,谥节。孝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节侯闢兵子刘广嗣为西梁侯,卒谥孝。孝侯广子刘宫嗣为西梁侯,卒谥哀。哀侯宫子刘敞,嗣为西梁侯,免。案:《水经注》云“白渠枝水又东径贳县,入斯洨水,斯洨水又东径西梁城南,又东北径乐信县故城南。又东至枭阝入衡水。”由上看出,四县方位明确。已知贳县故城在大小车城,“车”与“贳”发音也相近。康熙志载西梁故城即今车城村。若是西梁故城,贳县就不在束鹿县境而入宁晋版图了。 VQl(5 \6O  
案:我邑前汉分为五县:郻、貰、西梁、乐信、安定,后汉光武更始二年(公元24年)降为县,五合为一,即鄡县。) $c}-/U 8  
元始二年(2) (fcJp)D  
置安定县,后改为安民县。(余注:嘉庆《束鹿县志》上引用《平帝纪》云:“元始二年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是以此来质疑安定县。到了同治《束鹿县志》上,则直书为:至平帝元始二年,改安定为安民县。考: 西汉景帝(约公元前156~前141)时,广设牧马苑,在今甘肃华亭县建呼池苑。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析北地郡置安定郡,析朝那县东南置泾阳县,华亭北部属之。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华亭北部仍属朝那。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发生灾荒,罢呼池苑,设安民县,安置流民,东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废。可见,改为安民县的是“安定郡”,而不是“安定县”。) #8@o%%F d  
三国、晋、南北朝 JUd Q Q  
(余注:鄡县。属魏地,巨鹿郡) 2+cpNk$  
北魏初年(386) y87oW_"h  
  改鄡县为 县。(余注:音同qiao,应为鄡的异体字。后魏鄡县移治旧城。) a<CACWsN.T  
xj;V  
(余注:晋为鄡县,属赵国。《晋书•地理志》:鄡县有黄丘。晋永和七年(351),后赵石琨自信都救石祗于襄国,冉闵遣将孙威拒琨于黄丘,琨败却。又县有青丘、牛丘、驰丘、灵丘,与黄丘共为五丘。黄丘在县南。一说在县东。五丘这特殊的地理环境,是黄河从这里流过的铭证! Lf+"Gp  
4000多年的炎黄时期,在燕山山脉一带活跃着一支部落,史称东夷。东夷族人崇拜鸟,以鸟为图腾,并以鸟为氏族微记,鸟名为氏族名称,进一步发展为官名和姓氏。当时的东夷部落中已经存在9支强盛的氏族,史书中有时称为"九夷",其中的一支名黄夷,崇拜黄莺。黄夷人也称黄人、黄族,后来,黄人由内蒙东部向东南方向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之一的黄夷。 OmLe+,7'  
B\Uocn  
  (余注: 前、后两燕并属巨鹿郡。) vXT>Dc2\!  
lL"ANlX-P  
Z,7VOf6g  
北齐年间       (550-577) ki' CW4x  
改 县为安国县,县治在今安古城。 (余注:北齐以前之安国在今祁州,北齐以后之 即安国。史载:“移安国于鄡”,县治应在今旧城。) 12 HE =  
!8OgaMngzF  
      隋 <P.'r,"[  
            开皇六年(586) }) Zcw1g  
改安国县为安定县,县治在今旧城。(余注:隋开皇三年(583年)前即为鹿城,属冀州。治今旧城。开皇六年(586)改为安定,取汉旧名。属定州。) hD9b2KZv  
开皇十六年(596) zLybf:#  
析安定县,置晏城县。(余注:隋开皇十六年(596)分鹿城地置,大业初(605)废入,隋末(618)复置(《地理今释》谓“束鹿地是晏城,唐时尚有。”)。) SaSj9\o  
开皇十八年(598) Zgt(zh_l  
改安定县为鹿城县。(余注:史载“取县东故鹿城为名”,即指今旧城故名鹿城。治今安古城。) 'ZAl7k .  
TeNPuY~WP  
大业初年(605) (0u(<qA\  
废晏城县,并入鹿城县。 17F<vo>l%  
66-G)+4  
")@#B=8+3^  
                    武德五年(622) R(p3* t&n  
刘黑 (窦建德余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鹿城被唐将桑维和打败。(余注:唐武德五年(622)十月六日“唐桑显和击刘黑闼于晏城。”破之,县寻废。晏城只存在26年。 e"&QQ-q  
《隋军府表》载“河北道中部设有冀州晏城府。”晏城几经废置,建制时间又短,却设军府,且发生重大战役,可见其地位重要。) W(\ ^6S)  
(余注:陆泽县:先天二年(713)析饶阳、鹿城界置陆泽县于古鄡城(今深县旧州村)。宋雍熙四年(987)废。束鹿先烈张兴即为坚守此城而战死。时饶阳郡设在陆泽县城内,郡守、县令皆赴节死) njckPpyb@  
O#?@' 1  
天宝十五年(756) M$UZn  
改鹿城县为束鹿县。 IA680^  
(余注:唐建中三年(782年),范阳节度使朱滔等在束鹿(今旧城)大破李惟岳军。“建中三年,李维岳以成德军叛,诏诸镇兵进讨。幽州帅朱滔拔束鹿,围深州。既而维岳引兵围束鹿,复为滔所败。”此即军事史上有名的“束鹿之战”。) OU'm0Jlk  
VCQo3k5 {  
五代、宋、元 5[Uv%A?H#_  
候唐清泰三年(936)(后唐) tQ(4UHqa~  
石敬塘在契丹贵族帮助下,灭后唐,建后晋,向契丹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其时束鹿县被契丹统割。 \h5!u1{L  
后周显德二年(955) v:?l C<,  
周世宗命将领韩通修筑束鹿县城(今旧城镇),以防外族犯境。 Sjo7NR^#e  
北宋。靖康元年(1126) ug^esB  
金兵攻克东京,两河失守,束鹿县被金统辖。 5&TH\2u  
南宋。嘉定八年(1215) S<eB&qT$  
河北红袄军首领周元儿抗金,率起义竣攻占束鹿县城(今旧城镇) {fa3"k_ke  
南宋。咸淳三年(1267) 1:22y:^j  
束鹿县大旱。 P$5K[Y4f  
元。元贞二年(1296) '; ;X{a  
束鹿县大水成灾。 VMH^jCFp  
元。大德十一年(1307) cUC!'+L  
赵州、束鹿、隆平等州县大水 20cEE>  
aM YtWj  
.JX9(#Uk  
洪武六年(1307) /_</m?&.U&  
朱元璋推行“移民屯田”政策,永乐初年(1403)诏令从山西往河北真定南宫一代移民,洪洞县白马寺大槐树为集送点。从此,大批山西移民来束鹿县占产立村。 D hD^w;f]  
永乐四年(1406) I'0{ Q`}  
束鹿县大旱。 D";@)\jN  
永乐九年(1411) l;i /$Yu7  
知县王揖在衙门西建医学专门学校。 ^]MLEr!S  
天顺元年(1457) -mw`f)?Ev  
县儒学训导康翁宾修成《束鹿县志》内容条析分明,记载周详。 ~DP_1V?  
成化二十三年(1487) p((a(Q/  
县儒学训导康绍儒重修《束鹿县治》。将天顺《束鹿县志》未载内容增入。 ZY=a[K  
正德六年(1511) -_ <z_IL\%  
文安县刘六、刘七率农民起义军攻占束鹿县城(今旧城镇)。 tr|)+~x3  
嘉靖年间(1522-1566) qylI/,y{  
知县白镒续修《束鹿县志》。 _)[UartKx  
隆庆二年(1568) ip!-~HNwJ  
本县进士、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贾衡撰成《束鹿县志》,知县武时杰付梓。 3@\J#mR  
万历三十四年(1606) k8z1AP  
大雨,滹沱河泛滥,午夜大水入束鹿县城(今旧城镇),深数尺,官衙民舍多瘫坏。 R*DQLBWc  
崇祯十四年(1641) -{A*`.[v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自东北来束鹿县,先以百余名骑兵冲入束鹿县城里,占据西、北二门。曾于正在家居的陕西宁夏兵备副史耿启率领的壮丁交战后农民起义军撤去。 7> 8L%(7  
+aOQ'*g  
康熙十年(1671) 58P[EMhL  
知县刘琨,宴请明儒修成《康熙束鹿县志》。 p} {H%L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 il% u)NN  
  1月19日,教育部颁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将学堂改称学校,男女可以同校,初等小学修业四年,高等小学修业三年,简称“四三制”。此后,学校之名遍及束鹿县。 f"SK3hI$p  
  自光道年间至今,束鹿人在武汉开办酒厂酒店达四五十家,一万多束鹿人从事烧酒和经销事业。并延长江中下游在九江、长沙、安庆、芙湖、上海等地设大批分号。书鹿酒业半条江由此而来。束鹿人首创用玻璃瓶装酒。其酿造的“汉汾酒”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H.ARLS  
民国2年(1913) <.hutU*1  
  束鹿县衙改为县知事公署,知县改为知事。 bXk(wXX  
民国3年(1914) A\<W x/  
  八月,北京北洋军阀政府颁布县佐制法令,束鹿县与西部的小章村设县佐。 Dvm[W),(k  
民国14年(1925) I &;9  
  由国务院总长龚心湛签署的“临时执政令”中关于直隶省属各地施行市自治日期及区领域令,决定该辛集镇为辛集市旧城镇为旧城市。 |dhKeg_  
民国29年(1940) AK(x;4  
  冀中区党委决定,部署鹿县划分为束北束冀两个县,以辛集、锚营、圈头、大李庄一线为界,以南为束冀县,以北为束北县。束北县已北里厢一代为根据地,束冀县以束鹿与冀县交界的孟家庄、堤北一代为根据地。 W_lXY Z<  
民国31年(1924)(应为1942年) `k`P;(:  
N5.B"l  
  1924年,(应为1942年) Y&-% N  
抗日战争进入了极端困难的时期。冀中区党委决定将束北县划分为两个联合县。即沧石公路的3个区和深县深磨公路以西的四个区和并组建为深束县;沧市路以北的四个区和晋县城东的两个区及安平县南部的13个村庄和并组建为束晋县。 sW@_' Lw  
i>e?$H,/  
  1945年10月,深束县和束晋县合并成立束鹿县。将元(原)深县得(的)4个区、晋县的两个区、安平的一个区分别归还原县建制。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范家庄。(余注:10月9日,成立辛集市,为县级市,辖辛集镇、胡合营、都大营、留双营、月耳营、东石庄、西石庄、陈马庄、赵家庄、西良马、田家庄、试炮营等。) lRR A2Kql  
(余注:1946年3月,县政府驻新城。8月迁至旧城。原归衡水县管辖的东谢村划归束鹿县,原归深县的满家湾、张家村、董家屯、常家屯、李家屯、徐家屯、甜水井划归束鹿县,原归束鹿县管辖的师尹、双井划归深县,原归束鹿县管辖的丁家庄划归冀县。) %S/?Ci  
1948年5月设立旧城市,为区级市,县委、县政府驻旧城市) <nc6 &+  
中华人民共和国 1P?|.W_^1  
(余注:1949年9月,县委、县政府迁至辛集。) vwAtX($  
  10月26日,辛集市改为辛集镇,直属石家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撤销旧城镇(应为市)改为区级镇。 Z}S7%m  
  1950年1月15日,束鹿县由原来的17个区划为10个区。5月26日,又调整为7个区。这7个区是:一区旧城,二区张古庄,三区位伯,四区辛集,五区南智丘,六区新城,七区和睦井。 Q) =LbR{#  
  1954年1月1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一个春季就由1953年的31个发展到282个,11月发展到1339个。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42.2%。 H{hzw&dZ<P  
  4月1日,束鹿县与辛集镇合并,辛集镇由专辖镇改为县辖镇。 _{/[&vJ  
  1956年 7月6日,撤区并乡。将原来的99个乡并为31个乡,保留一个区级镇 S?#6{rx  
  ——辛集镇,并将辛集镇周围8个村划为辛集镇郊区。 mM.YZUX  
  年内,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部转为高级社。 tE,& G-jU  
  1958年8月23日,县委召开全县广播大会,动员大办人民公社。到28日、只用了5天时间全县及建立了8个人民公社,实现了公社化。 Ug\$Ob5=q  
  11月12日,晋县、深泽、束鹿三县合并,称束鹿县。县委、县政府驻辛集镇。 E YA=f U  
  1961年5月5日,束鹿县与晋县分设。将8个大公社化为30个小公社。 -tfUkGdx;l  
  1981年1月25日到4月7日,全县31个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了公社管理委员会和辛集镇人民政府。 '}$$0S.DC  
  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束鹿县,设立辛集市(县级),以原束鹿县的行政区域为辛集市的行政区域。 b_^y Ke^W  
  1996年12月,合乡并镇为八镇七乡,共十五个乡镇,仍称辛集市。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8-10-19
楼主辛苦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8-10-15
书鹿酒业,。。。!你这是啥个意思???哈哈!还防止错别字?,,,,。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8-10-14
  来,读读。 ah hl  
学习。
好酒就喝,好帖就顶……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08-1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8-1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8-18
束鹿酒业半条江,醇厚甘甜真佳酿。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3-24
沙发
¤硪躲在草從銗靣假裝吥孤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