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历史沿革《辨注》 _0qp!-l
}
县志、市志及一些帖子,有关辛集市历史沿革的文字中,错讹疏漏时见,为防贻误后人,今做一点儿辨注。 i@STo7=
夏属冀州地。商属冀州地 。周属并州地。 春秋属晋地。战国属赵地。秦属巨鹿郡地。 x)^t5"F
汉 x8E!Ko](
高祖六年(前201) Y'2 |GJc2
封齐候胡害为贳候,置贳候国。(余注:是年三月庚子封。掌国8年,殁,谥“齐”。传子方山,孝文元年(前180)方山殁,谥“恭”。传子赤,孝文十二年(前168)赤殁,谥“炀”。传子遗。元朔五年(前124)遗殁,谥“康”。传子倩,元鼎元年(前116),侯倩坐杀人弃市,国除。贳侯国传五世,自公元前201年——前116年,凡八十五年。案:一些史籍把“贳”错为“育”、“贯”。乃字形相近所致。)后置贳县(余注:汉光武更始二年(24)降为县)。 Ct 30EZ
更始元年(23) !;;WS~no3
宋子(今赵县)人耿纯率宗族宾客2000余人到贳城(今大车城、小车城)迎刘秀。刘秀命耿纯为先锋,收复宋子。 Y@[Dy
文帝(前179-157) 0^&-j.9
封驷钧为郻候。后置鄡县(郻与鄡同音)。(余注:谬也!驷钧封为鄥侯,在今山西介休东北一带。盖因邬、鄡字形相近耳。原为侯国,前汉属巨鹿郡,曰郻,后汉改为“鄡县”。汉光武帝“击铜马于鄡”。郻县治今深县旧州) hZLwg7X!
本始元年(前73) MbjMO"}
封燕刺王之子刘贤为安定戾候。置安定候国。后改县。(余注:安定县:侯国。孝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七月壬子封燕剌王旦次子刘贤为安定侯,卒,谥戾。而不是封为安定戾侯,戾是谥号,活人焉能“谥”? 贤殁,传国于子刘延年,嗣为安定侯,卒谥顷。传国于子刘昱,嗣为安定侯,免。 ;Fm7!@u^0
神爵三年(前59) aak[U;rx
封广川缪王之子刘强为乐信候。置乐信候国。后改县。(余注:乐信县初为侯国,后汉省入鄡,钜鹿属县。 WY" `wM
孝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四月戊戌封广川缪王齐七子刘彊(一作强)为乐信侯,卒谥顷。其子刘何嗣为乐信侯,卒谥孝。 其子刘贺嗣为乐信侯,卒谥节。子刘涉嗣为乐信侯,免。 tD\%SiTg=b
神爵四年(前58) H6]z9 8
封广川戴王之子刘辟兵为西梁候。置西梁候国。后改县。(余注:前汉侯国, 后汉省入鄡。孝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三月乙亥封广川戴王文三子刘闢(一作辟)兵为西梁侯,七年乃卒,谥节。孝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节侯闢兵子刘广嗣为西梁侯,卒谥孝。孝侯广子刘宫嗣为西梁侯,卒谥哀。哀侯宫子刘敞,嗣为西梁侯,免。案:《水经注》云“白渠枝水又东径贳县,入斯洨水,斯洨水又东径西梁城南,又东北径乐信县故城南。又东至枭阝入衡水。”由上看出,四县方位明确。已知贳县故城在大小车城,“车”与“贳”发音也相近。康熙志载西梁故城即今车城村。若是西梁故城,贳县就不在束鹿县境而入宁晋版图了。 %P-z3 0FHp
案:我邑前汉分为五县:郻、貰、西梁、乐信、安定,后汉光武更始二年(公元24年)降为县,五合为一,即鄡县。) S%k](\7!
元始二年(2) d@_|
置安定县,后改为安民县。(余注:嘉庆《束鹿县志》上引用《平帝纪》云:“元始二年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是以此来质疑安定县。到了同治《束鹿县志》上,则直书为:至平帝元始二年,改安定为安民县。考: 西汉景帝(约公元前156~前141)时,广设牧马苑,在今甘肃华亭县建呼池苑。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析北地郡置安定郡,析朝那县东南置泾阳县,华亭北部属之。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华亭北部仍属朝那。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发生灾荒,罢呼池苑,设安民县,安置流民,东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废。可见,改为安民县的是“安定郡”,而不是“安定县”。) 8zk?:?8%{
三国、晋、南北朝 63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