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121阅读
  • 2回复

孟子的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3-24
— 本帖被 垂阳紫陌1314 从 文学沙龙 移动到本区(2007-07-29) —
家庭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根本。


孟子出生的时候他心地非常的善良,但很早他父亲就去世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贤,成为大儒,关键就是在于他的母亲。虽然他出生时,他的本质是非常的善良的,但是要把他教育成功,孟母起到的功劳是非常的大的,号“孟母三迁”。刚开始他们家住的地方是住在坟墓旁边,住的地方跟墓地比较接近,孟子比较年轻的时候就比较喜欢在墓地之间玩耍,他玩的游戏都是些墓间之事,就是把死人埋下去,再学着盗墓者把坟墓挖开了。孟母看到之后就说,说这里不是我儿子应该居住的地方,所以她就搬家,搬到集市旁边。而孟子玩耍的时候就学着商人在吆喝,学着商人做买卖。孟母又想,这也不是我儿子应该居住的地方。所以又把房子搬了,搬到了哪里了呢,就搬到了学校旁边。搬到学校旁边之后呢,小孟子做游戏玩耍的时候就学者大人的礼节,因为在古代祭祀都要一些礼仪,孟子试着去俎豆,学着揖让进退之礼,孟母就说这个可以让我儿子居住的了。


孟子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关键在于孟母的家庭教育,这个非常的重要,一个人小的时候没有好的家庭教育,长大以后你费九牛二虎之力都很难的了。观察我们现在的家庭,几乎是没有了家庭教育,我们看看孟母啊,我们会感到惭愧啊。我们常常会想,那小孩子会懂什么呢,事实上不是如此的,家庭的教育是非常的重要的,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们作为成人,就要给小孩表演的,小孩子张开眼睛,他的第一任老师就是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他都看在眼里,他会跟着学,如果父母业余时间就喜欢打麻将,喜欢赌博,那我看这个小孩长大了也会差不多的。


所以家庭的教育是非常的重要,而孟母就给我们做了个表演。他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给我们做了一个母亲的榜样。你看孟子学这个商人的事情,学商人买卖吆喝,那孟母不让他学,为什么?我们现在一看到小孩子学这个,说好啊,以后长大了做生意可以赚钱。孟母她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她教育儿子要让他成为什么,成为圣人,成为贤人,这是孟子的母亲对他的期望,所以把他放在学校旁边,让他学礼。孟母就说了,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学礼,他长大了必定能成为圣贤的,是这个道理。


所以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我们现在对小孩的教育,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功利心很足,我今天还听到一个母亲说啊,以后长大了让自己的小孩去当歌星,唱一支歌可以挣几万块,我说你这样教育小孩那就麻烦了,这样来教女儿非常的可悲,那你把自己的子女当做什么呢,当做你自己的投资工具,这最后一定因果报应,即使他成为歌星,成为商业的巨子,他的钱你也花不到,因为他以功利的心来对待你,这个都是你教给他的,这就叫因果报应。我们用功利的心去教小孩,所以小孩从小就有功利的心,长大以后他就用功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小孩长大了有了钱财了,生活独立了,经济独立了,你父母呢成为了负担,他有功利的心,那还要你父母做什么,这个都是你教的啊,这个可悲。


所以孟子的母亲他对孟子的教育,是希望孟子成为圣贤啊,孟子在这么好的家庭教育当中,他成长起来,所以孟子长大之后他开始学六艺,最后终于成了大儒,千古垂名,这个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啊,所以孟母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他为整个人类培养了一位贤圣出来,这个就是孟子。


我们看一下孟子的成长就知道家庭教育是非常的重要的,很可惜,我们现在几乎没有了家庭教育。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弟子规》,把《弟子规》落实到我们的家庭当中,因为《弟子规》讲的就是家庭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是根,没有了家庭的教育,你这个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宗教的教育,都没有办法落实下去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来。


中国这个国家之所以保持了五千年的大一统的格局没有丧失的关键在哪里,家庭观念,关键在家庭的教育。我们的祖先早在四千五百年前对如何教育人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已经相当之清楚。后面只不过是对前面进行一个展开而已嘛,都没有超越,因为那是根本。


我们读《史记》都知道,舜王他任命契作为司徒,负责五典之教,五典之教就是五伦的教育。司徒就是现在的教育部长啊,主管教育的。教育部长,让他做这个工作,这个契很了不起的啊,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就懂这些道理。如果没有家庭的教育。圣贤是不可能成人的。所以圣贤不是天生的,圣贤是靠教育,教育出来的。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所以大家不要迷信,以为圣人是天生的,没有天生的圣人,哪一位圣人出生在这个世间,不是通过教育而后成功的,孔子如此,孟子如此,印度的释迦牟尼更是如此,他从小没受良好的教育,他怎么可能成为圣人,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的教育,这样才能把人教育好,才能把人培养成功,我们要落实《弟子规》,把家庭的教育办好。


史記列傳曰:“孟軻,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孟子学习是非常的认真的,在《烈女传》的记载里面,说孟子学六艺是旦夕不息的,就是早晚他都没停的,他非常的勤奋,他的勤奋也是来自于孟母的教育。有一次,孟子在学堂学习,学的很辛苦,就想家,就跑回家,孟母看到之后,就用剪刀把自己正在织的布一刀给剪断,这个对孟子的教育非常起作用,孟子看到自己的母亲把织到一半的布给剪了,孟子很吃惊,问母亲“干吗把这个布给剪了?”孟母告诉他,你这样学习就是半途而废,就像我剪这个布一样,你终究是不能成功的。受到母亲如此深刻的教育,孟子学习非常的刻苦,所以最后他通了道。


道既通,按古人的注解,也就是说孟子通了六经。在这里所说的“道既通”,是指孟子通达道的体和用。我们在讲《论语》最后一章,讲到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大禹,一直到后面的商汤,文王武王都是一脉相承的。


这些圣贤相传其实只传了一个字,这个字就是“中”字,就一个中,就是“允执其中”,就是一个字,中字。


由于孟子他通道,他就想学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诸侯相互攻伐,连年发生战争,老百姓生活是非常的辛苦,孟子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所以他就开始游说。

——摘录自惭愧凡夫之《孟子》讲记第001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3-24
我们要落实《弟子规》,把家庭的教育办好。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3-24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出则悌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便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优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人呼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先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而信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廉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无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吴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於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而亲人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轻訾
勿诌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却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