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289阅读
  • 0回复

读《论语》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6
— 本帖被 海阔天空 从 文学沙龙 移动到本区(2007-07-30) —
读《论语》有感

2006-11-17 22:15:00

作者:maolei

手头有两本《论语》,一本是朋友送我的南怀瑾著的《论语别裁》,一本是从图书馆借来的徐志刚译注的《论语通译》(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我将两本书对照着读,本是为了加深理解,结果大出意料,生出许多感慨。

  《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因为已经列入了中学语文课本。《论语通译》是这么翻译的,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吗?”我印象里,中学课本解释的大意也是如此。

    然而,《论语别裁》的解释却大相径庭。怀瑾老师一开始就说,《论语》二十篇是一个整体,不能圈断了理解。假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释为“学问要随时练习,就能高兴”就正确,孔子因此便可以作为圣人了,那我(怀瑾老师)是不佩服的,因为他太不通达人情世故了。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理解的关键是什么是学问,普通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通读《论语》就知道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中,不是文学,而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何以见得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同在学而篇里,另一段“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白话解释就是看见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对人能尽心做好答应的事情,对朋友能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哪怕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也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里的学问,讲的都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回过来再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所以,一个人只要随时随地的体验生活,随时随地的思考,随时随地的反省,学问自然会有进步,对做人做事的体会就会更进一层,就能会心的微笑了。这才是正确的理解。它是告诉我们做学问的宗旨是随时随地学习,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的是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远”字是形容知己难得。纵观历史,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怨天尤人。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么一段耳熟能详的子曰,两本书的解释差异如此之大,不能不让人感慨良多。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论语通译》的解释犯了断章取义的毛病,未能真正领悟孔子的真实意图。当然这不完全是作者的错,他可能主要受到了前人注解的影响,尤其是宋代大儒朱熹先生。然而这样的问题在《论语通译》里比比皆是,这就令我很不安,作为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如此一来,岂不是遗毒万千莘莘学子了?

    我又反思,自己有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呢?应该也有过不少吧。看来,今后还要更加“学而时习之”,更加“敏于事而慎于言”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