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不赞同家长用惩罚的手段来矫正儿童的错误行为,然而实际上,即使是最有耐心和涵养的家长,也难免对孩子的“捣蛋”行为和“恶作剧”说几句过火的话或动手打孩子。一项关于中国城市家庭生活的调查结果显示:70%的母亲和65%的父亲承认他们有时或常常打他们的孩子。
打骂孩子是非理性的教育方式,有学者根据巴甫洛夫的无条件反应原理,提出了“惩罚的终止原理”,认为惩罚运用得当,确实可以有效地终止儿童的某些不良行为。归其要旨,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惩罚的实施时间不能过于随意。对儿童而言,延迟几小时的惩罚基本上不能防止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故此,早“打屁股”比晚“打屁股”效果好。如果在儿童开始发生错误行为时就给以惩罚,儿童的不良行为就会伴随着恐惧和焦虑,为避免这两种反应,他们中止“捣蛋”。一旦这种行为中止,惩罚立刻结束,其焦虑和恐惧反应也随之消失。
二是惩罚的强度要适当。惩罚过轻会使儿童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萌生满不在乎的“油条”心态;过重则又可能使其产生回避、远离甚至憎恨心理,进而引发某种不良焦虑反应,不利于孩子成长。相对而言,惩罚的强度与孩子的违规行为的强度应成正比关系。如孩子没把作业做好,若家长因此大发雷霆,责其重做五遍,就会因惩罚过重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适宜的惩罚强度是让他按要求再做一遍。
三是惩罚一致与连贯性,不能有时候毫不留情,有时候又熟视无睹,这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错误行为也难以消除。在研究发现,即使家长后来开始实施较有规律的惩罚,然由于过去非连贯性惩罚给孩子已留下“记忆”使孩子的错误行为得到强化,甚至使这些行为变成习惯,以致极端反抗以后的惩罚。
四是惩罚时,要先讲一些道理,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受到惩罚。惩罚前的说理过程比单纯惩罚的效果更明显,说理本身不仅能使孩子清楚他们为什么不能做某种事,同时还能使孩子知道若违规受惩罚,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需要强调的是,惩罚不应是体罚,体罚是动不动给孩子罚站罚跪、打手心等行为,它会伤害孩子的身心,而惩罚应该是一种具有“强烈性”色彩的批评,家长要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把惩罚孩子演变成个人怨气的发泄行为;同时,教育孩子仍应本着多鼓励和多表扬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