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4114阅读
  • 0回复

燕山深处,羊皮贩子“渐行渐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9-29

摩托车后绑着两张尚未加工的羊皮,过时的绿外套衬托着黝黑的面庞。这位风尘仆仆的羊皮贩子自18岁就开始,就来河北赤城收羊皮,贩到老家蠡县,迄今20多年。


“当年搭货车进山,现在有了客车,路也通畅多了,生意却越来越难,羊越来越少。”在赤城县大海陀村,这位过路的羊皮贩子不愿透露姓名,却乐意向记者抱怨越来越不易的羊皮生意。“过去的同行都干别的了,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几年。”


生意难做并不奇怪。养牛放羊自古就是燕山一带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但为了保护北京水源地和防风固沙,自2002年起,河北省实施全省禁牧。牛、羊在山坡上吃草,已经成为燕山的记忆。


贩子说,上世纪90年代生意最好,一年能收五六千张羊皮。那时,他一年有八九个月都奔波几百公里,从北京以南的蠡县到北京正北的赤城,走村串户收羊皮。


“以前骑自行车一天下来就收不少,现在骑摩托车跑得路多了,收获却小了。”他指着摩托车后座说:“今天我已经跑了上百里山路,只收来一张绵羊皮、一张山羊皮。”


燕山自古就是京城的屏障,赤城道边,至今仍可见一个个荒弃的烽火台,从独石口远远地伸向居庸关。如今狼烟久消,这里却有个新的名称——生态屏障。2000年,沙尘暴肆虐北京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从这一年起实施。国家在包括赤城在内的北京周边地区投巨资,进行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赤城县畜牧局副局长刘昕介绍说,2000年时,当地的绵羊存栏35万头,牛15万头。禁牧后推行舍饲养殖,但由于品种、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虽然政府出钱给农民舍饲补贴,但三四年时间,全县羊、牛存栏量都减少一半左右,农民人均年减少养殖收入300多元。


养羊曾经是燕山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其中羊皮是重要的一项。穿梭于村间的羊皮贩子曾是燕山农家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过日子的花销不少要指望这群在山里山外奔波的身影。而今,不少农民告别羊群,走出大山。


大海陀村相邻的姜庄村禁牧前有上千只羊,大都是放养的山羊,如今只有400来只,全部圈养。55岁的牛金贵说,外出打工如今成了村民的主要出路。“有句话叫‘羊是平山王,哪里有羊一片光;头上两个剪,脚下四只锤’,以前山上栽树不好活,石缝之间光秃秃的没有草,都让羊吃了。村里街道两边不是羊粪就是牛粪,现在山绿了,村里也干净多了。”


据赤城县林业局副局长米丰介绍,据2009年统计,全县草场退化、沙化面积由禁牧前的128万亩减少到30万亩。


羊儿不在山坡吃草,牧羊人也到城里去了,曾经为山里农家翘望的羊皮贩子开始落寞。大海陀村边的这位羊皮贩子说,他的家乡蠡县留史镇10年前一度是亚洲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家家户户转鼓(小皮革加工)昼夜不息,但皮革加工是重污染行业,当地政府在2008年11月对全县203家涉污工业企业全部断电,停产整顿。贩皮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但他还不愿放弃。“做了20多年了,虽然苦点,可干这个有感情,也熟悉,赚了差价,一天下来除了油钱还有挣,跑一天算一天吧。”


记者打听他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他笑着说:“你又不卖皮子,也不买皮子,咱们会有什么联系,在山里碰见聊会儿天就行了,不会再见了,留名字有什么用。这半天才收了两张,我还要赶路呢。”


说完,他发动起摩托车,身影在燕山里渐行渐远。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www.shyfled.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