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063阅读
  • 32回复

骂出好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4

  奖赏与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基本的生活习惯,这点不仅对孩子本身,甚至对父母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因为孩子年纪小而不忍心责备,等孩子长大了,父母仍然要为孩子的行为感到苦恼,那就太糟了。因此,父母亲应该在孩子尚小的时候,研究出一套奖赏与惩罚的方法,以便教育他们成为有用的人。
  有人说:“懂得骂孩子的父母,同时也最懂得夸奖孩子。”这句话一点儿也不错。
  爱孩子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高兴就抱一抱,不高兴就揍一揍,应该多了解孩子,体察孩子的心,并配合孩子的生活方式来教导他们。
  既然适度的奖赏与惩罚,可以培养孩子成熟的人格,那么应该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来骂孩子,或者称赞孩子呢?本书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可供您参考。
  
第一章 叱责要讲究方法
  ●责骂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变好
  ●不恰当的叱责还可能使孩子变坏
  ●叱责不当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要求孩子听话应该说出理由
  ●对孩子的问题不要嫌麻烦
  ●要学会和孩子共同讨论
  ●要让孩子敢于说出不同的意见
  ●不能强迫孩子读书
  ●应该允许孩子失败
  ●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
  ●孩子需要赞许、表扬和鼓励
  ●糖果和鼓励
  ●游戏与玩具
  ●责骂一定要说明理由
  ●不要一味地催促
  ●责骂无妨,但不可暴怒
  ●责骂时不要揭短
  ●不要多讲孩子的缺点
  ●不要威胁和埋怨
  ●不要讽刺孩子
  ●责骂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变好
  叱责确实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我国民间有句俗话:“不骂,孩子就不晓得厉害。”但是怎样责骂却大有学问。因为简单、粗暴的叱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反而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这种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就会造成父母和子女间的隔阂和冲突。我就曾几次听我的女学生向我诉说她对母亲的怨恨与不满。她小时候,做事马虎,常弄坏家里的东西。有几次洗碗,一失手把一叠子的莱碗都打烂了。母亲听见碗打碎了的声音,就厉声地责骂了她一顿。她心里很不服。她觉得打碎了碗,她心里已经很害怕,母亲还一味责骂,于是对母亲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满与愤恨。
  世间由于父母一句过失的话。过火的责骂而使孩子感到绝望,甚或自杀,以及举刀杀死父母的事,亦时有所闻。
  另一方面,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还会发现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大人责骂孩子时,孩子根本就不理会。他既不顶嘴也不反抗,就是不听。你骂你的,他做他的,日积月累的结果孩子越变越坏。
  如此种种,是不是说,父母就不要责骂或叱责孩子了呢?当然也不是是。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不懂事,需要大人的教导;他们难免闯祸做错事,也需要叱责。否则孩子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教育孩子,古往今来对做父母的人来说都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做人本来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了,而比起做人,做父母就更是一门大学问了。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他们很会做人。在与朋友和。同事的交往中,他们热情周到。和蔼、不卑不亢。然而在家中,他们却不能妥善地处理与子女的关系。问题就出在管教子女时叱责的方式上。不是失之过严,就是失之过宽。不是把孩子管教成了小老实或木头人,就是把孩子惯成了飞天蜈蚣。
  我在教育工作中深深体会到父母过多的叱责,严厉的管束不但会束缚孩子的主动性,也会扼杀其心灵的创造精神。
  我有个同事,她是一位很好的中学教师。她管教的学生遵纪守法,学科成绩好。在家中对子女的要求也甚严。孩子在家不大叫大吼,吃饭时不许说话,坐在椅子上背必须伸直,家规一套又一套。孩子不留神,稍有过失,她就叱责。由于她长年的这种模式般的训练,孩子虽然是变得听话了,对人也彬彬有礼了,但却也变得拘谨。怕事。被动。
  有一天,她的学校里举行观摩教学,中午她未能回家。孩子中午放学回来,就坐在沙发上等母亲。整整一个中午母亲没有回来,没有给他们做饭,他们也就饿了一个中午。下午放学回来,母亲问他们中午吃些什么,他们说没有吃什么。母亲问那个十二岁的姊姊,冰箱里有速食面,为什么不取出来泡了吃。两姊弟却说:“你没有讲呀!”
  同样的情形。那位教师在做菜,发现酱油瓶子里没有酱油。而家里又适逢有客,菜不能马虎,于是她只得叫她的女儿上街去买酱油。不巧,那天杂货铺盘点,关了门。只在门前摆了一个小摊。小摊上没有瓶装酱油,只有塑料袋包装的。半斤一袋。一斤一袋的均有。女孩由于母亲没有吩咐可以买袋装酱油,不敢买,结果空了手回去。
  在我女儿任教的小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她们带领低年级学生到儿童乐园去,做完了集体游戏,进行分散活动。学生可以自由玩耍,玩自己喜爱的游戏:坐碰碰车。划船或坐电动火车……然而有的学生却不知所措。
  这些学生之所以在多彩的生活面前显得这样无能,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家中常遭父母的叱责。父母管得过严,而形成了怕事的被动习惯。
  这些孩子只知道听从大人的吩咐,自己从没有主见,也不敢有自己的见解和要求。他们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也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了。
  这些都一一说明,父母管教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发育与成长。过多的或不当的叱责不仅会束缚孩子的主动精神,也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并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与依赖性。
  然而今日的世界却到处充满挑战,它要求独立思考、坚强的意志、创新与创造。
  ●不恰当的叱责还可能使孩子变坏
  前面已谈到,管教过当,或过多的叱责可能引起子女的反感,甚至憎恨。那是危险和可悲的。
  但是另外还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孩子对叱责置之不理。口头上不反抗,内心不服。你越骂我越要做;你越不喜欢,我越要做。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对父母的责骂是否对孩子成长有所影响进行过研究,他把父母责备孩子的不良态度分为下列几种,并且举出了一些会使孩子变坏的责备方式:
  难听的字眼一一良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
  非难——叫你不要做,你还是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的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就不理你了!你就给我滚出去!
  央求——我求你不要再这样做了,行吧?
  贿赂——只要你听话,我就给你买一辆自行车。或者:只要你考到一百分,我就给你一百元。
  挖苦——洗碗,你就打烂碗;真能干,将来还要成大事哩!
  这种恶言恶语,强迫、威胁,甚至挖苦,都是一个年轻母亲在气急了的时候,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训斥子女时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它们通常也是最不能为孩子,尤其是有些反抗性或自尊心强的孩子所接受的。它们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僵,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孩子不良的影响。至于央求和用金钱来诱惑,更是只会把孩子引上邪路。这方面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多了。近年来发生的子杀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父亲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略有过失,便打骂,儿子在不堪如此对待之下,有天下午趁父亲午睡之际,终于拿刀杀死了父亲。由于父母管教方式的不当,而产生的类似的悲剧大多了。因而,在这里我想针对上述不好的责备方式,提出一些管教孩子的原则。
  这些原则谈起来简单,就是在孩子做得好,做出了成绩时,要及时肯定和适当的赞扬,鼓励孩子继续进步。当孩子做错了事或闯了祸的时候,作父母的一定要冷静,查明事情原委、弄明事情真相,然后再责备。
  怎样责备孩子才较为恰当呢?这里基本上可以归纳出三条原则:第一,首先是要肯定孩子们的人格。作父母的一般常认为孩子小,尚未成人,谈不上什么个人的人格。这是极端错误的。孩子是有其自身的人格和自尊心的。只有承认他们的人格,并且尊重他们的人格时,叱责和责备才会为孩子所接受。否则,孩子不会乖乖地听父母的话。第二,必须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挨骂,错在哪里?如果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而且有所醒悟,就可不必再追究。因为父母斥责的目的也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认识自己的过失。否则一味地责备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反而引起相反的效果。第二,告诫孩子不要重犯。与此同时,父母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的做法告诉孩子,由孩子自己决定一些原则,具体的作法还可因人。因地而异。不过,总而言之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的心情,弄清事情的原委。对孩子的过失不夸大,也不掩饰。责备时,冷静而又热情。不使用偏激的语言,字字句句都说在一个理字上。要使孩子感到亲切,感到爸爸妈妈是讲道理的;目的在教育自己学好,教育自己做事做人,完全是为了自己好;因而乐于接受父母的斥责。绝不能使孩子感到委屈,感到冤枉。或者感到父母蛮不讲理。因此,在训斥孩子时,父母既要严肃,又要冷静;同时满腔热诚。
  严、冷、热一一这三个字谈起来容易,道理也浅显易懂,但真正做起来却很不容易。虽然,没有一个父母会承认自己不讲理;但在责备孩子时,在气头上,自以为讲理实际上蛮不讲理,或者只许讲自己的理,不许儿女讲儿女的理,却是常有的事。这就是为什么强调要冷静。
  ●叱责不当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在前面我曾经谈到了一件事实。就是教师带领儿童到儿童乐园去,在结束集体游戏后,教师就吩咐孩子们自己去玩自己喜爱的游戏。这本来应该是孩子们皆大欢喜的事;他们可以自由玩耍。而有些孩子竟然木然地站在那里不知应该做什么。因而也不禁使老师感到惊讶。老师没有吩咐,没有布置,他们就不知如何行动。没有了指示和布置,他们就无所适从。孩子们的天真哪里去了?!他们的主见和喜爱哪里去了?!这些固然值得老师们深思,但更应该值得父母们深思和反省。平日是否对孩子们的行动管束得过多了呢?叱责过多了呢?
  有些父母,尤其是母亲,样样事情都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思和方法去做。一看到孩子的所作所为不合自己的心意,甚至不是自己的方式。方法,就出来指责:“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实际上一件事情通常是可以有多种方法的。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于是,产生不同的行为方法。这些都属正常现象。只允许一个模式,尤其是自己的模式是不正确的。另外,给予孩子大多的指示和提出太多的要求,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性。相反地,如果孩子们遇到某些问题时,我们给孩子们一些机会去思考。行动,自己去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便能养成他们的独立性和判断力。如果样样事情做父母的都预先下了判断,作了吩咐,孩子自己没有机会去思考,当然也就不会再去思考了。这样就会养成孩子被动的习性和依赖父母的思想。因此一旦脱离了父母或老师,他们就茫然不知所措。有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事事代劳,样样包办,不让孩子动手,那当然更糟。
  反之,如果父母能从小就养成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自然而然地奋发向上。努力进取。
  这里不妨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孩子放学回来,很多母亲就逼他们做作业:“到屋子里去,做完了作业再玩!”或者“先到外面去玩,玩够了就回来做作业!”后者表面上看似比前者要开明些,允许孩子玩一玩。实际上这两种作法都值得斟酌。因为这都是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意志。
  其实,如果孩子已经多少有了些思考能力和独立的要求,我们就应该尽量给予孩子们自己思考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应该从什么做起,是马上就做功课呢?还是先玩耍一会再做功课。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孩子们又能高高兴兴地做功课。当然,这样做,绝不是要父母放任孩子不管。对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父母亲既应监督,也应检查;必要时,还应给予帮助,帮助和启发孩子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孩子的选择有时不一定完善。它们可能会有不够妥当和欠缺的地方。只要没有什么不良的后果,父母就应尽量不插嘴,让他们自己去总结,并从中吸取教训。
  ●要求孩子听话应该说出理由
  我们常听见一些父母在叱责孩子时说:“难道连父母的话你都敢不听了?”或者:“你敢不听?”这当然也是父母对不肯听话的孩子,气得没有别的办法时才说出的气话。而且它也似乎成了父母在对付不听话的孩子最后的一张王牌。
  这是一句强迫的话,而且还带有威胁。如果孩子很小,是个小学生,孩子听了可能会真有些惧怕,因而也会屈从。但是,这种王牌。这种强迫加威胁长久了,对孩子的头脑、思想的发展却都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
  “连父母说的话你都敢不听!”这话的背后就是“父母所说的具有绝对权威,而且也是绝对正确的。你必须服从,不容讨价还价广这是显示父母权威的一种恐吓行为。这是父母要求孩子们的绝对服从。平日我们所常说的“听话”,实质上就是服从。
  这种话会妨碍孩子完整人格的发展,影响他们思考力的发育和成长。他们可以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同时也可能变成毫无判断能力和无法独立生活的人。
  “不容讨价还价”,“不容争辩”。这常是我国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而在欧美,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就大不相同。他们不主张强迫,更不主张威胁。在子女不听从父母的时候,他们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倾听孩子的意见,然后再告诉孩子:“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直至孩子心服口服为止。
  因为孩子小,不容易理解父母话中的道理。这时,父母就要耐心地说明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让孩子认同父母的道理,进而知道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好是坏。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便能养成自己判断的能力了。
  相反,不加以任何解释,不作耐心的说服,只是说,“难道你连妈妈说的话也不听吗?”这样强迫孩子服从,他们并不知道父母是对的以及对在什么地方;自己是锗的,错在什么地方。孩子盲目的服从,也就无从养成自己的判断力。更坏的是有的孩子不服从,消极地或公开地与父母对抗。
  ●对孩子的问题不要嫌麻烦
  小时成绩的好环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学班上成绩很好的学生,上初中和高中后成绩下降,这种例子屡见不鲜。我孩子班上的同学和我的同事好友的儿女中,就有很多这种事例。反之,小学成绩不太好,进中学后成绩斐然的亦到处可见。尤其是在男孩子中,更为常见。
  这是为什么呢?一些孩子成绩下降了的父母更是为此事迷惑不解。“乖乖的一个孩子,怎么突然赶不上进度了?”这其中的奥妙,或者说,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学功课比较容易,只要顺从父母“好好用功”,孩子就能获得好成绩。初高中课程难度逐渐加大,需要个人思考的成分日益增多,这时是孩子本人的意志,而不是父母的意志,父母便无法再左右孩子成绩的好环了。这是因为单纯的死记硬背已不能解决学习中的一切问题,学科的功课越来越多地要求孩子们独立思考。因而孩子对所学的课程不感兴趣,不肯动脑筋,就会学不懂、学不精,更不要谈做作业了。反之,如果孩子对新鲜事物,新的学科能抱有强烈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就会去自寻答案。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每一个人,每个儿童和孩子都天生具有的,只是程度强弱和大小有所差异罢了。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孩子在小时候都喜欢见了什么就问父母:“这是什么?”和“为什么?”
  儿童三、四岁的时候,是最喜欢发问的时候,也是儿童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到了小学低年级,孩子开始接触书本,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加,于是常问父母“为什么?为什么应该变成这个样子?它是怎样变来的?”父母这时如果因一时答不出而斥责孩子,或因有事而嫌弃孩子厌烦!“我现在很忙,没有时间跟你讲。”或者干脆骂:“你怎么这么噜嗦,别再问了广或“只有你的问题多,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父母这种粗暴的态度就会扑灭和冷却孩子开始萌生的求知欲和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如果这种情形反复出现,就会使孩子逐渐对一切不感兴趣。当然,在学校里对新的功课就不会产生什么强烈的兴趣了。尤其是当功课有了一些难度的时候,更是如此。心灰意懒。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我问你们,你们还嫌麻烦,我不问就是了。
  这当然是极端锗误的作法。旺盛的求知欲是孩子聪明成才的先决条件。所以,父母应重视孩子的发问,并加以鼓励。
  孩子的智力有限,理解力有限,当然对于孩子们的询问,不一定要解答得很详尽。但绝不可随便编个理由敷衍,更不可违背科学乱讲。有些问题一时实在无法回答,也应该耐心地讲清楚:“你好好用功读书,将来你自己就会了解的”。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的兴趣自然发展。这应该是父母在教育子女中的一项首要任务。
  发明蒸气机的瓦特,由于少年时期看见水壶盖被蒸气所吹动,于是对蒸气产生了兴趣,而不断研究,最后发明了蒸气机。所以孩子好问,可以说是一种好事。
  有的问题,确实答不出来。这时也不妨但白地向孩子承认:“妈不知道。”或“妈也不清楚。将来我问清楚了,再告诉你。”这样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丑事。因一个人本来就不可能什么都清楚;同时也不应忌讳向孩子说明父母读的书不多,过去没有条件上大学等等。更重要的,这样做可以从小教育孩子对科学和学习应该采取老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求实求是的精神。
  ●要学会和孩子共同讨论
  孩子们开始认识世界,接触世界,他们会有很多的“为什么?”
  “这是什么?”这是因为外界的一切对他们而言都是新鲜的,他们急切想认识它们,知道它们。
  因而,要回答孩子的“为什么?”就并不容易。他们的问题常常会使父母无言以对。要回答得当,就有很大的学问了。
  春天,父母常爱带孩子到公园去玩。看到初春盛开的桃花,母亲会指给孩子看:“你看这桃花开得多好看!”这时,有的孩子就会好奇地问:“桃花怎么会开的呢?”这个问题,母亲还不难回答。她可以说:“春天来了,桃花就开了。”然而什么是春天,为什么到了春天花儿就要开,孩子仍然是迷雾一团,于是孩子不免要问,“为什么桃花要在春天开呢?”
  孩子们这类天真的问题很多,有些确实还很难回答。这是由于许多大人们认为是当然,或自然的事情,孩子们却觉得新鲜稀奇。“为什么?”正是孩子们推想出来的问题,也是他们求知欲的表现。如果这时父母对他们的问题等闲视之,随随便便给以搪塞,就会抹煞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扼杀孩子的求知欲。时间久了,孩子的推理思考能力,也会逐渐减低。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说:“是呀,为什么桃花在春天就会开花呢?这个问题问得好。”然后和孩子耐心地解释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春天的天气是不是暖和些尸“冬天干枯的树叶现在没有了,天气一变暖,又长出了新的嫩叶,对吗?所以天气一变暖,花儿也就开了。”如果能够这样与孩子讨论,启发孩子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就会增强和提高孩子的求知欲。同时,也会增加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在子女的教育中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时,我们不应粗鲁而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你去!或者在我们父母提出的要求,儿女不同意时,我们也不应简单地采用命令方式:这事妈已经决定了!
  具体地来说,九、十岁的孩子都喜欢到动物园去看动物。春天来了,孩子早就盼望着有一个节日,父母能带他们到动物园去玩。一个春和日丽的星期天,小宝眼看左邻右舍一家一家地走了,于是嚷着说:“妈,咱们也到动物园去玩吧!我要看河马。”母亲由于那天有事,而且身体也不大舒服,便简单地拒绝了。于是小宝哭了一上午,弄得一家人不痛快。当时如果母亲能够体谅孩子的心情,心平气和地和小宝讲清楚自己的处境,与小宝商量、讨论。他们不难达成一项协议:下星期天到动物园去看河马。或者妈身体不太舒服,动物园太远了,到较近的公园去赏一赏花。
  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子女在喜好和兴趣,甚至交友诸方面看法都会与父母有分歧。这时父母对子女的一些喜爱与兴趣绝不能简单地禁止。而应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与子女讨论,以求得共识或找出正确解决的途径。我自己就曾遇过有关此类棘手的问题。孩子上高中后交上了一个不大读书的朋友。俗话说:近未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不赞同孩子与那个同学常来往。有一天,当孩子又要找那个同学去玩的时候,我拦住了他。“你又要去找小字玩呀?我不喜欢你同他过多的接触”。孩子不以为然地问道:“为什么?他又不是什么坏人。”确实,小字并不是什么不三不四的坏人,只是不爱读书。我不能以此而禁止儿子与他交往。但我又耽心交往的时间久了。孩子会受他的影。响也失去上进心。因为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于是我只得以商量的口气问道:“你为什么喜欢同他来往呢?他有些什么优点?”孩子由于没有感到什么压力,所以未多加思索地便说:“他为人很好啊,我喜欢和他聊天。”这时,我也就说出了自己的耽心:“小宇是个不坏的孩子,但是他有一个严重的缺点,不读书。而青少年时代正是你们应该发愤读书的时候,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期,你们将来会受到一生中无法弥补的损失。你如果真心与他交朋友,你就应帮助他努力学习。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就必须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经过这次谈话后,儿子才又把心收了回来,不再有时间就同小宇泡在一起胡聊了。
  大人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无谓的争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教会孩子在社会上怎样做人和与人共事。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与人相处,分歧是不可免的。
  ●要让孩子敢于说出不同的意见
  母亲们都喜欢孩子聪明。听话。可是有时聪明的并不一定听话,听话的不一定聪明。作教师的也是一样,尤其是小学。中学的老师总喜欢自己的学生听话,少给自己找麻烦。虽然他们也知道过多地要求听话会妨碍儿童的智力发展。
  由于家长和老师都喜欢孩子听话,所以勇于说出自己不同的意见——不同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的孩子通常不受欢迎。不过有时也会有例外。
  我的一个学生,她在小学教书。她告诉过我一个有趣的故事,同时也是很有启发性的故事。有一次她上一年级的数学课,她问:“一棵树上站着三只小鸟。一个顽皮的孩子用弹弓打掉了一只,试问树上还有几只?”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手说:“一只也没有了。树上应该是零只。”而一个平常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却举手说:“三减一等于二,树上应该还有两只。”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但那个孩子却执着他说:“就是两只嘛”。于是教师启发说:“打掉的虽然是一只,但是弹弓一响,其他的两只就飞走了。”这样才结束了那场争论。
  那个学生虽然是答错了。但是我听了这个故事,我却觉得那位同学很值得称赞。因为他能不为多数人的意见所左右,而有自己的主见;不怕被人耻笑,而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少年时代很少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而爱独立摸索研究事物,在学校里他曾被讥嘲为“乡巴佬”。发明“相对论”的爱因斯但的座右铭之一就是“从他人的意见中独立出来”。这两个科学家的发明和创见,正是因为他们能独排众议。当然,这样作是不容易的。因为有时他们要顶住外界的冷嘲热讽和各种压力。现在的许多公司或企业里,一些年轻人之所以被选拔提升为经理,就是因为他们具有独特的见解,能开拓、推动公司业务的发展。
  不过事情尽管如此,我们的父母仍然喜欢自己的孩子在家听话,在外不标新立异。当自己的孩子和同学的意见不合时,他们就担心“这样会受大家的讨厌”。这实际上就是强迫孩子顺从大家的意见,不利于孩子的自我发展。
  法国人则全然不同。他们轻视受他人意见左右的人。他们赞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他们喜欢孩子相互讨论和辩论,借此磨练孩子的处事能力。
  因此,在孩子反对父母的意见时,我们不应轻易地责备孩子不听话。如果孩子的意见是错误的,也应该耐心他说明、解释。这样,才能养成孩子有主见、有创造性。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古国,存在的封建意识在我们的头脑中还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喜欢儿女听话,百依百顺,容不得儿女的反对意见,更容不得儿女的反驳。而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再要求儿女们百依百顺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也不一定就正确。儿女们有时的反对或者有不同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什么了不起的错误,更不是对大人的不尊重和不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本来就可以是这样做,也可以是那样做。
  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才能做。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记得有一次我妻子要儿女去买米。女儿拿了两个提包就准备出门,我妻子看见把她叫住了:“你怎么不拿小推车去拖呢?还拿两个提包!”
  女儿不以为然:“我。拿两个提包,一手提十斤就拿回来了,何必还推什么车子呢?”
  妻子却坚持说:“当然是推车子方便得多啦!”
  其实,这种争论完全是多余的。女儿喜欢用手提,就让她用手提好了。如果真是吃力的话,那么下次不用大人提醒,她也会自己要用推车的。这既是对女儿的尊重,也是让孩子们自己到生活中去学会经验。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也才最牢固。
  同时,一个人只有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才能肯定自己的生存的目的,并才能为达到目的而努力。当然,在儿女这样做时,也不应排斥向父母请教,排斥父母的教导与提醒。
  ●不能强迫孩子读书
  现在孩子们玩的东西越来越多。有的孩子放学回来,书包一丢,就玩起了电动玩具,一玩几个钟头。或者往沙发上一坐,打开电视就看了起来。正书也不看,功课也不做。急坏了做妈妈的。有的父母气急了,没有办法,就抢掉孩子的电视游乐器,或砰地一下关上电视:“快去做功课!整天正书不念,看你将来怎么得了!”
  做妈妈的越是不准,孩子们越是要看,要玩。这种强迫孩子念书的教育方法,是最容易引起反效果的。因为如果孩子对书本(功课)不感兴趣,强迫孩子去念,孩子只会对念书感到痛苦,会讨厌书。而且作父母的愈叱责,愈强迫,孩子愈讨厌。
  所以,当孩子沉迷于电视游乐器和电视的时候,不能粗鲁简单地关掉,而应当想办法使孩子转移兴趣,使孩子对功课产生兴趣。例如母亲可以问:“你今天的功课做了吗?”或者“你们今天上什么课?讲了一些什么问题?那些问题都听懂了吗?”“你觉得今天的功课有趣吗?”诱导孩子对功课产生兴趣。
  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家长都很少要求子女做什么家务,”甚至连扫地、洗碗都是由父母包了下来。他们只要求子女读书,读好书,希望子女成才。因而孩子不读书,或者不用功读书就成了当前许多父母责骂儿女的主要或唯一的原因。他们对子女抱的希望越大,要求愈切,督促就越严。而子女不能了解父母的这番苦心,因而对父母的督促。甚至规劝和责骂听不进去,仍然贪玩,是常有的事。这原因也很简单:孩子天生都是好玩的,孩子爱玩,不足为奇。其次读书与玩相比是一桩苦事。因而,如果孩子没有求知的欲望,不明确读书的目的,对读书激不起兴趣,父母的责骂只会徒劳无益。我从前的一位邻居就是这样。母亲自己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家庭环境的变化,使她没有机会进中学读书。她终身引为憾事。因而有了女儿以后,一心就想一定要让女儿多读些书,绝不能让女儿走自己的老路——当一个大老粗。然而,她的这番辛酸的历史,女儿并不能理解。因而每当她督促和责骂女儿不好好读书时,反而引起女儿的反感——我就是不读。那位母亲经常同我提起这事就抱怨说:“我真不懂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条件却不用功读书;我们那时没书可读,却想读得要死!”事情就是这样:人们对得到的东西通常并不珍惜,而对得不到的东西却总是无限向往或追求。
  父母要求子女用功读书是正确的,父母督促子女读书也是应该的,而且是父母应尽的职责。否则,子不教,父之过。因为青少年时代正是求学的最好时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是读书又不能强迫。因为父母可以把子女锁在书房里,但父母却不能把书本,把知识塞进儿女的头脑。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必须通过孩子自身的努力。所以,父母要想让子女努力学习,当然应该督促;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读书的重要,也可以骂、应该骂。但是如果孩子喊不听,骂不怕,仍然是贪玩而不读书,则应该作耐心细致的说理工作了。只能是通过耐心细致和热情的关怀,帮助孩子自己认识读书的重要,并对读书产生兴趣,由不自觉而逐渐变为自觉的学习。同时,父母还应该热情地帮儿女妥善地处理好玩与读书的关系,做到有劳有逸。学习好,休息好。
  因之,我们也不应一味地反对孩子玩电视游乐器和看电视。因为它们对启发和发展孩子的智力和想像力还是有益处的。只要不是过度沉迷于游戏,就应当允许孩子做一些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允许孩子看正书或做功课一方面难于做到,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孩子僵化和呆板。所以应该通过看儿童书籍和电视以及玩电视游乐器使孩子多方面接触世界和事物。
  否则家里的电视机关上了,孩子可以跑到邻居家里去看。家里不许玩电视游乐器,他跑到外面去玩。孩子如对功课不感兴趣,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即使人坐在书桌前,心思也可以仍在电视上。
  再者,父母在要孩子读书,教育孩子读书时,除不能强迫外,也不应提一些过高的,显然是孩子一时无法达到的要求。前面讲的长沙晚报上报道的那位老农也是恨铁不成钢,要孩子读好书的心情过于迫切,提出了不恰当的要求:考几个一百分。一个完全不愿读书的孩子一夜之间可以变成一个考百分的孩子吗?这无异于在把孩子往死路上逼。所以,只能循循善诱,逐渐提高要求。
  读书不能强迫,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那就是在儿女不愿读书时,父母应该冷静地了解和分析孩子不肯读书或功课不好的原因。有的孩子由于身体和智力的原因确实无法读书,读书困难很大。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时就更应该关怀他们,爱护他们,与孩子一起共同寻找对策,更不能强迫。同时,父母在教育和培养子女时,也应因材施教。
  ●应该允许孩子失败
  孩子好奇心强,常常看见大人们做什么,就吵着要做什么。男孩子看见哥哥或父亲骑自行车,就会哭着要骑自行车。虽然他的脚还踢不着踏板,却总是跃跃欲试。女孩子看见母亲洗衣,有时也哭着要洗衣。这既是孩子的一种好奇心,但同时也是孩子独立意识的表现,表现他们和大人一样也能够做。因此,在他们要求这样做时,不要随便对他们泼冷水:“你人才比车子高一点,就想骑车子,别把车子摔坏了。”或者:“人小小的,就想洗衣,反而把衣服洗脏了!”
  这样泼冷水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妨碍他们的成长。虽然孩子确实是大小了,还不可能做这些事,但孩子有了这种独立意识,有自己尝试的意愿,作父母的就应该尽力从旁协助,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而且当他们尝试时,没有做好,也不应苛责。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因此,对孩子给予协助和适当的鼓励是最可取的方法。这样,孩子的上进心才会愈来愈强,进一步向自己的能力挑战。
  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千万不要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就会畏缩不前!”一个人一旦有了畏缩心理,就会什么事也不敢做了。企业家的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如果孩子想做什么新的尝试,父母一听就先说:“你做得好吗?莫做错了,把东西搞坏了!”这样孩子就会犹豫畏缩起来,没有了信心!而信心则常是一个人做成事的后盾。反之,畏缩、害怕失败,心理上首先就失败了,便更容易把事情做坏。
  有个围棋家说过:“不尝试是无法知其成败的”。因而这位围棋家以此话勉励自己的弟子。所以他的弟子们都敢积极地进行挑战,而且多数成为了棋坛名人。
  学功课也是这样,只有敢于提问题,又敢于回答问题,才能把一门功课学好。一个在英语课堂上不敢开口,怕讲错的人,是绝对学不了英语口语的。
  因此,当孩子们要求做某种尝试时,即使我们知道会有许多困难,或者不会成功,但还是应该给孩子们一个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去考验自己的才能。有时孩子能想出父母想不到的办法,超乎平常的构思,也不一定。如果事先就肯定会失败,而不许孩子尝试,那么孩子内心潜伏的无限可能性就会因而得不到发挥。这种害怕失败的心理状态,会使孩子不敢轻易尝试新的事物,养成孩子保持缄默和消极、被动。
  而事实上,任何人的成功通常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索与失败的。任何人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有一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而且开始通常也都是做不好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才由做不好达到了做得好。就以洗衣服这样一件简单的事而论,一个人初次洗衣服时肯定洗得不甚干净。因为他没有洗过,没有经验,不知道怎样才能洗得干净。做饭也是一样,很多人第一次做饭,不是少放了水,把饭煮得过硬,就是多放了水,把饭煮得过稀。这是不足为怪的。因而如果孩子在第一次做什么事,做坏了,父母不要过于责备,而应帮助他总结经验,找出没有做好的原因。下次也就可能做好了。所以,正确的态度,不是埋怨。责骂,而是热情的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俗话说:“失败为成功之母”,也就是这个意思。没有失败,何来的成功?!
  不过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事实上也并不容易。我就见过有些父母,他们看见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就干脆自己做了起来。他们的说法是:“我自己动手省事得多。”
  现在有些孩子在考大学时,由于某些原因临场发挥得不够好,而没有考上。这时父母就焦躁不安,于是埋怨、责骂。这种作法是极端错误的,而且不利于孩子再战。像孩子考大学这种大事,我们当然不希望子女落榜;但同时我们却又必须允许和容忍孩子失败。一时失败了,坏事既然已经发生,父母就绝不要再埋怨和叱责。反之,应关心和体贴孩子的痛苦,同他谈心,共同找出考试失败的原因,想出克服的办法,找出前进和努力的方向,激励孩子再战,争取下次战斗的胜利!
  ●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
  家长们都希望儿女成才。年轻的父母更是望子成龙心切。在儿女的智力投资上不惜一切。他们聘师教孩子写字、认字,甚至弹钢琴。有的孩子生性好静。坐得住,拿支铅笔给他乱画,他也喜欢。从前我家搂下的一位邻居的孙子就是这样。他一个人拿一支铅笔一张纸坐在小桌子跟前能画上一两个钟头,不吵不哭。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跟一个小大人一样。念小学以后,一直在儿童美术班学画,确实画得不错了。但这样从小对画画有兴趣,喜欢画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而我所见更多的是父母强迫,孩子们画画、写字、弹琴、而且还硬性规定每天必须画几小时,写几小时的字或弹几小时的琴。一个三、四岁,五、六岁或七、八岁的孩子正是对外界一切都感到新奇。最好玩的时候。你现在要把他关在屋子里,锁在书桌旁。钢琴前,他怎么会受得了呢?而且还是一两个钟头。于是有的就只得逃跑。父母发现后,当然少不了要挨一顿训斥;同时还得老老实实地又坐回去:“你再跑,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孩子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要求,父母只是管束、训斥和强迫,孩子是学不好的。而且时间长了,孩子还会对画画、写字、弹琴反感,厌恶,以致消极对抗。这样的事我见过和听过的都很多。那就是:你一定要我画,我就乱画……父母一来检查:画的画是圆圈圈,字写的东倒西歪……这还是好的,老实的。
  早一两年报上就报道过这样一个悲剧。一个小学生,家里要他学钢琴。每天下午放学,就必须先练一个小时钢琴,然后做功课。星期天更是得忙上一上午,上教师家里学琴——孩子对弹琴没有兴趣。他看见钢琴就厌恶,他几次想把钢琴毁掉,几次反抗:“我不弹,我不要学。你打死我,我也弹不好广但父母却不顾孩子的兴趣与反抗,一定要孩子学:“已经学了两年了,花了这么多钱了。你应该争气,把琴学好!今后每天不弹熟练习曲,就不许出去玩!”
  孩子无奈,为了断掉父母要他学琴的念头,有一天在放学回家时,他用石头砸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艺术家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儿童的智力也应该从幼儿时开始启发;同时应该先从培养儿童的兴趣着手。而且兴趣又是因人而异的。绝不能由父母来主观决定或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在幼儿时期,作父母的可以鼓励孩子们学习和接触各种事物:画画、写字、弹琴、跳舞、武术等等。启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自己产生学习的要求。只有当孩子们自觉地愿意学习时,他们才能把坐在桌前画画、写字、坐在琴前弹琴当作一乐事。一两小时还嫌少。他们的学习也才会进步。
  反之,没有自觉的要求,即使可以强迫一个时期,也不可能持久坚持下去。这是因为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和学习什么东西,只有当他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那件事情上时,才能做好或学好。我有一个同事为了培养儿子画画,她有好几年没有休息过礼拜天,也没有休息过寒暑假。因为一到礼拜天、寒暑假,她就要陪儿子到少年美术班去上课。儿子在她的监督和半强迫下画了二、三年,当然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还得过奖,受到过外国朋友的称赞。但是,当那个孩子一人小学,母亲不可能时刻控制住他时,他就再也不拿画笔了。
  另外近两三年社会上又兴起了经商热。人人都只想赚钱。于是有些父母不让孩子读书,要他们未成年的孩子辍学去做买卖。这当然是一种短视,而且是极端错误的,贻误了孩子。因为经商、做买卖也是极端需要知识的。一个文盲是做不好生意的。
  而且更糟糕的是:有的孩子要读书,死命要读书,不肯去做小买卖。可是父母则钻到钱眼里去了已经出不来了,强迫自己的子女辍学。曾有一个县的商人,就因为强要念中学的女儿辍学去做生意,女儿不肯。在父亲的一再逼迫下,自杀了。
  所以,作父母的绝不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子女做他们所不愿做的事。哪怕是好事,父母的要求是正确的,也只能耐心地开导,绝不能一意孤行,强迫、蛮干。
  ●孩子需要赞许、表扬和鼓励
  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才,对儿女的学习成绩通常十分重视。即使平时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辅导他们的功课;但每逢考试,不分大考小考,家长总要问一问成绩,看一看分数。孩子得了高分,孩子得意,父母也高兴。又是赞许,又是奖励。家长这样作,肯定孩子学习上的成绩,与孩子分享成功的欢乐,鼓励孩子继续进步是正确的,也是应该的。因为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怀,需要鼓励,何况孩子?!
  但是,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或是考试不及格,脸马上就沉了下来:“怎么考得这么差?!真丢人!”或者:“不及格,你的书怎么读的?真是蠢死了!”孩子没有考好,或者不及格本来就有些着急和不好意思,甚至难受。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因而,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亲人的关怀,尤其是父母的关怀。如果这时父母能更加关心他一些,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从中吸取教训,努力学习。孩子也可能会奋发努力,赶上进度。反之,如果像前面所讲的那样一味指责,孩子只会更加悲观。失望,甚至内心很可能反抗:“丢人就丢人,我笨,我学不好!”进而走上撒谎、涂改成绩的道路。这样的事,不是没有;而是经常发生。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值得注意的,就是有些孩子别的成绩都好,偏偏主科成绩不好。我就过见过这样的孩子。于是她母亲说:“虽然你的体育和劳作成绩好,得了满分,但是算术不及格,这有什么用呢?!”主科比较难学,孩子算术不及格确实不能忽视,应该督促孩子努力学好;但对孩子在体育和劳作课上取得的优良成绩也应该肯定和赞许。而且体育和劳作要得满分,孩子也是花费了劳动和汗水的代价的。同时,孩子的体育和劳作好,使孩子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热爱工作的习惯,对儿女今后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父母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孩子畏惧困难或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学好算术,甚或语文等主科,这当然是严重的不足。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它要求全面发展,平衡发展。因之,父母应及时指出,帮助孩子认识其重要性。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教导孩子的方法有两种:肯定成绩,发扬优点,鼓励再进;认识和矫正缺点。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效用,相互补充。前者肯定成绩比较容易做到;而后者要矫正孩子的缺点就不容易了。它既要求耐心,也要求爱心。这两种方法实际上是对子女教导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如果父母过于注意孩子的缺点。这里要说明一下,孩子是不可能没有缺点的,没有缺点的孩子是没有的。区别只是孩子缺点的大小。父母如果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就会对孩子责备过多,以致夸大缺点,对孩子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因之,父母必须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并且诱导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来克服自己的短处。不论是体育课或劳作课,只要是孩子感到得意的学科或是孩子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就应当予以肯定。称赞,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感到头痛的科目,他们就会有信心去努力学习了。
  反之,如果父母亲忽略孩子感到得意的科目,而一味强迫他们去念成绩较差的课程,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因为有的孩子在主科学不好时,他们自己就感到有压力,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而父母又拼命地逼他们学好,他们会越发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加深自卑感,最后甚至进而对所有功课都产生厌恶感:“不行,不行。我反正什么也不行!”
  相反的,如果在孩子算术或语文考试不及格,感到沮丧和悲观时,父母能热情地鼓励他:“不要泄气,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做好作业,就一定能学好,一定能考出好成绩广孩子可能会心情开朗,一心去克服算术或语文学习中的困难,走出低谷。
  与此迈然不同的是另一些家长。他们面对形势的变化,茫然失措。孩子沮丧、悔恨、悲观;父母埋怨孩子过去不读书。眼看同学在前面跑的远了,那些孩子的自卑感越来越重。后来也会几次参加考试,但次次落选。
  这些事例有力说明,在孩子对学习认识不足、不好好读书、考试不及格,或者受到挫折与失败时,父母应该按捺住自
  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而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过去的努力或成绩,鼓励他。帮助他克服弱点,战胜困难。不要泼冷水,专门数落孩子的缺点或过失。帮助孩子从沮丧。悲观中走出来。
  当然,对孩子也不能片面的赞许和过分的表扬。或者只因为孩子喜欢听表扬就一味迁就而表扬,包括孩子的缺点,容忍孩子的坏毛病。那样也会把孩子惯坏,使孩子听不得批评。经不起失败。
  ●糖果与鼓励
  孩子们都喜欢吃糖果,于是有的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做功课,努力学习,常用糖果来引诱和激励他们。
  我的一个同事曾经跟我讲过他用糖果训练儿子跑步和跳高的趣事。那当然是一切比较贫乏的70年代初期。教师工资不高,因而进口糖果在一般人家也都成了奢侈品。
  每天清早,他领着儿子跑步,然后训练他跳高。每跳过一次跳竿,他就赏给儿子一粒糖。经过这样的特殊训练,他儿子在高中毕业时,终于顺利地考人了师范学院的体育系。这件事今天听来虽然有些滑稽可笑,却说明了糖果的一定的刺激作用。
  平日一般父母也常对孩子说:“如果你得到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支钢笔”,或者别的什么孩子希奇的东西。于是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所希奇的东西,认真做功课,拼命争取一百分。
  这种鼓励的方法与前面讲的赏一粒糖实质相同。它们有时可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过,在这样的激励下,孩子虽然认真学习,在一段时间里提高了成绩,考了一百分;但是孩子们并不看重功课,看重学到的知识,为学到了知识而高兴,而是一心想着的是奖品。奖品一旦得到了,也就不再读书了。同时,由于他们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读书目的,或者说父母并没有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读书目的;因而孩子也不能真正养成读书的兴趣。此外,由于父母要求的是分数——一百分。有的孩子用了功,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可能只得了九十分或九十几分——实际上这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一个认真读书的孩子也应该可以为这样的成绩而高兴了——但是由于它与父母的要求还相差几分,因而仍然得不到父母许诺的奖品。于是孩子产生了一种不合理的闷闷不乐。这是一种完全不应该的偏差心理。孩子本应以念好书学好知识为追求的对象,这样却变成了孩子为获得奖品而上学、读书。
  同时,由于孩子急切地想获得父母允诺的奖品——他们早就渴望获得的东西。因而一旦他们也努力了,而分数仍达不到父母定的指标,他们就会怨恨老师,而且会促使他们在考试中弄虚作假,涂改成绩单。
  目前一些富有的家长,他们动辄以大量的钞票来作为奖赏,后果只会更糟,对孩子们的心灵毒害更大。这些父母在看了儿女成绩不够理想后,为了鼓励孩子学好功课,想给儿女一个强刺激,于是大口许诺:“只要你能考一百分或九十分,妈就给你钱”。这种把分数与钞票直接挂钩,在短期内也许可能得到一点强刺激的作用,鼓励孩子进行一次最后的冲刺;但很容易使孩子忘却学习的真正目的,掌握有用的知识。而且孩子拿多了钱也不好,容易走上邪路。孩子一旦养成了大把花钱的习惯,而成绩又一时不理想,分数上不去,得不到那笔奖金,孩子可能就会去偷钱!因为学习成绩——有时不是一两次冲刺就可以上去的!
  这还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有奖也就会有罚。父母为了督促孩子学好功课,有的父母也常采用一些惩罚。“你下次再考不及格,我就不给你买新衣了!”或“下次你再考不好,就打你的屁股!”
  这样讲,父母原是想吓一下孩子,想让孩子用功读书,认真做功课。
  但是,不论是用糖果或金钱作为奖励或惩罚,父母们都忽视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为什么考不及格?是单纯的好玩,没有做功课,或课堂上没有听讲?还是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呢?这些问题如不逐一解决,孩子的学习成绩无论如何也提不高的。许诺或恐吓只会使孩子更加痛苦且厌恶读书,厌恶老师。同时,他们为了获得父母许诺的东西,或者逃避挨骂挨打,他们会撕毁成绩单,涂改分数、偷东西,甚至离家出走。
  这些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屡见不鲜。所以我认为在子女的教育中奖罚虽然不可无,但一定要使用得当。绝不能滥用金钱物质作什么强刺激。要想使孩子学好功课、努力学习、成绩好,主要的应是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养成孩子自觉地读书做功课的习惯。对已经懂得用功读书的孩子,则不必过分看重分数,例如九十五分与一百分之差等等。对于成绩不好,没有上路的孩子,则首先是了解孩子不念书或学习不好的原因。如果只是听课不认真、贪玩,父母应耐心说服,帮助孩子明确读书的目的。如果是听不懂,学不好,父母就应具体帮助,并给以正确的指导,设法帮助解决孩子学习中的具体困难:“现在你可以自己做做看。不要着急、不要慌。……不久你就能赶上其他的同学的!”以增强孩子的信心。
  其次,再谈一谈九十分与一百分的问题。有些父母在孩子得到九十五后,仍然要求孩子得一百分。这种要求并不为错。它可以使孩子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继续进步。不过,对分数
  也不应迷信或绝对化。因为有的考试的试题全是书本上的死材料。有些不大喜欢死记硬背的孩子尽管学得很好;但对有些部分没有死背,于是丢失了几分。这里面就有一个读死书和读活书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也都曾见过或听说过这样一些人。那就是他们在学校的成绩很好,是高分满分,而一到社会上工作中他们的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却很差。
  反之,有些思想灵活的孩子,他们功课也学得很好,只是从来没有或很少得过满分。但是他们养成了读活书的习惯,思想活跃,到了工作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很强,适应快。
  因此,父母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时,父母应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代表成绩的分数;但千万不要也不能过于迷信或强调分数。
●游戏与玩具
  做游戏是儿童的需要,爱玩是儿童,也是中、小学生的天性。游戏也符合孩子心理活动发展的特点。它是儿童的基本实践和独特的学习形式。如果一个孩子对玩耍和做游戏的需要都没有,那个孩子不是身体发育不健全,就是心里不健康。
  所以,在每个院落里,我们总是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做游戏,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当然,有时也会听到一些哭声。
  捉迷藏,牵羊买羊。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它简单,不需什么设备,又热闹有趣。不分男女,人多人少都可玩。除了这些共同的外,男孩子还喜欢打弹珠,玩打仗,“打圆牌”;女孩喜爱跳橡皮筋,丢米袋(或沙袋)等。
  在做这些游戏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规则的。它要求参加这些游戏的孩子们必须自愿地遵守规则。如此一来,做这些游戏可以养成孩子守规矩、重法律的意识和习惯。因为如果哪个孩子不遵守规则,耍赖皮,玩伴们便会群起而攻之。“你赖皮!你赖皮!”如果他坚持不改,玩伴们就会不理睬他,不同他玩耍。小朋友们对他的疏远比父母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另方面,做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通过游戏,在玩耍的过程中也可以无形中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和合群性。这些对孩子将来的独立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需要群体生活,需要有别人的伴同,需要有别人的情感支持。大量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成功还是幸福,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支持。
  所以作父母的绝不可以一味地把孩子关在屋子里,禁止他们与邻居的孩子玩耍。即使像打圆牌这种游戏,它要赌输赢,容易引起争吵。玩枪,玩打仗有时也容易打架,也不应禁止。因为从赌胜负中孩子们可以培养拼搏的精神和竞争的能力。
  与此同时,孩子可从游戏中得到满足和发展,进而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考力,锻炼孩子的意志。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可以反映现实,认识世界,从而甚至产生改善世界的某种强烈的愿望。所以父母不要压制孩子爱玩的天性,轻易责怪孩子贪玩。反之,应加以正确指导,使游戏成为孩子更有目的的模仿和学习活动,并从中学到更多的生活知识。
  另外,孩子们除了做室外游戏外,还需要室内游戏,于是就产生了玩具。现在孩子们的玩具更是越来越多,而且制作得十分精巧。有的栩栩如生,有的可以行走,甚至作各种表演。在孩子玩玩具时,有些父母也喜欢在旁指指点点。这在年龄很小,不能独自玩耍时,是有必要的。母子共玩,也可增强母子感情和家庭乐趣。但是如果孩子稍微大一点,如幼儿园大班学生、小学学生,能够独自玩耍的时候,父母则最好放手,让孩子自己自由自在地去玩,让孩子自己变着花样去玩。这样会更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如果玩得尽兴,而且创造出了一些新的玩法,父母还可以在旁鼓励一两句。
  玩具买来就是给孩子玩的,所以只要孩子玩得尽兴,就达到了目的。因此,父母也不必过多的干预。有的孩子在玩玩具时,他们极不老实,玩几次就玩腻了,喜欢敲敲打打。有的甚至拿了螺丝刀把玩具分解得支离破碎。父母看了不免痛心,忍不住要骂几句:“再这样弄坏,就不再给你买玩具了广或者“这么贵的玩具一点也不晓得爱惜。只晓得破坏”。确实有时一件很贵的玩具,才玩了三五天,孩子就把它弄烂了,着实令人心痛。所以适度喝令孩子不要随便拆毁和搞坏玩具,教育孩子爱惜玩具、爱惜东西,是应该而且必要的。
  不过,我们也不妨冷静地想一想。孩子之所以拆烂,这里面也有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看看它们是怎样能够自己行走和唱歌的,绝不是有意破坏。所以当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拆开玩具时,父母最好能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根据玩具的结构,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拆,不要损坏零件,然后在孩子尽兴以后,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再把它重新组合起来,或者试着动手把它修好!即使孩子还小,还远没有这种能力,但可以鼓励孩子动手去试。
  当然,除了一些极简单的机械玩具以外,孩子们由于知识的限制是无法重新组合的。但是动了手,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重新组合好了一个玩具,让孩子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劳动。组合不起来,孩子懂得了制造玩具不易,也就不会再轻易地拆烂东西了。对一些好奇心强、求知欲高的孩子,父母还可趁热打铁,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探求玩具中的奥秘。
  ●责骂一定要说明理由
  有的年轻父母脾气躁,看到孩子做锗事或者不听话,脾气来了,就喜欢大骂一通。这时老实一点的孩子就呆呆的站在一旁让母亲骂。调皮的不免要顶上一两句。作母亲的骂了一通、出了气。可是儿女并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更没有什么悔改之心。
  显然,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时,单纯发一顿脾气,骂一顿是无法教育好孩子的。在责骂孩子时,父母应该说清道理,指出孩子错在哪里;为什么不应该做,使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地改正。
  有的母亲在孩子不听话,重犯一些错误时,还喜欢翻老帐。孩子重犯一些过去的错误,正好说明孩子自己对以前的错误没有认识,过去骂的时候母亲没有能够说清道理,孩子没有能够明白挨骂的原因,进而反悔。因而挨骂过了,而错事重犯。这时作父母的更需要冷静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因而也更应该冷静而耐心地向孩子说明孩子行为错误的所在,更加热情地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寻找出重犯的原因。
  我认识一位母亲,她是一位世界上少有疼爱子女的母亲。但是她有一个容不得儿女顶嘴的毛病。儿女一顶嘴,她就气更大,骂得更凶。什么恶毒的话都骂出来了。本来就不很驯服的孩子,经她这一骂,更是不服。于是母亲气急了,就翻旧帐。“要你好好读书,你不好好读书。小学时我就再三提醒你,骂你,要你好好读书,你不读。中学时——上课爱说话,听得不认真,现在考试又不及格。除了说话。闲聊、玩,你哪门子事做得好?洗碗打破碗,扫地还要我扫第二遍。玩,玩,你玩死这条命算啦!”
  这些旧帐,女儿不知听过多少次了,也厌烦透了。因而母亲数落完了,女儿不但没有对自己的错误有什么认识,反而更反感:“过去的一些事,老拿来讲来讲去。”
  所以,父母在责备孩子时,一定要注意,绝不能动感情,由于恨铁不成钢,把自己的不满一股脑儿全部发泄出来。只能就事论事,冷静客观地向孩子讲明孩子所犯错误,说明道理,使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而产生侮改之心。这样才能收到教育孩子的效果。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10-14
●不要一味地催促
  我们常听一些父母抱怨说,“我那孩子简直是被骂疲了。随你怎么喊,怎么骂他都无所谓。”是的,有的孩子确实是被骂疲了,把父母的责骂当耳边风。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作母亲的好咬叨,而孩子则最讨厌母亲涝叨。
  有的母亲看见孩子吃了午饭好久了,还坐在电视机前或在玩耍,就要喊:“快点做功课去!”或者看到孩子做完功课,摆满了一桌子的书和本子,就又会催促:“快整理好!把桌子收拾干净!”如果是一个十分听话的孩子,当然,母亲一催,他就会马上去做。
  但是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可能有同母亲一样的紧迫感。因而。他们即使心里接受了母亲的意见,也会要迟延一下。于是有的母亲就又催了起来:“还不快点去做功课!”或者:“还不快点把书本收拾起来!”
  这样,父母的催促。咦叨多了,孩子反而会习以为常,不听训示了:“反正她喜欢唠叨!”这也就是父母们所抱怨的“疲”了。
  所以要督促孩子读书和要培养孩子爱整洁的习惯,必须随时注意方法。父母可以提醒:“你今天有作业吗?功课做完了没有?那么你就不要玩太久,要记得做功课。”或者:“做完了功课,要记得把书本整理好,不要都摊在桌上!”而且讲了之后,要给孩子时间思考,不要急不可待,马上又催,那样就容易变成咦叨,而且也容易使孩子厌烦。相反,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行动。
  ●责骂无妨,但不可暴怒
  做父母的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而就免不了要责骂。完全不责骂,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听之任之,必然会惯纵孩子,惯坏孩子。我国有句古话:“玉不琢,不成器”。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孩子不好好管教,教导,是不会成才的。而对于放任孩子不管的父母也有一句警语:“子不教,父之过”。
  我国几千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教育中包括对孩子坏行为或不好的行为的责备。只是在责骂时,绝不要由于一时气愤,感情用事而大发雷霆,大声呵责。因而,“责骂无妨,但不可暴怒”便成为教养子女的戒律之一。
  不轻易苛责孩子的父母,突然一次厉声责骂孩子,会使孩子感到不知自己是否犯了什么大错,于是想知道惹父母生气的原因。这时所产生的责备效果很大。因为孩子知道父母平时不会也不曾这样大声叱责,如此发作过。
  他感到自己的过失严重,才会惹得父母生如此大的气。因而不禁有了反悔之心。
  但是,于今有些父母不然,他们动辄大声苛责。一家孩子犯事,四邻连带遭殃。而且由于父母经常如此,孩子也就会习以为常:“又来这一套”,甚或:“又来这一套,又没有那个怕你这一套”。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这样大声苛责,还会造成顶嘴和反感:“真是嗜咳!”或者:“没事找事骂!喜欢骂!”这样大声苛责,孩子当然一句也听不进去,更不会有什么反悔。所以我们说厉声责骂,是管教孩子最笨拙的方法。
  国外有一位知名的棒球评论家说过的一段话对我们怎样训练孩子可能会有些启示:有许多棒球运动员在比赛时,会时常转过头来看教练的脸色。老练的教练这时总是不理睬球员的注视,若无其事的观战。因为这样能给球员以安全感、信任感,便于发挥他们的战斗力。其实那位教练的内心何尝不是同球员们一样紧张激动?!但是他不能表露出自己的紧张和担心,怕影响球员们的情绪。父母子女之间也一样,父母的一举一动常会给孩子很大的影响。
  参考这位评论家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在责备孩子时,父母应冷静而细声地同孩子讲清楚:“你为什么被叫到这里来,知道吗?”或者:“对于你所做的事,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孩子自己反省,承认错误。
  印使是再大的事,即使是自己很气愤,但在孩子面前,也应该控制自己的感情,冷静地责备孩子。否则感情用事,厉声苛责孩子后,孩子们不服,只会徒增烦恼。
  ●责骂时不要揭短
  现在,我想改换一个角度来谈。孩子们会做错事,因为孩子们不可避免地会有缺点。而且这些缺点也正是造成他们挨骂或父母唠叨的原因。
  责骂也好,唠叨也好,最好就让它们停留在家庭的圈子里、母女之间、父子之间。但有的父母有时喜欢对邻居和客人们也讲:“唉,我这个孩子就是不读书,功课总是不及格广或者:“我这个孩子就是喜欢说谎,真是气死人!”父母这样说,也可能出于无心,只是一时气愤或心血来潮,或者说明自己责骂。孩子的原因。不论是前者,或是后者,这样做都是不对的。这样在外人面前张扬孩子的缺点,丝毫无助于对孩子的教育,而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无地自容,在人前拾不起头来。
  另外,在邻居和几个好友相聚时,有的人喜欢对主人的孩子夸奖几句。这通常是一种客套。但有的母亲为了表示谦虚,在听到赞美时总爱说:“唉,我这个孩子任性得很,不太听话哩!”或者:“都小学五年级了,还娇气得很,什么事都要做母亲的督促!”如果孩子没有这些毛病,为了谦虚,作母亲的这样说就不对,即使孩子真有这些缺点,也不应向外人张扬。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知道自己的缺点,他们有羞耻心。自己的缺点,家人知道没有什么,但说与外人知道,面子上就觉得过不去了。因而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羞辱感,令他们自惭形秽。所以,父母在与外人交谈时,谈到自己的子女绝不要揭短。因为父母无意间向外人讲自己的孩子的缺点,无异于向第三者说他并非是一个好孩子,极端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反地,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要时刻加以肯定。譬如在外人赞美自己的孩子时,父母可以说:“是的,我的孩子最近进步很大!”这样孩子觉得光彩,同时也会更加奋发向上。
  ●不要多讲孩子的缺点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漂亮。但是事实上这是很难的,世上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孩子?!那么十全十美的好事?!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中国人又有一句古话:“母不嫌子丑”。别人看来不好看或不聪明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却总是聪明可爱的。不过这通常是指很小的时候。事实上,如果孩子有些天生的缺陷,再加上淘气不听话,父母除了痛心以外,有时难免会有厌恶之感。
  在早两年的报纸上我就看见过一则中学生自杀的新闻。那孩子还只是一个中学学生。他天生比较迟钝,倔强。而他的弟弟却长得与他全然不同,大脸大眼,一副聪明相。两人在一个学校读书,哥哥原比弟弟高两年级,后因功课一直学不好,三年内降了两级与弟弟同班。由于他读书读不进去,又长得丑,所以母亲看见他就难免会产生了些厌烦的感觉。看到他作业总是打X,就情不自禁地唠叨起来:“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一个又蠢又丑的笨蛋?!我不知前世做了什么孽。”
  孩子虽然迟钝,但这些话还是听得懂的。于是孩子对自己前途完全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吃安眠药自杀了。孩子死后,母亲也十分伤心,但悔之晚矣!
  又如,我从前有一家邻居,他有一个儿子是天生的高度近视。看什么东西都要放在鼻子面前才看得清。母亲见了又气又恨,有时就骂:“什么东西都要拿到鼻子底下去闻。瞎子!”
  孩子天生视力不好,本来自己就很痛苦,结果母亲还要喊他瞎子,心中更是痛苦和自卑,因而常一个人躲在外面痛哭。这样当然对孩子身心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坏处。
  作父母的没有不心疼自己的孩子,正是由于这种心疼与忧虑使他们对孩子的某些缺陷更加感到无奈与怨恨,因而在生气时,或孩子不听话时,这种对上天不公的怨恨就发泄了出来。这行为,我们作过父母的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它无意间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却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对待有天生缺陷,包括生理缺陷的孩子,父母应该更加耐心和细心,使他们时时感到温暖和帮助,并且克服和战胜那些缺陷给生活和学习上所带来的不利与不便。同时,作为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奋斗的勇气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还应该更加细心和热情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发挥其长处。
  一句话,父母绝不能嫌弃自己的孩子。
  孩子生性有喜欢读书的和不喜欢读书的,有天生会读书的和不会读书的。但父母们总是喜欢用同一尺度去要求孩子,只希望要求自己的孩子会读书。如果有两个孩子,则要求两个孩子个个都会读书。能够这样当然很好。而且这样的孩子不是没有。我就认识两个教师,他们两家都是两个女儿。个个女儿都会读书,不要父母操心劳神,高中一毕业就都考上了自己选择的大专院校。但是与同学院的其他教师的子女相比,他们这两家的子女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不读书的孩子,或者是只有一个会读书的,有一两个不会读书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小时候不读书,不学些知识,将来又能干什么呢?因而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好好读书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因而父母喜爱会读书的孩子也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事与愿违,许多孩子却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也不懂得读书对他们的重要性,却把读书当作苦差,不肯读书,一心贪玩,因为童年本也正是好玩的时候,于是他们上课不听讲,下课打闹,回家不做功课,不交作业。在学校里老师批评,回到家里,自然也要受到父母的责骂。骂无法产生效果,父母在伤心之余,难免有些嫌弃,甚至骂出一些过头的气话:“人家屋里的琳琳,成绩样样百分,只有你期期不及格,把我的脸都丢尽了!我不知道怎么会生出你这种孩子!”或者:“你再要是不及格,你只有去死!”当然,骂归骂,实际上母亲并没有真的这样想,而且自己心里十分痛苦。像这种恶意的威胁,说多了却会刺激孩子的心理。因为大部分小孩子自出生开始都有一种潜在的不安感,唯恐父母不喜爱自己。孩子一旦有了双亲嫌弃他或不喜爱他的感觉,精神上便会产生不安定感。在这种环境中形成隐发性意识,会发展成无法弥补的不幸事件。我清楚地记得五十年前读中学时,我寄居在父亲的一位朋友家里。他的一个儿子不会读书,成绩很差,父亲脾气暴躁,常以我为例来羞辱自己的儿子,结果儿子寻了短见。
  对孩子不要强求,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与别人会读书的孩子相比。这样只会使孩子更加抬不起头来,变得阴郁,或者逼他走向反面——憎恨!
  总之,父母应时刻记住:父母的一句话是能对孩子产生莫大影响的。我们常听到的:“你怎么这么笨?”“你的脑筋真差劲广这些责词的副作用很大。那就是孩子自认为“脑筋差劲”,于是心灰意懒,什么事都不想做,更不想读书,对读好书没有信心。
  所以不论是头脑还是容貌方面的缺点,都不应成为父母责骂孩子的题材。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母亲,那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是的,她们疼爱、心疼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生活上关心备至。孩子在外面如果受了顽皮孩子的欺侮,她们会心疼得说不出话来,总要去讨一个公道。但是当她们自己的孩子不读书或不听话时,她们也什么话都骂得出,好像要骂了才痛快。因而她们时常骂些过头话:“你怎么这么蠢呢?什么功课也不会做。你真是蠢死了!”“这样蠢,还不如死了的好!真把我气死啦!”
  骂过,她自己气消了,对孩子又爱护如前。但是她却不知道,也从未认识到她这种刀子嘴,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有多大!所以,父母在责骂孩子时一定要冷静,要克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6-10-14
●不要威胁和埋怨
  我妻子从前的一个同事,她有一儿一女。她把两个孩子看得跟心肝宝贝一般。将近二十年来,她把一颗心都贴在这一对儿女身上了。只想儿女听话,在外不惹事生非,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小时候,确实也很乖,很听话。但到了十七、八岁孩子就渐渐变了。女儿是老大,前年刚满二十就交上了一个男朋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来成年了,交个男朋友也无可责难的。但是,哪知俩人还没有订婚,女孩子就到男家过夜。母亲发现此事后,气得一天没吃饭,把女儿好好数落了一番。“一个女孩子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要知羞耻,没有结婚就在男家过夜,说出去叫我还怎么做人?!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
  好话说了一箩筐,女儿根本就没有听进去。隔不多久,就又在男家过夜。回到家母亲当然又骂了一顿。女儿顶了几句,仍依然故我。后来竟然在男家住上两三天。母亲是个守旧的人,这下子差一点没有气死。于是母亲吼了起来:“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简直把我的脸都丢尽了。你下次再敢去过夜,我就不准你回来。我也就不认你这个女儿了,你就给我滚!”
  “不认这个女儿”,当然是气话;“你就给我滚”也是气话;而且两句也都只是威胁。原想这样可以吓住女儿,哪知女儿就真的走了出去,再也不回来了。女儿不怕她的威胁,走了。结果母亲反而变得茶不思,饭不想。过了一个星期只得又让儿子把姊姊找了回来。
  类似的威胁话我在左邻右舍中也听得不少。千百年来也常讲:“你再乱拿东西,我就打断你的手!”“你再往别人家里去,我看见了就打断你的腿!”
  这些话,我之所以说是千百年来常讲的,是因为这些父母亲,就是从他们的父辈们那里听来或学来的。在几十年前,或几百年前,当封建家长制盛行的时候,这些话也可能确实曾有过不小的威慑力量,管住了不少不听话的孩子。但是今天时代不同了,它们的威慑力量已小得可怜,几乎等于零;而且还常常造成母子母女间的隔阂与不愉快。所以要想规劝子女,还是得讲道理,循循善诱。我接触过一些美国教师的家庭,他们父母子女间交流思想,讨论问题。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我国人学习。同时,我也深感我们的母亲们应该多学会一些说理工作。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子女方式中,还有一样也是不太好的,那就是事后埋怨。
  孩子没有认真地听父母的话,后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果然就出了问题,出了差错。于是有的父母就喜欢埋怨:“我早就说过了,你就是不信。现在闯了祸了吧?!”或“我再三跟你讲,提醒你,你不信。现在把事情弄坏了吧?!”这些埋怨已无济于事。至于子女没有能听父母的话,所以这次才出了错。这事实已得到了证明,无需做父母的再去提及,子女心中有数,也会反侮和反省。在遇到挫折和失误时,孩子最需要的是同情。安慰以及如何克服当前困难的忠言。如果父母为了显示自己的预见与正确反复埋怨,结果只能引起孩子的烦躁、苦恼和反感。我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和过来人了,希望我们年轻的母亲们能容忍孩子犯错误,尽量帮助子女改正错误,而不要埋三怨四!因为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是最需要理解、同情、安慰和鼓励的。作孩子的更希望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同情、支持和鼓励。
  ●不要讽刺孩子
  一些不用功和粗心的孩子,在做练习,甚至考试中常会把一些极简单的试题做错。母亲看了孩子的作业本或试卷,连简单的试题都答错了,感到气愤和失望。于是会骂:“这么简单的都会算错,你还能做什么!”有的为了刺激一下孩子,还故意辱骂一两句:“你真是白吃了几年饭!你是小学一年级吧!”
  当然,这种话,父母不但会对小学生讲;有时对一些成年的子女,在不耐烦或感到失望时,也常讲。有时父母看到朋友们的子女,青云直上,而自己的子女大学毕业七、八年了,还没有被提拔,心里不免有些愤愤不乎:“你工作这么多年了,一个科长都还没有弄到手。不知你到底在机关做了些什么?”
  当然,这种话也可能促使儿子深省,从而产生奋斗的决心。然而,这种讽刺话:“你还在上小学一年级吧!”对于中小学生却不可能产生什么好的效果。因为这种话只能刺痛他一下,但并未能使他悔悟,认识自己不用功或粗心大意的错误与缺点。
  每个小孩都愿意大人说他们聪明能干。父母骂他:“和小学一年级学生一样”等于“你的天资差”。当然只会使孩子泄气。照理说,在孩子受到老师或别人责骂:“你什么都不会!”时,作为父母应该鼓励支持孩子:“母亲相信只要你好好做,认真地去做,一定能做得很好。”而且事实也是这样,不管外人怎么说他不行,但是只要孩子的父母承认孩子的能力,相信、信任孩子的能力,支持和鼓励孩子,最后孩子就一定会努力拼搏,而不会沉沦下去。
  反之,如果父母首先就把自己孩子的才能否定了,孩子当然就会无所依靠,而丧失信心,结果什么都不想做。
  还有一种讽刺话也是不能说的。这就是有的孩子本来对父母依赖性很大,读书做功课都要父母催,做事要父母喊。后来孩子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自动念书做功课,而且还自动帮助母亲打扫。于是母亲觉得很惊讶,不自觉他说了一两句:“今天怎么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或“今天这孩子怎么变得我认不出来了?是跟隔壁大维学的吧?!”
  母亲说这种话原是表示对孩子进步的高兴。只是有些意外,所以说了这种带有刺儿的话。不过,这种讽刺话,即使是开玩笑,也不要说为好。因为它同样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俗话说得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6-10-14
第二章 如何纠正孩子的任性和缺点
  ●孩子的任性
  ●不要言过其实
  ●对孩子不能用恳求
  ●夫妻要唱一台戏
  ●外人一句胜过父母十句
  ●对孩子不要说谎
  ●孩子有自己的人格和个性
  ●学会尊重孩子的兴趣与喜爱
  ●关心孩子点滴的进步
  ●不要否定孩子将来的发展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任性
  世上的父母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由于疼爱,于是喜欢迁就孩子,或者一概不管,就让着孩子一点。结果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一旦大了,也就根本无法管教了。这样的悲剧古往今来屡见不鲜。
  当今许多创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他们成绩的取得是与他们的辛勤苦练和汗水分不开的。他们在教练的指导下,有一年两年的长远计划,也有半年或三个月的短期安排,而且还每天有每天的运动指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再苦再累天天都要完成训练计划。
  世上五分钟热度容易,有始有终难。因为人们都有一种惰性,遇到困难就喜欢打退堂鼓,而且还常自我宽恕:“明天再做也不迟!”
  成年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是。因而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从小就应注重这方面的教育,维持一贯的作风。一件事情决定了,开始做了就一定要有始有终,绝不允许半途而废。孩子如无故中途退却,做一半就撒手不管了,就应受到批评。父母绝不可迁就。宽容。因为有了第一次迁就,就会有第二、第三次的迁就;有了第一次的原谅与宽容,就会有第二、第三次的原谅与宽容。
  因此,当父母在孩子的纠缠或要求下勉为其难地答应:“只允许这一次,下不为例。”或者:“好吧!好吧!下次可不准了”。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五分钟热度或坏习惯的让步,就会造成孩子的任性。这只因为人多是怕困难,贪图安逸的。大人尚且如是,孩子更是如此。样样事情开个头,图一个新鲜;一旦失去了新鲜感,而遇到了困难,需要耐心和顽强时,就退却。在孩子们想撤退的时候,如果作父母的又在孩子的要求下迁就让步:那就不要再做了;或者:那就不要再学了。那事情就糟了。父母不敢严格要求子女,听任孩子。这个闸门一开,洪水就泄下来了。今天可以让步,孩子明天在新的事件上又可以要求你做新的让步。这时,父母即使想坚持,想严格一点也更加困难了。因为先例一开,再想要孩子遵守规定或制度,或者要求孩子、教育孩子要坚持,克服困难,把一件事情做得有始有终,把功课做完,就困难了。或者要孩子关掉电视,回房去做功课,都会行不通。
  通常,父母为孩子制定的规定和制度,对孩子们很少能遵守和实行的。原因就是前面所说的孩子总是想贪图自由,无人管束。想于什么就干什么。而作父母的由于对子女的疼爱,经不住孩子的纠缠,而放松尺度,不敢严格要求。就是以法律来讲,如果总是量刑从轻,社会上不法份子就会猖獗,社会秩序紊乱。例如在大街和马路上汽车必须严格遵守城市交通规则。如果开车的人都乱闯红灯,必然会车祸不断。所以尽管城市交通规则对司机是一种约束,但是大家都必须遵守。
  教育孩子亦是如此。计划和生活学习制度,对孩子确实是一种约束,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却是必不可少的。
  有的父母在带孩子到公园里玩耍时,看见孩子闯到花圃里摘花也不喊住;或去喊了一声孩子不听,就听任孩子摘花。让孩子养成一种不讲社会公德心或不遵守公共规则的恶习,以致有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犯人。
  所以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益的人,父母对孩子都应该从小就严格要求他们守规矩,遵守学校或家里规定的生活和学习制度。当然这在开始时会有些困难,看似不近人情。但只要父母坚持、循循善诱,孩子一旦养成习惯就能自觉遵守了。而且一旦戒除了孩子的任性,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上也就都会坚忍顽强。
  ●不要言过其实
  在孩子不听话,而父母又想要他听话时,常会说:“你是个好孩子,应该听妈妈的话。”或“你是个乖孩子,不会这么做的。”父母当时说这些好听的话,完全是出于无奈,想哄孩子听话,变好,不再耍强。
  当然,如果孩子很小,还不大懂事,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听了这些奉承话,也许会真的听话,不再吵了。不过即使是这样,孩子养成一种只听奉承话的习惯,将来也会变得任性,听不得半句责难。
  但是有些孩子已经懂事,自己有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他会知道这是父母骗他的假话,实际上是说他不是个好孩子,没有听妈妈的话,于是可能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反正我是一个坏孩子!”孩子们喜欢听好话,也就是说喜欢被别人表扬、称赞。但是表扬、称赞必须切合实际,有事实。这样才能鼓励孩子进步。而不切实际,言过其实的称赞不能真正鼓励孩子进步。因为这是大人哄孩子听话的一种手法,实际上是一种哄骗。要使孩子真正听话,必需让孩子充分了解事理,也就是说应该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才对”或“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样孩子才能自觉地节制自己的行为。
  ●对孩子不能用恳求
  有的母亲为了孩子不听话伤透脑筋,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有时急得无奈,只得向孩子恳求:“听我的话,你就做了这一次,好吗!”
  现在不少家庭有了钢琴,父母想培养孩子弹钢琴。或者家里有一个男孩子,父母想要他学画。有的孩子开始时,由于很小,父母怎样吩咐,他们也就怎样做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大了一点,而且练习量加大,他们逐渐体会到弹钢琴和学画的艰苦。他们对弹琴和学画不再感到新奇,反而感到长时期坐在钢琴前和画桌前枯燥无味、受罪。于是,放弃练琴、画画。父母急了,就来劝说,劝说久了,无效,就恳求。“我的小公主,
  你怎么不练了呢?快来,听妈的话,练完。好吧!”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小儿子在幼稚园里是有名的小画家。他的画曾几次参加儿童画展,并且获得过奖。因而外国友人来学院参观幼稚园,看他作画也就成了幼儿园的一个精彩节目。有一次,幼儿园老师把纸笔都准备好了,外国友人也来了,只等他作画。而他那天不知怎么,不想画。他不肯画,老师来劝也无效;只得把他母亲找来,母亲说了许多好话,他还是不肯,最后母亲只得恳求道:“乖孩子,听妈的话,就画这一回,好不好?妈就求你画这一回!”
  那次,孩子在母亲的一再恳求下,虽然画了,母亲却从此欠了儿子一笔债,使他日后对抗母亲或要求母亲做事有了本钱。因而给孩子日后的教养留下永不可磨灭的阴影。
  一般孩子任性,都是知道父母最后屈服。因此,父母恳求孩子也就是自动放下武器,屈服。孩子必然会变本加厉地任性。
  孩子通常对父母的责备和讲话本就很敏感,如果父母还经常将就他们,日久只会造成他们任性。因此,儿童心理学家主张,如果孩子偏食,父母必须强制孩子在限定的时间吃完规定的食物。否则下次用餐时,不论孩子如何哭闹,均不给他食物。这样才能纠正孩子的偏食。
  ●夫妻要唱一台戏
  现在,在许多家庭里,夫妻之间常在孩子的教育上不知所措或产生矛盾。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看法。想法,甚至矛盾。这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自然现象。如同对一个事业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看法一样,不足为怪。因此夫妻双方发生分歧时,不必彼此抱怨,可以通过讨论、协商,以达到共识。
  但是,在夫妻双方有了分歧后,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的。那就是这种分歧和矛盾不要暴露在孩子面前。
  而我们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犯了错误。那就是在母亲教育或责备时,父亲站出来替儿子说话;或者是在父亲责备儿子时,母亲站出来替儿子呜不平。这样固然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而且更重要的是助长了孩子的不听话。因为既然父亲认为母亲责备得不对;或者反过来,母亲认为父亲的责备是不对的,那么孩子当然可以不必听了,因而孩子的错误或不良习惯也就得不到纠正,而且会对父母的意见和责备都置若罔闻。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夫妻双方任何一方都不应出面袒护孩子,即或是一方,父亲或母亲责备的不对;另一方也不应在一方正在教育时,出来纠正,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夫妻争吵。这样既会损害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会伤害母子或父子感情。从而使得对方日后无法再对孩子进行教育。
  那么在具体问题上出现不同的看法,应该怎样处理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母亲(或父亲)责备孩子之后,在孩子不在面前的时候,父亲(或母亲)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对方讨论,以取得一致的看法,避免日后重蹈覆辙。
  夫妻双方对孩子的要求作出不同的答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常发事件。当事人也习以为常。他们忽视了它对子女教育的不良影响。这里我们不妨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孩子吃了晚饭坐在电视机前不肯起身,母亲便催促儿子去做功课:“不要再看电视了,该去做功课了。做完了好睡觉。”儿子不起身:“我看完再去!”母亲坚持说:“看完这个节目,就很晚了,还能做什么功课!快去,听话!”儿子正在犹豫时,父亲却在一旁调和:“等他看完算了!”儿子当然也就不起身了。结果功课也就不要做了。
  在花钱上也常出现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孩子跟父亲要钱买新运动鞋,父亲认为旧的没有破,可以穿,不必买,因而不给钱。孩子又去找母亲,母亲经不起他的纠缠便给了。这是两个常见的例子,夫妻虽然没有争吵,但是给孩子的不良影响却是一样。他使父亲(或母亲)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了威信,他使孩子有了依仗,可以不听父(或母)亲的话,助长了孩子的任性和娇气。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6-10-14
●外人一句胜过父母十句
  大人出去看朋友和拜访亲戚,孩子总是纠缠着要去。但是有些父母却很不愿带自己的孩子到别人家里去。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吵闹不听话,怕惹得亲戚朋友嫌恶。确实,这也是实情。探亲戚看朋友,大人们有大人们的事情,大人们的话题:如果主人家没有孩子,那么孩子没有玩伴,必然会围着大人吵闹,或者到处乱跑,或者好奇地把主人家的摆设东摸摸。西动动,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弄坏了别人家的东西,总想制止,于是责骂孩子:“在别人家里你也不能安静一点吗?”当然,这种责骂通常是不会有很大的效果的。因为孩子知道父母在别人家里是不会厉声责骂的。
  而且,如果父母在别人家里责骂得多了,那家主人也会说:“不要紧,没有关系。”这当然也是主人无可奈何的一种客套话。然而,孩子不可能理解到这一点。相反,他们得到主人家的袒护,还会更不听话。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妨趁机问:“你们家的孩子是不是也这么吵?孩子这么不听话,你们也原谅吗?”尽管这时对方主人不便说:“我们家孩子没有这么吵闹”,或“我们不许孩子这么吵闹”,但是看着对方的脸色,孩子也会体会到对方的主人是不喜欢吵闹的孩子的!这时,父母就可趁热打铁说;“在别人家做客,是不能吵闹的!”孩子知道没趣,就会听话,规矩了。
  同时如果双方能有所默契,对方主人讲一两句我们家孩子从不吵闹,那会对孩子的教育更大。利用别人家的规矩来教导孩子,孩子容易接受些,也比较容易变得有礼貌;因为孩子对别人说的话,比自己父母所说的话容易听得进去。父母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经常带孩子到亲友家走一走,让孩子学习礼貌规矩,不失是一种教育子女的好方法。
  ●对孩子不要说谎
  在电影或电视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一种镜头。孩子对母亲或父亲说:“你撒谎,你说谎,我不相信你!”当孩子发现父母数次说谎,而失望地发出了这种歇斯底里的喊声,确实是一种悲剧。孩子认为父母会撒谎,当然就再也不会听信父母;即使父母这次没有再撒谎,父母说的是真实的大实话。
  孩子对发现父母的说谎之所以感到如此大的失望和愤恨,是因为作父母的总是一贯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说谎。说谎是一种不道德或不好的行为。不少孩子曾为说谎挨过父母的骂,甚至打。既然父母要求和教育孩子不要说谎,那么他们自己又为什么要说谎呢?这是因为有时孩子经常缠住父母要这要那,吵闹不休。父母为了安抚孩子,不得已只得用谎话来哄骗他,以换取一时的安静。日本有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里曾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作者在一次长途客车上看见一个五岁的孩子吵嚷着:“我的香蕉!”孩子的母亲怕打扰了周围的乘客,就说:“香蕉没有了呀!”她原想这样可以把孩子哄住,哪知孩子早看到了行李架上的香蕉,坚持嚷道:“有了有!”母亲没有办法只得起身在行李架上。摘了一只说:“吵死了!给你一根,再不准吵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有这种时候,孩子无理的要求使父母无法招架,为了暂时安抚,就说:“没有那种东西了”或“你要的没有了!”孩子有时虽然暂时安静了,哄住了,不吵了。但是后果确是危险的。这就是一旦孩子发现父母说的是假的,父母在说谎,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失去权威,孩子就会愈来愈不听话,甚至变本加厉地说谎。
  所以,为了正确地教育孩子,当孩子提出他的要求时,父母如果认为孩子的要求不当,应该据理说服,提出孩子的要求的不当之处。比如告诉他,车上这么多乘客,在行李架上取香蕉很不方便,会打扰别人。或者讲清,刚刚才吃过点心和香蕉,现在又吃,会对肠胃不好。待会儿回到家里再吃。这样说清道理,孩子可能也就不会再吵着要香蕉了。
  反之,如果你未说清道理,孩子不懂得自己的要求是错误的,就只知道吵着要,而且认为只要吵,父母就会答应,以后就容易胡闹。
  同时,父母如果以哄骗或说谎来拒绝,搪塞孩子的要求,反而会使孩子和父母永远无法沟通。一般来说,父母往往不愿在他人面前纠正孩子的行动,只想安抚一下,哄住孩子了事。这是不对的。为了不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无论是否有外人在旁,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应该说服。纠正孩子的无理要求。
  当然,要孩子明了事理确非易事,有时是需要满足孩子的要求的。就以上面所举的吃香蕉为例。父母就只能说,在客车上取香蕉不方便,待会儿到了家我们再吃。
  这样,孩子既可以知道父母为什么不接受自己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学会控制自己以及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方法。
  与说谎相近的是父母说假话;许诺,然而又不打算兑现。开空头支票也常是父母在非常情况下用来哄骗孩子的一种手法。父母被迫说谎是因为父母无法摆脱孩子的无理要求和吵闹;那么父母开空头支票,则常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合理要求无法满足,被迫采用的哄骗。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父母要孩子做功课,孩子死顽皮,不愿做功课。母亲想起儿子曾几次吵着要去动物园,便说:“你好好学习,好好做功课,礼拜天我带你到动物园去看动物。”孩子认真做了功课,可是到了礼拜天母亲又不带他去动物园。类似的例子:“你听话,妈明天给你买玩具”,儿子听了话,到了第二天母亲变了卦,不给他买新玩具。这样,父母虽然用空头支票哄住了孩子,孩子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但是,当诺言应兑现时,父母又失言,而不履行。头一两次,还可能哄住孩子听话;但当第三、四次再作许诺,而要孩子做什么事时,孩子不但可能不听,而且会说:“我不听,我不信你的假话!”
  ●孩子有自己的人格和个性
  父母爱安静,孩子爱吵闹。尤其是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得起劲的时候,叽叽喳喳,闹个不停,令父母厌烦。这是家庭生活中常有的事。有些父母在外面忙碌了一天之后已精疲力竭,只想安静一下,于是不免吆喝道:“不要吵!”孩子们玩得正尽兴,哪里会就此收场了?!父母见孩子不听话,气头当然更大了,于是骂:“吵吵闹闹,真讨厌!”
  父母口里虽骂:“真讨厌”,并不意味着真的讨厌他们。然而这样骂“真讨厌”,却有些成了攻击孩子的人格。孩子讨厌!很容易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很多孩子本来就怀有对亲情感到不安的心理,内心常担忧父母是不是爱他们,所以这种骂法会使有的孩子更加感到不安。
  还有,诸如:“我看到你就生气,再也不想看到你!”或者“我看到你就讨厌,走开,走开!”这都是一些含有敌意和憎恨的责辞,都会伤害孩子的感情和自尊的。所以父母绝不能用这种话来骂自己的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把父母表达感情的方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简短的语句警告孩子:“你这样吵闹令人心烦!”或者:“不要吵!”如果这样一警告,孩子就听了。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没有效果,孩子照样吵闹或顽皮,父母就应生气地说:“妈要发脾气了广这是第二阶段。有的孩子是怕父母真正发脾气的。因就而也可能停止吵闹。如果仍然无效,那就只有采用第三阶段的方式了。“父母正在想事情,要你保持安静,你都不听!”或者“你再惹我生气,我就要拿东西打你了!”这样可以把自己的盛怒的心情全都表露出来,让孩子知道,但又不损及孩子的人格。
  我很赞同基·诺特的看法。责骂孩子时应把自己焦急、生气的心情直接表白出来,让孩子们知道。因为这样有助于彼此的了解、沟通感情。
  我曾经到过欧洲一些国家,在地铁或电梯里,我同他们虽然不认识,但对方总会报以微笑。连小孩都很有礼貌,总是“早安”,“你好!”“对不起”,“谢谢!”听来令人舒服。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之称,父母也常教育子女要同左邻右舍打招呼。但是有些内向的孩子却不愿招呼别人。父母看了认为不礼貌,有时便会催促几句。而孩子一紧张就更说不出话来了。
  教育孩子讲礼貌是应该的,教孩子对左邻右舍打招呼也就教育了孩子待人。待客之道;但是要记住一点:就是不能用强迫的手段。尤其是当着客人的面,更不要强迫。因为孩子也有他自己的自尊心。
  个性内向的孩子不但见了人不喜欢喊人,而且上课时就算了解老师所问的问题,也不敢举手作答。他们虽有实力,但成绩并不斐然。做起事来也慢慢吞吞,令父母感到焦急、不快。这时,有些父母为了想改变他们的个性,就好骂或唠叨:“你太不活泼了!”或:“你应该动作快点,上课要积极发言!”父母原以为这样催促,孩子会活泼起来。其实不然。对于那些内向。消极的孩子,大人越骂,他们会变得越畏缩、消极。尤其是父母以命令的口气强迫孩子,更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要想改变他们的内向,父母首先应该设法消除孩子内心不必要的压力,鼓励他们和性格相同的同伴玩。这样性向彼此相近的孩子,玩在一起,彼此聊。说心里话,内心逐渐产生对自己的信心。消极的孩子也就能逐渐变得积极了。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提醒的,是千万不要把自己内向的孩子放到外向活跃的孩子里面去。有的父母可能是想通过与外向的孩子多接触,让自己内向的孩子跟着活跃起来。如果是这样想,那就错了。那样作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因为勉强地把内向的孩子和活泼的孩子拉在一起,他们内心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自然而然形成一道防御的“心情”,自卑感更加加深。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10-14
●学会尊重孩子的兴趣与喜爱
  人各有各自的兴趣与喜爱,不能勉强,也不应勉强。千百年来这方面,我国有许多古训。通俗的如人们常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是说有的人喜欢吃萝卜,有的人喜欢吃白菜,彼此不要勉强。文雅一点的古训有:“人各有志。”
  对于大人,这一点大家都认识得比较明确。但是对于孩子,有的人,也就是说有的父母在这一点上认识容易模糊了。他们多不愿承认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也有自己独特的兴趣与爱好。我们所讲到过的强迫坐不住的孩子弹琴,以致孩子只得砸断自己的手指来作为反抗。不顾孩子的抗议,父母像催命一样催促着孩子写字画画。
  这是学习上的不同兴趣与爱好。一个人的不同兴趣爱好还可以表现生活上的诸多方面。在休息方面,有的人喜欢哼几句戏曲和小调;有的喜欢下棋或玩牌等等。这些都是客观上存在的。你承认也好,不愿承认也好。在今天我们改革开放的多彩多姿的生活里,人的个性和兴趣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在服饰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自由,更是五彩缤纷。这些事情我们有些父母也逐渐开始认识,但是在对待子女上,他们则常常喜欢用一个陈腐的尺度。那就是这只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有或不应有。
  随着孩子进入中学,孩子逐渐懂得爱美和讲漂亮,孩子们在生活上的喜爱逐渐表露了出来。在穿衣服的样式,衣服的颜色上逐渐开始表现出了自己的喜爱。甚至与父母争论。
  当今录音带流行,孩子放学回来常偷偷地在自己的房间里放他们在同学中借来的录音带。那些流行歌曲,他们可能听得入迷,认为够味,够刺激。而父母听了,则只觉得刺耳。于是会出来干预:“哪儿弄来的这些难听的录音带?这哪是什么唱歌……”如果是小学生,听到父母这样的指责,有的可能不敢反驳,但有的可能就会与父母争吵。而有些软弱的,听到父母对自己的喜爱的东西评价得这么低,甚至会感到泄气或绝望。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还刚学会自己判断,一旦自己的爱好被父母否定了,就会失去信心。
  因而,在遇到这种问题时,作父母的首先就是要承认每个人可以有个人的喜爱和兴趣;其次就是尊重个人的喜爱和兴趣。发型、服装只要不是极为怪异,音乐不是下流低级,就应该允许孩子自己选择,当然在承认与尊重的前提下,父母还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孩子高尚的趣味和情操。
  ●关心孩子点滴的进步
  我认识一位老人,在战争年代,他曾是一个带兵能手,出色的指挥官。在谈到那些艰苦的岁月时,他常常感叹他说:
  “人可以创造奇迹,而鼓励可以创造出人的奇迹。”许多战士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之所以能克服非人所能克服的困难,战胜无数艰难险阻,靠的就是上级对他完成任务的信心和鼓励。
  事实也是这样,一个人只要被称赞,心里一高兴,干劲一来,就可以发挥出超乎平常的能力。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努力和成绩不能得到应有的赞赏,也就是说当“报酬”不存在时,就激不起努力的兴趣,也就不可能爆发出超凡的能力。这是人类心理的一面,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东欧苏联集团的崩溃,平均主义、大锅饭造成的生产疲沓、企业连年亏损,都一再说明了这个简单的道理。
  对大人如此,对小孩来说,更是如此。称赞,尤其是自己父母的称赞会使孩子加倍努力。孩子所信赖的人,也是所依靠的人,就是父母。他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也渴望得到父母的赞美。因而父母如果在这一点上有所疏忽,孩子的失望常常会超乎大人的想象。
  有一次我的孩子从学校拿回来一张奖状,高高兴兴地给我们看,我们看了,当然很高兴,称赞了几句:“好!这奖状我们把他挂在你的房里!好好学习,将来当科学家,为人类造福。”这时,同他来的还有邻居的一个小女孩,我们知道她很聪明,从前也总是班上前三名,便顺便问她:“玲玲,你这次得了什么呢?又考了几个一百分?”哪知这一问,小女孩哭了。安慰了好半天,她才说:“我妈他们不喜欢我的奖状,也不管我得多少分。所以我也不要奖状和一百分!”
  后来,我们把这事告诉了玲玲的父母。他母亲想了好久,才醒悟他说:“唉,都是我一时的疏忽。玲玲这期期中考试,得了几个一百分,她兴冲冲地把试卷给我看。我当时正忙着公司里的事。心里很烦,就没有多看,只谈了一句‘好’,就又只顾想自己的心事去了。”她停顿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说:“怪不得这两月我总觉得玲玲这孩子变了。有些疏远我,和我谈话也谈得少了,念书也不专心了。”是的,当孩子因为得到满分,而希望能和母亲共同分享这快乐与荣誉时,母亲却十分冷漠。因而使孩子产生了一种被冷落的失落感,于是孩子对母亲失去了信赖感,故而对读书的兴趣也大减。
  孩子,当然主要是指幼年的孩子最关心的是能得到父母的爱。因而小孩子做事的意愿,常规父母的反应而定。尤其是做事的精神,有赖于父母的鼓励。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赫各洛克曾经作过一个实验。他将儿童分成四组:统制类、赞赏类、斥责类和忽视类。要他们连续作五天的加法演算。第一天的平均分数各组大致相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赞赏类的成绩不断进步,其他类组成绩则逐渐落后。
  赫洛克认为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赞赏类的孩子认为“父母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所以努力的欲望愈高。因而,对孩子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点滴进步,做父母的都应加以肯定。“你做得很好!”如果怕孩子得意忘形,骄傲自满,还可以再加上一句:“这次你考得很好。你应该不断努力,那么就可以每次都得满分了。”
  父母称赞孩子的成绩,是对孩子努力的肯定,是为了鼓励孩子继续前进,所以称赞要恰如其分,就事论事。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务实的精神,绝不要一高兴起来,就把孩子捧上了天“只有我的孩子聪明,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得一百分!”
  同时,称赞和表扬孩子的时候,也不能太抽象和笼统:“你这幅画画得跟毕卡索的一样了!”或“你简直是个小画家了!”因为这种抽象夸张的评价,孩子理解不了。当然也就鼓舞不了孩子。称赞孩子的绘画,应该说出画本身有什么优点。如:“天空的云彩很有变化”或“树圆得像活的一样”。这样孩子听了,既知道自己成功的地方,又感到亲切。如果是称赞孩子的算题,可以说:“这个算法很好,清晰、简便。”
  有的母亲在孩子作好了一件事或考得好时,不大愿意称赞和表扬,而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份内的事,或应该做到的。话虽不错,学好功课是孩子的本份。但是他们却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世上很多事都是应该的或份内的,而偏偏就有很多人做不好或者没有做好。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所以父母吝惜赞词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是发现并肯定孩子的每一点滴进步!
  ●不要否定孩子将来的发展
  我们有的父母在孩子不听话,屡教不改,或者不认真读书、不做功课时,气急了。就会骂出一些令人泄气的话来。“你是一个十足的废物!”“你将来还会成个什么有用的人?鬼都不信!”“你还想有什么作为,做梦!”
  父母一时的气话,但却足以构成对孩子终身的伤害,因为它截断了孩子对自己将来的希望和美好的撞憬。一个人对前途失去了信心,一个没有前途的孩子,他还能好好读书吗?读了书干什么呢?
  社会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犯罪就是因为在家受到父母的藐视,而产生了挫折感。于是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而自暴自弃。这是因为不论孩子的年龄大小,父母对他们前途的否定,都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打击。尤其是稚龄的孩童,父母讲的话,对他们更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即使没有产生什么不良的具体行动,在人格上也会形成极大的负数。
  一个人的前途是很难预料的。今天有许多企业家,在三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还是农家子弟。有的甚至在念小学或中学时也是成绩不好的孩子。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取决于主观的因素外,还取决于外部条件和环境,那就是机遇。而一个人的才能又是多方面的,有的人不会读书,但可能精于经营。何况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还长得很呢?!一个不管现在多么平淡无奇的人,只要对将来抱着“前途大有可为”的希望,就会激起无穷的力量。这也就是俗话所讲的:“不要把人看扁了!”“不要把话说绝了!”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10-14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中国人讲面子。大人重视自己的面子,小孩子也有他自己的面子。尤其是在他们生活和玩耍的圈子里。如果他们的这种尊严被伤害,他们的耻辱感会比大人还厉害。
  当然,作父母的一般不会去有意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然而,无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则是常有的事。
  我曾听见一位企业家说过一件孩童时的事情。他生来不会唱歌,唱起歌来声音像个烂沙罐。上小学二年级时,班上举行唱歌比赛,他只得在家里练唱。母亲听了烦躁,就说:“你这哪里是唱歌,只在嚷叫!”这句无意中的话,使他不但对练歌失去了信心,连上学都感到痛苦。
  当然,这句话如果是出自他的一个同学,他虽不愿听,但他还可能同他吵,甚至回敬他一句:“我唱的是嚎叫,你唱的是猪叫!”但是这种话出自自己的母亲,他所信赖、尊敬和依靠的人,他就无法反驳了。所以其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还有一种无意的伤害。那就是作父母的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不懂事的孩子,所以样样他们可以代替孩子作主。其中最常见情形是:孩子的同学来了找他出去玩或者上街。母亲也不管孩子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就不加思索地代他说:“小波要看书,他不去。”母亲虽然没有存心伤害孩子。但孩子却会觉得在同学面前很失面子。这是因为孩子进入小学后,他有他的生活圈,他的朋友,他的世界。在他那个世界里孩子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他有他自己独立的人格,可以不受父母的控制。母亲在孩子的朋友和同学的面前指导或者指示他的行动,等于向孩子的朋友们表示他还必须在父母的指示下生活,没有独立能力。孩子当然会觉得很扫面子。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有时孩子还会故意不听话。同时,一旦同学们发现某人样样事都不能作主,就不会再找他玩耍,而不再接受他。这样也有损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所以,除非迫切的需要,即使孩子的同学和朋友所提出的要求是极端不合理,是邀孩子出去胡闹,需要当面立即禁止的话,对孩子的教导也应该避免当着孩子的朋友或同学的面前进行。有什么不对和不妥的地方,应该等到他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再提醒他:“刚刚……”,孩子就会容易接受得多。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大人活动的圈子。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和天地。这就是我妻子常骂孩子的那句话:“外面讲的你就那么听,同学讲不好看你就不穿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孩子念小学的时候,我妻子有时花了很大的气力,精心地给他做了一件上衣或裤子。我妻子认为很好看,可是孩子一穿上进入学校,有的同学就笑说这不好那不好,于是孩子就再也不肯穿了。母亲当然就很不高兴。费了苦心,孩子还不喜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一旦穿的与大多数的同学不一样或口味不一样,就会有同学嘲笑他,使他显得脱离群众。
  而孩子的这种心理却不易被父母所理解或为父母所忽视,以致产生一些必要的争执和伤害。这些都值得一个做父母的人警惕与注意。这里就存在一个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的问题。
  父母要求子女尊重,子女应该尊重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古往今来,中外公认的道德。但是,我今天在这里却谈父母也要尊重子女。我们很多作父母的人会认为我发疯了,或者老糊涂了。父母是长辈,子女是晚辈,所以子女尊重父母天经地义,千百年来历史如此。千百年来的古训是“子不教,父之过”。“三娘教子”、“孟母择邻”也是千百年来传统的美谈。却从没有听说过要尊重子女的责任,子女也应该要虚心地接受父母的训诲并尊至父母。然而,这并不是说受教育和被教育者就不应该也受到应有的、起码的尊重。当然,这个尊重主要是指他(被教育的人)的独立的人格。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一个孩子养到八、九岁,他就会有些独立的意志和欲望,尤其是进中学以后,他会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有独立的人格。他已经有了一些善恶和是非的标准与概念。而对孩子的这些概念,只要不是错误的,我们作父母的就应该尊重。而且事实上,我们作父母的也大都是这样作了。而且谁也不会有意去侮辱孩子,自己子女的独立人格。孩子如果在外面受了委屈,父母都会十分愤愤不平。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时无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侮辱了孩子的人格,却并不少见。只是常常未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罢了。
  小孩子在家里不免有些乱拿东西,而且用过了,又不放回原来的地方。于是父母有时要拽一个东西用,找不到就会问:“亮亮,你又把我的剪刀拿到哪里去了?”如果亮亮真的拿了,而且经母亲一问马上就记起来,那当然很好,很快就可以把剪刀找出给母亲送去。
  有的孩子好奇和调皮,总觉得大人的一切都好些,都新鲜,于是喜欢在爸爸不在的时候,拿他的钢笔写一写或做功课。等爸爸发现了,才要了回去。这些小事发生多了,就会在父母的头脑里产生一种条件反射:只要有什么一时找不到了。他们马上就会想起自己的孩子或某一个孩子拿了。
  “亮亮,你又把我的剪刀放在哪里去了?”母亲又找不到自己的剪刀。“我没有拿你的剪刀。”母亲又在她常放剪刀的地方找了找,还是没有找到。于是又问:“你没有拿,怎么我会找不到了呢?一定是你不知道放到什么地方去了。”那次孩子确实没有拿,为了澄清事实,孩子只得说:“我确实没有拿,妈。”这时,有的比较冷静的母亲可能就不再追问下去,独自寻找。但也有一些比较主观,尤其是性情暴躁的母亲,却会不由分说,凭过去孩子拿过后没有放回原处的经验,一口咬定是孩子拿丢了,不敢认帐:“撒谎,一定是你拿了,忘记了,不知道放到什么地方去了!”
  孩子没有拿,母亲不信,反而说他是撒谎。孩子心里当然会感到十分痛苦;而且还说他是撒谎,这实质上也是对他人格的一种侮辱。然而主观武断的母亲却观察不到,也了解不到自己无意间对孩子心理上的损害,还以为自己是正确的。直到过了几天,母亲自己又无意间在另一个抽屉或什么地方发现了剪刀,于是才恍然大悟,是前次自己放错了地方,没有放回原处。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不少的家庭中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而且常常被父母所忽视。这种无意间的伤害,常常给孩子心灵上造成创伤,而且也易造成父子母女间感情上的隔阂。
  所以作父母的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一个好的父母还应该培育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试想一个没有自尊心和没有人格的人,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旦一个孩子失去了自尊,也就会丧失了前进和奋发图强的意志和勇气。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10-14
第三章 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张
  ●对孩子要放手
  ●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做点家务事有好处
  ●怎样对待有危险性的事物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张
  中国的父母多喜欢自己的孩子听话,好像听话就是一切,听话就是好孩子。而且不但要求孩子听话,还喜欢为孩子包办一切。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有的孩子进中学了,父母还要为他们收拾书包,送他们上车。有的孩子考上了大学,父母还要一直千里迢迢地送到学校,为儿女铺好被褥,才肯离去。
  的确,一个温驯听话的人步入社会后,不容易与他人发生意见冲突,尤其是对上级百依百顺,容易博得一些上司的欢心。尤其是女孩子,将来结婚后能听从丈夫,可以当一个好妻子。但是,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是使孩子丧失独立性,而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用头脑而怯懦的人。当然,他也许在某种特定的社会里,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当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时,一个温驯的工具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从小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在孩子表示自己的意见时,绝对不要用“你要听妈妈的话,好孩子!”来压他。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不要把自己的意志时刻强加于孩子,仿佛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即使父母发现或认为孩子所说的话不对,也应该允许,因为孩子的想法和主张不正确也是常有的。父母可以解释、纠正,而且应该解释和纠正。因为这正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机会,只是语气应该亲切:“你会有这种想法吗?”同时还可以加上一句:“但是妈妈不认为如此,”或“你的意见是错误的。”这样就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主张,培养出孩子正确的观念,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灵活的头脑。
  有一个心理学家作过一个分析和研究。他认为当被问及“你要喝什么?”时,回答“我想喝咖啡,不想喝红茶”比回答“什么都可以”的人,将来在社会上更有作为。因为他遇事都能有自己的主张,而且敢于表达出自己的主张。
  既然鼓励和允许孩子表明自己的主张,因为孩子终究是孩子。孩子无理的要求,常见的如看见别的同学暑假到外地去游览,因而也要求:“妈,我也要到台中游览。”或者看见别的同学有了什么新的东西,因而也吵着向父母要。这种要求没什么不正确。但是考虑到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大人的收入,即又可能是非份的。这时父母本可以向孩子讲清楚家庭的困难,无法满足。但是,有的父母认为一时间和孩子讲不清,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愿多讲,常采用一种搪塞的态度:“以后再说!”或“以后再给你买!”
  写“日本第一”的著名作家D佛格尔分析日本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则之一是“亲子之间要形成绝对的信任关系。”因此,为了维持这种彼此信任的关系,在类似情况下,不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而说:“以后再考虑广以此来避免和孩子对立,以免导致母子间感情破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避免冲突的好方法,但就养成孩子独立个性方面来说,则又不然。因为父母的这种答复只是一个缓冲,一种搪塞,而并没有使孩子了解到自己要求的不妥。在这一点上,欧美国家则全然不同。他们既允许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当孩子的意见和要求,他们认为不对和不妥时,就立即纠正,说明父母之所以不同意以及之所以不能满足和答应孩子要求的原因。这样,虽然偶然也会和孩子争辩几句;但是能使孩子明白道理,而对孩子的要求也有所交代。从社会发展的整个趋势来看,我认为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父母应该向孩子说明孩子要求不合理以及不可能满足的原由。说明父母的收入,家庭不够富裕等实情。同时,也说明不去游览以及不买新的什么东西,对于他目前是否好好地读书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影响。
  ●对孩子要放手
  现在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知人善用,能让部属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其才智。我认识一家大电器公司的董事长,他在谈到人才问题时,曾说过:“我对一经任命的部属,就放手让他们施展才干,有权处理管辖的一切工作,即使有所差错,也不横加指责;因为只要工作,错误是难免的。出了错误,他们自己必然会首先发现,因而也会自觉地反省检查,以求改进。”
  这是因为一个人一旦被委以重任,一定会全力以赴,以回报上级对他的信任。俗话说:“土为知己者死!”因而在工作中如果遭遇什么困难,也会凭着一己智慧的判断,解决问题。这种信赖并放手让下属发挥潜能的原则,也可供父母教育养孩子时参考。
  于今,家长都要给孩子一些零用钱。但是当孩子拿了属于他的零用钱买了他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父母却又常不满意,而加以责怪:“我给你零用钱,不是要你购买这种无用的东西!”这种干涉其实是不合理的。首先,既然是给孩子的零用钱,他当然有权选择买什么东西;其次,所谓有用无用,有时并无客观标准。孩子既然掏钱买它,肯定是认为有用。何况大人的看法和孩子的判断有时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零用钱的使用上,大人应该放手任孩子自由,这样也可养成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当然,孩子拿了零用钱去作不正当的事情,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不是零用钱,而是孩子买书或文具的钱,孩子自作主张买了别的或零食,那就需要分析,弄明原委,再加以教育,以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当然,给予孩子零用钱时,必要注意。一是不能过多,二是要在花钱上从小进行节俭的教育。现在有些父母大把大把地给孩子零用钱,结果造成孩子乱花钱的恶习,以致荒废学业。这当然与我前面讲的放手是截然不同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