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924阅读
  • 0回复

社交的最大技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03
社交的最大技能
医学界最近在谈论一种“社交焦虑”现象。社交焦虑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状态。医学界称之为“社交焦虑障碍症”,是当今世界继抑郁和酗酒之后排行第三位的精神健康问题,全球平均每100人中有13人在一生中有发病的可能,我国每10个人中就约有1人或多或少有社交焦虑上的困扰。追溯社会原因,专家们认为是人们在感受现代生活喧嚣与落寞的同时产生了心理排斥,网络化更使得人际交往缺乏,从而导致了社交技能的退化。
  社交的重要性由此而突显出来。社交是一个宽泛的范围,其中最主要也最重要的是交友。社会资源通过社会网络分布,拥有社会网络,便易于得到社会帮助,化解社会风险,没有朋友,或朋友圈太小,必然使自己的社会处境受到局限。没有朋友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而交友的状况,首先取决于交友的真诚愿望,然后才有培育技能的可能。
  关于交友,有许多公认正确的原则。比如:看一个人要看他是否有老朋友,一个只有新朋友的人是靠不住的。这话原则上是不错的,但并不等于一个人不需要新朋友。一个没有新朋友的人,又哪来的老朋友?又比如:朋友就是精神和品格高度一致,在事业上志同道合的人。这话原则上也是不错的,但那是一个很高境界的友谊,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一般的交往,一般的朋友。因此也就有了一些一般的原则:
  不要急功近利,建立交往比得到帮助更重要。首先是要通过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获得对方与自己轻松对话的机会,交往到一定程度再深入探讨其他话题。
  不要自卑也不要自负,持平和心态。你不一定比别人强,也不一定比别人差,你是在与不同结构不同层面的人交换信息,信息的差异决定了你也有自己的价值。
  不要让人觉得冷淡甚至冷漠。要得体而热情地表达交往意愿。尽可能营造有价值的话题;尽可能肯定他人可欣赏之处,但不要肉麻;尽可能找到与对方有关联或对方与自己相似的地方,但又不是单纯的“套近乎”。尽可能在双方有共同兴趣的话题上进行交流,对对方得意而你不擅长的话题表现出感兴趣。
  不要关注对方的隐私,比如收入、私生活、难言之隐之类。欧里庇得斯说:“既然我们都是凡人,就不如将友谊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不要对彼此的精神生活介入得太深。”交往得再热络也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心灵和情感上的某些东西是无法替代的,就像两条铁轨永远不能相交,平行着才能走远。
  不要只交往权贵名流,他们有太多的“粉丝”,交往价值反而低。来自普通行业的朋友更容易交往,他们不会因为被太多人追逐而轻视别人。
  不要强求对方给予实际而重大的帮助,尤其不要索取钱物。
  不要过分拘谨,坦诚直率往往是达到目的的捷径。爱因斯坦经常以“没有时间”为理由,拒绝画家让他坐着为他画像的请求。但有一次,一位画家恳切地说出“我非常需要这幅画所得的钱”的时候,他马上就改变了态度,坐下来任其画像。
  不要苛求。谁都不是完人,谁都有出错的时候,对朋友的缺点和错误,更应该尽可能地给予理解。事实上,真正的朋友是你把他看透了还能喜欢他的人。
  不要针锋相对。有了不同看法可以婉转温和地保留意见,切忌无谓地争论不休,让对方觉得你跟他过不去。
  不要虚伪。孔子讲“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在最前面。对看到的一件事情、一种行为,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除了语言需要艺术性,观点一定要明确。不要去费劲猜测别人会怎么想,长期下去,不知不觉会变成一个口是心非的人。这样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
  除了上述根据常识归纳的原则之外,我从自己的生活中还总结出一些善待朋友的原则:
  宁可麻烦自己,不麻烦对方;宁可委屈自己,不委屈对方;宁可为难自己,不为难对方;宁可自己隐忍,不让对方隐忍;宁可自己承受压力,不让对方感觉压力。可以接受对方的善待,不可以要求对方的善待。可以接受对方的邀请,不可以做不速之客。人有求于我,我尽力而为;我有求于人,听人方便。
  上面说的,并不只是技能,而首先是一种由衷的愿望。一个人只要满腔热情,满怀善意,真诚待人,就一定不会没有朋友。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