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啊,你这个题目可有点大。看了好几次,都不敢回答。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这似乎不是单个人所能够回答的问题。 0V1kZ.
8y+Gvk:
从绝对真理的角度看,人们的认识的确能够无限接近客观世界,但这是团体智慧的结晶,社会个体无论具有怎样的一双慧眼,也不可能具备这种无限的认识能力。 NMOTWA}2
5m_@s?P[
我们更熟悉的提法是真理的相对性。人类的生存环境日新月异,任何人都只能对事物的某个部分、某一方面进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无时无刻不在进一步深化。 A@`C<O ^
t[3Upe%
伟大的哲人尚讲“活到老,学到老”,其高人一筹之处可能就在于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如果看透了、看开了,还有什么学习的必要呢?毛泽东卧榻之侧岂容经史子集占据呢? @GGyiK@
8^M5u>=t;
古语有言:“画人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看得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尚且不易,观察这个纷纭复杂的社会,难度可能会更大一些。记得上世纪末,对于如何走改革开放之路,人们用一串形象的歌词来比喻各级政府的认识能力: YXBS!89m
中央:跟着感觉走; ?p$WqVN}
省:月亮走,我也走。 |px4a"
县: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Phx/9Kk
;1"K79
掌握国家人力、物力、精神资源的各级政府只能在摸索中不断修正错误,何况我们个人呢? a
8dR.
+[z(N
再者,既然有看得透的本领,还会有什么看不开的事情呢?这一种分类似乎不必要。 GifD>c |z
;&[0 h)
胡言,见笑,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