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214阅读
  • 13回复

辛集市部分乡镇村名的来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03-10
/)ps_gM  
fWhwI+  
9F845M  
FU kO$jnO  
r&@#,g  
辛集市原称束鹿县,历史悠久。据史籍和县志记载,夏、商属冀州地,周时属并州地,春秋属晋地,战国属赵地,秦时钜鹿郡地,但未设行政建制。 OE]z C  
75v 5/5zRn  
西汉开始建县,时分为贳、(鼎阝)、安定、乐信、西梁五县,前四县均隶钜鹿郡,西梁县隶信都国。 !FX0Nx=oi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郡国大旱,蝗虫成灾,民多流亡。为安抚民心,改安定为安民县。此后,曾叫(枭阝)、安国县、鹿城县,隶属疆域时有其变。 Bwj^9J/ob  
1q]V/V}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曾作乱于此。天宝十五年初(公元755年),破安禄山。三月己亥,改饶阳之城鹿城为束鹿,以厌之。自唐更名以来,一直沿用到民国年间。 } 1^/[?  
5, R\tJCK  
1944年县治(日伪)迁往辛集。 Rx<m+=  
r" d/ 9  
{Lwgj7|~  
辛集:古镇辛集历史悠久。据《束鹿县志》记载,明时此地已名新集,后与彭家庄、李家庄、廉官店、王家庄合并,改“新”为“辛”。同治二年五月(公元1862年)修筑寨墙时,又将邻村高卜营圈入寨内,同治末年与辛集合并。辛集镇过去为全国一个重要的皮毛聚散地,早在明朝之际就享有盛名,有“直隶一集”之称。 [wWip1OR  
"*CQ<@+  
辛集镇地处平原,地势平坦,西部略高于东部,早年滹沱河曾流经该镇北部,灌溉千顷良田,给人以舟楫之便。 coT|t T  
Vcz ExP  
辛集市各乡镇村名的来历大致有以下四个出处。 w&jyijk(  
w{f!t8C*s  
f]L`^WU  
一、与滹沱河有关。 sXDS_Q  
/5 B{szf  
旧城: V0q./NuO  
据《束鹿县志》记载:唐天宝十五年,明皇以安禄山反,改饶阳之鹿城为束鹿,即城于此。自唐至明,这里皆为束鹿之县治。明天启二年(公元1266年),滹沱河决晋州涅盘村入境内,由南位伯东注,冲破南堤,淹没城池,县治即此迁往新城。从此,此地乃称旧城,沿用至今。 >p [|U`>{  
9G_bM(q'^2  
新城: %W ~Kx_  
新城原为束鹿旧县城,据县志记载:天启二年(公元1266年)六月二十三日,滹沱河水自晋州境内涅盘村决口束鹿境内,由南位伯、北小陈、军齐村、董保村、大过村、田家庄冲破旧城南堤,淹 没时束鹿县城旧城。县署迁今新城址,将新圈头、河上集、小西天等地居民用围墙圈成一庄,遂称新城。 8VQJUwf;  
Ch%W C ,  
新垒头: Eq c&iS~  
相传唐时此村名为“唐尹集”,后改为“唐尹店”。村名均系唐玄宗命名而成,时该村地势低洼,紧靠滹沱河,村民时遭水患。后将此村南移,垒建在一个名“老龙头”的土丘上,故命村名为新垒头,沿用至今。 57k@] 3 4  
oXRmnt  
王口: kA1]o  
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此村即名王口。相传滹沱河曾流经此地,附近村民在此打渔晾网,后陆续有人迁此定居,遂成村落,名“晾网口”。后改“网”为“王”,简称王口,沿用至今。 X|^E+ `M4  
S9S8T+  
一间房: ,+-l1GpL  
相传早年此地即为一村,明时滹沱河水患,房倒屋塌,仅留下一间小庙,后恢复村庄,遂称一间房,沿用至今。 .0kltnB  
8u Tq0d6(  
河庄: tsVQXvo  
据传,该村过去因紧靠滹沱河岸,因而取名河庄。清乾隆时分为南河庄、北河庄,光绪时两村合并,取名河庄,沿用至今。 N3 .!E|  
/k qW  
散思台: c"Kl@ [1\~  
相传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该村原名雷家井,位于今村街心高地,时与毕家庄相邻。后滹沱河水患冲散两村居民,人们苦于水灾,都思念着村中那块高地,水退后两村居民重来定居,建为一村,遂名散思台。 OJPx V~y  
/{vv n  
满家湾: }-?_c#G 3  
相传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满氏由山西珙洞县迁此立庄,时因村址临滹沱河,故名满家湾。 _W'>?e0i  
#|k;nFJ  
东小王、西小王: CMB:%  
相传汉萧王刘秀走国时,曾屯兵于此,故名萧王村。后改“萧”为“小”,即称小王村。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因滹沱河水患将此冲为东西两部,各按其方位称为东小王、西小王。 qL.1N~$2  
c?A(C#~ z  
漫河头: VC5LxA0{  
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此村即名漫河头。相传因故村址东有河经过,河水常常漫出河道,故名漫河头。 <^snS,06  
j9)P3=s  
郭西: \W=~@k  
相传明时该村名兴隆镇,后被滹沱河水淹没,又于旧镇城郭之西建村,遂称郭西。 `[3Iz$K=  
ivYHq#b59  
文朗口: _U(b  
相传宋金之时,建村于滹沱河口,名温浪口(意指平息大浪)。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改称温朗口。光绪后本村名人谢迈度改“温”为“文”(意在多出文人才)。故称文朗口。 hNgbHzW  
3TVp oB`  
雷家庄: /6jt 5N&,  
相传明末滹沱河由此经过,宁晋县香亭村雷姓经常来此打渔,后定居建村,以姓氏命村名雷家庄。 B38_1X7  
8!2NZOZOS  
EtvZk9d6h*  
9\ZlRYnc=  
ukHSHsR  
二、与山西珙洞县移民有关。 o%XAw   
pp@Jn dlg  
小辛庄: kW0|\  
相传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王、刘三姓从山西珙洞县迁此定居建村,称“三姓庄”。后迁来赵姓,改“三姓庄”为“新庄”,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4年)改“新”为“辛”,因当时户少村少,故称小辛庄。 DXu#07\  
DP ,owk  
田家庄: {R%v4#nk  
相传明永乐年间,有田、白二姓从山西珙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田姓居多,遂称田家庄,沿用至今。 4+e9:r]  
Kmc*z (Q  
马吕: ~XQj0'  
据传,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有马、吕二姓从山西珙洞县迁此,遂以姓氏命名为马吕。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分为两村,称东、西马吕。光绪后合并,仍称为马吕。 ~Mbo`:>(4v  
Cj"+` C)l  
王家庄: :@x24wN/  
据传,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有王姓兄弟三人从山西珙洞县迁此建村,遂以姓氏命名为王家庄。 [[2Zcz:  
N7Vv"o  
周家营: n[8ju,=  
相传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有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周家营。 l5_RG,O0A  
s\y+ xa:  
贾辛庄: ! 7A _UA8  
相传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有贾辛三姓从山西珙洞县迁此占产立庄,遂以姓氏命村名为贾辛庄。  Z 6KM%R  
)#n0~7 &  
仨树:  GjN/8>/  
相传明成祖年间(公元1403—1424年),有人从山西珙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址有三棵树,故名三树。光绪后演变为仨树。 4Xi _[ Xf  
Vp{! Ft8>  
东石庄、西石庄: 4Xt.}S!  
相传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有石姓兄弟二人由山西珙洞县迁此占产各立一庄,两村按其方位、姓氏取各为东石庄、西石庄。 A:PQIcR;V  
}tA77Cm)45  
其它相类似的如:尚家庄、周家庄、郭永庄(原名郭家庄)、袁家庄、耿家庄、南王庄、马家庄、杨庄(杨家庄)。 @{ *z1{  
j hf%ze  
o7 ^t- L  
三、与当地名人有关。 H^z6.!$m  
OD7tM0Wn  
位伯: (oTtnQ""+  
原名北位伯。相传战国时,晋文公大将智尧封为伯(古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俸食于此。因南有南位伯,故称该村为北位伯。清光绪(公元1785年)时去掉“北”字,称为位伯,沿用至今。 *z I@Htp  
I4 {uw ge  
南智丘: KI)jP((  
据《束鹿县志》记载,战国时大将智伯葬于此地。因村建于智伯墓南,故名南智丘。清光绪时改为南智伯,后又改南智丘,沿用至今。 ts%XjCN[  
Oya:{d&=  
范家庄: 7s@%LS  
据束鹿县志载,元代耿恭死后葬于此地,有姓范者为之守坟,后定居建村,遂称范家庄。 oE \Cwd  
R#gt~]x6k  
石碑: 2k;>nlVxX  
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此村即名石碑。因该村北临元左丞耿焕姓氏墓碑,故此得名。(现墓碑尚存) 1Z%^U ?  
$*w]]b$Dn  
H_RV#BW&  
c<-F_+[  
四、与金宋交兵相关。 z +,l"#Vv  
0t[|3A~Q  
军齐: 12qX[39/  
相传金宋交兵时,宋军曾在此集凑齐。后有人从山西、河南等地迁此建村,遂取名军齐。清康熙时,更名为军西,光绪时又改为军齐,沿用至今。 2z+Vt_%  
lx _jy>$}r  
马章、李章、孟章、刘章: qPqpRi  
相传金宋交兵时,此地即为一村。因宋兵曾在此扎过营帐,该村又位于营帐之北,故更名为北帐。后改“帐”为“章”。1937年按村内马、李、孟、刘四条街,各分建为村,按村姓氏多少,分别命名为马章、李章、孟章、刘章。 vVB8zS~l ,  
n6 D9f~8"  
等报: `>KB8SY:qK  
相传金宋交兵时,此地即为一村,宋兵在军齐集结凑齐后,曾在些等探马回报,故名等报。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改为董保,光绪后(公元1908)又改为等报。 Qz)1wf'y  
XgL-t~_  
东大陈、西大陈: {JTO Q 8&  
相传古时此地即为两村,金宋交兵时,曾在此设一大阵,因两村分别位于该阵东西,故更名为东大阵、西大阵,后改“阵”为“陈”。遂称东大陈、西大陈。 jkCa2!WQ'i  
TbX#K:l  
北大过、南大过。 ,{==f7|w  
相传宋时此地即为一村。金宋交兵时,常大批兵马经过,遂改为大过。后在水灾部分户南迁,建南大过。此村按方位改称北大过。光绪时(公元1875—1908年)南北大过合称大过。后又分开。 e/hA>  
v zgR3r  
马兰: f'&30lF  
据传,金宋交兵时,有一马姓在此圈地养马,人称马郎。立村后称为马郎村。后演变为马兰。 Afa| 6zZ>  
q-gp;F m  
东良马、西良马: GcN[bH(@  
相传金宋交兵时,此地为一兵马营,经常有大量马匹在此放牧训练,向各地输送良马,故称良马场,后成村落,称“良马村”,元时分建两村,按方位分别称为东良马、西良马。 OXcQMVa 6  
C#{s[l\]  
六郎营: Dx`-Kg_p  
据束鹿县志记载:“六郎营相传宋将杨琼行六,尝屯兵于此。”故此而得名。 nAIV]9RAZ%  
8 g0By;h;  
留双营: 29{Ep   
相传金宋交兵时,曾在此留下两个营盘,故名留双营。 $I*ye+a*{q  
0,$eiY)u$  
大营: :cU6W2EV  
相传唐时此村名桂林乡。金宋交兵时,宋兵屯军于此,扎大营,遂改名大营。 ~2u~}v5m7  
Ey<vvZ  
四七营: D=Ia$O0.  
相传金宋交兵时,该地驻宋兵二十八营,后该地建村,称二十八营。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改为四七营。(四七即二十八)。 ~Sy/q]4ys*  
ln4gkm<]t  
Lt`d {s  
五:与汉光武帝刘秀有关 C".nB12  
uc;1{[5`1q  
和睦井:相传汉时这里是一个十几户的小村,刘秀走国至此,井里蛤蟆很多,欲饮战马而不成。从此更名为蛤蟆井。由于这里是古县城到保定的必经之路,过往客人很多,许多来此投宿定居。大家和睦相处,被誉为“和睦乡里”,遂改“蛤蟆”为“和睦”,称为和睦井。 4M4Y2f BH  
\GhL{Awv&a  
东柳科、西柳科: DP{kin"4I  
相传刘秀走国被追曾藏在此处柳棵里(柳丛中),后在柳棵东西各建一村,故称东柳棵、西柳棵。后演变为东柳科、西柳科。 2..b/  
4UwXrEQp  
抬头村: JL gk?  
相传汉时刘秀走国至此,见前面有一城池(安国城),勒马止步,抬头观望。故有抬头望古城之说,故名抬头。 K; kaWV  
!SRElb A;i  
红旗营: Bh3N6j+$d  
相传汉时即有此村,刘秀走国在此屯兵,因在半夜起营,故更名为黑起营,后按谐音改为黑旗营。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将黑旗营改为红旗营。 4)MKYhm  
$>Md]/I8  
石槽李家庄: =)_9GO  
相传早年此地有一石槽,水满鱼现,水干鱼去,人皆奇之。汉刘秀走国至此,曾用此石槽饮马,后建村落。因李姓居多,遂称石槽李家庄。 wJ#fmQXKJ5  
A+Uil\%  
撒马营: WqQAt{W/<  
相传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至此,因被追赶,撒马逃跑,遂更名为撒马营。 !bs{/?  
!qGER.  
孤马营: V&nTf100  
相传汉时此地即有一村,刘秀走国时途经此地,独剩一匹战马,遂得名孤马营。 ?pSb,kN}'  
.m%/JquMFM  
都大营: 1./ uJB/  
相传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时在此堵挡了一阵追兵,故名堵挡营。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演变为都当营,光绪(公元1908年)后又改为都大营。 E57:ap)/  
(nd Xz  
试炮营: 6r  
相传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时在王庄营安装抛石土炮,到此村试炮,遂更名为试炮营。 u'Ja9m1  
~nYp*t C'  
王庄营: Mbbgsy3W  
相传汉时此地即有一村。刘秀走国时,在此安装抛石土炮,遂称王庄营,后改“装”为“庄”,称王庄营。 BkywYCWZ )  
`! ~~Wf'  
草帽庄: |dNJx<-  
相传西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时,将草帽丢于此处,后为其走国留名,该村遂名草帽庄。 'YQ^K`lV  
F vpaU\D  
伴当营: ;Z>u]uK4+  
相传西汉时此地为一村。刘秀走国时,骑马至此,马被绊倒,遂称绊马营。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改为半当营。光绪后(公元1908年)改“半”为“伴”,称伴当营。 ,@I_b  
.axJ'*~W  
倾井: B-' oB> |  
康熙《束鹿县志》记载:“相传后汉光武帝次河北,过此,三军渴甚,无汲具。光武命军士以手搬之。井忽倾欹,泉水溢出,至今砖瓦倾斜,如隧道然。”故名倾井。 }nh!dVA8lh  
C1w~z4Qp  
东谢村、西谢村: UQ]WBS\  
相传汉时此地有东西两村,刘秀走国至此,两村百姓招待甚善,刘秀连声道谢,各村按其方位称为东谢村、西谢村。 u@QP<[f  
6zv-nMZc  
aY`qbJy  
' cM2]<  
六、其它有趣的地名来历。 MI8f(ZJK5  
Nl"Xl?y}  
仁慈: X*ZTn 7<  
;MRK*sfw{  
据《束鹿县志》记载,此村原名为“不打寨”。相传明时一新任县官,到此查看陈案,发现这村从未有杀人放火之事,遂改村名为仁慈。表示村民慈善、仁义。 jw63sn  
东朗月、西朗月: cHqT1EY  
@c 3GJ'"X  
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此村名狼穴,因“有数狼在东西两处籍草为穴,故名狼穴,两村按方位称东狼穴和西狼穴,清嘉庆时(公元1796——1820年)雅化为东朗月、西朗月。 >f)/z$ qn  
pc9m,?n  
)}ygzKEa  
摘录书籍《束鹿县地名资料汇编》(1983年6月)
[ 此贴被小村在2006-03-12 09:24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03-10
又长见识拉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6-03-11
依稀可见古城墙!
毫无疑问,你是对的。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6-03-11
不错,值得珍藏
泪在打转还能微笑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6-03-11
小辛庄: 5OJ8o>BF  
相传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王、刘三姓从山西珙洞县迁此定居建村,称“三姓庄”。后迁来赵姓,改“三姓庄”为“新庄”,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4年)改“新”为“辛”,因当时户少村少,故称小辛庄。 ot%^FvQ[c  
Bqcih$`BVU  
楼主给解释一下“大辛庄”的来历。 Uz4!O  
大小辛庄挨着呢,并且大辛庄比小辛庄小。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嫁于东风春不管,叹今生谁舍谁收。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3-12
不错,辛集人都该了解一下.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3-12
小村.你跟解释一下“大辛庄”的来历。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3-12
引用第7楼北方的狼2006-03-12 13:15发表的“”: +nIjW;RU  
小村.你跟解释一下“大辛庄”的来历。
Yy 8? X9r.  
**G5fS.^W  
我也是见过资料才能在此介绍一下。大辛庄的资料没印象。 LJ8 t@ui  
]Pp}=hcD  
不过辛集的地名好多都是成对或成群的,如:南、北吕村,东、西陈位,新、旧累头,前、后营,大、小辛庄……等。这些地名的来历估计也是类似的。猜测而已,谁有资历料,请贡献一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