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子汉培养策略
爸爸的疑惑
白先生在一次父母会上给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总是在外面跑业务,宝宝儿子主要由妻子和岳母带着,现在上了幼儿园,儿子遇到的又全是女教师,被女性包围的宝宝儿子怎样才能成长为男子汉呢?他的问题赢得在场其他爸爸们的呼应,大家一致关心这个教育问题:女教师和妈妈们采取什么教育方式,才能把生活在“女儿国”的宝宝儿子培养为男子汉呢?
男子汉并非天生而是教育出来的
男孩成为男子汉,实际上就是他逐渐获得社会化的性别角色。孩子从出生直至生命的全程,都是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性别角色过程,因此,性别角色教育从宝宝0岁就开始了。培养宝宝儿子成为男子汉的过程,就是不断向他传授男孩子的性别角色标准,告诉他这个社会公认的适合于男性的行为方式、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宝宝会渐渐认同并内化这些性别标准,他长大了就能顺利地适应社会的要求,追求和享受幸福成功的人生。
正常情况下,2岁的宝宝就能准确地意识到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但是否喜欢和接纳自己的性别,并按照性别角色标准采取合适的行为方式,则需要父母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教育。虽然每个成人的生活经验和感情经历不同,对异性有不同的喜好、感受和认识,但是正确的性别教育要客观冷静,不感情用事,不带个人偏好。而且培养男子汉非常需要家园共育,女教师和妈妈都要重视并相互配合进行性别角色教育。
被女性包围的男孩子未必就女性化
3岁前的宝宝,不管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需要更多的生活照顾和卫生保健,在这方面女性更加热心和擅长,因而妈妈、阿姨、奶奶和姥姥成了看护宝宝的主力军。宝宝上幼儿园以后,承担孩子保教的主力军仍然是女教师。但是影响男孩子能否成为男子汉的决定因素,并不是教养人自身的性别,而是教养人实施怎样的性别教育,只要妈妈和女教师向男孩子进行正确的男子汉教育,那么被女性包围的男孩子就不会女性化。
教育分为“显教育”和“潜教育”两种形式,“显教育”有明确的教育意识、目的、内容和形式,“潜教育”是教育者无意识地对孩子渗透的教育,静态的教育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影响的“潜教育”。幼儿园女教师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育工作者,对幼儿的性别教育是没有偏见的,进行的是“中性教育”,引导孩子形成人类传承下来的、没有性别差异的、基本的优秀品质。当然,教师会根据中国或者地方的传统文化习俗而教育宝宝“男孩子应该……”“女孩子应该……”可见,女教师和妈妈要从“显教育”和“潜教育”两个角度反思和矫正自己对宝宝的性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