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1966
-
- 注册时间2007-02-19
- 最后登录2024-02-15
- 在线时间1157小时
-
- 发帖128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1907
- 威望9265
- 贡献值1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从我国古代开始,取名就是人生一件大事,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 今天小编就带你盘一盘中华史上取名故事,来一场古今取名大PK。
- 01 - 魏晋时期,不少贵族知识分子自诩风流,写文章要“重意不重形”,外出游玩要“于天地间放浪形骸”,给孩子取名这样的大事自然也是将风流一以贯之。 彼时正值天师道东渡,是中国道教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如何能够兼顾风流与宗教信仰呢? 当时的名仕一看“之”字好,“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就这样“之”字成为了信徒们的暗号。 著名画家顾恺之、数学家祖冲之、南朝名将陈庆之。 王羲之给自己的儿子分别取名“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不愧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之家哥”。
- 02 - 取名用典这件事情从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在物华天宝的盛唐时期,人们取名大气磅礴且大多用典,充分体现了盛唐自信多元的文化特点。 比如说白居易取自《礼记》“故君子居易以俟命”,杜如晦取自《诗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有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有匪君子,如圭如璧。”“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唐朝人“比德与玉”,根据《唐代人名用字频度表》的统计,唐人名字中和玉有关的的字有104个,出现次数2068,频度高达3.56。 擅长用典的不止唐朝,还有民国。 在民国,人们不仅大量用典,而且更加注重文字本身的诗意和美感。 比如说傅斯年取自《诗经》“于万斯年,受天之祜。”邵洵美取自“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林徽因取自“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钱玄同取自《道德经》“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戴望舒取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南怀瑾取自《楚辞•九章》“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民国文人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古训:“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 03 -
取名就得霸气爱国。 回想我们父母那一辈,他们的名字大多叫“解放、建国、建党、强国、抗美、赶英、超美、国强”,刚健而又质朴。 这与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那时正值新中国建立,神州大地百废待兴,无数青年投身祖国建设事业。 单单一个名字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当时的人们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和对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期望。 其实,不只是新中国,早在两年多年前,汉朝人就已经开始采取这种刚健质朴的取名方式。 汉朝人国风之勇武强悍为后世所罕见,取名自然霸气磅礴,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汉人开疆拓土的勃勃野心。 汉朝《急就篇》里面记载了汉朝人最常用的100个名字,其中有“护郡、不侵、平定、敢当、却敌、汉强、灭胡、破奴、安国”等。 张良的儿子就叫张辟疆,汉朝名将赵破奴屡次率兵出征击退匈奴。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人以“武、勇、霸、雄”等来命名。汉朝的勇猛可见一斑。
- 04 - 取贱名的传统中国自古就有。 翻开记录中国民间社会样态的走马楼吴简或是敦煌北朝隋唐五代写卷,你就会发现民众在起名上面不拘一格。 《嘉禾吏民田家》中就记载了不少以动物或“奴”“黑”等带有贱名性质的名字。 这时人们取贱名男生就叫“邓**狗狗、谢鼠鼠、张猪苟”,女生就叫“王丑丑、米粪堆、完颜猪儿”。小编实在是不敢想象一位面若芙蓉的女子叫“李粪堆”。 到了宋代讲究“乳名老化”以祈求孩子健康长寿,并且宋人喜欢在名字中用叠词。 于是宋朝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叫“徐荣叟、朱老老、王老翁、徐了叟、孟元老、李商老。” 你敢想象,宋朝五六岁小孩见面自我介绍都是“老翁、老叟”?
- 05 - 五行入名,算命传统来自这里,说到这里那就不得不提明太祖朱元璋了。 明朝时期朱元璋就让后世的子孙按照金木水火土的偏旁来取名,所谓五行入名。 朱允炆火字旁,最后放火焚宫后下落不明,朱厚熜火字旁,沉迷于火炉炼丹之术,最后被自己炼的丹药毒死,朱由检木字旁最后在老歪脖子树上吊死了。 没想到朱元璋这波跳的是预言家啊。 这还没有完,有野史记载,晚晴的徐寿在翻译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发现字不够用了。后来他在一次偶然间得到了明朝王室的家谱,于是灵感来了,“锂、铍、钠、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朱元璋又是我国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命名之父。
节选自《中国人给娃取名,越来越不讲武德了?》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