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9990阅读
  • 5回复

[[原 创]]爱 国 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9-25
国 棉
e~w-v"'  
0Ah'G  
   说到棉花,立刻就联想了到当年的“爱国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 B~K@o.%  
   1960年代,曾经的一天。“爱国棉”,一个特火热的称谓、特撩动人心的精神概念,在农村大地上渲染。 ^vPM\qP#g  
   在各级政府的高调宣喻下,村里黄土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的棉花,突然间成为了“爱国棉”,成为了承载炽热爱情怀的特殊作物。种植棉花成为了高尚的爱国行为,交售棉花成为了骄傲的爱国行动,村里人那单调平庸的植棉劳作,也就拥有了无尚荣耀的爱国光环。 _yw]Cacr\  
  村子里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农民虽然生活在平庸中,挣扎在艰辛里,但一说到爱国,立马就热血沸腾,激情满怀。爱国主义,就是牢植在那些老乡心灵深处最真挚、最质朴、最生动、最敏感的精神存在。 Sz|;wsF{  
  从兹始,洁白的棉花,开始在广阔天地间,编织起强国富民的美好梦想,在人们心灵中,著述起火热挚诚的爱国情怀 ,_?P[~1  
  棉花,成为了政府定价统购的管控物资。 x PoI+,  
\_;z m+ <{  
  开启“爱国棉”种植,从探索植保方法开始。 x?v/|  
  原来人们零敲碎打的种植一些棉花,是为自家纺线织布、续袄缝被。而如今种植的则是“爱国棉”,是为了革命信仰和国家建设。 FvQ>Y')R7Z  
  最初的棉花植保方法特原始,除虫无药物,人们用烟叶水、肥皂水,一棵棵洗刷棉叶上的蚜虫。后来,逐渐有了“六六六”、“DDT”、“1605”、“1059”、“乐果”等农药,病虫害防治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劳作与探索虽很艰辛,却在心里快乐着,因为这是“爱国棉”,是为国家而种植。 99j^<)  
  为扩大“爱国棉”规模,曾勒紧腰带,打井挖渠。 ~UA:_7#\M  
  满怀激情的人们,急欲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爱国棉”,这需要大面积扩大棉花种植。可当年没有有效的水利设施,仅靠几口土井上的辘轳水车汲水浇地,浇灌不了几亩几分棉田。为开创植棉基础条件,人们咬紧牙关,勒紧腰带,千方百计的筹钱凑物,投入挖土井、打机井、挖渠引水的水利建设工程,并逐步引进灌溉机械,平整土地,很快改善了水利条件,为大面积棉花种植提供了基础条件。 zRSIJ!A~  
  虽然大面积种植棉花很是费工、费时、费力,但人们愿意,因为这是“爱国棉”,因为这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Y -%g5  
  到1970年代,东朗月大队棉花面积扩种到了860亩,人均0.76亩。当年全大队夏收作物(冬小麦、春大麦)种植面积是1020亩,人均0.90亩。这个粮棉种植规模一直延续到1999年国家放开了棉花市场和价格 ,) ^4H>~V  
  为提升“爱国棉”品质,曾艰辛探索,曾改变农时。 ` 1aEV#;  
  满怀激情的人们,急欲向国家提供更高质量的“爱国棉”。而要使棉花品质有个整体提升,就要有效减少霜后花,这需早种植、早结桃、早喷花。为此,人们改变了自古以来天时界定的棉花播期,把棉播节令由谷雨提前到清明。但天时不可人意,提早一个节气播种,入土棉籽因地温低致萌芽率差,造成大面积缺苗断垄,这给棉田保苗带来很大困扰。为提高棉花出苗率,人们探索使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温床棉籽催芽等方法。但在那些年里,栽苗补苗始终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后来有了地膜,实施地膜覆盖技术,出苗率才算得到有效保障。“爱国棉”,人们艰难地探索着,顽强意志可达天知。  MO|aN,  
  为增加“爱国棉”产量,曾穷尽地力,曾精疲力竭。 MwMv[];I  
  满怀激情的人们,决心要向国家交售更多的“爱国棉”。可队里耕地就那么多,怎样才能在保证社员口粮和上交公粮的前提下,让棉花总产量有一个大幅提高呢?人们在综合利用土地上想尽了一切办法。人们尝试着进行“棉麦间作”,就是在棉垄间钻种麦子,在麦垄中套播棉花,俗称为“满地麦子遍地棉”。人们想象着,芒种前,棉苗幼小,棉花、小麦能相容共生,互不影响;到芒种后,棉花进入盛长期,小麦也收获完毕,及时为棉花腾出生长空间,这样可以利用作物生长时间差,通过交叉复植,巧妙利用土地空间,从而达到粮、棉总产量同步增加的目的。但是,寒露在棉垄间钻种小麦、清明在麦垄间套播棉花,要在垄间一筐筐地散粪,一锨锨地翻地,一垄垄地平整,然后再小心翼翼的进行套垄播种,特费时费力。还有麦收时,要一镰镰的把麦子割倒,一抱一抱地抱到地头,再装上小车运到麦场去打轧,这就成几倍的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为了“爱国棉”,人们真正是竭力尽心,也累了个精疲力竭。 V+myGsr`  
  为巩固“爱国棉”成果,曾组团合力,曾比学赶超 >_ bH ,/D'  
  满怀激情的人们,为巩固深化“爱国棉”成果,调整管理结构,强化棉田管理的责任担当。1974年,生产队里推行建立“妇女植棉组”,队里把棉田划成若干方,分派到植棉小组负责管理。每块棉田插上一块木牌,木牌上写上组长和组员的姓名,标注着管理亩数和产量指标。妇联、青年组织都分别组织动员青年妇女组建妇女植棉组,投入“爱国棉”管理。当年7月,村里开展观摩评比,评选第六生产队、第一生产队为植棉先进队;评选马书端植棉组、路平菊植棉组为先进植棉组。立标兵、树样板,比学赶超,也曾在村里推动植棉热潮。“爱国棉”在村里续写着青春史话,著述着火热情怀。 FGY4 u4y  
  “爱国棉”分包到户,植棉热情继续张扬。 $a|C/s+}7>  
  1983年后,生产队解散,责任田分包到户,“爱国棉”任务也随责任田分解户,人们的爱国情怀没有变,植棉热情没有减。为保证“爱国棉”生产能迅速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村里组建棉花生产研究会,摸索探讨分户经营下“爱国棉”的种植管理模式。1991年,全村开展棉花生产竞赛,年底,评选表彰路欣头、张盼山、刘小坡、路大卷等18名棉花生产标兵,并在大街显著位置悬光荣榜,张挂本人彩色照片进行表彰。“爱国棉”,诠释着人们那一腔特殊感悟,延续着那一份责任担当。 9aky+  
  祖辈接力,续写“爱国棉”传奇。 Goa0OC,  
  为了国家需要,为了“爱国棉”,村里人们执着着、坚持着、努力着。祖父老了父亲干,父亲老了儿子上;太婆老了婆婆接,婆婆老了媳妇来。就是这样祖辈接力,在艰辛困苦中坚持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国家完成并实现棉花供需市场彻底转型。 ltRvNXx+]  
7~n<%q/6  
  “爱国棉”,是村里人们的终年辛劳和无数汗水编织的长梦,是淳朴爱国情怀在广阔天地间的演绎。 <\l@`x96"D  
  “爱国棉”,在勤劳质朴的农村人心底深处,注入了一腔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对于棉花的特殊感悟。 5]D"y Ay81  
  “爱国棉”,开启了人们对于棉花生产于国计民生关系的独特认知,也深化了关于农民与国家兴衰荣辱重要关系的深刻解读。 T|RW-i3  
  谁敢共和国现代化的今天,没有农民曾经的艰辛付出和无私奉 c `C /U7j  
  勤劳质朴的村里人,是最真挚的热爱祖国的人! wN'Q\l+  
>|Ps23J#  
?.Z4GWyXa  
         wPdp!h7B~N  
@(Q 'J`  
    上图:东朗月 第四生产队社员在精心挑选棉花籽种    (前排右起:李敬段  刘秀娟   孙小宽) zXWf($^&E  
fgcI55&jV{  
N) D;)ZH  
<pJeiMo  
n\Y{ ?x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9-25
            
微信搜索公众号:辛集市人才网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1-09-26
            
微信搜索公众号:辛集市人才网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1-09-27
谢谢!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1-09-27
棉花,成为了政府定价统购的管控物资。 w<qn@f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1-10-03
多可爱的农民啊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1-10-07
一个时代过去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