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8D5
正定师范,不曾走出的记忆 wtc!>
张吉响 e
' 2F#
u[L`-zI
1963年8月,踩着一路泥泞、一路悲凉,我第一次乘上火车西行,开始了正定师范的读书生活。那年,我17岁,恰正逢河北省滹沱河突发大洪水,没有狂风,没有闪电,没有雷鸣,天河似乎裂开了一个大口子,竟然七天七夜不停歇,连续不断地淌着雨,浇着水。我清楚地记得,跨入正定师范后,我写下的第一篇命题作文是《是灾年不似灾年》。 LXEfPLS
正定师范是一所老学校,创办于1924年,始称“直隶第八师范学校”。1933年改“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1953年又名为“河北正定师范学校”。2001年升至“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正定分校”;2007年晋入“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迈向了高等职业教育行列。然而,在众多的人们记忆里,依然是“正定师范”。 T{Sb^-H#X
正定师范是一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老学校。我们一届招生了四个班,每个班50余人。我所在的班级是38班,班长是闫志华,平山县人。语文老师王洪范,学识深厚,教学严谨,是一个很有功底的南方老师。我们班的同学,来自石家庄地区十七个县农村,淳朴谦虚,团结融洽,勤奋好学,在那里度过了一段人生难忘的时光。那时,学校经常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之类的活动。我记得我班马玲同学参加了朗诵比赛。马玲,一个活泼爱笑的同学。由她朗读忆明珠《跪石人辞》一诗。王老师一遍一遍地用心教,马玲一遍一遍地认真练,比赛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她以满满的动人激情 ,展现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如歌如诉的诗句喷薄倾泻而出,起伏跌宕 ,直逼人的心灵深处,直听得许多同学声泪俱下,不能自己。饱含真情实感的东西,谁会忘记呢?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一字不漏地记住了马玲的那有力的诗句:我是块石头/我是块有生命的石头/我是块有名有姓的石头/我是块有血有肉的石头! cgm81+[%r
那个年代,正是我国非常困难的时期,低指标,瓜菜代刚刚过去,人们生活依然十分拮据、短缺。我家当时六口人,父母土里刨食,供养我兄妹四人。弟兄三人读书,妹妹尚小。父亲曾几次想终止我的读书,叫我去打工,但我始终愿意读书,十分用功。书,终究没有白读,总算上了师范,我们生活费全部由国家补贴,每人每月9元 ,一般能满足需要,家里也不必再添补什么。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好几个假期,我都留在学校值班巡逻,护管校舍,领取一点生活补助。 h&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