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2726阅读
  • 50回复

[[原 创]]正定师范,不曾走出的记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9-03
D2~*&'4y  
正定师范,不曾走出的记忆 uJ v-4H  
张吉响 St*h>V6  
PB\x3pV!}  
1963年8月,踩着一路泥泞、一路悲凉,我第一次乘上火车西行,开始了正定师范的读书生活。那年,我17岁,恰正逢河北省滹沱河突发大洪水,没有狂风,没有闪电,没有雷鸣天河似乎裂开了一个大口子,竟然七天七夜不停歇,连续不断地淌着雨,浇着水。我清楚地记得,跨入正定师范后,我写下的第一篇命题作文是《是灾年不似灾年》。 u.xnOcOH!  
正定师范是一所老学校,创办于1924年,始称“直隶第八师范学校”。1933年改“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1953年又名为“河北正定师范学校”。2001年升至“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正定分校”;2007年晋入“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迈向了高等职业教育行列。然而,在众多的人们记忆里,依然是“正定师范”。 s?L  
正定师范是一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老学校。我们一届招生了四个班,每个班50余人。我所在的班级是38班,班长是闫志华,平山县人。语文老师王洪范,学识深厚,教学严谨,是一个很有功底的南方老师。我们班的同学,来自石家庄地区十七个县农村,淳朴谦虚,团结融洽,勤奋好学,在那里度过了一段人生难忘的时光。那时,学校经常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之类的活动。我记得我班马玲同学参加了朗诵比赛。马玲,一个活泼爱笑的同学。由她朗读忆明珠《跪石人辞》一诗。王老师一遍一遍地用心教,马玲一遍一遍地认真练,比赛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她以满满的动人激情 ,展现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如歌如诉的诗句喷薄倾泻而出,起伏跌宕 直逼人的心灵深处,直听得许多同学声泪俱下,不能自己。饱含真情实感的东西,谁会忘记呢?很多年过去,我依然一字不漏地记住了马玲的那有力的诗句:我是块石头/我是块有生命的石头/我是块有名有姓的石头/我是块有血有肉的石头! Z"fJ`--  
那个年代,正是我国非常困难的时期,低指标,瓜菜代刚刚过去,人们生活依然十分拮据、短缺。我家当时六口人,父母土里刨食,供养我兄妹四人。弟兄三人读书,妹妹尚小。父亲曾几次想终止我的读书,叫我去打工,但我始终愿意读书,十分用功。书,终究没有白读,总算上了师范,我们生活费全部由国家补贴,每人每月9元 ,一般能满足需要,家里也不必再添补什么。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好几个假期,我都留在学校值班巡逻,护管校舍,领取一点生活补助。 .U]-j\  
同学们吃饭在学校硕大的简易礼堂里八个人一桌,围拢一起,全部站立吃饭。夏天一般是饼子和煮茄子。顿吃饭,总排着长长的队伍,从售饭窗口一直排到很远的地方。同学们手里拿着搪瓷碗,等得难耐的时候咚咚咚击着,颇有节奏感的催饭曲不时地督着掌勺的师傅加速勺子飞舞。学校偶尔改善一次,是吃猪肉蒸碗。那次改善,由我去值班打饭,当我用一块案板,从食堂端出那还冒着热气八个蒸碗,走下了台阶时,突然一个趔趄,蒸碗竟然全部翻扣在地了。当我不知所措时,食堂师傅赶过来,又给我们补了一份,算给我解了围。 v):Or'$~M  
读书,是我从小就产生的乐趣。我所在的38班前面,是学校图书室。图书室的阅览室,订有几十份报刊杂志,常看常新。每天,只要稍有闲暇时间,我就会美美地泡在里面,吮吸着知识的甘甜,度过自己最珍贵的时光。阅览室西侧,是图书馆藏书室,据说,藏着很多很老的图书,然而,始终没有对我们这些学生开放过一次,难得一眼目睹真容,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文化大革命中,整个学校很多设施破坏的片甲不留,然而,这一藏书室始终完好无损,是十分值得庆幸的。 ji0@P'^;  
t\7[f >  
正定师范,最令我难以忘记的是,我有了到石家庄一饱书瘾的机会。那时,尽管石家庄尚不是省会,但那几个大书店,却常常让我流连忘返,兴奋不已。火车站前新华书店、桥东的科技书店、中山路上期刊杂志部,书香漫卷,层层叠叠,密密麻麻,连成了一个图书大世界。发现了亚洲新大陆一样,常在在此徜徉徘徊一逢假日周末,我会乘上火车,坐个吧小时,就直奔书店访书求书我早早列出书单,常常是一个人独立而为,这个书店逛完了,又匆匆赶到另家,浏览、选择、比较结算有时候,自己发现了中意的好书然而囊中羞涩,却不能买,心里总感到那么痒痒难耐,无比惆怅踌躇很多天,反复几次,一遍又一遍最终东凑西拼,还是要买下。盼望的书一旦拿到了手里,珍爱之情,溢于言表。买书看书,是我正定师范最重要乐趣之一。很长时光岁月里,我曾陷入了看书,攒钱,买书,再攒钱的往复循环之中,无法自拔甚至在没有任何钞票的时候,我宁可节衣缩食,倾囊而出,我也要买回自己盼望的图书。那个时代,我曾买下了刘白羽《红玛瑙集》、杨朔《荔枝蜜》、秦牧《艺海拾贝》等等……慢慢的,我学会了自立,懂得了人生,为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e$PP8&i_T  
值得一提是,正当我们三年学习期满,实习完毕,准备站定讲台当教师,马上分配工作的时刻,疯狂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们迅速地卷入了那场浩劫,我们迅速成立了战斗队,进行斗批改,编辑出版《横空出世》小报,投入了没完没了的争斗,赤胆一身闹革命。我甚至还给父母去信说 ……如果我有什么意外,不要挂念,害得父亲亲自到校去看我,放心不下 。那时本来三年就该结束的学业,竟然延长了一年多的时光。那段葱茏的岁月,让我们走向了成熟 …… TAW/zpps$  
高大的铁门,宽阔的操场,高低两阶的校园——57年过去了,正定师范依然深深地藏在我的心灵深处,走不出那温暖的记忆。 ]N F[>uiW  
正定师范,我的母校,2024年,将是您诞辰100周年的伟大日子。这里,一个学于此,乐于此,爱于此的莘莘学子,提前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礼——举起双手,放歌一曲,让我们豪情满怀,共同迎接这一光辉、伟大日子到来吧! }:)&u|d_  
2020.7.12日  7.17日再改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9-03
猪肉蒸碗里几块肉?有丸子吗? YUk\Q%  
八碗肉都掉地上了?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9-03
老师傅文笔不错,这么多年了还记忆犹新。不是每个上过师范的人都有好的文笔,这点可以看出老师傅还是爱读书写文章,有一定功底的。 ' S/gmn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09-04
每月发9块钱生活费,请问老先生,那一份猪肉蒸碗多少钱还记得吗?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0-09-04
     谢谢众网友,谢谢独善其身。那时,猪肉每斤应该不足一元。查了一下资料,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农民账本》侯永禄著,1965年家用账,其中有买肉的记载,:一笔  割肉 2斤4两,1元;另一笔是割肉 6.7斤  3.35元;还有一笔  割肉   5斤 3.5元  。侯永禄为陕西合阳县人,那时全国生活水平应该大致相当。所以,我推断,那时猪肉应该每斤不足一元。谢谢。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9-04
张老板的文章值得一看!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0-09-06
正定师范,不少人在那里读过书,此文会沟起不少人的深深回忆。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0-09-06
3o/[t  
{id4:^u&;  
辛集市科技书店位于辛集市集贸市场“河北一集”主楼钟楼一侧的旭门。这里有着可遇不可求的独特位置,寸土寸金,店前是横贯东西市区的中央主干道,对过是市区最早建成的金鹿公园。 u)Whr@m  
傍晚时分,车流滚滚,游人如织,几分静美,几分欢腾,一片兴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