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AIOtUw
wbvOf X
J=
&}$
三十副对联注脚一爿书香 U9K'O !i>
B*t1Y<>x
作者:张吉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18/2/1 9:09:45 ym+Ezb#o
Z1Qv>@u
1989年,凭借着2000元的原始资本,我租赁了一爿橱窗,创办了一个小小书屋。橱窗窄长、逼仄、昏暗,容纳不下一张桌子。人蜗居一隅,只能侧着身子,屈憋挪动。整个书屋简陋、暗淡、凄冷,一副窘态,难以名状,实在令人唏嘘,哪里有一点书店的样子呢?这就是我创业时的最初模样。 j#xGB]
90年代,我国尚是短缺经济的时期,不少读者求书求读无门,竟难买到一本《新华字典》、一本《唐诗三百首》、一套四大名著,农村种植养殖的书,更是不知在哪里能购。半个文化人的我,由于购进的书实用、通俗、紧跟时代,小小书屋很快站稳了脚跟,人们口口相传,我的书屋渐渐红火起来。是年,我写下了一副对联,记下第一年创业的情景—— K>C@oE[W
小小店为读者,想读者,读者是上帝; m>RtKCtP
熙熙人选新书,购新书,新书多知音。 0Y:)$h2?
1995年,我的书店开始迁至辛集市集贸市场“河北一集”正中街最南侧,尽管书店只有区区50多平方米,还是上下两层,但由于地处进出市场必经之地,门前川流不息,每天我的书店外面也停满了大小车辆,生意一派兴隆。 `X)A$lLr
此时,我的书店逐渐和很多图书发行单位建立了深入的业务联系,图书到货快,上架时间早,品种众多。其中,书店进书最多的当属金盾出版社。多少次,金盾出版社的军用送货车径直开进市场,开到了我的书店门口,卸下一包包崭新图书。源源不断的科技书经由我店,飘向了小城的读者。时任金盾出版社社长刘新明、总编辑王金相还来到我的书店,了解图书销售情况和读者反映。我店只是千万家民营书店中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店,却受到如此重视,更平添了我把它经营好的信心。 WZTAXOw
那是我店的黄金时期,尽管没有热闹喧嚣的促销,没有炫目多彩的装饰,朴实得素面朝天,但那难以阻挡的幽幽书香,却深深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是年,我给书店写下了如下对联: mT #A?C2
小店情长,谢老读者深深厚爱;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