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南部不到30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古城,名字叫做束鹿县城。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一场特大洪水袭击了这所千年古城,房屋被毁,城墙坍塌。大水过后,这座城已经被泥沙掩埋。从辛集市旧城镇到北京驾车269.6公里,需要3小时零7分钟 '<YVDB&-d,
新中国成立后,束鹿县已经更名为辛集市,地处位置非常重要,距离北京不到300公里,开车仅3个多小时。然而,千年以前,这座城市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曾经是众多中国古代人物熬杀的战场。但是,一场大水过后,繁华落尽,永远被泥沙掩盖于地下。束鹿古城早在隋朝就已经存在,当时被设定为安定县治所。在逐鹿中原的战争后,城垣改名为鹿城县,这座城的历史就此展开。唐朝,安史之乱发生后,这里变成了一个古战场。 @Yy:MdREA
9-9:]2~g!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搅乱了大唐王朝的安定梦。一年之后,唐玄宗为了表达对平定安禄山的决心,把鹿城改为束鹿,意为“束缚安禄山”。 "?~u*5
!Y3
*\
此后,束鹿开始成为后代王朝的对这里的称谓。 嘉靖三十年(1551年),束鹿知县李华鲁重修并扩建城墙。 -bHfo%"^TT
K{)YnY_E;
据现存旧城东关的《束鹿县修成碑》记载:经过重修,城墙达到周长896.5丈(约2988米)、高一丈四尺(约3.6米)。在四个城角建敌台一座。城墙之外的湟(城壕)1093.5丈(约3645米),宽四丈(约13.3米)、深一丈五尺(4.9米),比以前大有扩展。然而,在这座城边有一座河流,叫做滹沱河。这条河流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
%)K)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