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4237阅读
  • 7回复

【菩提一叶】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八十种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8-03
【十力】: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号。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故名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故名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
  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故名知诸根胜劣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
  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解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
  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盘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有漏行者。谓六道众生。由身口意所作业行。而漏落生死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无漏行者。谓一乘修戒定慧道品之行。而不漏落生死也。)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
  谓如来证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善恶业缘。皆悉无碍。故名知天眼无碍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
  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谓如来于一世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故名知永断习气智力。
 
【菩萨十力】
  (1)发深坚心力,为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大智慧)故;
  (2)不舍一切众生力,具慈心故;
  (3)具大悲心,不求一切利养故,舍一切世界饰好故;
  (4)具大进力,信一切佛法故,能成是法故,心不退没故;
  (5)住不动定力,行念安慧故,不坏仪法故;
  (6)具般若波罗蜜力,离二边故,顺缘生法故,断一切见不别戏论故;
  (7)于生死中无疲倦力,成众生故,受无量生死故,习善德无厌足故,信解有为法如梦故;
  (8)无生法忍力,观诸法相故,无我无人无众生故,信解不生不起法故,信乐无生法论故;
  (9)得脱门力,入空无相无作法故,观诸脱门故,得声闻辟支佛乘解知见故;
  (10)具无碍智力,于深法中不随他智故,观一切众生心所行故。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8-03
【四无所畏】
  佛的四无所畏︰佛具十力之智,于大众中说法,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畏。
  (1)正等觉无畏
  谓佛于一切法等皆觉知,即使面对因不知诸法而施种种问难的众生也不怖畏。此无畏又称一切智无所畏,因佛于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尽悉知见,宣言我是一切正智之人,得安稳,得无畏,故有此称。
  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shi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一无所畏也
  (2)漏永尽无畏
  又称漏尽无所畏,谓佛自宣言,我诸漏已尽,更不怖畏外难。
  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相。以shi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二无所畏
  (3)说障法无畏
  谓佛说‘染法必能为障’,并对因此而有的任何非难无所怖畏。此无畏又称说障道无所畏,意指佛无畏地宣说‘染法能障碍圣道’。
  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shi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三无所畏
  (4)说出道无畏
  谓佛说能出离之道,修道必能出离苦果。此无畏又称说尽苦道无所畏,谓佛无畏地宣说能尽灭诸苦的道法。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8-03
附录:菩萨的四无所畏
  菩萨具诸智慧,于众中说法,无恐畏之相,故名无所畏。此四种略如下列︰
  (1)能持无所畏
  谓菩萨闻持、忆念一切法不忘失,于众中说法时无所怖畏。
  (2)知根无所畏
  谓菩萨知一切众生根机之利钝,随其所应说法无所畏。
  (3)决疑无所畏
  谓菩萨抉择一切众生疑难,如法应答无所怯惧。
  (4)答报无所畏
  谓菩萨对一切所问,如法自在于应答酬报无所怖畏。
  另依《大乘义章》卷十一所述,菩萨四无所畏系指︰
  (1)总持不忘说法无畏
  相当于能持无所畏。‘总持’有闻持、义持两种。前者能听闻教法,受持名句;后者谓能受持教法之义理。菩萨能以此二种,不忘名义,教化众生,无所怖畏。
  (2)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
  相当于知根无所畏。‘法药’有世间、出世间二种。世间法是三界法,出世间法是三乘法。根性亦准于法。菩萨了知此法与根性,教化无畏。
  (3)善能问答说法无畏
  相当于答报无所畏。‘问答’分能问与能答二方面。能问谓诘问一切异见,悉加摧破,询问  一切正法,悉无误谬。能答谓对无量众生之一时问难或一一众生之无量诘问,一时悉能酬对。菩萨以此力用,教化度生,无所怖畏。
  (4)能断物疑说法无所畏
  相当于决疑无所畏。菩萨长于分别解说,巧开物心,裂断疑网,说法教导,无所怖畏。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08-03
【十八不共法】
  十八不共法即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佛之十八不共法的全称是十八不共佛法。
  (1)诸佛身无失
  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
  (2)口无失
  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
  (3)念无失
  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
  (4)无异想
  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
  (5)无不定心
  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
  (6)无不知己舍心
  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
  (7)欲无减
  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
  (8)精进无减
  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
  (9)念无减
  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
  (10) 慧无减
  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
  (11)解脱无减
  佛远离一切执着,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
  (12)解脱知见无减
  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
  (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
  (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
  (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
  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6-08-03
菩萨之十八不共法。
  出自宝雨经卷四。即:
  (一)行施不随他教。
  (二)持戒不随他教。
  (三)修忍不随他教。
  (四)精进不随他教。
  (五)静虑不随他教。
  (六)般若不随他教。
  (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
  (八)能解回向。
  (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
  (十)不退大乘。
  (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盘,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
  (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
  (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
  (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
  (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
  (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
  (十七)若受一切fa wang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
  (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
  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08-03
【三十二相】
  顶上肉髻相
  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是自受持亦教人受持十善法而感得的殊胜相。
  眉间白毫相
  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所以称为毫光、眉间光。是佛在因地时,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所感得之妙相。
  睫如牛王相
  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是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怜愍爱护众生如思一子而感得。
  目色绀青相
  佛眼绀青,如青莲花。是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的胜相。
  两颊隆满相
  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
  常得上味相
  佛口常得诸味中的最上味。是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的相,表示佛陀的妙法能满足众生之愿的德相。
  舌广而长相
  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是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得的胜相。现此相,可灭除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值遇八十亿诸佛菩萨授记。
  声如梵王相
  佛清净的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是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感得的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四十牙齿相
  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是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所感得的胜相,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的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牙齿紧密相
  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是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得的胜相,表示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
  牙齿齐白相
  佛的牙齿颜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是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的胜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的三毒。
  上身如狮相
  佛之上半身如狮子王,行住坐卧威容端严。是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
  身形端直相
  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为端直。是以施药看病,持不杀、不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身广长等相
  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德相,表示无上fa wang尊贵自在之德。
  身色金黄相
  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的妙金台,是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感得的胜相。此德相能令瞻仰的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身放光明相
  佛的身光四面各有一丈,任运可使普照三千世界。是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感得的胜相,能除惑破障,表示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
  一孔一毛相
  一毛孔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是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除道路荆棘所感得的胜相,蒙其光者,能灭二十劫罪障。
  身毛上靡相
  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都向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是由行一切善法而感得,能令瞻仰的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
  两肩圆满相
  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是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的胜相,表示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
  两腋充满相
  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是佛施与众生医药、饭食,又能亲自治病所感得的胜相。
  七处隆满相
  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是由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的胜相,表示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
  皮肤润泽相
  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是以清净的房舍、衣物、器具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的胜相,表示佛陀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
  手指细长相
  两手指、两足趾皆纤长端直。是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的胜相,表示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
  手足柔软相
  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是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生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的胜相,表示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
  指间缦网相
  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的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是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表示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
  垂手过膝相
  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是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着所感得,表示降伏一切恶魔,哀愍众生为其摩顶之德。
  象马阴藏相
  男根密隐于体内,如大象、马阴之相。此相是由断除邪婬、救护怖畏大众而感得,表示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
  腨如鹿王相
  股骨如鹿王之纤圆,是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的胜相,表示一切罪障消灭之德。
  足趺高满相
  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的胜相,表示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德。
  足跟广平相
  足踵圆满广平,是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证得的胜相,表示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
  足下平满相
  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着地面,这是佛陀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的胜相,表示引导利益之德。
  足下轮形相
  足心现一千辐轮宝的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示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6-08-03
【八十种好】
  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
  (一) 指爪狭长,薄润光洁。
  (二) 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
  (三) 手足各等无差,诸指间皆充密。
  (四) 手足光泽红润。
  (五) 筋骨隐而不现。
  (六) 两踝俱隐。
  (七) 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
  (八) 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
  (九) 行步安平犹如牛王。
  (十) 进止仪雅宛如鹅王。
  (十一) 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
  (十二) 肢节均匀圆妙。
  (十三) 骨节交结犹若龙盘。
  (十四) 膝轮圆满。
  (十五) 隐处之纹妙好清净。
  (十六) 身肢润滑洁净。
  (十七) 身容敦肃无畏。
  (十八) 身肢健壮。
  (十九) 身体安康圆满。
  (廿 ) 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
  (廿一) 身之周匝圆光,恒自照耀。
  (廿二) 腹形方正、庄严。
  (廿三) 脐深右旋。
  (廿四) 脐厚不凹不凸。
  (廿五) 皮肤无疥癣。
  (廿六) 手掌柔软,足下安平。
  (廿七) 手纹深长明直。
  (廿八) 唇色光润丹晖。
  (廿九) 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
  (卅 ) 舌相软薄广长。
  (卅一) 声音威远清澈。
  (卅二) 音韵美妙如深谷响。
  (卅三) 鼻高且直,其孔不现。
  (卅四) 齿方整鲜白。
  (卅五) 牙圆白光洁锋利。
  (卅六) 眼净青白分明。
  (卅七) 眼相修广。
  (卅八) 眼睫齐整稠密。
  (卅九) 双眉长而细软。
  (四十) 双眉呈绀琉璃色。
  (四一) 眉高显形如初月。
  (四二) 耳厚广大修长轮埵 [duǒ]成就。
  (四三) 两耳齐平,离众过失。
  (四四) 容仪令见者皆生爱敬。
  (四五) 额广平正。
  (四六) 身威严具足。
  (四七) 发修长绀青,密而不白。
  (四八) 发香洁细润。
  (四九) 发齐不交杂。
  (五十) 发不断落。
  (五一) 发光滑殊妙,尘垢不着。
  (五二) 身体坚固充实。
  (五三) 身体长大端直。
  (**) 诸窍清净圆好。
  (五五) 身力殊胜无与等者。
  (五六) 身相众所乐观。
  (五七) 面如秋满月。
  (五八) 颜貌舒泰。
  (五九) 面貌光泽无有颦 [pín]蹙 [cù]。
  (六十) 身皮清净无垢,常无臭秽。
  (六一) 诸毛孔常出妙香。
  (六二) 面门常出最上殊胜香。
  (六三) 相周圆妙好。
  (**) 身毛绀 [gàn]青光净。
  (六五) 法音随众,应理无差。
  (六六) 顶相无能见者。
  (六七) 手足指网分明。
  (六八) 行时其足离地。
  (六九) 自持不待他卫。
  (七十) 威德摄一切。
  (七一) 音声不卑不亢,随众生意。
  (七二) 随诸有情,乐为说法。
  (七三) 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
  (七四) 说法依次第,循因缘。
  (七五) 观有情,赞善毁恶而无爱憎。
  (七六) 所为先观后作,具足轨范。
  (七七) 相好,有情无能观尽。
  (七八) 顶骨坚实圆满。
  (七九) 颜容常少不老。
  (八十) 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6-08-03
附录:qita版本八十种好
  无见顶相、鼻高不见孔、眉如初月、耳轮重捶、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象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身清洁、身柔软、身不曲、指圆而纤细、指文藏复、脉深不现、踝不现、身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满足、容仪备足、唇如频婆果之色、言音深远、脐深而圆好、毛右旋、手足满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长、手文不断、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面广而殊好、面净满如月、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自口出无上香、仪容如狮子、进止如象王、行相如鹅王、头如摩陀那果、一切之声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红色、毛软净、眼广长、死门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脐不出、腹不现、细腹、身不倾动、身持重、其身大、身长、手足软净滑泽、四边之光长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说法不着、随众生之语而说法、发音应众生次第以因缘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欢不厌足、发长好、发不乱、发旋好、发色如青珠、手足为有得之相。(以上均为转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