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721阅读
  • 5回复

[[原 创]]房子都卖完了吗?。不可能降价了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关注房子都快半年了。本打算合适就买,可是看看国家的政策说变就变。弄得我也不得不观望观望了。以前跑中介。开发商那里询问。现在好了。到了那里他们就直接说没房子了!都卖完了!可是事实呢是好多小区得房子都是空着的。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这样。现在原材料都降价了。国家的政策也出台了。而房地产开发商就是想让国家救市,可是对应的政策并不是他们想得这么好。可以说现在房地产绑架了中国部分经济。国家调控得不错。降息降税。挺不错的注意。减少首付。降低利率。那是让我们都走上房贷路啊!想想收入和支出。如果现在贷款买了房子可想而知。。。10年得还贷。(有钱人不用考虑*毕竟少数*)国家不会像美国一样房产泡沫到那个地步。仍房子走人让银行收拾残局。我们可是几代人在一起的啊。说白了用2代人得钱买房子还是可以的。但是生活得品质就降低了。生不起,养不起,住不起,病不起,死不起。记得以前看过这样得帖子。够现实得。也许有点过头,可是现状是有的。 -\p&18K#  
都说炒房子的不好。辛集炒房子得到底有多少呢? Rk5#5R n  
问:你想买房子吗?  答:想。  问:那你干嘛不买呢? 答:买不起。 问:国家不是出台政策了吗? 答:不是针对我们购房族的。 -0xo6'mD  
完全是方便了2手房得交易。取消了税。真正利民。让购房者得到得实惠是少只有又少啊! kB?/_a`]  
至于开发商的价格和中介价格可以自己去问! E-1u_7  
今天的新闻:石家庄一楼盘跌至2800/平 业主欲集体退房 |*48J1:1y  
http://news.qq.com/a/20081028/001771.htm jW7ffb `O  
看来持币观望还是首选啊! kMW9UUw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10-30
房贷新政细则难产是谁的尴尬? u ]y[g  
最新消息:农行再次公布房贷新规 首付不低于25% <V)z{uK  
NA$)qX_  
]["%e9#aX  
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_"x%s  
1.u^shc&|  
f"gYX aVF+  
J0vQqTaT  
_R|_1xa=  
一度引发各界高度关注的房产贷款新政,却遭遇了执行难的尴尬。时至今日,各家商业银行仍未出台具体操作执行的细则,唯一发布细则的农行,也在细则上网数小时之后全部撤下。这就导致房地产贷款业务实际上几乎陷入到停滞之中。 B#hvw'}  
>VZxDJ$R  
G0m$bi=z  
必须指出的是,此次“房贷新政”的优惠措施与“二套房”政策存在明显不同,而这或许会让房贷新政的有关措施陷入到执行难的困局中。 ..h@QQ  
=}tomN(F~[  
N"<.v6Z  
事实上,任何信贷政策的执行都必须通过商业银行的市场渠道,如果商业银行消极而为甚至是抵触,最终的政策效果显然无法乐观。由此而言,房产利率政策固然需要调控部门的政策细化,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现实经济利益也必须加以考虑,否则调控政策的目标与现实结果就会出现巨大偏差。 =c 9nC;C  
vn*K\,  
OmkJP  
从此次房贷新政的指导意见看,恰恰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明显疏漏:按照央行刚刚调整的利率水平看,5年期以上贷款的基准利率为7.20%,购房者享受7折后的实际利率为5.04%,而最新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却达到5.13%,两者相差0.9个百分点。这虽然较利率调整前的利差已经有所降低,但是仍然存在同期存款利率高于贷款利率的倒挂问题。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发放长期房贷所获得的利息收益,尚无法抵消吸收长期存款所支付的利息,这是地地道道的亏本生意。不仅如此,由于所谓“改善型住房”获得优惠利率将会改变目前对第二套住房的利率歧视政策,这就意味着大量的第二套住房利率将有可能大幅调降,从比基准利率溢价10%,转而享受基准利率折价20%的优惠,此消彼长间造成巨大的利率水平差价,商业银行遭受的利益损失显而易见。 +5  I5  
s)E8}-v  
Jw=7eay$F  
正所谓在商言商,没有人会去做亏本生意。尽管国内商业银行多属于国有控股性质,本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同时这些国有商业银行也是境内外的上市公司。因此,如果未来房贷政策长期依此而执行,出于相应利益损失的考量,来自海内外的投资者股东必然会出现抵触、反感情绪。更何况,相关部门试图通过活跃楼市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本属调控当局的职责所在,却硬要由商业盈利机构来承担政策成本,这一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 Y5 ;a  
*.eeiSi{  
P7T'.|d  
资本市场总会在第一时间对所有的问题作出反应。在央行新政出台后,部分券商就发布报告认为,房贷新政将明显压缩银行业利润,特别是对个贷比重高和贷款占盈利资产比重高的银行负面影响较大。据测算,如果这一调整明年年初全面生效,将使银行净息差大幅下降,从而对2009年盈利产生最多15%的负面影响。这些悲观的盈利测算,直接导致银行股价的持续下跌。市场虽然无法改变政策,但是却能够“用脚投票”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d*1|oUw  
UhDf6A`]  
(;=|2N>7  
对于未来,我们可以预期的是,如果央行不进一步对中长期贷款和存款利率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商业银行将很难执行和落实新房贷利率政策。调控政策意图果真因此而落空,将是谁的尴尬呢? ;F- mt(Y  
O13]H"O_  
`%~}p7Zu  
qi~-<qW  
另一篇:房贷新政:监管部门应共同给予市场明确预期 "6IZf>N@#  
)2wf D  
南方网 社论 1p5'.~J+Q  
y|+5R5}K  
据财政部与央行通知,从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10月28日,房贷新政执行第二日,农行、建行率先出台了房贷细则。戏剧性的是,仅隔几个小时,农行将操作细则从网站上撤下;更戏剧的是,事隔一天,农行细则又一字不差地挂上网站。这一细节显示政府内部巨大的歧义——是刺激房贷消费,还是控制银行风险,中国扩张型经济政策该何去何从? T~$Eh6 D  
Z  #  
10月22日,财政部与央行发布刺激住房需求的房贷新政,10月24日,银监会紧急会晤大型商业银行高层,下发紧急通知,关小了房贷新政的优惠闸门,明确只有“首次利用贷款购买自住房”可以享受住房优惠。 6:S, {@G  
/2d>nj  
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有关各方显然应该加强协商,避免出现市场摇摆不定、购房者心神飘摇的难堪境地,这对于明确市场预期有害无益,对于拉动中国经济走出紧缩低谷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比不出台优惠政策更糟。 $bp$[fX(e  
G6{'|CV  
房贷新政牵涉到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更事关中国银行业市场、监管与中国经济发展以谁为重的大局。 M  hW9^?  
D^h! ].3 T  
在经济下挫之时,刺激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法宝。在1998年、2003年,拉动住房消费,对于中国经济走出东亚金融危机、SARS紧缩低谷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面临更加险恶的全球金融危机,刺激住房消费提上议事日程,其意显然是在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防止50多个相关行业与3000万的就业人员出现大幅衰退。刺激房地产消费是维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应急之举,事关稳定中国经济的大局。 ,_H H8[&  
Bx\ o8k  
客观地说,监管部门确实处于两难境地。监管部门关注的是银行的风险,由于房地产市场预期继续下降,如果继续大规模发放房贷,有可能收获房贷坏账率上升的苦果,并且,银行的赢利空间会遭到压缩。目前银行的主要赢利来源仍然在于利差与息差,占据80%以上的比例。央行将首次按揭买房的贷款优惠利率由原来的0.85倍下调到0.7倍后,银行的存贷差进一步缩小。据高盛高华测算,如果目前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85%的按揭贷款(即存量房贷)中有90%转而使用基准利率70%的新利率,银行业2009年预期净息差将平均收窄近8个基点。按目前14家上市银行按揭贷款占总生息资产的均值是8%,2009年主要上市银行的预期税后净利润将会减少5.3%。 /~s<@<1!X  
Z" H;t\P  
但是,如果银行继续紧缩房地产贷款,将加重中国经济严重紧缩的预期,银行现有的25%左右的房贷作为优质贷款,会暴露于蜕变为呆坏账的巨大风险之中。如果全国房地产均价下挫30%,按照风险测试,住房贷款不良率将大幅提升。 r [^. \&-  
$bKXP(  
如果有关部门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纠缠不清的境地,如果加强协商,从稳定中国经济、控制金融风险、加强银行市场竞争力的大局出发,则不难得出各方共同接受的结论。 IO&U=-pn &  
9i 9 ,X^=  
财政部、隶属中投公司的汇金公司是我国大型国有控股银行的大股东,因此,财政部出台的各项政策要确保两个目标,既要刺激住房消费保证经济增长,又要确保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不至于压缩到太小,金融安全是我国经济安全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一两家金融机构破产,则中国经济全盘皆输。 !4#qaH-Q  
]v5/K  
事实也印证了财政部的良苦用心。10月29日晚,央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令人关注的是,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下调27个基点,而五年以上存款基准利率下调45个基点,刚好在银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财政部与央行已经为房贷新政埋下了伏笔,而银监会倒像是后知后觉的局外人,对于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起到了负面的搅局作用。 LH}9&FfjU  
d3\?:}o,  
银监会的苦心可鉴,不过维持高利差不是保障银行竞争力的法宝,不过是借优惠政策将储户利益转到银行手中,对于银行而言,在紧缩期转危为安、控制风险的手段是加强内控机制,是发展各类中间产品。 %^E 7Iqc  
'Q=)-  
稳定经济增速是大局,银行控制风险的惟一办法是增加竞争力,展开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错位竞争。在此关键时刻,有关方面协调行动,给予市场各方主体明确、坚定的预期,则是携手共渡难关的重中之重。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10-30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10-30
等待降价中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8-10-30
没办法  谁让咱是中国人呢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10-30
  牛刀:救楼市就是救中国经济是个谬论 Ebj0 {ZL  
Go: (R {P  
S9$,.aq  
3)CIqN  
让我们现在再来看看救楼市,农行细则上午出台晚上撤销,银监会重申去年927房贷新政等一系列动向就可以看出,只要商业银行还在预警风险,无法对二套房贷利率给与优惠,对二套房首付继续附加条件,这场由开发商发起,18个地方政府纷纷掺和的救楼市活动,就是一场闹剧,或者说只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一起上演的双簧,意在向中央政府逼宫。可笑的是,逼宫不成,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笑料。 j+-`P5  
kq(><T  
2.Ww(`swL  
v4E=)?  
[~|k;\2 +  
#l&*&R~>  
救楼市就是救楼市,救中国经济就是救中国经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微观与宏观的问题,是行业与全局的问题,是区域市场和整体市场的问题。而潘石屹先生却刻意混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将救楼市和救中国经济等同起来,试图阐述,不救楼市,中国经济就要崩溃这么一个十分荒唐却又似是而非的理论。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有出现百日巨变,潘石屹的逻辑就何以如此混乱? oI`Mn3N  
ami>Pp  
3 SbZD   
EI?8/c  
,)d`_AD+5  
; xw9#.d#D  
首先来说说中国经济。用中央高层的话来讲,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一直是好的,在国际经济出现动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是平稳而快捷的。有专家预测,今年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在战胜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在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局中,仍然可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即控制了投资过热又抑制了通货膨胀,并且,还有一个好现象,那就是内需在持续升温。 v, Z]Vqk  
MIkp4A  
D}}?{pe  
z]%@r 7  
=ZU!i0 K  
bG"FN/vg  
在这种良好的基本面的前提下,所谓“救”中国经济显然是个伪命题。我并不是说中国经济没有问题,比方说实体经济的发展收到制约,出口企业陷入困境,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社会失业率可能有所上升,中低收入阶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生活保障,房价泡沫还没有得到有效剔除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正常的,是应该引以为警的,但不代表需要政府出手来“救”整个中国经济。 u=s,bt,"5  
r6Vw!^]8u8  
:epB:r  
xWa[qCr  
saZK+kD4I  
}yrs6pQ  
市场的运行有市场运行的永恒法则,企业如此、行业如此、宏观经济也是如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了问题,首先应该由市场的内在机制予以调整。供不应求,你可以适当涨价;供过于求,你就应该适时降价。在国际原油价格还处在140美元的高位时,我就预测,原油价格很快跌破100美金,何故?盖因这个价格是炒作上来的,资本市场的规律就是,所有被资本刻意炒高的价格都支撑不了多久。 zb[kRo&a0W  
iNi1+sm  
N lm}'Xt  
H'k~;  
,#;`f=aqTG  
+,R!el!o~u  
中国的房价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可以买10套甚至100套房子的时代已经过了,一个楼盘可以炒作,但是一个国家的楼市是谁也炒不动的。中国的很多城市房价既然被炒起来了,就有落下去的一天,这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如果房价上涨时,你赚钱赚得手软;房价下跌时,你就得承担那么一点风险。如果房价下跌,你却指望政府拿财政来给你补贴,拿纳税人的钱为你补偿,天底下都没有这样的道理。这也是地方政府救楼市不会成功的主要原因,违背天理呀。 E]&N'+T  
C^'r>0  
6A5.n?B{  
A_ &IK;-go  
Z>3~n  
|zfFB7}v  
楼市出了问题,不代表中国经济出了问题,这也是一个浅显的道理。本质上来讲,楼市的问题焦点在于房价过高,一味迎合资本需求,而将自住需求逼出了市场。所以,中央三部委的政策旨在刺激自住型购买,促进成交。从市场层面来看,中国今年的房地产投资仍然保持27%的高速增长,但是销售却呈30%左右的下跌,而房价9月同比还在保持3.5%的涨幅,这个数据是很危险的。正常的数据应该是销售增长达到22%是正常的,销售上不去,房价就要降下来,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抵抗这种市场的规律,否则,就是以死相搏。 y_W?7  S  
(Dv GA I  
<W3p!  
T>1#SWQ/9  
or;VmU8$zb  
cy mC?8<  
中国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只有6%,预期今年会降至5.6%,即使再降至5%,也不构成对宏观经济的威胁。相反,民生大于天,因房价而影响民生,这叫得不偿失。由此可见,所谓救楼市就是救中国经济是荒谬可笑的。当然,中央政府刺激住房消费,就是为了促进楼市的繁荣,而恰恰是高房价摧毁了这种繁荣。因此,我们要的是房价的理性回归,回归到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居民收入相均衡的状态。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