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A]G)G7u!
家住辛集市前营乡前位家庄的郑进成今年50岁,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十里八乡郑进成却是一个“名人”。他的出名缘于他的懂网络、热心肠。他利用网络帮助乡亲们“网购”、代买火车票和飞机票、代收在外村民的社保钱免费跑腿缴纳,还一直搜集高考资料帮助 考大学的村民出谋划策。 RVP 18ub.S
1 wLMvC{5
利用网络帮助乡亲们办事 k7Oy5$##
村民习惯叫郑进成为老郑,每天他家都很热闹。一进老郑家,总有不少乡亲们正围着坐在电脑前的他让他帮助“网购”。 bp%S62Dj
“我‘双十一’给墩子家抢了个电视,比商场里便宜了好几百呢,别的乡亲见了也想买!”老郑笑着说,很多乡亲知道后都来找他代买这个牌子、型号的电视机。 J
px'W
在他家的卧室里,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等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小办公室。老郑除了帮助村民们网购,还帮助村民们在网上订火车票、飞机票,还帮助村民们从网上查询有关农产品的信息、行情等等。只要网上能办的事,村民都来找老郑。 J @B4
R&V
“叔,我给你发的微信红包你收到了不?”“大伯,我转过钱去了,你查下,谢谢啊!”每到年底,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包和转账就会陆陆续续打进郑进成的微信和银行卡里。原来,老郑每年都帮助在外打工的村民们以及上年纪的老人跑腿去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H[BYE
为了给乡亲们办养老保险手续,老郑还自费买了复印机、照相机,“今年俺们村又有四十多个到年龄领保险的了,我都整理好啦,送到乡里就办了。”他拿着一摞整理好的表格说。问起复印要不要钱,老郑憨厚地解释,照相不要,复印愿意给的就给个成本,不给也没事儿,都是乡里乡亲的。 %6 ]\^
老郑的电脑里,有个特殊的百姓档案,村里1541口人,身份证号、代办事项、家庭收入情况、社保、低保情况一清二楚。 ) `I=oB
2 4oJ$dN
帮村里的考生义务咨询 7@P6
56{
为了方便村里联络,老郑多年前自发召集懂网络的村民们建了村里的QQ群,后来又组建了村里的微信群。“让大家互动有无,村里有事在这宣传也管用。”老郑说,他的两个群每个都已经有好几百人。前段时间,村里修公路集资,钱不够,他就帮村委会在群里喊了喊,几个钟头的功夫,就凑了将近25000元,修公路的钱齐了,还有多余的钱,村委会买了鼓和绸组织了个文化队。 FpdHnu i1
老郑会开车,经常开车去辛集市区,每次去他都在群里喊一喊,捎带着几个人,坐个免费的顺风车。现在,群里谁开车进城都要问一问,看有没有人搭车。 .)`-Hkxa
除了帮助村里建了QQ群、微信群,老郑还建了个大学生群,里面有300多名大学生,都是本村或者其他村的。老郑说,他有个用了二十年的“宝典”,宝典里记录的是全国各个大学的更名信息,各个大学专业特色,怎么报志愿等等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的信息。最初他是给自己家闺女用,后来给侄子外甥用,再后来,村里的孩子准备上大学了,都要来老郑这问问怎么报志愿,报哪个学校。老郑帮着他们琢磨,实在不知道,就自己开着车,带着孩子们去招生咨询会,“我不知道的,老师知道啊,咱去问不就行了。” HRHrSf7
去年大学毕业的郑开拓,就是在老郑的参谋下,报了河北师大的免费师范生,毕业就找到了称心的工作。郑开拓第一个月发工资后,第一个报喜电话就打给了老郑。当年老郑带着去衡水参加招生会的晶晶,如今已经是中央财经大学的在读研究生。 (C\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