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611阅读
  • 10回复

念佛,绝不可不拜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8-20
作者:妙莲老和尚
       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就是念佛、礼佛。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既然礼佛一拜、念一声佛能灭罪无量、增福无量,那么,我们就应该要好好的把握,千万勿将时间空过啊!希望诸位多努力精进,加强自己,将无益的事情放下;那些无益的事你去做,只是白吃苦而已,不但吃苦还反增苦,没有什么好处的,那是没智慧的人才做那些事。有智慧的人,应该依照佛陀所说的法,勉力修行。当然八万四千法门,于此末法时代,最至高无上、最有效、最迅速的就是念佛、礼佛,其他的经典也告诉我们要以念佛、礼佛为主!

一、工作忙,更要拜佛    
       身为佛弟子,如果在家需要维持家庭,担任家中一切事情;就像一般中年人,上有父母,下有儿女,既要孝顺父母,又要栽培儿女。如果他本身没有福报,他就要凭自力,努力辛苦地忙着工作赚钱,才有可能来栽培儿女,孝顺父母。说起来,实在是够累、够辛苦的了;像这样的辛苦,还有可能谈到修行吗?就算晚上可以抽出时间来修行、拜佛、念佛,但是精神也不够了,精神不够也无法用功啊!
    但在此你们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要因为精神不够就不用功,反更应勉力打起精神来,仍然要拜佛、念佛。为什么你精神会这样不好?为什么会这样辛苦呢?要想:“唉!今生这样辛苦,就是因为没有福;没有培福啊!若再不趁这个时候好好的培福,那究竟要苦到什么时候呢?”所以要好好的打起精神来修行。初上来,拜个三、五拜,十拜、八拜的,当然就觉得辛苦,但只要你心静下来,发一至诚之心想拜,告诉诸位!你拜下去什么辛苦都没有了,还可消除疲劳,精神反而好的很呢!
    你千万不要想:“我一整天已经忙得很辛苦了,要好好休息才对。”你就懈懈怠怠的;回家把腿跷起来,抽支烟,打开电视想恢复疲劳。那都是凡夫俗子,完全没有闻佛法的人,精神没有寄托才这样做;已经闻到佛法,精神有了寄托的佛弟子,在家就要好好的把家庭当成道场,精进用功才对啊!希望大家要突破凡情,不可永远这样懈怠下去,那苦恼死了!那要苦到什么时候才能解脱?诸位在家居士!你们自己心里想一想,有智慧的人,要仔细的思惟。
二、病中更要拜佛
    以拜佛来说,现在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总是难免会觉得很辛苦;有些有风湿、腰酸、腿疼,那拜起佛来就会更加辛苦。但是愈是有病愈要拜佛,愈是生病愈应勤加礼佛,才能消业障呀!你若是害怕病苦而不拜佛,那业障怎么会消除呢?譬如我们的手痛,你一痛就不工作,放着双手不做事也会闲出病来的。所以一切都要在动中;以念佛之动、礼佛之动来消业障,这是最好、最妙的方法。
    所以,诸位不要认为念佛、拜佛是苦,要知道,什么苦都比不上病苦。所谓——英雄最怕病来磨。假如我们病了怎么办呢?谁代你受?虽有孝子贤孙也不能代受;别人是代不了的,只有你自己受。所以一定要趁现在没病的时候好好用功,你就拿怕痛苦的精神来用功,等功夫用上路了,业就随着转,你就不会有病;用功不上路、间断的话,当然业障就随之而来,就会有病痛了。有了病痛当然是苦得很,那时才要用功,就苦不可言了。希望大家要多拜佛、多念佛。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5-08-20
讲的太好了!阿弥陀佛!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08-20
        希望诸位听了一定要勉励自已做到。“佛法难闻今已闻,佛法难信今已信。”你们应该好好依教奉行;不奉行那就等于没有闻到、没有信一样,那就失之交臂,实在太可惜了。(以上均为转载)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8-20
十、顺因果、依缘起,时至即感应
        所谓:“如是因,如是果。”你真正下了功夫,绝对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有什么因,必定感什么果。如果你有心要往生西方,只要造了往西方这个因,你就绝对会有感往生西方的果。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他是真语、实语者;他绝对不会开空头支票的。当然你自己要想一想,你是不是真实的发心要往生西方?你一定本身要修因,才能感果啊!有感,才有应啊!
        法讲缘生法,佛陀本身也是修因而感果的,不是天生就是佛陀;一定是依着缘起法,有什么因缘,就感什么果。你千万不要说:“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应该保佑我病好,怎么我的病没好呢?”也不要认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应该拉大家都去西方。”阿弥陀佛确实是大慈大悲,要拉你去西方,但也要有因果;你不顺着因果,不依因果来做,怎么感果?有这个因,才能感到这个果啊!一定要依照因果来做啊!
        我们佛法超胜一切宗教、一切学术,就是这个缘起的道理,佛陀所悟的也是这个缘起,佛陀所成就的也是这个缘起啊!一定要依佛陀所教导的这个缘起法来做,千万不要心存侥幸——“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我往生西方”,但是你要念佛拜佛啊!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8-20
九、发大惭愧,业障即消除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当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药来医治,《金刚经》也提到: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也是讲缘生缘灭;所以生病也要药物来医治。但有些病苦吃了药也治不好,那就不要再浪费金钱与精神了,这是业障病。诸位若是有病治不好就要发大惭愧心,虔诚的礼拜观世音菩萨。
        我在香港就见到有位法师受到病苦,药也治不了,最后发心拜观世音菩萨、大悲忏。初一、二天,刚拜下去就倒地爬不起来,但他又挣扎起来再拜;这时他生大惭愧。跪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痛哭流涕,忏悔无始劫来所造恶业,致得如此重病。他一天天至诚不间断地拜佛、求忏悔,直到最后,什么病都没有了。
        在台北也有一位女信徒,她得到一种病,到台大医院检查的结果,诊断出仅剩三个月的寿命。当她听到自己只剩下三个月的寿命判决时,就一切万缘放下,同时交代她先生,在最后三个月内,她要留在楼上佛堂。因为她本身是佛教徒,家中有佛堂,希望在三个月内,专心礼拜阿弥陀佛,祈求阿弥陀佛接引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说真话,她就是等死;所以她也不接见任何人,连儿女也不见面,就自己一个人,一心忏悔礼拜阿弥陀佛。到三个月后,她不但没死,而且身体还比以往好。她先生觉得很奇怪,不放心,又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一检查证实没病,也觉得奇怪,怎么三个月的命没死,而且没病了?这是一件确确实实的事情,这个人现在还住在台北。
        法说:“万法唯心造。”善业是你心所造,恶业也是你自己心所造的;既然是你心所造,那要克服这些病业,这就好像你要和敌人战斗一样,就看哪边的力量强,哪边就胜了。如果你的心力较弱,你就会被敌人降伏;如果你的心力较强,你就有能力来降伏敌人,消除恶业。
所以如果你有病苦无法医治,这时你要和这些敌人战斗,你就一定要咬紧牙根,打起精神来,打破牙和血吞,你若有这种精神,哪有业障不消的道理呢?因为一切皆是自己造的啊!是你自己所做,那就自己好好忏悔啊!诸位!听到这里,要好好听清楚!你自己所造的,你就自己好好来忏悔,用你的心力好好战胜过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8-20
八、功夫上路,拜佛自在
        大家听了老和尚这样精进,认为怎么样啊?以为这个老和尚扣除上早晚殿,还要过堂、休息,怎还有时间一日三千拜?这不是好辛苦吗?其实不是像你们所想的那样子。告诉诸位!初用功当然很辛苦,一旦功夫用上了路,不但不苦还快乐呢!就好像我们要推动车子一样,车子本来停着,刚要推动就要用劲力,但一推动了,就不必费多少力来推了。
        初上来,所谓“万事起头难”,那就要加紧力量,咬紧牙根;不管腿怎么疼、腰怎么酸、口怎么干都要克服。你若拜佛习惯了,那自自然然就愈拜愈快乐;自然可得到寂静清凉、轻安之味,甚至得三昧、一心不乱也可以。但这是需要假以时间长期用功用上路,并不是急急忙忙的拜,懈懈怠怠的,计数也不能赶时间的。
        好像我本人,在香港避难时用功,功夫已经用上了,当然一点也不辛苦。来到台湾,为了创建丛林——灵岩道场,又接触信徒,忙得都没时间拜佛;长久不拜,你们现在看我拜佛,就好像没拜得那么轻安、自在。尤其这个腿有风湿又贴上药膏,拜佛更不方便,说起来有病确实苦呀!不过我以前功夫已用上路,只要我事有人代理、不再忙这些,那么一礼佛又能得到轻安寂静之乐。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8-20
七、云公的苦行,德泽模范
        身既然无常,我们应侥幸现前还有此身,那我们就要多多利用这个身体;说回来还是要大家多拜佛、多念佛。我们要向前人看齐,这前人不要说得太远,就以广东南华寺,大家虽没有见过但也听过的虚云老和尚来说,他确乎是现代的老和尚王。
        虚云老和尚在育王寺挂单时,他每天拜舍利子三千拜;育王寺在宁波,供奉佛陀的真身舍利。虚云老和尚住此,每天除上早晚殿、过堂外,整天就拜舍利子,当然是昼夜无间断的拜;休息是有,但那休息不是躺在床下睡得如死人一样,而是不倒单,心还是保持精进用功的态度。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5-08-20
六、不畏辛劳,善用色身
        以我们佛法最重要、最普遍的来说,我们这个身体也是虚假无常的;但众生因迷妄颠倒,以为这个身是实实在在恒常的。怎么会是恒常的呢?人最多能活上百岁就已经很少了,何况活一千岁?那是不可能的!佛法说:“人命无常,国土危脆。”千万不要在“身”这方面贪恋。也不要以为它是假的你就不管它、不顾它,而是叫你假的要善用;要你在这里好好利用它来修善,来利益一切人。你不要无端空忙,忙得最后双手空空带着罪业去见阎王,那就忙的好冤枉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