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想按时间顺序把这个帖子写完,把其中发生的种种曲折写下来。但是各位看帖回帖的乡亲坛友,都对这事表示关注,那么我就先说一下最终结果吧。 {e 14[0U-
家里提出起诉是在2014年的7月8号,当时案件起诉也有一番曲折,因为我家跟刘杏钗处于“两不着”关系:第一,与安古城大队形成的承包关系跟他“说不着”;第二,我们不承认这份土地是遗产跟刘杏钗“分不着”。 YuO.yh_
当时大队干部给出的结论是:“要么你家承认这是王小满的地,让刘杏钗分给你家点儿,要不就由大队收回。” .6Pw|xu`Pw
当时我表示:“大队要是有这个规矩,收回就收回吧,我接着跟大队打官司。我要求证的就是王大迎的承包地是否合法。但是要我们承认这是遗产分一下,我们不接受。” p>huRp^w
不少亲戚来家劝我:“你跟大队打官司,那不是准输啊,胳膊还能拧得过大腿啊,到时候一分钱没有,不是白瞎了吗!” ln6d<;
M5
我知道亲戚这是好意,但是,老爹为这事儿死不瞑目,我好歹也要给他个说法,我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但就要拧一把。那时候刘出纳死咬一万块不松口,再加上刘出纳已经大造“胜券在握”的舆论,母亲跟我说:“你这样得罪大队不?” %%[LKSTb
Qnsi`1mASr
x
<ZJb
iUN Ib
,>%}B3O:Y=
母亲一辈子好脾气,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她的意识里没有权益、没有法律、没有争取,她只知道“大队里人”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特权阶级,刘杏钗扣压那部分钱扣的理所当然。母亲不知道什么叫以权谋私,什么叫渎职,所以,刘出纳的眼神永远高高在上的俯视着我们。 LcTP#
没想到的是,开庭后法院迟迟没有判决,有“通风”的乡亲对母亲说,杏钗找这个,找那个,你可也找找人啊。 F'21jy&
母亲问我:“怎么办?” )P
sY($ &
我说:“等判决吧。” ~nay" g:
没想到一等就是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