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711阅读
  • 0回复

仁爱——做人之根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7-17
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博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充满爱心是与他人友好交往的金钥匙。但近年来,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增多,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父母的娇惯宠爱,使子女只知道受宠,不知道爱人。他们自私、跋扈。没有同情心,这样的孩子,爱的情感中断,他们很难去爱别人,去和同伴合作,长大今后,更难适应社会。 一个孩子降生于世时没有爱恨之分。具有爱心,懂得关爱他人是他在后天一点一滴学会的。因此,我们教师和家长必须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  一、以身作则,引领方向。 我们今天有幸成为父母,就不能忘记父母的责任是在孩子的心中播种爱,培养爱,传播爱;我们今天有幸培养孩子,就是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责任是发现爱,感受爱,发扬爱。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沃土。父母是第一位教师,孩子的性格、品行、智能、习惯首先在家庭中养成。父母首先要作榜样,经常想到别人。因为孩子学会有爱心并不受任何人的命令,而是平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结果。父母和祖父母、邻里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孩子置身于这样一种和睦、融洽的氛围中耳儒目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养成尊老爱幼的品行,模仿长辈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既接受了爱,又善于给予爱,这对于养成孩子完善的人格是极有好处的。 教师不光要让孩子感受和理解周围人对他的关心和爱,还要让他们值得去关心他人。我们开展“父母爱我、我爱父母”活动后,孩子们滋生了爱父母的愿望。他们说:“爸爸妈妈很辛苦,我长大以后也要对他们好。”“星期天回家,我帮妈妈做事,让妈妈休息一下。”“我回家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不叫爸爸妈妈老是买玩具了。”孩子们的愿望正是我深入进行“父母爱我,我爱父母”教育的思想基础。打那以后,班上开始出现一些孩子主动关心父母的事例。为了进一步加深教育,我告诉孩子们,我们不仅要爱父母,也要爱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他们为了照顾我们也花了很多心血,他们也应该得到我们的关心和照顾。 二、精心设计,寓教于乐。 1、爱在故事中培养。 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如:《孔融让梨》、《乌鸦反哺》、《司马光砸缸》等,每讲完故事,再结合身边的事考考孩子,帮助他们分辩是非、辨别真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模仿故事中的语言说话、做事。成人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孩子逐步理解这样做会给人带来快乐,也是自己的快乐。幼儿受到故事中美好事物的熏陶,不知不觉增强了爱的情感。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