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364阅读
  • 0回复

中国家长输在起跑线上的7种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1-21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是一句教育商业宣传语,是教育投资商人为炒作幼儿教育的一句话,这句话毫无科学根据,夸夸其谈,却让无数的中国家长把这句话如宗教信仰一样追捧。这反映出中国家长违背教育规律的问题,中国家长输在起跑线上有7种现象。
一、多项培训。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对还处于儿童年龄阶段的孩子,就开始报名参加多种培训活动。有的孩子参加的培训班有七、八个,孩子整天参加培训,玩耍的时间太少,童年缺失快乐,产生厌学的情绪,消极的情绪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下面这些关于德国教育的材料很有意思:德国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认为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德国教育收获丰厚,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
二、完美要求。用美来要求孩子,引导孩子,肯定是好的,但用完美来要求孩子,不太现实。美可以给孩子自我完善、自我成长。但是一些人生的挫折,一些人生的迷惘,同样也可以给人成长的力量,给人经验,给人心灵的完善,培养人格的弹性。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很有意思:长春市李先生最近相当烦恼,他的儿子小丁当(化名)是吉大附小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结束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数学考了96分,班里47人,满分的13人,平均分98分。虽然老师没有排名,但在他心里,他已将儿子纳入差等生行列。他说:差四分“输在起跑线上”(新闻来《新浪网》的《小学生期末考试数学考96分,家长称输在起跑线》)。长春市李先生太过完美要求孩子,会给孩子一种消极的印象,这种消极会通过心理暗示影响孩子。长时间被过多否定、负面影响的孩子,可能会缺失自信。
三、溺爱孩子。爱孩子是对的,但无度地爱孩子,以爱的名义,为孩子平铺道路,为孩子挡住成长过程中孩子能够面对的困难,为孩子承担孩子能承担的责任,不让孩子承受任何挫折,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孩子在温室里无忧无虑地成长。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独立性,自我为中心,任性不羁,缺少责任等。
四、缺失陪伴。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父母陪伴孩子,可以满足孩子安全感和爱的需要,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学会情感交流,提升人的情商,学会合作。但是,许多父母总是认为,只要给孩子物质条件就可以了,这是不科学的教育,陪孩子,是给孩子无穷的爱的动力,是对孩子各种能力的激活。
五、没有断奶。随着孩子的长大,要学会慢慢放手,培养其独立的能力。他们能做的事要他们自己做,他们能承受的挫折要让他们自己承受,他们能够决的情感因扰,要让他们自己解决。从小要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让孩子拥有各种训练的机会。
六、留守儿童。中国的留守儿童问题困扰社会,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他们缺少安全感,生活散漫,自律的意识差,情感常处于冬眠状态。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来此于父母的陪伴、交流,缺失了这些,孩子的童年会有缺失,会有没有被激活的情感,造成孩子的身心发育滞后,管我管理能力低下等。
七、低龄出国。许多富有的家庭认为,国外的学校是天堂。孩子从小就被送到美国等国家留学,中国出国留学正面临低龄化趋势。举个例子,美国的基础教育,其实比中国的基础教育差。不少中国低龄留学生到美国就读的是劣质高中,这些高中帮派横行,校园暴力频频发生,由于中国孩子在语言、文化习俗与国外孩子的隔阂,往往成为孩子成长的困境,孩子学坏更容易。(转载)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